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运城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一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6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醉翁亭记》,作者欧阳修,是我国北宋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B.莫泊桑是法国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被誉为世界短篇小说巨匠,其代表作有《项链》《羊脂球》等。

    C.《范进中举》选自明代小说家吴敬梓的《儒林外史》一书。《儒林外史》是一部长篇讽刺小说,主要描写封建社会后期各个阶层人们的活动和精神面貌。

    D.雨果,法国作家,他的小说代表作有《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等。

  •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正确答案只有一个”这种思维模式,在我们头脑中已不知不觉地根深蒂固

    B. 从前他们对巴特农神庙怎么干,现在对圆明园也怎么干,不同的只是干得更彻底,更漂亮,以至于完全荡然无存

    C. 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使事业和人生呈现缤纷和谐、相得益彰的局面,是盛放我们事业的精神小屋坚固优雅的要诀。

    D. 父亲对杜小康带着哭腔的请求,置之不理,只是不停地撑着船,将鸭子一个劲儿赶向前方。

  •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为应对“十一”假期的出行高峰,高速交警第一波警力大约凌晨4时就准时到岗。

    B. 加速培养大量的高水平的技术人才、管理人才,对经济的迅速发展至关重要。

    C. 随着“农家乐”的兴起和快速发展,使乡村旅游业已逐渐上升到产业化阶段。

    D. 为了确保节日舌尖上的安全,该地区相关职能部门加大了对上市蔬菜的检测。

  • 4、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huò)免##dot## (bù)##dot## (xié)##dot## (móu)善睐

    B.惺(sōng) 老(jián) 讪(sàn) 生活(jié)据

    C.(xù)菌 (hè)辙 跌(dàng) 五(xíng)行缺土

    D.打(dǔn) 打(gé) 牡(lī) ##dot## (yā)苗助长

二、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5、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仲,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乙)读书以过目成诵为能,最是不济事。眼中了了,心下匆勿,方寸无多,往来应接不暇,如看场中美色,一眼即过,与我何与也?千古过目成诵,孰有如孔子者乎?读《易》至韦编三绝,不知翻阅过几千百遍来,微言精义愈探愈出愈研愈入愈往而不知其所穷。虽生知安行之圣,不废困勉下学之功也。东坡读书不用两遍,然其在翰林读《阿房宫赋》至四鼓,老吏苦之,坡洒然不倦。岂以一过即记,遂了其事乎!惟虞世南,张睢阳、张方平,平生书不再读,迄无佳文。

    (选自郑燮《潍县署中寄舍弟墨第一书》)

    (注)①济:对事情有益。②方寸:指人的内心。③生知安行:即“生而知之”(不用学习而懂得道理)、“安而行之”(发于本愿从容不迫地实行)。这是古人以为圣人方能具有的资质。④洒然:畅快的样子。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微言/精义愈探愈出/愈研愈入愈往/而不知其所穷

    B. 微言精义/愈探愈出/愈研愈入愈往/而不知其所穷

    C. 微言/精义愈探愈出/愈研愈入/愈往而不知其所穷

    D. 微言精义/愈探愈出/愈研愈入/愈往而不知其所穷

    2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录毕,送之   走:______

    (2)礼愈   至:______

    (3)读《易》至韦编三  绝:______

    (4)老吏之   苦:______

    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2)千古过目成诵,孰有如孔子者乎?

    4甲乙两文内容都和学习有关,但侧重点不同。请概括并简要分析。

三、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

    A.首联写自己步入仕途和四年抗敌的经历,“辛苦”和“寥落”两个词道尽坎坷的人生际遇, “一经”指的是这种人生经历。

    B.诗人用“风飘絮”“雨打萍”来比喻国势和身世,将国家局势与个人命运交织在一起。

    C.尾联中“丹心”比喻忠心,“汗青”特指史册。

    D.这是一首七言律诗,作者以死明志,丹心光照千秋。

    2有人说,作为英雄人物的文天祥,在诗中感叹“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显得消极悲观,你是否同意?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四、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 5分)
  • 7、综合性学习。

    大型朗读类真人秀节目《朗读者》在央视热播,每一期都带给观众们很多的感受和心得,每期的选题都是人生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九年级某班组织学生观看了相关视频,并组织了以“礼物”为主题的朗读活动,请你参与。

