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干燥 暖融融 混为一谈 不屑置辨
B.闲暇 密匝匝 迫不急待 相形见绌
C.狼籍 彩棱镜 震耳欲聋 断章取义
D.天骄 沉甸甸 一筹莫展 持之以恒
2、下列诗句朗读停顿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B. 我说你是/人间的四月天;笑响点/亮了四面风。
C.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D. 我看流云/慢慢地红晕/无意沉醉了/凝望它的大地。
3、下列有关文学常识表述恰当的一项是( )
A. 《沁园春·雪》是一首写景抒情诗。它描写雄伟壮丽而又妖娆美好的南国雪景,纵论历史英雄。表达了诗人伟大的抱负和坚定的信心。
B. 我国现代文学家鲁迅在作品中塑造了很多著名人物形象,其中藤野先生、闰土、孔乙己都是其小说集《呐喊》中的人物。
C. 《岳阳楼记》的作者范仲淹,北宋著名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D. 书塾就是私塾,旧时家庭、宗族或教师自己设立的教学处所。
4、下列对相关名著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骆驼祥子》中,祥子经历了“精进向上—不甘失败—自甘堕落”的变化后,由原来那个老实坚韧、健壮自尊、勤劳善良的人变成了狡猾麻木、好占便宜、自暴自弃的行尸走肉。
B.《朝花夕拾》中的长妈妈是鲁迅幼年的保姆,在《狗·猫·鼠》和《阿长与〈山海经〉》中,都提到她害死隐鼠之事。
C.林冲原本是东京80万禁军枪棒教头,安安分分的尽着自己的职责,一向逆来顺受,不敢反抗,直到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回中,他终于爆发出了反抗精神,被逼上梁山走上了反抗朝廷的道路。
D.埃德加·斯诺的传记小说《红星照耀中国》,向全世界宣告: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红色革命犹如一颗给全中国带来光明的闪亮红星。
5、甲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范仲淹《岳阳楼记》)
乙
洞庭为沅湘等九水之委①,岳阳楼峙于江湖交会之间,朝朝暮暮,以穷其吞吐之幻态,此其所以奇也。楼之前为君山,如一雀尾香炉,排拆水面,林木历历可数。故楼之观,得水而壮,得山而妍也。
游之日,风日清和,湖平如熨。时有小舫往来,如蝇头细字,着白溪练②上。取酒共酌,意致闲淡。亭午风渐劲,湖水汩汩有声,千帆结阵而来,亦甚雄快。日暮,炮车云生,猛风大起,湖浪奔腾,雪山汹涌,震撼城郭。予时四望惨淡,投箸而起,愀然③以悲,泫然④不能自已也。
昔滕子京左迁此地,郁郁不得志,增城楼为岳阳楼。既成,宾僚请大合乐落之,子京曰:“直须凭栏大哭一番乃快!”然其束发⑤登朝,入为名臣,出为名帅,已稍稍展布其才;而又有范公为知己,不久报政最⑥矣,有何可哭?
(明朝袁中道《游岳阳楼记》,有删改)
注释:①委:水流所聚,汇集。②练:白色丝绢。③愀(qiǎo)然:形容神色严肃或不愉快。④泫(xuàn)然:水滴下的样子,多指流泪。⑤束发:年纪轻。 ⑥政最:政绩考核第一等。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⑴ 至若春和景明:(____)
⑵ 而或长烟一空:(____)
⑶ 林木历历可数: (____)
⑷ 泫然不能自已:(____)
⑸ 左迁此地:(____)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两个句子的意思。
⑴ 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⑵ 时有小舫往来,如蝇头细字,着白溪练上。
【3】对两文的理解和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 甲文描写的是洞庭湖的昼夜之美景,乙文第二段描写的是洞庭湖一日之中的不同景象。
B. 甲文中“把酒临风”与乙文中“取酒共酌”两句,都是古代文人借酒释怀的真实写照。
C. 乙文描写岳阳楼耸立于江湖交汇的地方,楼前正对着君山,楼的景观因水而雄壮,因山而美丽。
D. 乙文作者游岳阳楼时心情是因为时间的推移而变化的,上午“闲淡”,中午“雄快”,傍晚“愀然以悲”。
【4】乙文作者为什么认为滕子京不该靠着岳阳楼栏杆大哭?请用自己的话回答。
