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咸宁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一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6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谈论东坡文化及其影响力,我们既要有文化自信,不妄自菲薄;又要有全球视野,不盲目乐观。

    B. 应试教育的结果是只重视学生的考试成绩,至于学生的思想品德往往不以为然

    C. 一位普通市民——一位年愈六旬的老者,没有强健的体魄,却凭匹夫之勇,在一年间就抓获了几十个小偷。

    D. 他在填报高考志愿时,又想报北大,又想报南大,总是见异思迁

  •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低头族”们习惯于玩手机,他们往往是游戏沉迷者,他们长时间低头,保持不良坐姿,极大的妨碍了身体健康。

    B.尽管我们目睹、听闻种种车毁人亡的交通事故,但闯红灯、开快车等现象屡见不鲜,这缘于一些人安全意识淡泊

    C.小区楼道堆放杂物在一些人看来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但对同楼道的邻居来说,这却是一件深感困扰的大事。

    D.晚会上精彩的魔术表演,真是让人大开眼界、耳目一新,其丰富奇妙的变化简直不言而喻

  • 3、下面各句中加点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三年时光匆匆过去,在毕业晚会上,同学们回首往事,思绪万千,不禁潸然泪下。

    B.为民请名,扫恶打黑,除暴安良,她铁面无私;嘘寒问暖,扶危济困,她柔肠百转。她是中原大地的女英雄——任长霞。

    C.她地大物搏,孕育了瑰丽的传统文化。广袤的土地上悠远的文明仍然熠熠生辉。

    D.这些书法精品,或古朴,或娟秀,或雄浑,或飘逸,将汉字之美表现得淋离尽致

  • 4、根据艾青的诗歌创作年代和内容,我们大致可以把艾青的诗歌创作分为四个时期,即(1)留学法国与归国时期,(2)抗战时期,(3)新中国时期,(4)创作后期(1976年后),下面四首诗的排序符合艾青诗歌创作四个时期的(  )

    A.《大堰河——我的保姆》《礁石》《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光的赞歌》

    B.《礁石》《光的赞歌》《大堰河——我的保姆》《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C.《大堰河——我的保姆》《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礁石》《光的赞歌》

    D.《礁石》《大堰河——我的保姆》《光的赞歌》《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二、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5、(一)古诗文阅读

    [甲]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鱼我所欲也》)

    [乙]曾子(名参)衣①敝衣以耕。鲁君使人往致邑② 焉,曰:“请以此修③衣。”曾子不受。反,复往,又不受。使者曰:“先生非求于人,人则献④之,奚⑤为不受?”

    曾子曰: “臣闻之,受人者畏人,予人者骄人。纵子有赐,不我骄也,我能勿畏乎?" 终不受。孔子闻之,曰:“参之言足以全⑥其节也。”

    (选自《 说苑》)

    注释:①衣:穿。②致邑:给一座城。③修:整治,治理,这里有“添置”的意思。④献:奉献,敬献。⑤奚:什么。⑥全:保全。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为身死而不受( )          曾子不( )

    有所不辟也( )          有赐( )

    【2】将甲、乙文中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2)先生非求于人,人则献之,奚为不受?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非独贤者有是

    B.鲁君使人致邑焉

    C.所识穷乏者我与

    D.,复往,又不受。

    【4】下列句子停顿有误的一项是(             

    A.请/以此/修衣

    B.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C.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D.受人者/畏人,予人者/骄人

    【5】下列对文章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甲文第一句写鱼和熊掌,是为了由此及彼、由浅入深的引出生和义的论题。

    B.乙文写作上的最大特点是以对话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且人物形象鲜明。

    C.“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通过反面讲道理的方法,告诉我们为什么要“舍生取义”。

    D.甲文的体裁是议论文,论点是舍生取义,乙文的体裁是记叙文,通过讲述故事,告诉我们做人的道理。

    【6】“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请搜寻古今这样的“贤者”的言或行去印证孟子的观点。

三、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后面小题。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在这首诗中诗人的情感经历了怎样的变化?