    (1)央视《朗读者》第三期的主题是“选择”。下面这段话是这期节目开场白的节选。

    选择无处不在:“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是海子的选择;“人不是生来被打败的”是海明威的选择;“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是司马迁的选择。

    请你以“礼物”为主题,用排比的句式为班级活动的开场白写一段话。

    (2)下面是一位同学写的关于“礼物”的一段话,按要求完成下面问题。

    礼物不一定要多么贵重,它可以是一句话、一朵花,或者一个微笑。用心,是一份好礼物的关键。①得到这样的礼物,人们都会喜欢。②通过礼物,使人与人的心更近了。

    ①改为反问句  

    ②句有语病,应改为  

    (3)请从下面的文章中选择一篇,送给一个人,并说说理由,50字左右。

    《秋天的怀念》《背影》《在山的那边》《紫藤萝瀑布》

    我选择   ,送给   ,因为  

五、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8、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写出相应的作家、篇名。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君子好逑。 《关雎》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相见欢》

      ,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曹操《龟虽寿》

    土地平旷,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桃花源记》

      ,天山共色。   吴均《与朱元思书》  

    蒹葭萋萋,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蒹葭》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晏殊《浣溪沙

    浮光跃金, 范仲淹《岳阳楼记》

     

六、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 15分)
  • 9、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加减乘除的世界

    李子燕

    ①父亲的抽屉里有一把老式珠算盘,木框和细杆是浅褐色的,算盘珠是白色的。有事儿没事儿,他喜欢戴着老花镜,熟练地拔弄那些算盘珠。偶尔,我会调侃他,口算就能完成,干吗非像账房先生似的?偶尔,我会督促他,与时俱进使用计算器。父亲并不气恼:“珠坚梁正角分明,加减乘除账目清。这珠来珠往的妙处,你还不懂吗?”

    ②七十多岁的父亲并不显老态,多年的会计生涯,令他的头脑始终睿智敏捷。因此,我拒绝把他当成古稀老人;换句话说,在我心里,他一直是年轻时的模样,只不过头发花白了一些,皱纹增多了一点儿。

    ③从我记事起,父亲就拥有一套神奇装备——算盘、账簿、钢笔。每当春耕秋收,村里有账目需要统计,他就会起早贪黑坐在桌旁,左手翻阅厚厚的账簿,右手快速地拨动着算盘珠,指法娴熟。时而左手翻得累了,便轻轻向指尖吐些唾沫,当作润滑油;时而右手略停下来,拿起笔快速记录着;再反复对比,确认准确无误后,才继续拨动算盘珠……全村年终大结算,也是父亲最忙碌的时候,天寒地冻,他顶风冒雪去附近各个小队作统计,为的是让家家户户“仓中有粮,账上有钱,心中有数”。几个小队的会计都是新手,对父亲的业务非常佩服,亲切地喊他“李叔”,或者尊敬地称他为“李会计”。几乎所有认识的人,都夸父亲算账快、账目明晰、井然有序,无论是统筹还是预算,无论是村里的大账还是各家的小账,从未出现过丝毫差错。于是,慢慢地,十里八村都知道了“李会计”业务精湛,每每他们村里遇到难题,就特意过来邀请父亲去帮忙,父亲也都热情地伸出援助之手,以最快的速度保质保量完成。

    ④上小学后,父亲的“会计”身份,令我感到无比的荣耀——四年级时,全乡举行数学竞赛,我竟然取得第一名;接着代表乡里去县里参赛;后来又代表县里,去省里参赛……当学校举行表彰大会时,我听到最多的话是——“虎父无犬女,这丫头将来是清华的苗子!”10岁的我,从此种下“清华梦”,尽管后来没有实现,但至今仍在心底闪亮着。从此,我更加崇拜父亲,常常学着他的样子,“三下五除二”地拨弄算盘珠;也效仿他的样子,帮助需要帮助的同学,偶尔还帮助老师批改卷子。当然,也跟父亲一样,从来没出现过差错。

