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古籍文房四宝指的是“笔、墨、纸、砚”,其中“墨”的主要成分是炭黑。炭黑的下列性质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熔点高
B.难溶于水
C.黑色固体
D.可燃性
2、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过滤操作
B.滴加液体
C.读取液体体积
D.倾倒液体
3、下列从不同化学观念角度对CO和CO2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分类观:CO和CO2都属于氧化物
B.变化观:CO和CO2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C.元素观:CO和CO2都是由碳、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D.结构观:CO和CO2都是由碳原子和氧原子构成,化学性质相似
4、下列各组物质中,都是由分子构成的一组是
A.铁、水
B.氨气、干冰
C.汞、金刚石
D.硫酸铜、氯化钠
5、“墨”的主要成分是炭黑,炭黑的下列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可燃性
B.难溶于水
C.常温下呈固态
D.熔点高
6、同学们为了探究水的组成,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通电后两电极都有气体放出,经检验甲试管里的气体能燃烧,乙试管里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若氢原子模型用“”表示,氧原子模型用“
”表示,则保持乙试管中气体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的模型是
A.
B.
C.
D.
7、劳动赋能,助力成长。下列劳动项目所涉及的化学知识不相符的是
选项 | 劳动项目 | 化学知识 |
A | 自主探究:用稀醋酸浸泡鸡蛋,制得无壳鸡蛋 | 醋酸能与蛋壳主要成分反应 |
B | 学校清洁:用酒精对桌椅进行消毒 | 酒精具有可燃性 |
C | 社区服务:垃圾分类,植树造林 | 节约资源,低碳环保 |
D | 家务劳动:用洗涤剂清洗餐具油污 | 洗涤剂具有乳化功能 |
A.A
B.B
C.C
D.D
8、下列实验设计能达到目的的是
选项 | A | B | C | D |
实验设计 | ||||
实验目的 | 证明甲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 证明二氧化碳一般不可燃、不助燃、密度大于空气 | 证明二氧化锰能加快过氧化氢分解速率 | 证明同一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 |
A.A
B.B
C.C
D.D
9、下列物质的用途,一定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铁具有导热性——制作铁锅
B.天然气可以燃烧——用来做饭
C.活性炭具有吸附性——用于消除异味
D.干冰升华吸收大量的热——作制冷剂
10、生活中用到的漂白液的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钠(NaClO),次氯酸钠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A.+1
B.+3
C.+5
D.+7
11、秋冬季是支原体肺炎感染的高峰期,红霉素(C37H67NO13)是治疗支原体肺炎的有效用药。下列有关红霉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A.红霉素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B.红霉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33
C.红霉素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D.红霉素由碳原子、氢原子、氮原子和氧原子构成
12、为探究影响锌与酸反应剧烈程度的因素,关于下列实验设计说法正确的是
实验① | 实验② | 实验③ |
A.对比实验①和②,可研究酸的种类对反应剧烈程度的影响
B.对比实验①和②,可研究锌的形状对反应剧烈程度的影响
C.对比实验①和③,可研究温度对反应剧烈程度的影响
D.对比实验②和③,可研究温度对反应剧烈程度的影响
13、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空气
B.牛奶
C.干冰
D.石油
14、对下列事实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A.湿衣服在夏天比在冬天干得快——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
B.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差异较大——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C.杯水车薪——无法显著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达不到灭火目的
D.硫在氧气中燃烧——分子分解为原子,原子重新结合为新的分子
15、具备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是学习化学的基础。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取用液体
B.加入固体
C.添加酒精
D.滴加液体
16、下列实验方法:①滴入紫色的石蕊试液,振荡;②加入澄清的石灰水,振荡;③用燃着的小木条伸入瓶中;④观察颜色,闻其气味。可用来鉴别O2和CO2的有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
D.①②③④
17、2023年3月22日是第三十一届“世界水日”,联合国确定2023年“世界水日”主题为“加速变革”。水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长期饮用蒸馏水不利于人体的健康
B.过滤能降低水的硬度
C.用肥皂水鉴别硬水和软水
D.随意填埋垃圾会导致水体污染
