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昌江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二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4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按照文章说明的对象,我们常常将说明文分为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

    B.苏轼一生仕途坎坷,曾多次遭贬,《记承天寺夜游》所记载的就是他被贬到黄州时的情形。

    C.盂浩然是我国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他与王维一起被后人舍称为“王孟”。

    D.《礼记》是道家学派的经典之一,相传为西汉时期的戴圣编纂成书。

  • 2、下列词语中,加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归(sěng)            然而止(gá)             (juàn)             (pì)

    B.家(bèi)               子(méi)                 旋(gán)               (qiǎo)

    C.羁(bàn)             然(mò)                  杂(rǒng)             射(fú)

    D.色(tuì)               (xíng)辈               (sòng)             (mǎng)

  • 3、下列文学常识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最后一课》体裁小说,作者法国小说家都德。文章以“我”的见闻感受为线索,真实地反映了沦陷区的法国人民惨遭异族统治的悲愤和对祖国的热爱,以及争取祖国解放和统一的坚定意志,表现了法国人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B. 《晏子使楚》选自《晏子春秋》。晏子,战国后期著名的政治家,以有政治远见,外交才能和作风朴素闻名诸侯。这则故事表现了晏子的机智善辩和对祖国的热爱。

    C. 《父母的心》是日本著名的现代小说家川端康成写的一篇小小说。他于1968年获诺贝尔文学奖,其代表作有《伊豆的舞女》《雪国》《古都》等。

    D. 《枣核》选自《美国点滴》,作者萧乾,本文表现了广大的海外华人对故土的深切思念,赞颂了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高度向心性和凝聚力的伟大民族。

     

  • 4、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dūn)实          (qiǎng)褓       (wǔ)媚             (zhǒng)而至

    B.(yàn)台          (zhù)立          (zhuǒ)劣          挑拨离(jiàn)

    C.(qiāng)然       (zhèng)撼       (bǐ)             (jiá)然而止

    D.踊(yùe)          (jìn)          (chí)骋            后(fǔ)拥

二、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5、题破山寺后禅院

    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1】对下列诗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诗大约作于诗人做县尉时。诗歌描写了清晨寺后禅院的清幽脱俗的景致,流露出诗人对仕途生活的向往。

    B.诗题“题破山寺后禅院”,可知“后禅院”才是诗的重心所在,所以只在起首两句后提过破山寺后,立刻转入对后禅院的描述。

    C.“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是历来为人传诵的名句。“曲径通幽处”引发人丰富的联想与思绪,暗示的意义多于写实的意义。“曲”、“幽”、“深”等字眼表现了禅院蓊花木扶疏、幽深清静的环境。

    D.“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两句更多抒写诗人的主观感受。一个“悦”字表现了作者从中感受到的欢欣。一个“空”字表现了作者此时此刻心中尘世杂念全消的精神状态。

    【2】请赏析诗歌尾联的表达效果。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6、根据要求默写填空。

    (1)杜甫的《春望》中作者以花鸟为喻用拟人手法抒发对国破悲伤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李贺的《雁门太守行》中渲染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城内将士严阵以待的情形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陶渊明的《饮酒(其五)》一诗中最能表现诗人悠然自得、超然物外的思想情趣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晏殊的《浣溪沙》中被誉为“天然奇偶”的千古佳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名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7、腾讯读书频道举行“好书我推荐”活动,你将带着《呼兰河传》参赛。请你用简洁扼要的语言为这部书写推荐语。(结合作者、作品、主题等,字数120左右)

五、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阅读下面说明文选段,完成16—18题。

    ①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于哪些因素呢?

    ②首先是纬度。越往北桃花开得越迟,候鸟也来得越晚。值得指出的是物候现象南北差异的日数因季节的差别而不同。我国大陆性气候显著,冬冷夏热。冬季南北温度悬殊,夏季却相差不大。在春天,早春跟晚春也不相同。如在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20天,但是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10天。所以在华北常感觉到春季短促,冬天结束,夏天就到了。

    ③经度的差异是影响物候的第二个因素。凡是近海的地方,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温和,春天反而寒冷。所以沿海地区的春天的来临比内陆要迟若干天。如大连纬度在北京以南约1°,但是在大连,连翘和榆叶梅的盛开都比北京要迟一个星期。又如济南苹果开花在四月中或谷雨节,烟台要到立夏。两地纬度相差无几,因为烟台靠海,春天便来得迟了。

    ④影响物候的第三个因素是高下的差异。植物的抽青、开花等物候现象在春夏两季越往高处越迟,而到秋天乔木的落叶则越往高处越早。不过研究这个因素要考虑到特殊的情况。例如秋冬之交,天气晴朗的空中,在一定高度上气温反比低处高。这叫逆温层。由于冷空气比较重,在无风的夜晚,冷空气便向低处流。这种现象在山地秋冬两季,特别是这两季的早晨,极为显著,常会发现山脚有霜而山腰反无霜。在华南丘陵区把热带作物引种在山腰很成功,在山脚反不适宜,就是这个道理。

    ⑤此外,物候现象来临的迟早还有古今的差异。根据英国南部物候的一种长期记录,拿1741到1750年十年平均的春初七种乔木抽青和开花日期同1921到1930年十年的平均值相比较,可以看出后者比前者早九天。就是说,春天提前九天。

    【1】选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是按照怎样的说明顺序说明的?

    【2】选文在多数情况下只举一个例子,但在第③段说明经度差异对物候的影响时却举了两个例子,这是为什么?

    【3】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选文节选自《大自然的语言》一文。“大自然的语言”是物候现象形象化的说法,以此为题,显得新颖别致,引人入胜,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B.第②段划线部分运用了举例子、作比较的说明方法,主要作用是为了具体有力地说明“越往北桃花开得越迟”的物候规律。

    C.第④段中的加点词“一定”在文中是“特定”的意思,起限制性作用,说明秋冬之交,天气晴朗的空中,只有在特定的高度上气温才比低处高,并不是所有高度都如此。

    D.第⑤段划线部分交代了本段中所举例子的来源具有权威性,既增强了说服力,又体现了作者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9、题目:与秋天同行

    作文要求:

    (1)充分理解材料,选择你最擅长的文体(除诗歌外),结合你熟悉的生活,抒发你最真挚的情感。

    (2)认真书写,力求工整、美观。

    (3)文章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4)不少于6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45
题数 9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诗歌鉴赏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名著阅读
五、现代文阅读
六、作文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