6、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塞下曲四首(其一)
李益
蕃州部落能结束①,朝暮驰猎黄河曲。
燕歌②未断塞鸿飞,牧马群嘶边草绿。
【注释】①蕃州部落:指驻守在黄河河套一带的边防部队。能结束:善于戎装打扮。②燕歌:戍边将士所唱的《燕歌行》。
【1】请简要分析诗歌的前两句塑造了怎样的人物形象。
【2】此首边塞诗的结尾二句运用了怎样的表达技巧?请分析其效果。
7、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
站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历史节点上,回望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平凡的发展历程,每个人都会感受到爱国的情愫在升腾。从硝烟 ① (mí)漫、 甲 (A.艰苦卓绝 B.艰苦朴素)的革命战争年代,到一穷二白、筚路蓝缕的建设岁月,再到波 ② (lán)壮阔、惊涛拍岸的改革时代,无数先锋模范在国家前行的大势中寻找人生价值、标注成长坐标。亿万人民 乙 (A.振作 B.振奋)精神、继续奋斗,将个体价值的实现与国家民族的命运联结在一起,投身于实现民族复兴的历史洪流,为家国情怀写下最生动的注脚。 , ; ,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也是家国情怀的根基所在。在步履匆匆的返乡途中,在“爸妈装的行李箱”中,在难改的口味与乡音中……
(1)根据拼音写出文中①②处的汉字。
①处_____ ②处______
(2)依次选用文中甲乙里的词语,最恰当的是(只填序号)
甲:___________ 乙:__________
(3)在文段画线处填入语句,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千千万万个小家都好 ②家是温馨的港湾
③国家和民族才能好 ④情感的归宿
A.④③②①
B.②①④③
C.①③②④
D.②④①③
8、古诗文默写。
(1)后值倾覆, , 。(诸葛亮《出师表》)
(2)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3)吾视其辙乱, ,故逐之。(《曹刿论战》)
(4)在我国古代诗歌创作中,爱国主义是一个永恒的主题。辛弃疾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以“ , ”表达了收复河山,建功立业的理想。
(5)王维在《使至塞上》中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描绘了边塞的壮美景象,范仲淹在《渔家傲·秋思》中用相关的景物描写边塞的景色,这两个句子是: ,
。
9、滴水之恩
①紫红色的天空渐渐变得暗黑。我握着桑木棍,孤单地走在山路上。
②为了寻找据说矗立在附近田野中的“字库”古塔,我来到这个金黄菜花开亦败的陌生乡间。当我绕过好些小桥流水人家,再找寻回先前下车的小街时,早已错过了返程的班车。想起明早课堂上那十多双渴求知识的眼睛,我踏上了30里的归途。
③雷声从远处沉沉地压过来,闪电闪电已在天边远远地勾勒……
④我边走边期盼着能搭上顺路的车。一辆卡车嘶吼着爬上山坡,然而司机毫不理会我极力挥舞的手臂,绝尘而去。
⑤雷声越滚越近,大雨说不准什么时候就会瓢泼而下。
⑥终于,一辆小拖车被我拦在了路中央。烟尘未散,我已冲到了驾驶室的窗下。看到司机的一瞬间,我便认出了他……
⑦几个月前,我来到马山小镇见习,看见他颓废地斜靠在土墙根下,衣衫不整,须发蓬乱。无神地半合着眼。人们在他身边窃议着,却不愿多事,怕帮助这样一个来路不明的人会给自己惹来意想不到的麻烦。虽然这个潦倒的人并没有在面前放一只讨钱币的碗,但我确信,他一定又渴又饿,于是我来到几步以外的茶水摊买了一杯水、一块蛋糕递给他。他无神的眼并没有因我的热心而闪亮,他甚至都没有抬眼看一看,便自顾自地吞食起来。 “快散集了,要去哪里,你也该去了。”我规劝了那个流浪汉一句,便走开了。
⑧眼前这个人虽然整洁而精神,我还是认出了他。我焦灼地问:去马山吗?”他迟疑了一会儿,点了点头。我连声道谢,赶紧爬进了驾驶室。
⑨小拖车颠簸着,他燃着的烟头,红红的亮点忽明忽暗。“你是马山人?”他问。我摇摇头:“不是,我在那儿见习。”他有点失望:“我倒曾遇到过一个马山人呢,那真是个好人……”
话题断了,黑暗中,他似乎笑了笑。
⑩四周静静的,只有雨点叩窗的脆响。他忽然说:“说起来那次去马山,怪难为情的。那时我赌输了,输得精光,被撵出来,流落到马山。有个人给我水喝,给我东西吃,可惜我不认得她,要不,真得好好谢她。”我试探道:“就为了那个人送你一点水一点吃的吗?”