    【2】请从第二联中找出一处典故,结合具体内容分析其作用。

四、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 5分)
  • 7、新闻报道组打算以“配角也是角”为主题展开采访,请你选择一个配角并围绕主题设计两个采访问题。

    “配角也是角”采访提纲

    采访时间

    演出结束后

    剧名

    《智取生辰纲》

    采访对象

    (剧中角色)

     

    问题一

     

    问题二

     

     

     

五、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8、填补下列句子的空缺处。

    1 ,行道之人弗受;   ,乞人不屑也。

    2入则无法家拂士 ,国恒亡。

    3遥望是君家,

    4   ,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5酒酣胸胆尚开张。 ,又何妨。

    6居天下之广居, ,行天下之大道。

    7野马也,尘埃也,

     

六、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 15分)
  • 9、文学类文本阅读。

    孩子,我为什么打你

    毕淑敏

    有一天与朋友聊天,我说,就是在文化大革命中当红卫兵,我也没打过人。我还说,我这一辈子,从没打过人……你突然插嘴说:“妈妈,你经常打一个人,那就是我……”

    那一瞬间屋里很静很静。那一天我继续同客人谈了很多的话,但所有的话都心不在焉。孩子,你那固执的一问,仿佛爬山虎无数细小的卷须,攀满我的整个心灵。面对你纯真无瑕的眼睛,我要承认:在这个世界上,我只打过一个人。不是偶然,而是经常,不是轻描淡写,而是刻骨铭心。这个人就是你。

    在你最小最小的时候,我不曾打你。你那么幼嫩,好像一粒包在荚中的青豌豆。我生怕任何一点儿轻微的碰撞,将你稚弱的生命擦伤。我为你无日无夜地操劳,无怨无悔。面对你熟睡中像合欢一样静谧的额头,我向上苍发誓:我要尽一个母亲所有的力量保护你,直到我从这个星球上离开的那一天。

    你像竹笋一样开始长大。你开始淘气,开始恶作剧……面对你摔破的盆碗、拆毁的玩具、遗失的钱币、污脏的衣着……我都不曾打过你。我想这对于一个正常而活泼的儿童,就像走路会跌跤一样应该原谅。

    第一次打你的原因,已经记不清了。人们对于痛苦的记忆,总是趋向于忘记。总而言之那时你已经渐渐懂事,初步具备童年人的智慧:它混沌天真又我行我素,它狡黠异常又漏洞百出。你像一匹顽皮的小兽,放任无羁地奔向你向往中的草原,而我则要你接受人类社会公认的法则……为了让你永远记住并终生遵守它们,在所有的苦口婆心都宣告失败,在所有的夸奖、批评、恐吓以及奖赏都无以建树之后,我被迫拿出最后一件武器——这就是殴打。

    假如你去摸火,火焰灼痛你的手指,这种体验将使你一生不会再去抚摸这种橙红色抖动如绸的精灵。孩子,我希望虚伪、懦弱、残忍、狡诈这些最肮脏的品质,当你初次与它们接触时,就感到切肤的疼痛,从此与它们永远隔绝。

    我知道打人犯法,但这个世界给了为人父母者一项特殊的赦免——打是爱。世人将这一份特权赋予母亲,当我行使它的时候臂系千钧。

    我谨慎地使用殴打,犹如一个穷人使用他最后的金钱。每当打你的时候,我的心都在轻轻颤抖。我一次又一次问自己:是不是到了非打不可的时候?不打他我还有没有其他的办法?只有当所有的努力都归于失败,孩子,我才会举起我的手……

    每一次打过你之后,我都要深深地自责。假如惩罚我自身可以使你汲取教训,孩子,我宁愿自罚,哪怕它将苛烈十倍。但我知道,责罚不可以替代也无法转让,它如同饥馑中的食品,只有你自己嚼碎了咽下去,才会成为你生命体验中的一部分。这道理可能有些深奥,也许要到你为人父母时,才会理解。

    打人是个重体力活儿,它使人肩酸腕痛,好像徒手将一千块蜂窝煤搬上五楼。于是人们便发明了打人的工具:戒尺、鞋底、鸡毛掸子……

    我从不用那些工具。打人的人用了多大的力,便要遭受到同样的反作用力,这是一条力学定律。我愿在打你的同时我的手指亲自承受力的反弹,遭受与你相等的苦痛。这样我才可以精确地掌握数量,不至于失手将你打得太重。

    我几乎毫不犹豫地认为:每打你一次,我感到的痛楚都要比你更为久远而悠久。因为,重要的不是身累,而是心累……

    孩子,我多么不愿打你,可是我不得不打你!我多么不想打你,可是我一定要打你!这一切,只因为我是你的母亲!

    孩子,听了你的话,我终于决定不再打你。因为你已经长大,因为你已经懂得了很多的道理。毫不懂道理的婴孩和已经很懂道理的成人,我以为都不必打,因为打是没有用的。唯有对半懂不懂、自以为懂其实不懂道理的孩童,才可以打,以助他们快快长大。

    孩子,打与不打都是爱,你可懂吗?

