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比较不同液体的比热容大小”实验中,用相同酒精灯对四种液体加热,得到了下表所示的一些数据。若4次实验中,在相同时间内,水、甲、乙、丙吸收的热量相等,已知c水=4.2×10³J/(kg·℃),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次数 | 液体 | 质量/g | 升高的温度/℃ | 加热时间/min |
| 水 | 200 | 10 | 7 |
2 | 甲 | 200 | 20 | 10 |
3 | 乙 | 400 | 20 | 14 |
4 | 丙 | 400 | 15 | 14 |
A.甲液体的比热容小于乙液体的比热容
B.乙液体的比热容为2.1×10³J/(kg·℃)
C.第4次实验中,液体吸收的热量一定等于酒精燃烧放出的热量
D.第3、4次实验中,乙液体吸收的热量大于丙液体吸收的热量
2、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当开关S闭合时,电压表V1、V2、V3的示数分别为U1、U2、U3,电流表A1、A2的示数分别为I1、I2,那么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U2=U1+U3 I1=I2
B.U2=U1-U3 I1=I2
C.U3=U1+U2 I1=I2
D.U3=U1+U2 I1>I2
3、如图所示,在试管内装些水,用橡胶塞塞住管口,将水加热一段时间后,橡胶塞被冲出,在此过程中( )
A.水所含的热量增加
B.管内水蒸气的内能不变
C.灯中剩余酒精的热值变小
D.能量转化与汽油机做功冲程相同
4、下列物质在一般情况下属于导体的是( )
A.大地
B.陶瓷
C.玻璃
D.橡胶
5、如图是小唐同学进行“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电路图。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多次改变电源电压
B.在实验中采用了控制变量法
C.测小灯泡电阻需要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D.该电路图还能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6、如图所示,电池、导线、小灯泡和开关组成闭合回路,小灯泡正常工作。针对此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池将电能转化为内能,为小灯泡提供能量
B.小灯泡中的自由电子由B 向 A 定向移动
C.小灯泡工作时持续消耗电流
D.电流的方向从电源正极经小灯泡流向电源负极
7、如图是加油站里的人体静电释放器,加油前工作人员要触摸释放器按钮,这样就可以防止产生电火花发生危险。对此情景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人体带的电荷是人体与衣服摩擦过程中创造出来的
B.在静电释放按钮上面,手触摸的位置是绝缘体
C.如果人体带负电,静电释放器中电流方向是从大地到人体
D.只有固体之间的相互摩擦才能产生静电
8、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后,两个规格相同的灯泡均正常工作,比较A、B、C、D四处的电流大小,其中不正确的是( )
A.
B.
C.
D.
9、关于安全用电的常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更换灯泡、搬动家用电器前应先断开电源开关
B.手机充电结束后,把充电器一直插在插座上
C.如果空气开关跳闸,可以不需要排查电路故障立即合上空气开关
D.可以把热水器的三脚插头改为两脚插头,接在两孔插座上使用
10、测温棚内的自动测温装置除测量体温外还能记录通过的人数。如图所示,R0为定值电阻,R是光敏电阻,电源电压为3V。闭合开关S,电压表示数为2.5V,有人通过时,光敏电阻阻值变为10Ω,电压表示数变为2V( )
A.有人通过,R的阻值变小
B.有人通过,电路总功率变小
C.有人通过,R的功率为0.2W
D.R0的阻值为20Ω
11、在我校物理科技节上,玲玲老师给大家演示了神奇的“二力平衡”。如图所示,当一学生握住中间细细的圆柱体并保持静止时,使“整根”细线向右做匀速运动,神奇的是:左手甲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4.8N,右手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却只有1.6N,为何细线还能向右匀速运动呢?原来中空的细圆柱体内部另有“机械”,你认为内部最有可能的滑轮绕线结构是下列图中(不计绳重及摩擦)( )
A.
B.
C.
D.