⑪他不屑地看我一眼:“你不懂,那时候我心灰意冷,没脸回家,她劝我‘快散集了,要去哪里,你也该去了’。我听了她的劝告,回家了。唉,我真的不知怎样感谢她,要不是她那一杯水一块糕一句话,我现在还不晓得会怎样呢。”
⑫他没有认出我来。我心中有掩饰不住的喜悦,想不到那件小事会对他帮助那样大。 “我也很感谢你,要不是搭上你的车,这会儿我还在山路上挨雨淋呢!”我决定不提看见他潦倒情形的就是我。因为我不仅想维护他的尊严,还想让他拥有一份完整的助人为乐的快乐和自豪。
⑬他听了果然高兴:“其实你也不用谢我,要谢就谢那个给我水喝的人。那次之后,我才晓得,人有时候是多么需要旁人帮一把。”他深吸了一口烟,然后徐徐吐出。我用力地点点头。
⑭“马山到了!”他刹住车。我道着谢,请他下来喝杯热茶休息一会儿。他笑了笑,一边倒车一边说:“我还得赶回去运货呢——本来,我的车是不到马山的。再见!”雨滴在车身上,溅出了大朵大朵亮丽的水花……
⑮人生就是这么奇妙,当初的滴水之恩,在后来的生活中却得到了别人的涌泉相报,举手之劳,换来的是爱心的传递。
(本文有删改)
【1】阅读全文,根据提示填写下面表格。
时间 | (1) | 大雨即将来临时 | “我”上车后 | 告别时 |
情节 | “我”不得不步行返校 | (2) | (3) | (4) |
【2】选文第③段运用了什么描写手法?有什么作用?
【3】选文第⑦段在记叙顺序上有什么特点?本段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4】选文第⑭段划线句子有什么含义?
雨滴在车身上,溅出了大朵大朵亮丽的水花……
【5】从表达方式的角度赏析选文第⑮段。
10、阅读《源源本本》一文,回答小题。
源源本本 舒婷
床垫晒过了,被单和窗帘等织物浆洗过了,冬菇和黄花菜因吸饱了阳光,黄灿灿地都密封贮存起来。一切都准备好,就等梅雨季节来临。
可是,每天每天,太阳若无其事准时上班,阳光已慷慨得近似奢侈。道路依然干燥。人们开始频频眺望天空。在乡下,农民们忧郁地在田埂上走来走去,抽水机也搬出来了。报纸开始排出抗旱消息。
望雨的心情犹如守候一位爱唠叨的老朋友。来得密了真觉得烦,在该来不来的时候,无论手上忙着什么,心总是慌慌地倾听着门外。
于是忆起小时候背着书包在水洼边流连而屡屡迟到的事。尤其夏日骤雨初歇,无论马路上有多少灰尘和落叶,积水依然澄清,映出明净的天空,冉冉的云和摇动的树枝。童话里说有个孩子,失足掉进水洼,竟漫游了一个奇异的世界。至今我还信,只是这扇门需用幻想的眼睛来叩开。
覆着绿苔的清泉,在怪石间迂回跳跃的小溪,卵石铺底的河流,都能使人喜悦。人在经过水的沐浴之后,重新变得柔韧、挺拔、新鲜。我曾经问我的老师蔡其矫:“何以有水源的地方都会唤起一种感动?”
“因为,”他偏着头,仿佛听着心中的流水之声。“生命起源于水。”
他接着问:“除了水,你最喜欢什么?”
“植物。”我不假思索地口答。
家中长辈们常说,我的手刚能离开母亲的衣角独立行走时,立即攥住了一支“草籽花”。我时常无限惊异于植物自己的语言和表情。经过训练的手可以创造闻名的插花艺术,但大自然花的部落却有自己的组合方式,而且更加和谐、优美,具有竞争的蓬勃生机。
四岁的儿子对我说,“妈妈,葡萄还绿的时候摘它,它很痛,要是红了,它很高兴让我们采。”
我惊讶地问:“你怎么知道的呀?”
“因为我使劲拽,绿葡萄紧紧抓住枝条,熟了的时候,我们要忘了采,它就难过地一颗一颗落在地上。”
我弯腰摸摸孩子的脸,像母树以枝条拂过它的腋芽。
我和儿子有共同的经验。我的校园每年两次剪枝,我经过那些狼藉一地的杈枝时,仿佛处在大屠杀之中。那四周无声的尖叫使我逃也似的飞跑,直跑到浑身发抖为止。
是广州的植物园,使我好像接近了生命秘密的边缘。
那是极普通的深秋初冬一个日子,云层很薄,阳光也不来装饰。水很静,完完全全。可能还很浅,但深绿色的浮游生物使水湾深邃幽远。水杉的华丽的树冠直垂到水面,看去像庞大的动物在饮水。庄严的水,安静的树,风蹑足远去。我脚下的草地似乎渗出水来,凉凉的水意从我的脚跟导向全身。那一刻我迷迷惘惘地听到有无声的语言呼唤我,我全身都在主动回答。那树木始终严肃地凝视着,要提醒我一个雪亮的,然而却隔着层层云雾的秘密。
也许,我曾经是它们的同类?
