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三沙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一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6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下列对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天大雨(适逢)   明年(及,到)

    B. 暮冥冥(迫近)   然北通巫峡(既然)这样,那么

    C. 谏故(屡次)   连月不(放晴)

    D. 辍耕垄上(去,往)  猛浪若(奔跑)

  • 2、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莫泊桑(1850-1893),法国19世纪后半期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主要作品有《羊脂球》,他与俄国作家契诃夫、美国作家马克·吐温统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家。课文《我的叔叔于勒》选自短篇小说集《羊脂球》

    B.“当生命中的厄运不期而至,我们是俯首屈从、自甘沉沦?还是积极面对、勇于挑战?”这一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

    C.“社”是土地神,“稷”是谷神,古代文化中,常用“社稷”作为国家代称。这样的代称还有很多,如:“桑梓”代指家乡,“庙堂”代指朝廷,“汗青”代指史册。

    D.“休息一会”是后补短语,“呼天抢地”是动宾短语,“锦上添花”是主谓短语,“安排任务”是动宾短语。

  • 3、下列对名著有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伦气量狭窄,嫉贤妒能,林冲自上山就一直受其压制排挤。适逢王伦准备送新来投奔的晁盖、公孙胜等人下山,引起林冲不满,吴用计激林冲火拼王伦,林冲仗义杀死王伦,拥立晁盖为水寨之主。

    B.宋江为救投奔梁山的时迁,率兵一打祝家庄,却中了埋伏,兵败而归;宋江为雪前耻,二打祝家庄,王矮虎、秦明等人被捉,再次失利,但活捉了祝家庄的女将扈三娘;在孙立等人的策应之下,梁山好汉里应外合,三打祝家庄,取得胜利。

    C.宋江、戴宗和李逵三人到酒楼喝洒,李逵到渔场讨要活鱼打散了竹篾。“浪里白条”张顺要和他理论,却被李逵的重拳打跑。张顺设计将李逵骗到江中,李逵在水中被张顺灌了个水饱。后经宋江等人劝说,张顺放过李逵,并和宋江等人结成了生死之交。

    D.阎婆惜随父母流落到郓城县,宋江施舍十两银子安葬其父,其母将她送与宋江为外室,结果阎婆惜与张文远勾搭成奸。晁盖写给宋江的信件及酬谢的一百两黄金碰巧为阎婆惜所获,阎婆惜以此要挟,宋江一怒之下将其杀死逃走。

  • 4、给下列句子排序最合理的一项是()

    ①自孩提以至成长,必使“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

    ②这样培养出来的,如果不是书呆子,便是精神上失去平衡的畸形人,是经不起风霜的软体人。

    ③从前有些“诗礼之家”,有一套教养子女的规矩。

    ④当然也不会是具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

    ⑤这是把儿童放在抽出了空气的玻璃内的办法。

    A.①⑤②③④ B.③①⑤②④ C.③①②⑤④ D.①②⑤③④

二、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5、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湖心亭看雪》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 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乙)《西湖七月半》

    西湖七月半,一无可看,止可看看七月半之人。看七月半之人,以四类看之:其一,楼船箫鼓,峨冠盛筵,声光相乱,名为看月而实不见月 者,看之。其一,亦船亦楼名娃闺秀环坐露台左右盼望身在月下而实不看月者看之。其一,不舟不车,不衫不帻[1],酒醉饭饱,跻[2]入人丛,噭[3]呼嘈杂,月亦看,看月者亦看,不看月者亦看,而实无一看者,看之。其一,小船轻幌,净几暖炉,茶铛旋煮,素瓷静递,邀月同坐,或匿影树下,或逃嚣里湖,看月而人不见其看月之态,亦不作意看月者,看之。

    注释:[1] (zé),戴头巾。[2](jī):通挤。 [3](jiāo):呼叫。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上下

    (2)人鸟声俱

    (3)冠盛筵  

    (4)为看月而实不见月者

    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亦船亦楼|名娃闺秀|环坐露台|左右盼望|身在月下而实不看月者|看之。