    ⑤再长大些,脑袋里的想法逐渐多了起来,这把长方形的“神器”是谁发明的呢?父亲回答:是古代劳动人民发明的。我追问:古代谁啊?父亲被难住了,摇了摇头,常年拨弄算盘,竟然不知其来处,总是有些遗憾。后来,他去县里参加会计培训,第一时间跑到新华书店查阅资料,回来后第一时间讲给我听:“珠算盘起源于北宋时代,运算方便、快速。中国是算盘的故乡,人们往往把算盘的发明与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相提并论,北宋名画《清明上河图》中,赵太丞家药铺柜就画有一架算盘。关于算盘的来历,最早可以追溯到汉末三分时期,据说是关羽所发明,当时叫算板……”

    ⑥历史究竟怎样,虽暂时无法考证,但关羽的名字已经令我激动不已。谁都知道,他被奉为“忠义神武灵估仁勇成显”的武圣,与“文圣”孔子齐名,那么算盘与他产生关联,立刻从单纯的运算工具被提升到一种精神高度,仿佛每一粒算盘珠都镌刻着“忠义”二字。父亲用手拨动着算盘珠神情比我更加庄严凝重:“丫头你看,这算盘珠不拨不动,一拨就动,要想最后不出错,我们的心里必须有颗定盘珠,这才能把握整体方向。做人啊,跟珠算一个道理……”

    ⑦彼时年纪小,只道这句话是简单的珠算法则;如今人到中年,慢慢悟出其中的人生奥妙。如果某天回娘家,父亲再问我珠来珠往的妙处,我想我的答案会很清晰了。其实,“珠坚梁正角分明”,正是父亲品格的写照,他一生勤奋严谨、思路清晰,以大隐隐于世的态度,过与世无争的生活。春去秋来数十载,岁月的风,染白的只是他的头发,却无法拨乱他心中那颗定盘珠。无论何年何月,身在何处,父亲都能唯实是求,珠起还落间,“加减乘除账目清”,清清爽爽面对流年碎影。

    (选自《天津日报》2020年6月23日,有删改)

    【1】作为一名优秀的会计,父亲的优秀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全文内容分条概括。

    【2】结合第③段,分析作者是怎样表现父亲形象特点的。

    【3】“我”这一形象在文中起什么作用?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4】结合文章内容,探究作者写“父亲”的世界中“珠坚梁正角分明”的用意。

  • 10、宇航员的衣食住行

    对宇航员来说,他们每个人至少有三种不同类型的衣服,分别是舱外航天服、舱内工作服和应急救生服。

    所谓舱外航天服,就是我们经常见到的宇航员形象照片里那身衣服:厚重的全白外装,头戴一个有着面罩的头盔,背着一个厚厚的书包。那身全白外套,会用十层甚至以上起不同作用的结构构成。

    相比于舱外,舱内的环境要理想得多,所以舱内工作服要轻松方便得多,既有短裤短袖,还会根据需要提供马甲和长袖。舱内工作服的裤子有个非常有趣的特点,每条裤子上都会有尼龙答带扣。

    至于应急救生服,则分为飞行救生服和生存救生服。飞行救生服也叫舱内航天服、航天救生服,载人航天器航天过程中,如果航天器座舱发生故障而丧失压力时,它就可以给航天员提供正常的气压,帮助航天员安全返回地面。生存救生服则是为了保证救生员在非正常方式返回地面、未能着陆于预定场所时为航天员提供的衣服,颜色一般选择醒目的橙色。

    饮食曾一度是航天工程领域待解决的重点问题之一。早期载人航天事业发展阶段,出于对宇航员身体健康的考虑,很多营养专家认为在失重情况下事物不易下咽,容易在堆积在咽喉,所以食品被制成牙膏状,以挤压的方式食用;后来飞行试验发现失重条件下事物进入口腔后也不影响吞咽,所以对太空食物进行了改善。

    像当前一共有五大类太空食品:复水食品(主要以汤和早餐食品为主。复水食品是事先经过脱水处理,进食前必须再向食物中注入一定量的水)、热稳定食品(如保存在罐子里或封装在柔性袋内的肉食和鱼)、中等湿度食品(如桃干、梨干等果脯)、辐照食品(如肉类和面包食品)和天然食品(如坚果等小点心)。

