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词语搭配有误的一组是( )
A.提高认识 价钱便宜 生活俭朴 保卫公物
B.打击敌人 联结情感 保持平衡 歌声好听
C.堆砌词语 夜幕降临 光线阴暗 眼神疲惫
D.瘦弱的脊背 动作敏捷 爪子锐利 玲珑的面孔
2、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对的一项是( )
A.岂止(qǐ) 水浒(xǔ)
B.过瘾(yǐn) 酵母(xiào)
C.馈赠(kuì) 直奔(bèn)
D.闲暇(xiá) 凛冽(lǐng)
3、把下列词语中带点字字义不相同的一项选出来。( )
A.侵略 侵犯 B.哄骗 起哄
C.预料 不出所料 D.质量 分量
4、读拼音写汉字。
chōnɡ zú má mù shū ɡuì zhī chēnɡ
(_____) (_______) (_____) (_____)
chǎo cài shòu méi tuǐ suān jù pà
(_______) (______) (_______) (______)
5、说说下列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说明了太阳的特点。
1.太阳离我们有一亿五千万千米远。( )
2.一百三十万个地球的体积才能抵得上一个太阳。( )( )
3.到太阳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三千五百年;就是坐飞机,也要飞二十几年。( )( )
4.太阳会发光,会发热,是个大火球。( )
6、对号入座(给多音字选择合适的注音)。
(1)de dí dì
的确( )好的( )有的放矢( )
(2)hōng hǒng hòng
哄骗( )起哄( )哄堂大笑( )
7、给课后生字组三个词。
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按要求填写词、句。
(1)写出含有“走”意思的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两个“复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班的语文课代表学习十分刻苦认真!我们可以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成语来形容他的这种精神。
(4)写出一句描写“山”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比喻只要有恒心,再难的事也能做成”的歇后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请围绕“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设计一条公益用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把句子写具体。
外面可真黑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读下面一段话,按要求填空
无论严寒还是kù shǔ,数千名建zhù工人在西安奥体中心的工地上日夜不停地忙lù着。经过无数日夜的不懈努力,2020年7月1日,西安奥体中心“一场两馆”全部竣工。夜mù降临,华灯初上,西安奥体中心体育场犹如一朵钢铁石榴花在灞河河pàn悄然绽放,金碧huī huáng,让人看了心kuàng神yí。
【1】看拼音写字词。
kù shǔ(_________) 建zhù(______) 忙lù(______) 夜mù(______)
河pàn(______) huī huáng(__________) 心kuàng(______)神yí(______)
【2】“榴”字本音读作________,在“石榴花”一词中读轻声。“悄”是多音字,在“悄然”一词中读作________。
【3】“悄然”在词典中有两种解释:①形容忧愁的样子;②形容寂静无声。在上面这段话中应选第________种解释。
10、阅读
鲸生活在海洋里,( )体形像鱼,许多人管它叫鲸鱼。其实它( )属于鱼类,( )
哺乳动物。在很远的古代,鲸的祖先跟牛羊的祖先一样,生活在陆地上。后来环境发生了变化,鲸的
祖先生活在靠近陆地的浅海里。又经过了很长很长的年代,它们的前肢和尾巴渐渐变成了鳍,后肢完
全退化了,整个身子成了鱼的样子,适应了海洋的生活。
1.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2.这段文字是从哪方面介绍鲸的( )
A.鲸的生长。 B.鲸的种类。 C.鲸的进化。
3.从这段话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短语或词语中可以看出鲸的进化过
程是漫长的。
4.鲸是哺乳动物,变成现在鱼的样子,是由于( )
A.生活习惯变化。 B.环境变化。 C.形体变化。
5.鲸的哪些生活习性能说明它是哺乳动物( )
A.鲸吃食 B.鲸用肺呼吸
C.鲸睡觉 D.鲸是胎生的
11、现代文阅读。阅读短文后,完成题目。
儿子和列车