    B.亦船|亦楼名娃|闺秀环坐|露台左右|盼望身在月下而实不看月者看之。

    C.亦船亦楼|名娃闺秀|环坐露台左右盼望|身在月下|而实不看月者|看之。

    D.亦船亦楼|名娃闺秀环坐露台|左右盼望|身在月下|而实不看月者|看之。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或匿影树下,或逃嚣里湖。

    (2)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4对比阅读甲乙两个语段,回答问题

    甲文:作者独往湖心亭看雪,偶遇湖中同是赏雪人时,从_____的心情转变为__________的心情。

    乙文:作者把七月半游西湖的人分为四类,作者对前三类游西湖的人的态度是:______________

    请结合你对作者的了解,分析他对第四类人的态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后面小题

    题农父庐舍

    丘为

    东风何时至?已绿湖上山。湖上春既早,田家日不闲。

    沟塍①流水处,耒耜平芜间。薄暮饭牛罢,归来还闭关②。

    (注)①沟塍(chéng):田埂和田间的水沟。②闭关:闭门谢客。

    1“东风何时至?已绿湖上山”与王安石的名句“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有异曲同工之妙,请你试作赏析。

    2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诗内容,并揣摩作者在这首诗中寄予的情怀。

四、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 5分)
  • 7、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答

    新会陈皮,是新会柑果皮经晒干或焙干后的陈年贮存品,原产新会,尤以境内潭江流域冲积带平原,特别是银洲湖沿岸所产为好。传统按其规格质量分为头红、极红、苏红、二红、拣红、青皮六种货式。按采收时期可分为柑青皮、微红皮和大红皮等三种货式。从果顶正三瓣开皮,留果蒂部相连,反皮,自然晒干和自然贮存即可,这与其他水果退皮和应用情况全然不同。由于新会陈皮源于新会柑,因此,它具有新会柑的品种特质,同时具备新会区的产地特质。

    (1)请你概括这则材料的主要内容。(不超过30个字)

    (2)根据对联常识,将下列六组短句组成一幅对联。

    会邑陈皮 水秀山灵 新天宝地 延年益寿奏奇功   养生保健 物阜民康传美誉

五、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8、按原文默写(共6分,每空1分)

    1.不畏浮云遮望眼,   。(王安石《登飞来峰》)

    2.……而或长烟一空,   ,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范仲淹《岳阳楼记》)

    3.人有悲欢离合,   ,此事古难全。(苏轼《水调歌头》)

    4.   ,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5.有的家长寒暑假让孩子出去打工,正如《醉翁亭记》中所谓   ,目的大多不是他们挣钱,而是要他们去体验和感悟。

     

六、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 15分)
  • 9、阅读下面议论性文本,完成问题。

    担当的力量

    ①和父亲聊到他小时候干农活的经历。农忙时,需要帮父母挑担子,最开始 20斤的担子都压得喘不过气来。后来慢慢适应了,30斤、40斤、50斤,只是肩上的茧越来越厚了。他说,自己多挑一点,爹娘就少干一点。简短平实的话,却令人回味。当父辈们十几岁时,他们就有了用稚嫩的肩膀替父母扛起家庭重任的担当。那么,我们今天的年轻人,更应该具有担当的力量。

    ②而这种力量究竟源自何处呢?

    ③担当的力量源自爱。A是什么给了花木兰放弃采桑织布的生活,选择代父从军征战沙场的勇气?是“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的孝心。B是什么给了鲁迅不惧威胁利诱,把钢刀一样的笔锋刺向敌人心脏的骨气?是“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的民族使命感。C是什么给了焦裕禄忍受病痛的折磨,为兰考艰苦奋战治理“三害”的坚守?是“为人民而死,虽死犹荣”的拳拳报国之志。他们对家庭、民族、国家的热爱,迸发出惊人的力量,迎难而上、百折不屈、公而忘私、积极奉献,以担当的精神挺起整个民族的脊梁。他们这些人,一直是我们年轻人学习的榜样。