12、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1后,再闭合开关S2,则( )
A.电流表A1示数变大
B.电流表A示数变小
C.灯泡L1变暗
D.电流表A1示数不变
13、以下家用电器中,正常工作电流最接近1A的是( )
A.节能灯的电流
B.电冰箱的电流
C.空调的电流
D.手电筒的电流
14、为了节约能源,需提高热机的效率,下列措施中不能提高热机效率的是( )
A.尽量使燃料充分燃烧
B.尽量减少热机部件间的摩擦
C.尽量减少废气带走的热量
D.尽量减少热机工作的时间
15、物理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数据符合实际的是( )
A.人体感觉舒适的温度约为35℃
B.对人体的安全电压是36V
C.电器为手机充电时输出电压约5V
D.普通监控摄像头功率200W
16、下列有关家庭电路结构及安全用电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开关连接在火线与灯之间
B.电能表是用来测量家庭电路中的电流的
C.在没有断开电源开关的情况下更换灯泡
D.把用电器的三脚插头改为两脚插头接在两孔插座上使用
17、长度相同的铜导线甲和乙,甲的横截面积小于乙的横截面积,将它们串联在电路中,若通过它们的电流、它们两端的电压分别为、
、
、
,则( )
A.,
B.,
C.,
D.,
18、根据你对生活中物理量的认识,你认为最接近实际的是( )
A.手机电池的电压一般为
B.家用空调的功率为
C.1度电能使电视机工作约
D.教室内照明用的日光灯正常工作电流约为
19、下列现象中,改变内能的方式与其他三个不同的是( )
A.给冷水加热
B.压缩的空气温度升高
C.下滑时臀部发热
D.搓手取暖
20、小明在家正看着电视,突然“关闭了”,他开灯,发现是“停电”了。为了找出“停电”的原因,他首先检查空气开关,发现没有“跳闸”,然后他用试电笔检验墙壁上的两孔插座,发现左右两孔均能使试电笔的氖管发光,最后用试电笔检查进户的零线和火线,发现试电笔均发光。下列有关“停电”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
A.电视机的功率过大
B.电路发生短路
C.进户零线断路
D.进户火线断路
21、下列文具在通常情况下属于导体的是( )
A.塑料三角板
B.橡皮擦
C.物理课本
D.铅笔芯
22、如图所示,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40Ω,定值电阻
,电源电压为6V且保持不变。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从a端滑到b端过程中,电流表、电压表示数的变化情况是( )
A.0.3A~0.1A
B.0.15A~0.1A
C.0~6V
D.2V~6V
23、如图所示的四种用电器中,主要利用电流热效应工作的是( )
A.电煮锅
B.迷你电冰箱
C.扫地机器人
D.笔记本电脑
24、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温度不变,内能一定不变
B.内能小的物体也可能将热量传给内能大的物体
C.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热量越多
D.内能相同的物体接触时不发生热传递
25、如图所示情景中,会发生触电事故的是图__________(选填“甲”或“乙”),发生触电事故时电路中的空气开关__________(选填“会”或“不会”)跳闸。
26、佩戴口罩是疫情期间做好个人防护的重要手段。熔喷布是防护口罩的核心材料,能过滤比自身空隙小得多、直径仅为0.3μm的颗粒物,原因是在生产过程中通过处理,使熔喷布得到大量电子而带______(选填“正”或“负”)电,具有______的作用。
27、如图所示,电路元件及导线连接均完好,只闭合开关S1、S2,则______发光。只闭合开关S3、S2,则______发光。(填“L1”、“L2”、或者“L1”和“L2”)
28、爆米花是同学们喜爱的小食品之一,爆玉米花时,将玉米粒放入铁锅内加热,玉米粒中的水分受热后,温度_______,内能增大;水变成水蒸气后体积迅速增大,将厚实的壳涨破,此过程中内能转化为________能。在此需要说明的是,爆米花通常含有较多的铅,一定要少吃。
29、如图所示,用F为40N的拉力,通过滑轮组拉着重为300N的物体在水平地面使物体以0.4m/s的速度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物重的0.3倍,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拉力的功率是 。
30、如图所示,物体重180N,动滑轮重I0N.小明用100 N的拉力(方向不变)将物体匀速提升2m,用了l0s,则此过程中有用功是______J,额外功是______J,拉力的功率是______W,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_____若要提高动滑轮提升物体的效率,可以采取的措施是:_____
31、家庭电路中用______来辨别火线和零线,家里某用电器发生短路,熔丝立即熔断,用下列方法进行检测,如图所示,断开所有用电器的开关,用一个普通的白炽灯L作为“校验灯”,与熔断的熔丝并联,然后只闭合S、S1,若L正常发光,说明L1______(选填“正常”、“短路”或“断路”);若只闭合S、S2,L发暗红色光,说明L2______(选填“正常”、“短路”或“断路”)。
32、两电阻R1:R2=3:4,若将两电阻串联后接入电路中,那么通过它们的电流强度之比为_______,加在电阻两端电压之比为_______,消耗的电功率之比为________。
33、将很干净的玻璃板挂在弹簧测力计下,使玻璃板水平接触水面,
如图甲所示.然后稍稍用力向上拉动玻璃板,玻璃板并未与水面分
离,却发现其边缘处的水面稍微向上弯曲,如图乙所示,这是因
为________,此时弹簧测力计示数 __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玻璃板自身重力.