在德国的一个火车小站里,一位扳道员正要走向自己的岗位,去为一列徐徐驶动的列车扳动道岔。这时,在铁轨的另一头,还有一列火车从相反方向隆隆驶近车站。假如他不扳道,这两辆火车就会相撞,酿成巨大的灾难。
这时,他无意识地回了一下头。突然,他发现自己的小儿子正在铁轨的那一端玩耍,而那列行驶的列车马上就要驶上这条铁轨。
怎么办?他可以立即飞奔过去,把儿子抢救.上站台。但是,迎面驶来的列车将会有上百人面临丧生的厄运。
他强忍巨大的痛苦,决定不违反自己肩负的安全职责。这位工人向他的儿子大吼一声卧倒随即快步奔向岗位扳动了道岔,一眨眼工夫,这列火车安全地进入了预定的铁轨。
他的儿子由于平素就习惯了服从长辈的命令,没显出丝毫的慌张,立刻笔直地躺倒在铁轨中央,一列满载的火车从他的头顶呼啸而过。
车上的旅客们丝毫不知情,他们的到来给一-颗崇高的心灵带来了多么巨大的痛楚,他们的生命曾千钧一发。那位父亲向着儿子的方向狂奔而去,不敢想象儿子那惨不忍睹的情状。然而,他的儿子活着,竟未受一点伤。
据说,德皇知道了这位扳道员的勇敢举动,就派人去把他召来,奖给他一枚荣誉勋章。一方面是奖励他( )的行为,另一方面是感谢他教育出一个( )的儿子。
【1】联系上下文理解下面的词语。
平素:______
千钧一发:______
【2】给下面的句子加上标点。
这位工人向他的儿子大吼一声卧倒
【3】比较下面两个句子,说说哪一个句子的表达更好,好在哪里。
①一列满载的火车从他的头顶呼啸而过。②火车呼啸而过。
我认为第______句更好,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两列火车同时进站,扳道员面临怎样的抉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那位父亲向着儿子的方向狂奔而去。”“狂奔”一词表现此时这位父亲的心理是:___________。
【6】根据你对短文的理解,选择合适的词语填人最后一个自然段的括号内。
一方面是奖励他( )的行为,另一方面是感谢他教育出一个( )的儿子。
A.极端尽职 B.足智多谋 C.机灵听话 D.顾全大局 E.遵从纪律
【7】读了短文,敬佩之情油然而生,此时,你想对扳道员说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哪吒闹海
东海龙王父子称霸一方,作恶多端,还经常兴风作浪,害得人们不敢下海捕鱼。哪吒决心治一治他们,为老百姓出一口气。
一天,小哪吒带上他的两件法宝——混天绫和乾坤圈来到大海边。他跳进大海里,取下混天绫在水里一摆,便掀起滔天巨浪,连东海龙王的水晶宫也摇晃起来。龙王吓了一跳,连忙派巡海夜叉上去察看。夜叉钻出水面一看,原来是个娃娃在洗澡,就举起兵器攻击哪吒。小哪吒可机灵啦,身子一闪,躲过了。他取下乾坤圈,向夜叉扔去。可别小看这小小的乾坤圈,它比一座大山还重,一下子就把夜叉给打死了。
龙王听说夜叉被打死了,气得嗷嗷直叫,就派他的儿子三太子带兵去捉拿哪吒。三太子跳出水面,气冲冲地对哪吒说:“你打死我家夜叉,该当何罪?”说着,举枪便刺。哪吒一闪身,随手取下混天绫,朝三太子扔去。那混天绫立刻把三太子紧紧裹住。哪吒又拿出乾坤圈,只一下,便把三太子也打死了。三太子一死便现出了原形,原来是一条小白龙。
从此,东海龙王再也不敢胡作非为了,人们又过上了太平日子。
【1】下列词语中,有三个是描写龙王父子很坏的,有一个不是,这个词语是( )
A.胡作非为
B.滔天巨浪
C.称霸一方
D.作恶多端
【2】“你打死我家夜叉,该当何罪?”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三太子在和哪吒商量。
B.三太子在向哪吒请教。
C.三太子在向哪吒问罪。
D.三太子在教育哪吒。
【3】哪吒为什么要闹海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哪吒在闹海时打死了谁?最后结果怎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画线句子是对哪吒的两件法宝的描述,在你认为正确的说法后打“√”,错误的后打“×”。
(1)乾坤圈是真实存在的宝物,它比大山还重;混天绫也是真实存在的。(______)
(2)乾坤圈和混天绫都是人们想象出来的法宝,这样写是为了突出哪吒的神通广大,也表现出古人在构思神话传说时丰富的想象力。(______)
13、阅读与理解。
5G生活“触手可及”
材料一 1G到5G的发展
(注:1G、2G、3G、4G、5G,分别指第四、五代移动通信系统)
材料二 5G的特点
【1】从材料一可以发现,手机拥有短信功能始于( )网络时代。
A.1G B.2G C.3G D.4G
【2】从材料二可以发现,5G除了容量巨大外,还具有的特点是( )
A.人员密集、速度超快 B.流量需求大、人员密集
C.速度超快、资费降低 D.下载速度可达每秒100MB,且资费低
【3】仔细阅读材料一,纵观1G到5G的发展,下列说法有误的是( )
A.功能越来越多 B.功能越来越智能化
C.和人们生活的关系越来越密切 D.应用范围越来越小
14、阅读短文,完成题目。
母亲(节选)
梁晓声
我是小学五年级的学生了。我已经有30多本小人书。
母亲从不反对我买小人书。我还经常去租小人书,在电影院门口、公园里、火车站。有一次火车站派出所一位年轻的警察,没收了我全部的小人书,说我影响了站内秩序。