    (选自《毕淑敏作品精选》)

    1你觉得文中的母亲打孩子的根本原因是(  )

    A.因为孩子小时候很淘气,爱搞恶作剧。

    B.因为所有的夸奖、批评、恐吓以及奖赏等手段都没有效果。

    C.希望孩子与虚伪、懦弱、残忍、狡诈这些最肮脏的品质永远隔绝。

    D.打孩子是这个世界赋予为人父母的一项特权。

    2请用简洁的语言概述文中母亲打孩子的几条原则。

    3本文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充满睿智和哲理,使人真切地感受到一位母亲对孩子最深挚的爱。请你任选一句进行赏析。

    4读了此文,针对当今社会“对孩子纵容放任有余,严格要求不足;对孩子学习成绩、衣食用度关心有余,思想表现、道德品质重视不够”的现象,谈谈你的感想。要求:结合本文和自身实际,不少于60字。

  • 10、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心藏一念,情怀自来

    鲁先圣

    ①在古希腊有这样的习俗:如果一个人在集会上提出了一条新的法律,他就必须被绳索套住脖子站在讲台上,如果这条法律被大家通过了,人们就拿下绳索;如果没有通过,人们就移开讲台。即使这样严厉无情,但当时的古希腊,依然有很多的思想家前赴后继。而正是这样一群人,把古希腊推上了人类思想的顶峰。

    ②当怀疑与恐惧占据了你的心灵,不论原来多么坚强,你的目标、理想、信念、自信必然会土崩瓦解。相反,一个懦弱的人,如果认清了自己的弱点,坚信自己可以成功,那么,生命中就会渐渐建立起永不枯竭的力量,潜在的能力被逐渐激发,不论多么远大的目标,最终一定都能实现。

    ③任何一个人都可以选择善良。一个心地善良的人,日久天长就会渐渐形成慈悲的胸怀,不自觉地关爱他人,对弱者富有恻隐之心,养成和蔼可亲的性情,依靠自己无私的美德,逐步积累起崇高的威望。

    ④我很幸运,在年轻的时候,读到了英国文学家培根的书和印度文学家泰戈尔的书,从那时起,他们两人就成为我人生的向导。我们的世界,犹如一片荒芜的沙漠,我知道他们已经穿越沙漠,走向了生命的绿洲。在他们的引领下,不论经历多少迷惘与苦难,我都坚定不移,因为,我知道,他们在圣殿的门口,等待着我。对于一个杰出的人来说,唯一要做的,就是循着心灵的指引,一往无前,铿锵而行。沿途所有麻雀的聒噪、乌鸦的哀鸣,甚至毒蛇的诅咒,你都不要在意,因为,在人生的终点上,你光芒万丈的身影,迎来的是整个世界的欢呼与掌声。

    ⑤如果,有很多人心甘情愿追随你的脚步,与你为伍,说明你的品格与追求征服了人们;如果,有人千方百计诋毁、中伤甚至仇视你,说明你已经让那些人望尘莫及;如果,你的举手之劳,就可以帮助一个人、改变一个人、引领一个人打开成功之门,你的德行将也会改变世界。

    ⑥懦夫总是从未知的领域缩回脚步,而勇者则总是把目光投向神秘的未来。危机,对懦夫来说是一种危险,而对勇者来说则是一个机遇。事实上,世界上所有的事情,都是这样发生的。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心有怀抱,心地澄澈,拥有自己的大自在,只是,大多数人不愿意割舍下那毫无意义的凡尘蝇头小利。

    ⑦河流是生命的隐喻,没有河流的绵延不息,就不会有葱郁的绿洲。但是,大多数河流都发源于沙漠。沙漠与绿洲是生命的两极。绿洲总是给人们舒适与希望,但也容易养成自满与懒惰;沙漠需要勇气与探险,却给人们神秘与金子。一个内心强大的人,必定平静而淡泊,不论面对何种境遇,都能有一颗从容与安然的心。

    ⑧世界上最伟大的力量是追求的力量,影响人类命运的,都是一往无前地追求梦想的人,他们具有伟大的魄力,艰难困苦只会激发他们的斗志,生命中从来没有妥协与退缩这些词汇,失败也都成为成功的阶梯。最终,所有的一切,都化为攻无不克、不可抵御的追求的力量。

    ⑨大地无言,星月无语,我们需要的,就是这样一种超然的情怀。

    (选自《做人与处世》2017年第8期)

    1通读全文,概括本文的主要观点。

    2短文第①段有什么作用?

    3短文第④段主要用了哪些论证方法?选择其中一处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4第⑦段划线句的含义是什么?

    5请你为第⑧段补充一则事实论据。

     

  •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良心

    ①父亲因腹痛难忍进医院急诊,B超显示是急性阑尾炎,肠腔上还有一个直径4厘米的不明包块,医生怀疑这个包块是癌。“如果在阑尾手术中病人因其他病灶的影响而死在手术台上,本院不承担医疗责任。同意的话,请你们在手术单上签字。”

    ②“你们”是指大哥和我。医生的话让大哥的脸“刷”地变白,手术单在他手中“噗噗”地抖动。他把目光投向我,突然的灾难让他的脸上充满同舟共济的企盼。他问,二子,你看呢?