    ④担当的力量源自责任。作为社会的一分子,每个人都承担着不同的社会责任。教师的担当是坚守三尺讲台默默耕耘,春蚕到死丝方尽;军人的担当是手握钢枪保家卫国,一腔热血沃疆土;党员干部的担当是危难面前那一声“共产党员跟我往前冲”的呐喊,是“四有”书记谷文昌“不治服风沙,就让风沙把我埋掉”的胆魄,是时代楷模燕振昌“克勤克俭,忠诚敬业,勤勉热心,求真务实”的真心。作为一名年轻的学生,担当的力量源自“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神圣使命,笃行学习报国之志,书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彩华章。

    ⑤担当的力量源自传承。一代代的传承,一代代的弘扬,将会形成激励我们年青一代的不竭的动力源泉。担当,是融入中华民族文明血脉中共同的精神信仰,从“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孟子,到“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林则徐;从“位卑未敢忘忧国”的陆游,到“一片丹心图报国”的于谦。这些民族之魂把千钧重担扛在肩上,是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绵延至今的重要原因,是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有力支撑

    ⑥对我们这一代年轻人来说,担当,就是要传承祖辈父辈坚定的政治信仰和不惧牺牲的精神与品格,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舍我其谁的责任感,在刻苦学习和勇于实践中不断完善自我,以渊博的学识、宽阔的视野和博大的胸怀,积极作为,在新时代为国家和民族做出应有的贡献。

    (选自 2018年4月24日《人民日报》,有删改)

    【1】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选文第③段中的A、B、C三个画线句能否调换位置?为什么?

    【3】选文第⑤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 10、速读课文,明确各部分的大意,在下列横线处各填一个动词。(限用一个字)

    ______项链——______项链——______项链——______项链

  • 11、阅读周海亮的《情无赝》,完成小题。

    (1)那把执壶一直跟随着他们。

    (2)1942年逃荒,爷爷把什么都扔了,包括那把壶。一路上九死一生,待回来,壶仍然躺在自家院子,染满尘埃。擦擦,釉黑,斑蓝;敲敲,音色沉美。“文化大革命”时被抄家,家里被砸得稀烂,父亲挨批斗回来,竞从一堆碎片里找到它。擦擦,釉彩灵动;敲敲,声如骨牙。到后来,连唐钧都怀疑,到底是执壶逃过两劫,还是执壶帮他们一家人逃过两劫。

    (3)其实那时,唐钧和父亲都没有料到一把壶能值这么多钱。尽管如此,父亲还是将它看得比生命还重。

    (4)壶是老祖宗留下来的。时间越久,越有感情。

    (5)可是现在父亲病了,很严重。他需要一笔钱。

    (6)唐钧就想到了执壶。

    (7)与妻子商量,妻子说:“卖掉执壶,等于要了爸的命。”唐钧说:“也许卖掉执壶,能救爸的命。”妻子说:“能保证不让爸知道?”唐钧说:“不告诉他就行。”妻子说:“你以为能瞒过去?”唐钧长叹一声,说:“能瞒多久,就瞒多久吧。”

    (8)唐钧找到朋友,说他有意出手那把执壶。朋友听了,眼珠子就直了。

    (9)朋友也许比父亲更喜欢那把壶。朋友是小城有名的收藏家,他知道一把品相极佳的执壶的价值。几年前他曾有意买下这把壶,却被唐钧的父亲骂了一顿。

    (10)“真打算出?”朋友问。

    (11)“真打算。”唐钧说。

    (12)“老爷子同意了?”

    (13)“同意了。”

    (14)“拿来!价钱好商量。”

    (15)壶就卖了。唐钧查过很多资料,这绝对是一笔对得起这把壶的价钱。现在父亲住进医院,他不知道父亲还能不能熬过来。熬过来,他欠着朋友一份情;万一熬不过来,他想用这笔钱带父亲到处转转。之前,父亲一直想去一趟西藏。

    (16)可是父亲突然很想看看那把执壶。

    (17)“你哪来这么多钱?”父亲问他。

    (18)“借的。”

    (19)“我怀疑你把它卖了。”病床上的父亲说,“这几天,我总是心神不宁。”

    (20)“壶在家里呢。”他低着眼睛,不敢看父亲的脸,“您那么喜欢它,我不会卖掉它的。”