我一回到家就嚎啕大哭。我用头撞墙。我的小人书是我巨大的财富。我觉得我破产了。从绰绰富翁变成了一贫如洗的穷光蛋。我绝望得不想活。我那种可怜的样子,使母亲为之动容。于是她带我去讨要我的小人书。
“不给!出去出去!”车站派出所年轻的警察,大沿帽微微歪戴着,上唇留撇小胡子,一副葛列高利那种桀骜不驯的样子。母亲代我向他承认错误,代我向他保证以后绝不再到火车站租小人书,话说了许多,他烦了,粗鲁地将母亲和我从派出所推出来。
母亲对他说:“不给,我就坐台阶上不走。”
他说:“谁管你!”砰地将门关上了。
①“妈,咱们走吧,我不要了……”我仰起脸望着母亲,心里一阵难过。亲眼见母亲因自己而被人呵斥,还有什么事比这更令一个儿子内疚的?
“不走。妈一定给你要回来!”母亲说着,就在台阶上坐了下去。并且扯我坐在她身旁,一条手臂搂着我。另外几位警察出出进进,连看也不看我们。
“葛列高利”也出来了一次:“还坐这儿?”
母亲不说话,不瞧他。
“嘿,静坐示威……”他冷笑着又进去了……
④天渐渐黑了。派出所门外的红灯亮了,像一只充血的独眼,自上而下虎视眈眈地瞪着我们。我和母亲坐在那儿已经近四个小时。母亲始终用一手臂搂着我。我觉得母亲似乎一动也没动过,仿佛被一种持久的意念定在那儿了。
②我想我不能再对母亲说一一“妈,我们回家吧!”
那意味着我失去的是三十几本小人书,而母亲失去的是被极端轻蔑了的尊严,一个自尊的女人的尊严。
③我不能够那样说……
终于“葛列高利”又走出来了。“嗨,我说你们想睡在这儿呀?”
母亲不看他。不回答。望着远处的什么。
“给你们吧!”“葛列高利”将我的小人书连同书包扔在我怀里。
母亲低声对我说:“数数。”语调很平静。
我数了一遍,告诉母亲:“缺三本《水浒》。”
母亲这才抬起头来,仰望着“葛列高利”,清清楚楚地说:“缺三本《水浒》。”
他笑了,从衣兜里掏出三本小人书扔给我,嘟哝道:“哟呵,还跟我来这套……”
母亲终于拉着我起身,昂然走下台阶。
【1】文章主要描写了哪四个场景?用小标题的形式概括其他三个场景。
①“我”嚎啕大哭 ②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
【2】读文中画线的句子,回答问题。
(1)读第①处画线的句子,“我”是真的不想要书吗?“我”为什么这样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第②、③处语句,为什么“我”觉得不能够再对母亲说回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第④处语句,说说这个场景描写在文中有怎样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塑造了一个怎样的母亲形象?说说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狼牙山五壮士
五位壮士一面向顶峰攀登,一面依托大树和岩石向敌人射击。山路上又留下了许多具敌人的尸体。到了狼牙山峰顶,五位壮士居高临下,继续向紧跟在身后的敌人射击,不少敌人坠落山涧,粉身碎骨。班长马宝玉负伤了,子弹都打完了,只有胡福才手里还剩下一颗手榴弹。他刚要拧开盖子,马宝玉抢前一步,夺过手榴弹插在腰间,他猛地举起一块磨盘大的石头,大声喊道:“同志们!用石头砸!”顿时,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五位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山坡上传来一阵叽里呱啦的叫声,敌人纷纷滚落深谷。
【1】给下面加点字注音
坠(____)落山涧 拧(_____)开盖子
手榴弹 (______) 雹(______)子
【2】给文段拟一个小标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段文字表现了壮士们怎样的精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按要求完成句子。
(1)“山坡上传来一阵叽里呱啦的叫声。”(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山路上留下了许多具敌人的尸体。”(改变句序,句意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彩亮洗衣液使用指南
【特点描述】
本品突破性采用高效洁净粒子,深入衣物纤维,轻松瓦解多种顽固污渍(包括衣领袖口渍、油渍、烧烤渍、水果汁、可乐渍、机油渍、碘酒等),爆发超强洁力,令衣物从里到外洁净如新。亮白增艳技术,令白衣更洁白,彩衣更鲜艳。复合液态配方,蕴含超凡洁净能量,用量更省更高效。独特泡沫控制状态,令洗涤时泡沫量最合适,易漂洗无残留,省时省力,节水节能。独创低黏配方,遇水迅速溶解,释放活性分子,全面发挥洁净功效。中性配方,护衣护色,护手护肤;不含磷、铝,安全环保。
【参考用量】
手洗 | 水量 | 用量 |
2~3件 | 3L | 10g |
4~6件 | 5L | 15g |
机洗 | 水位 | 水量 | 件数 | 用量 |
滚筒洗衣机 | / | / | 8~10件 | 30g |
波轮洗衣机 | 低水位 | 15L | 4~6件 | 20g |
中水位 | 30L | 8~10件 | 40g | |
高水位 | 45L | 12~14件 | 60g |
注:针对特别脏的衣物,请酌情增加洗衣液用量。
【适用范围】