    ③“签就签呗!”我漠然地说。甚至我还打了一个哈欠,不耐烦地说:“昨晚我打了通宵麻将,太困了,想早点回家,手术时你就一个人待在这儿吧!”

    ④我想,既然没有大祸临头的感觉,何必要虚张声势地悲伤。大哥最终还是忍住了愤怒,在手术单上赌博一样谨慎地写下自己的名字。

    ⑤我的冷血是存心的,因为我对父亲有着深深的不满。父亲原来是一名工人,45岁那年他病退回家,让与我同班读书的大哥辍学“顶替”。大哥比我大一岁,我俩的成绩不相上下,都是班上的尖子生。可那时家里穷,父亲怕我俩都考上又都读不“终局”,于是决定让大哥回来“顶替”。

    ⑥就这样,我和大哥开始了不同的人生。大哥进厂不久,厂里更新了机器设备,他的工作只是坐在电脑监控室里按电钮,轻松自在,养得白白胖胖,并按部就班地娶了妻,生了子,节假日一家三口共用一辆摩托车,像一串幸福的糖葫芦在大街小巷兜风,活得好不滋润。而我这个世纪末的大学生却赶上不包分配,在一个又一个人才市场里兜售了两年,赔尽了笑脸,仍然没能把自己推销出去,个中辛酸,一言难尽。正是我们兄弟俩截然不同的生活境况让我开始憎恨父亲,他明知我自幼体弱多病,为什么不以保险起见让我“顶替”呢?既然父亲把他的爱以最实惠的方式给了大哥一个人,那么就让大哥一个人来承担养老送终的义务吧!我虽然冷血却不矫情,言为心声是我最大的优点。所以我说要回家睡觉。

    ⑦“请你们帮着把病人抬上手术床。”医生对我们说。我只好跟着大哥来到父亲的病房病床上的父亲已被自己的汗水淋湿,扭曲的表情昭示着体内的疼痛正像风暴一样肆虐。生命在这一刻显得无比脆弱,大哥的眼睛终于坚持不住漾出红红的雾气,这份柔情有悖于他一贯的钢铁个性。父亲瞬间明白了自己的病情,他忽然想起什么来,吃力地叮嘱大哥:“假如我万一就这么走了,你只能给我立一根孝子棒(我们的风俗,一个儿子立一根),写上你的名字……”

    ⑧“为什么?”大哥吃惊地问。我也对父亲的“遗言”感到不满。到死还在偏心眼儿,这不是变相地骂我不孝,不认我这个儿子吗!

    ⑨“因为二子是我捡来的孩子,我得把这个权利留给他的亲生父母,万一他们以后有机会相认,我可不能昧了良心……”父亲说着又把眼光移到我脸上,“二子到现在还没找到工作,我实在不放心。谁会料到大学生就业这么难。那时让他多读书,我是想不能亏待了人家的孩子……二子啊,你别怨爸,爸就这点儿能耐。往后,让大哥多照顾着点儿——大明,记着我的话,对弟弟要多帮衬,啊。”父亲艰难地说完这些,汗水已几乎将他淹没。他疼爱的目光久久地停在我脸上,眼眶里溢出浑浊的泪珠。而他对我二十多年的疼爱却得不到回报,他要把写有我的名字的孝子棒给别人——为了良心。

    ⑩我的身世让我震惊。

    ⑪我的狭隘让我羞愧。

    我的灵魂被父亲的良心打了一记响亮的耳光!

    ⑬我没有离开医院,直至手术结束。医生告诉我们,“不明包块”原来是肠腔积液,真是虚惊一场。

    ⑭而我,也学着乌鸦反哺的姿势,给父亲喂饭。我的良心会背负如山的父爱,走过今生。

    1作者以“良心”为题有什么用意?

    2分析选文第⑨段画线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他疼爱的目光久久地停在我脸上,眼眶里溢出浑浊的泪珠。

    3选文第⑤⑥段运用了哪种记叙顺序?请结合选文分析这两段的作用。

    4你怎样理解第⑫段画线的句子?

    我的灵魂被父亲的良心打了一记响亮的耳光!

    5结合本文内容,简要分析作者是如何运用对比手法来突出主题的。(不少于50字)

七、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2、清以“走过那片青草地”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自选,不少于600字左右;

    ②感情真挚,不得抄袭或套作;

    ③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

    ④书写3分,请认真书写。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60
题数 12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文言文阅读
三、诗歌鉴赏
四、综合性学习
五、名句名篇默写
六、现代文阅读
七、作文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