34、早在公元前600年,人们发现了摩擦起电现象,摩擦起电的实质是______的转移。用丝绸摩擦玻璃棒,玻璃棒带______电。如图所示,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靠近悬挂的气球,气球被推开,则气球带______电,验电器的工作原理是______。
35、如图是某实验小组进行“练习使用温度计测温水的温度”的实验,则温水的温度是______,当完成实验,将温度计从温水中拿出来一段时间后,会看到温度计的示数______,最后与周围环境温度相同。(选填“不变”、“降低”、“先降低后升高”或“升高”)
36、在“探究电流与电阻关系”的实验中,小明依次选用阻值为5Ω、10Ω、20Ω的定值电阻进行实验。
(1)图甲是实验的实物连线图,其中有一条导线连接错误,请在该导线上打“×”并画出正确连线。(________)
(2)改正错误后闭合开关,电流表有示数而电压表无示数,电路故障可能是__________。
(3)排除故障后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至某一位置,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此时电路中的电流为________A。
(4)断开开关,将5Ω的定值电阻换成10Ω的并闭合开关,此时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____(选填“左”或“右”)端移动,这一过程中眼晴要一直观察______表示数,当该表满足要求后在读取另一电表的示数。实验数据收集如下:
实验次数 | 1 | 2 | 3 |
定值电阻R/Ω | 5 | 10 | 20 |
电流I/A |
| 0.2 | 0.1 |
分析表中数据可知当导体两端的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_____比;该实验用到的实验方法是_____________。
37、在探究凸透镜成像实验中:
(1)要调整凸透镜、光屏和烛焰使它们的中心在________,目的是使像_______,你认为下面几种调整方法中最合理的是_______(选填“a”、“b”或“c”);
a.眼睛平视,视线与光具座平行,利用“三点一线”把“三心”调整到同一高度;
b.用刻度尺一个一个的测量,可以很准确地控制“三心”在同一高度;
c.把蜡烛,透镜,光屏在光具座上移到一起,调整“三心”在同一高度,然后再分开。
(2)若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当烛焰距凸透镜15cm时,能成倒立、_______的_______像; ________(选填“照相机”“放大镜”或“投影仪”)就是根据此成像原理制造的。当烛焰向左(远离透镜)移动后,要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需将光屏向_______(选填“左”或“右”)移;
(3)在上一步实验获得清晰的像后,小明取了一副近视眼镜放在凸透镜前(如图),要使光屏上还能成清晰的像,在不移动透镜和光屏的情况下,可将蜡烛向_______(选填“左”或“右”)移。
38、如图所示是“探究不同物质吸热本领”的实验装置,取质量和初温都相同的甲、乙两种液体,分别倒入相同的烧杯中,用相同的装置加热,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温度/℃ | 20 | 30 | 40 | 50 | |
加热时间/s | 甲 | 0 | 40 | 82 | 126 |
乙 | 0 | 18 | 40 | 64 |
(1)实验中,可以通过______选填“升高的温度”或“加热时间”
来比较两种液体吸收热量的多少.
(2)分析实验数据可知:与它们升高相同温度时,______选填“甲”或“乙”,下同
液体需要吸收的热量更多;当它们吸收相同热量时,______液体升温更高.
(3)为了表示物质在这种性质上的差异,在物理学中引入______这个物理量.