适用于棉、麻、丝、毛(羊绒、羽绒等)、合成纤维、混纺等质地的成人衣物,婴幼儿衣物同样适用。
【注意事项】
①易褪色衣物请分开洗涤(丝毛等易褪色的衣物,请先在衣物隐蔽处试用);
②请参照衣物上所标的洗涤指示进行洗涤;
③请置放于阴凉干燥处及幼儿不易拿到的地方;
④如不慎入眼睛,请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
【1】这款洗衣液的品牌名称是______________,此产品是否属于安全环保产品?____(是 不是),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2】这款洗衣液适用于棉、麻、丝、毛(羊绒、羽绒等)、合成纤维、混纺等质地的成人衣物,对于_______________衣物不能直接使用。
【3】妈妈要手洗1公斤(3件)非常脏的衣物,请结合以上材料,写一写使用多少洗衣液比较合适,说说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阅读理解
《圆明园的毁灭》选段
①圆明园中,有( )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 )的山乡村野。园中许多景物都是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如海宁的安澜园、苏州的狮子林、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还有很多景物是根据古代诗人的( )建造的。如蓬岛瑶台、武陵春色。园中不仅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海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 ),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
②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上自( )的青铜礼器,下至唐、( )、( )、( )、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所以,它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③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得动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为了销毁罪证,10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侵略者奉命在园内放火。大火连烧三天,烟云笼罩整个北京城。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被化为灰烬。
【1】把第①、②自然段补充完整。
【2】第①自然段介绍了圆明园的__________ ,第②自然段介绍了圆明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画波浪线的句子是__________ 句,在文中起__________ 的作用。
【4】以下不属于圆明园的景观建造种类的是( )
A.仿照各地名胜建造
B.西洋景观
C.根据古人的诗境建造
D.把幻想境界化为现实
【5】课题是《圆明园的毁灭》,作者却花这么多的笔墨写圆明园昔日的辉煌,作用是( )
A.把圆明园的辉煌和它的毁灭形成鲜明的对比,激起读者对侵略者的痛恨,对清政府腐败无能的痛恨。
B.再现了圆明园惨遭侵略者肆意践踏的景象,唤起人们对圆明园的留恋。
【6】读画横线句子,联系上下文,写下你的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我永远也忘不了那记一耳光,忘不了那个月色如水的夜晚。
那一年我九岁,一向反对棍棒教育,文弱且极少发怒的父亲,第一次以(迅、讯)雷不及掩耳之势,突然在我的脸颊上落下(严重、重重)的一掌。 起因非常简单——我去游泳,回来时饥肠辘辘,便用准备(坐、座)车的5分钱买了两碗小米粥。车仍然坐了,下车时我藏在大人身后,躲过了售票员的眼睛。到家后,我眉飞色舞地把逃票的经(历、厉)讲给父亲听时,我本来期待一两句褒奖,不想却挨了一记耳光,而且猝不及防,没有任何铺垫。
我很委屈,那一晚我没有吃饭。我甚至在内心发誓,一旦有能力自立,便离家出走,即使父亲病了,也不再回来看他一眼。我要让他为自己这一记耳光付出(代价、价格)。
父亲似乎看透了我的心事,呆了许久,他靠在床边,点燃一支香烟。
就是在那个月色如水的夜晚,我第一次听到一个曾经流传久远、震撼人心的故事:在很久以前,有一对母子相依为命。母亲很疼爱自己的儿子,一直对他百般呵护纵容。有一次,儿子偷了邻居的东西拿回来。母亲不但不责备,还(夸奖、夸耀)他聪明能干。于是,儿子一发不可收拾,最后竟然发展成了一名江洋大盗。后来他被逮捕归案,判了死刑。临刑前,他痛不欲生的母亲来看儿子,没想到儿子疯狂的咬伤了母亲,并指责她说:“你生养了我,却不教育我。如果当初偷了邻居东西时,你不是夸奖我,而是责备我,让我明(辨、辩)是非,我怎么会有今天的下场,我好恨你呀!”