    那用什么餐具吃饭呢?早期的餐具以刀、叉和匙为主,但后来发现在太空中刀叉用处不大,于是就只保留了匙;再后来随着华裔的宇航员进驻太空,筷子也作为饮食餐具带入了国际空间站,并且在饮食上也有着超出预期的效果,足以可见老祖宗超前的眼光,数千年前就为我们在太空中吃火锅做好了准备。不过,按照现在的情况,在太空中“吃着火锅,唱着歌”的设想可能还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得以实现,因为在失重条件下液体的控制还是比较困难,现在宇航员饮水、喝饮料或者是上文提到的复水食品,必须在吸管和柔性袋的帮助下才能进食。

    前面我们曾提到宇航员裤子上的尼龙搭扣的作用,这里就可以揭开谜底了。他们主要是用来固定食品托盘,有时也会被布置在墙壁上,反正是不能让宇航员的餐具飞了。

    有证据表明,宇航员在太空中生活时间超过三个月后,体内生物钟就有可能开始发生紊乱,并出现失眠等症状;另一方面,由于太空失重环境,所以宇航员睡袋的设计在一定程度上需要为宇航员模拟床的感觉。早期载人飞船的座椅较小,宇航员只能半躺在里面。后来随着技术的发展,宇航员的活动空间变得越来越大。现在,国际空间站为宇航员在核心舱中提供了睡眠间,宇航员只需进入睡眠间,通过调整进入睡袋后即可入睡。由于太空站的环境没有重力,所以宇航员的睡姿并不局限于躺卧,也可以直立甚至倒立睡眠。

    对于宇航员来说,与其说是在空间站中“行走”,倒不如说是在“爬行”。在失重条件下,宇航员无法像在地面上一般通过腿脚的力量向前行进,而只能用手通过对墙壁等固定的东西施力,通过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来使自己前进。

    (原文有删改)

    1】【1下列对宇航员服装介绍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每个宇航员会有舱外航天服、舱内工作服和应急救生服这三种不同类型的服装。

    B. 舱外航天服是全白色的,厚重,起不同作用的结构有十层或者更多。

    C. 由于舱内条件与人正常生活所需的环境相近,所以工作服要轻松方便得多,既有短裤短袖,还会根据需要提供马甲和长袖。

    D. 宇航员正常返回地面,在着陆于预定场所的情况下,橙色的生存救生服是不使用的。

    2】【2下列对“饮食曾一度是航天工程领域待解决的重点问题之一”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宇航员的食物曾经是牙膏状,是出于对宇航员身体健康的考虑,多数营养专家认为在失重情况下食物不易下咽,容易堆积在咽喉。

    B. 因为用处不大,餐具逐渐不再像早期那样以刀、叉和匙为主,现在的宇航员都用匙。

    C. 因为失重条件下液体的控制比较困难,所以人类现在无法实现在太空中“吃着火锅,唱着歌”的设想。

    D. 设计者为了不让宇航员的餐具飞了,在宇航员裤子上设计了尼龙搭扣。

    3】【3下列关于宇航员“住”与“行”的理解,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因为生物钟紊乱和失重两方面原因,宇航员的睡袋要在一定程度上模拟出床的感觉。

    B. 早期宇航员只能半躺着睡觉,现在国际太空站上可居住容积大多了,宇航员有专门的睡眠间。

    C. 宇航员的睡姿可以躺卧,也可以是直立的甚至是倒立睡眠,这是太空站没有重力所造成的。

    D. 在太空中,宇航员要依靠作用力和反作用力行走,因此,行走时得手脚并用。

  • 11、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风景

    李小云

    ①从这个角度望出去,拇指和食指框住的镜头里,左边是栉比的高楼,右边是起伏的群峰,刚下了一些小雪,灰秃秃的山顶上,多了些白色的点缀。好一幅美丽的水墨素描!小翠陶醉在这美丽的风景中。

    ②妈妈的责骂声把小翠从沉醉中惊醒,仔细一听,是骂热力公司的,这么冷的天,居然一大早就没了暖气。小翠伸手拽了拽搭在身上的毛毯,拿起桌上的报纸,一则启事吸引了她,市里要举办“泉市好人”画展,获奖作品将雕刻进广场的“泉市好人碑林”里。小翠怦然心动,立即决定参加这次比赛,画谁呢?她想了想,一时半会儿没有理想的人选。

    ③她继续构思她的画作,忽然,一高一矮两个人,从远处径直走进了她手指框住的风景里。她有些气恼,她想画一幅雪景,送给福利院的佳佳。那是初中二年级的时候,学校组织去福利院做公益时认识的一个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孩子,他特别喜欢画画,从那时起,小翠就常常去教他,有好一阵子没去了,正好送一幅雪景图给他。