    (21)“我想看看壶。”父亲固执地说。

    (22)没办法,唐钧只好再一次找到朋友。朋友说:“君子不夺人所好——要不这样,壶你拿回去,钱你送回来。”唐钧只得把父亲病重的事情跟他仔细说了。朋友想想,说:“君子不乘人之危——还可以这样,壶你拿回去,钱算我借给你的。你给我补张借条就行。”

    (23)最终,唐钧既没有给朋友补一张借条,也没有把壶拿回去。不过他捧回了一把执壶的赝品。他问朋友:“这样行吗?”朋友说:“相信我,别说你爸,就连业界专家,都很难分辨出来。”

    (24)父亲捧着壶,细细地看,笑了。是咱家那把!他说,看来你果然没有说谎。唐钧笑笑说,祖宗传下来的宝贝,我怎会卖掉呢?心里,却隐隐地痛

    (25)再痛,也认为自己做得没错。他不否认执壶的价值,但他认为,无论什么样的无价之宝,在父亲的生命面前,都不值一提。

    (26)父亲没能熬过来。但父亲安然地死去,几乎没有痛苦。

    (27)父亲走后第九天,他将执壶还给朋友。朋友细细看过,擦过,小心地把壶收起。唐钧问他:“哪弄来的赝品?”朋友说:“这不是赝品,这就是你卖给我的那把执壶。”唐钧有些吃惊,忙问:“为什么不弄个赝品?”朋友笑笑说:“你父亲对这把执壶的感情这样深,假如真是赝品,我相信他一眼就能够看出来。他虽非专家,但是自家的东西,他绝不会看错。”

    (28)“不会吧?”唐钧有些不太相信。

    (29)“找个世界上最像你的男人冒充你,你认为他能不能看出来?”朋友说,“当他发现你拿了赝品给他,他会怎么想?或许直到离去,他都不会安心。”

    (30)“可是万一我把它弄坏了呢?磕了,碰了,或者不小心打碎……”

    (31)“我相信你肯定不会。”朋友笑笑说,“在你心里,只要父亲喜欢,哪怕它是赝品,也价值千金,需要小心呵护……”

    (32)“万一我发现它不是赝品,死不认账呢?难道你不怕我昧下它?”

    (33)“你肯定不会。认识这么多年,我对你的这点信任还是有的。”朋友笑着说,“这世上还有什么比一个儿子的孝心更有价值呢?花瓷无价,艺术无价,历史无价,但更无价的,其实是我们的亲情、爱情、友情……为一把壶,你会这样做吗?”

    (选自《小说月刊》有删改)

    1文章情节围绕“_________”展开,情节可以概括为:为救父亲卖执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按要求回答下列两小题。

    (1)第(2)段两次出现“擦擦”“敲敲”有什么用意?

    (2)说说对(24)段划线句的理解。

    3小说中的那位朋友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4本文第(7)段和链接材料都用了何种写作手法?各自在文中有何作用?

    (链接材料)他站住了,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分明的叫道:

    “老爷!……”

七、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2、按要求从以下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作文题一)

    生活中,我们有大多的不期而遇。人群里,我们有与亲人朋友的偶然相遇;书店里,我们有与渴慕已久的书籍相遇;影视作品中,我们有与伟人英雄的相遇;旅游中,我们有与美丽风景的相遇……

    请以“最美丽的相遇”为题,写一篇文章。

    (作文题二)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温床,父母是孩子最早的老师。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说:“家庭是社会的一个天然的基层细胞,人类美好的生活在这里实现,人类胜利的力量在这里滋长,儿童在这里生活着、生长着——这是人生的主要快乐。”

    请以“发生在爸爸妈妈之间的一件小事”为题,写一篇文章。

    (温馨提示)

    ①要有真情实感;

    ②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诗歌除外);

    ③不少于600字;

    ④不得抄袭、套作;

    ⑤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等。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60
题数 12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文言文阅读
三、诗歌鉴赏
四、综合性学习
五、名句名篇默写
六、现代文阅读
七、作文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