我终究不能判断那些水杉和我交换的眼色该怎么翻译。但我发觉我盼雨的心情是一棵植物的爱恋和希望。
可是,人类和水的关系不也是自然一个无可违抗的法则吗?
【1】结合文章内容,解释文题“源源本本”的意思。
【2】本文叙写的主要内容不是梅雨,可文章开始为什么要写“就等梅雨季节来临”?
【3】 通过阅读本文,你读出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4】“我和儿子有共同的经验”一句中“共同的经验”指的是什么?请概括出最能体现母子“共同的经验”的两件事。
【5】为什么说“我盼雨的心情是一棵植物的爱恋和希望”?
【6】本文语言生动象优美,富有表现力。试举一例加以赏析。
11、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科学精神的力量
(1)在这个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知识大爆炸的时代,人们对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功能日益重视,对科学的物质力量青睐有加,然而,却对科学技术的精神力量重视不够。笔者认为,科学既是一种物质力、生产力,又是一种思想力、认知力,是一种璀璨耀眼的精神力量。在人类文明的百花园中,作为文化范畴的科学,包含着科学思想、科学道德、科学思维、科学方法等丰富内容,它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基石,蕴含着人的创造力的智慧光芒,具有重要作用与价值。
(2)科学的精神光芒烛照世界。科学作为人类对未知世界的精神探险活动,作为体现人的创造力的一种特殊认识活动,在带给我们科学思想、科学理念、科学知识的同时,还给我们带来了科学精神,其基本要求是求真务实、开拓创新、质疑批判、追求真理,也带来了科学的思维、态度与方法,例如理性思维、严谨求实、注重逻辑、自由探索等。翻开科学史册,伽利略、牛顿、爱因斯坦等,他们开启的科学思维、精神与方法,犹如黑暗里的灯塔,照亮了世界。在科学光芒的烛照下,人们不断擦亮认知的双眸,观照自身与世界的面貌,调整实践的尺度与范围,反思科学与人性的平衡和边界,逐渐积淀与萃取出科学的世界观。
(3)科学的精神光芒照耀社会。科学不仅包括自然科学,也包括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社会科学关注人类社会与历史,揭示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复杂关系,丰富我们对社会的理解和认知,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治理社会。伴随着第二次科技革命,出现了控制论、信息论、系统论等重要理论成果,以及研究动态系统和开放系统的耗散结构论、协同论、突变论等理论,不仅以近乎系统的形式描绘出一幅自然界联系的清晰图画,而且为我们提供了组织管理资源、社会、企业等以维护人类活动生存空间的最优环境系统等现代科学方法与思维,例如系统思维方法等。现代科学的发展和应用,在不断创造出便捷有效的科技消费产品和服务的同时,也在不断塑造和重构着人类文化的内容与形式,使人们的生活更美好。
(4)科学的精神光芒点亮未来。科学的发展塑造了一个有序和谐新奇美好的新世界,使人类对未来充满憧憬。信息科学和数据科学的发展,带给我们崭新的思维方式。比如,在大数据背景下,人类的许多行为都是可以被预测的。从这个角度看,人类的行为并不是互不相关的独立事件,而是相互关联的数据网络中的一个片段。在这张数据大网之中,许多事件的相关性与其发展的规律变得有迹可寻。再比如,日常生活中,我们只能感知和意识到三维世界,而超弦理论,却把我们带进一个十维的宇宙世界,带来新的科学思维与方法,开拓出一个新颖刺激而富有美感的精神新领域。
(5)科学所蕴含的理性思维、质疑批判、永恒的好奇心和执着探索等精神,将映照并引领人类面向未来,奋力攀登,不断创造出新的精神高峰。
【1】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第(2)段画横线的句子,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请分析其作用。
【3】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什么是科学精神?
【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时下,微信“朋友圈”有关养生保健、食品安全、生活常识之类的科普信息越来越多,如“房间里摆洋葱可防感冒”,“断食可以排毒”……这些信息让人真伪莫辨,难以应对。
针对以上现象,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的看法。
12、青少年应该如何对待时下流行的各种电子游戏?大家认识不一。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性文章。
要求:①不少于600字;②观点要明确;③要具有典型的议论文的文体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