    ④那两个人走近了,肩上都背着一个大大的工具包。洗得有些发白的工作服上,有热力公司的徽标。小翠明白,暖气不暖,他们是来处理的。两人走到窗外,钩开地上的井盖,猫着腰向井里看,矮个子回身打开工具包,取出一条皮裤子,两人似乎在争执什么。矮个子穿上了那条肥肥的裤子,下到井里,高个子拿着手电朝里照着,吆喝着,和井下的矮个子联络着。

    ⑤过了一会儿,矮个子从井口探出了头,和高个子交流着井下的情况,然后又钻下去了。高个子从背包里取了几样工具,一件一件递给井下的矮子个,那矮个子也一会儿探出头来取工具。一会儿又探出头来放工具。矮个子终于从井下爬上来了,那条皮裤竟湿到膝盖以上,小翠惊讶地发现,皮裤上,丝丝粪便往下流淌。小翠感到一股恶臭从胃里猛地冒上来。

    ⑥矮个子脱下皮裤,高个子在一旁帮忙。两人讨论着什么。他们把那些工具装入口袋,走出了小翠的视野。那幅“素描”再一次跃入小翠的眼帘,朝阳柔柔的抚慰着远处的山、美丽的楼。

    ⑦“热力公司的人要挨家挨户冲洗供热管道!真是的,自己供不好暖,居然麻烦我们!”妈妈骂骂咧咧进了屋。小翠没有回应妈妈,皮裤的湿冷和恶臭,又浮现在她脑海。

    ⑧“咚咚咚!”有人敲门。妈妈打开门,小翠侧身看见是高个子和矮个子。他们说明来意,妈妈让进了他们。后面的场景是小翠看不到的,好妈总是把她安置在另一个安静的房间里。

    ⑨再见到这两个人的时候,还是在那个窗前:一高一矮,面带笑容,沐浴在灿烂的阳光中。小翠像寻宝人突然现了神秘的宝藏一样,兴奋不己,这不就是泉市好人吗!她立即摊开纸笔,在雪白的素描纸最显眼的位置上勾勒出一高一矮两个身影。至于远远的山峰和错落的楼房,在这幅画中已然就是那星星点点的装饰。画作完结的时候,小翠在右下方郑重地写上标题:温暖的使者。

    ⑩秋天,小翠作为获奖作者代表,由妈妈陪着出席“泉市好人”画展颁奖仪式。会议结束后,她们随着人流进入碑林参观,小翠突然发现一幅刻在碑上的版画:轮椅上的女孩在风中静静地作画,她的肩上栖息着一只美丽的白鸽。题目:坚强的翅膀。创作说明:她,因车祸截肢,却坚强不屈;她用心作画,用美温暖福利院的孩子。她为社会洒下爱的种子,为自己也为他人插上奋飞的翅膀。作者:佳佳。小翠含羞一笑,原来自己在不经意间,也成为了别人眼中的风景。

    (选自“江山文学网”,有修改)

    1对文中有关句子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拇指和食指框住的镜头里,左边是……右边是……”表明小翠在专注地构思画作。

    B. “小翠伸手拽了拽搭在身上的毛毯”,委婉地表现了被妈妈的责骂声惊醒后小翠的不满。

    C. “真是的,自己供不好暖,居然麻烦我们”,表现了妈妈对热力工人工作的不理解。

    D. “妈妈总是把她安置在另一个安静的房间里”,与下文的小翠“因车祸截肢”相呼应。

    2第④段中说“两人似乎在争执什么”,请根据文本写出他们的“争执”的内容。

    3第⑨段中划线的句子描写“灿烂的阳光”,其作用是什么?

    4请结合文本内容,具体分析小翠这一人物的形象特征。

    5文章题目是“风景”,作者在文中写了哪些风景?

七、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2、“点赞”一词风靡网络,并且进入许多普通人的生活,成为使用频率极高的日常用语,在你的生活中,一定有值得你点赞的人或事,请以“我为 点个赞”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根据自己所写的内容,将题目补充完整;②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④不少于5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60
题数 12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文言文阅读
三、诗歌鉴赏
四、综合性学习
五、名句名篇默写
六、现代文阅读
七、作文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