39、如图所示,在探究“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的实验中:
(1)甲图中小明改变通电螺线管中的电流方向,发现小磁针指向转动180°,南北极发生了对调,由此可知:通电螺线管外部的磁场方向与螺线管中________方向有关;
(2)小明继续探究,并按图乙连接电路,他先将开关S接a,观察电流表的示数及吸引大头针的数目;再将开关S从a换到b,调节变阻器的滑片P,再次观察电流表的示数及吸引大头针的数目,此时调节滑动变阻器是为了控制两次实验的________不变,来探究通电螺线管磁性强弱与________关系。
40、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依次安装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调整它们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______;
(2)如图乙所示,当蜡烛在35cm刻度处时,小高在光屏上找到了清晰的像,______(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是利用这一光学原理工作的;
(3)小高给凸透镜“戴”上近视眼镜,保持蜡烛到透镜的距离不变,为使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他应向_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光屏到适当的位置,直到再次在光屏上观察到了一个清晰的倒立、______的实像。
41、如图所示是探究“电磁铁的磁性强弱”的实验电路图。
(1)要改变通电螺线管线圈中的电流大小,可通过调节____________来实现。
(2)要判断通电螺线管周围磁场强弱,可通过观察_______来确定,应用的物理研究方法是______法。
(3)从这两图可以说明,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________和________有关。
42、小科同学为了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设计了如图甲的实验电路,她在学校实验室找来了如下一些实验器材:电压恒为3V的电源,阻值分别为、
、
的定值电阻各一个,滑动变阻器上标有“
1A”字样。
(1)小科连接好电路,闭合开关前,滑片应移至最___________端(选填“左”或“右”)。闭合开关后,移动滑变阻器滑片时,发现电流表指针正常偏转,电压表示数为零,则发生这种故障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
(2)故障排除后,小科先把的电阻接入电路,根据图丙可知移动滑片要使电压表示数为___________V,读出电流表示数后,断开开关,他改换成
的电阻继续做实验,闭合开关,电压表示数如图乙所示,接下来他向___________(填“左”或“右”)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直至电压表示数恢复原来的示数;
(3)当小科改用的电阻继续实验时,发现无论怎样移动滑片,都无法使电压表示数达到实验要求的值,造成该现象的原因是滑动变阻器___________,若要完成该实验,滑动变阻器的阻值至少是___________
;
(4)根据图丙所示的I-R图像,分析图像得出的结论是当电压一定时,电流与电阻成___________。
43、小毛为了“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小毛三次实验中用弹簧测力计水平匀速拉动木块,分别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1、F2和F3,其中最大的是______
(2)比较______两次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3)在丙图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3为1.6N,若弹簧测力计示数增大到2N,此时的木块A所受滑动摩擦力为______N。
44、为了研究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是否相同,小雨和小风用了同样的酒精灯分别加热水和煤油,他们所用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小雨刚要开始做实验,细心的小风质疑道:“两个烧杯中的液体体积不一样多,你没有控制变量!”,你认为小风的说法是_____(填“正确”或“不正确”)的。
(2)在达成一致后,他们迅速完成了实验,并将测得的数据填入下表。在实验中,水和煤油吸热的多少是通过_____来反映的,这种方法叫做_____法。
t/s | 0 | 20 | 40 | 60 | 80 | 100 | 120 | … |
△t水/℃ | 0 | 1 | 2 | 3 | 4 | 5 | 6 | … |
△t煤油/℃ | 0 | 2 | 4 | 6 | 8 | 10 | 12 | … |
(3)分析上表数据:如果使水和煤油都升高10℃,他们发现给_____加热的时间长,这表明_____相等的不同物质升高相同温度时,吸收的热量一般_____。正因为如此,物理学中引入比热容这个物理量。
(4)若已知水的比热容为 ,则根据小雨实验所得的数据可知:煤油的比热容为_____
。
45、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两端电压不变,电阻R1的阻值为10Ω.闭合开关S,电流表A1的示数为2A,电流表A2的示数为0.8A.求:
()通过电阻R1的电流I1;
()电源两端电压U;
()电阻R2的阻值.
46、如图所示,是一个照明系统模拟控制电路.已知电源电压U=4.5V,定值电阻R1=5Ω。滑动变阻器R2上标有“25Ω 1A”,R3为光敏电阻,其阻值随光照度的变化遵循某一规律,部分数据如下表所示(相同条件下,光越强,光照度越大,光照度单位为勒克斯,符号为lx,白天光照度大于31x),当R1两端电压低至0.5V时,控制开关自动启动照明系统(不考虑控制开关对虚线框内电路的影响)。利用该装置可以实现当光照度低至某一设定值E0时,照明系统内照明灯自动工作。
光照度E/1x | 0.5 | 1 | 1.5 | 2 | 2.5 | 3 |
光敏电阻R3阻值/Ω | 60 | 30 | 20 | 15 | 12 | 10 |
(1)闭合开关S,将滑片P移至b端,求E0为多少?
(2)要使E0=1.5lx,则R2接入电路的电阻应调为多大?若环境的光照度降至1.5lx时能保持3min不变,求这段时间内R2消耗的电能?
(3)本系统可调E0的最小值是?
47、如图甲所示,小灯泡额定电压为,小灯泡的
图像如图乙所示,R2=3Ω,电压表的量程为
,电流表的量程为
。
(1)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多大?
(2)若只闭合开关S1、S2,小灯泡正常工作,求电源电压;
(3)只闭合S1、S3,要保证所有元件安全,滑动变阻器移动时允许的电阻范围。
48、如图所示,要求两只灯泡L1和L2串联工作,请在圆圈中填上电流表或者电压表并标出电表的正负接线柱。
49、根据小磁针的N极,标出通电螺线管的N、S极和电源的正负极。
50、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如图所示的实物连接成完整电路,已知电源电压为6V,小灯泡工作时两端的最高电压为2.5V。要求:电压表测量灯泡两端的电压,滑动变阻器向右滑动小灯泡变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