讲完这个故事,父亲拿一块湿毛巾擦去了我脸上的泪痕,说:“我当财会科长几十年,经手的钱财成千上万,但我从来没有拿过一分一厘。我虽贫穷,却问心无愧。我今天之所以打你,就是因为你坐车不买票和偷人家东西没什么两样,都是一个贫字。蚁穴虽小可以溃长堤呀!”说着,父亲站起身,从衣架的衬衫里取出钱包,掏出2毛钱放在桌子上,严肃地盯住我:“你再去游泳,要多买一张票要向售票员说明情况。能做到吗?”
我点点头,泪水再次涌出眼眶。我虽然还不能完全懂得故事中蕴涵的深奥道理,但是凭我的直觉感觉到了父亲的舐(shì)犊(dú)之情。
从那以后,每当在生活中遇到金钱的(诱惑、诱导),我总会想起那记耳光,想起那个月色如水的夜晚……
【1】用“”划去( )里的错字和( )里用得不恰当的词语。
【2】文中有许多成语或者四字词语运用得非常准确,请你摘抄在横线上(最少3个),并用其中一个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挨打是因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父亲似乎看透了我的心事。”“我”的心事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父亲给我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试着用一、两句话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1)父亲给“我”讲的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这个道理是(用文中的原句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将你对文中这句话的理解写在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和这句话类似的古语还有一句,请试着补充完整:勿以善小而不为,__________________。
19、推敲(片段)
接着,贾岛就把自己写诗的事告诉了韩愈,并说自己正在犹豫不决,不知道( )用“推”好。( )用“敲”好。韩愈也是一位著名的诗人,便很有兴致地思索起来,过了一会儿,他对贾岛说:;“还是用‘敲’字更好些。月夜访友,( )友人家门没有闩,( )不能莽撞推门,敲们表明你是一个懂得礼貌的人。再说,用‘敲’字更能衬托出月夜的宁静,读起来也响亮些。”贾岛听了,连连点头。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2】贾岛犹豫不决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韩愈认为用“敲”比“推”好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贾岛改后的诗句是: , 。后来,人们把 叫做推敲。我还知道 (谁)的“ , ”中的“ ”字也是经过反复推敲的。我也来试着推敲推敲,“春天到,柳枝摇,桃花( ),鸟儿欢快叫。”
在括号里可以填 字,因为:
【4】读了片段,我认为贾岛是个_________的人,韩愈是个____________的人。
20、猎人终于把狼打死了。(改为“被”字句)
。
21、缩句。
(1) 受检阅的部队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 的乐曲声中,由东往西, 缓缓进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他用强有力的语调向全世界发出新中国的声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毛主席在群众一阵又一阵的掌声中宣读中央人民政府的公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句子训练营。
(1)把句子写更具体生动。
这是你女儿叠的。
(2)仿照例句语境,请你也写一个这样的句子。
一片绿叶,饱含着它对根的情谊;一句贺词,浓缩着我对你的祝愿。
(3)读一读下面的句子,在打比方的句子后面画“√”。
①他摸了摸嘴,好像回味似的。 ( )
②我觉得好像有万根钢针扎着喉管。 ( )
③我的心里好像塞了铅块似的。 ( )
④我们的精神显得特别好,四处去找野菜,拾干柴,好像过节似的。( )
23、读下面的句子,想象画面,并把画面写具体。
前面是一个农家院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