18、物质的鉴定、鉴别和除杂是重要的实验技能。下列实验方法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方法 |
A | 除去KCl固体中的KClO3 | 将混合物加热至质量不变 |
B | 鉴别黄金和假黄金(铜锌合金) | 用灼烧的方法 |
C | 分离Fe和CuSO4的固体混合物 | 溶解、过滤、洗涤、干燥、蒸发结晶 |
D | 验证铁比银的金属活动性强 | 将铁丝插入AgNO3溶液中 |
A.A
B.B
C.C
D.D
19、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工具。下列表示1个氯原子的是
A.Cl
B.Cl2
C.NaCl
D.KClO3
20、向30g灼热的氧化铜样品中通入足量的氢气,充分反应后(样品中的杂质不参与反应),称得剩余固体的质量为25.2g,则该样品中氧化铜的质量分数为
A.16%
B.20%
C.80%
D.84%
21、下图是汽车尾气处理过程中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不变
B.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均发生了变化
C.生成物中单质和化合物的质量比为7:22
D.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22、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石油是一种化工产品
B.冰块和水混合得到混合物
C.活性炭可用于降低水的硬度
D.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
23、下列关于石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石油是一种混合物
B.石油是一种化工产品
C.石油分馏可得到多种产品
D.可利用石油产品发电
24、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固体
B.向一定量的二氧化锰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
C.向一定量石灰石中滴加稀盐酸至过量
D.将水通电一段时间
25、2023年6月30日公映的《破冰72小时》是非常特别的一部缉毒电影,而苯丙甲胺(C10H15N)是一种常见的毒品,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苯丙甲胺分子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2:3
B.一个苯丙甲胺分子由26个原子构成
C.苯丙甲胺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高
D.苯丙甲胺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49g
26、“天宫课堂”中,航天员王亚平用Vc泡腾片演示了实验。Vc泡腾片中含有维生素C(C6H8O6)。下列有关维生素C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维生素C分子中含有氧分子
B.维生素C中氧元素质量分数最大
C.维生素C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D.维生素C分子中碳、氧两元素的质量比为3:4
27、化学是在原子、分子的层面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变化规律的科学。试以水为例,用所学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构成水的粒子可表示为______(填序号)
(2)从宏观上看,水是由______元素组成。
(3)在水的蒸发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填序号)
A.水分子之间间隔不变
B.水分子在不断运动
C.水分子分解成氢原子和氧原子
D.水分子变大了
28、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
(1)下列微粒模型中可用来表示①处应填的微粒的是_____(填标号)。
(2)图1中②表示的是_____,写出一种符合要求的A物质名称_____。
(3)图2是氯、钠两种元素的微粒结构示意图。
①图2中氯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中x的数值是_____。
②图2中钠原子的质子数为_____反应中易_____(填得到或失去)电子,两个钠离子可表示为_____。
③请将如图钠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补齐_____。
④金属钠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钠,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29、酒精是一种无色、透明、有特殊气味的液体,易挥发,能与水以任意比互溶,常用作酒精灯和内燃机的燃料,是一种绿色能源,当点燃酒精灯时,酒精在灯芯上汽化后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1)根据以上叙述,可归纳出酒精的物理性质是_______(任写一点);酒精的用途是_______
(2)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可能造成的不良后果_______;
(3)实验中,不小心将酒精灯碰倒在桌上燃烧起来,合理简单的灭火措施是_______。
30、请你从铁、水蒸气、氮气、汞、氢气、二氧化碳六种物质中选择合适的物质名称填空:
(1)酥脆饼干在空气中久置逐渐变软,说明空气中含有_____。
(2)充入灯泡中作保护气的气体是_____。
(3)能在氧气中燃烧而不能在空气中燃烧的金属_____。
(4)常温下呈液态的金属是_____。
(5)相同状态下密度最小的气体是_____。
(6)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是_____。
31、(5分)某班同学设计下图所示的实验来探究碳酸钙与盐酸反应是否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1)甲同学按图1的方案实验。称量好后,先把烧杯倾斜后又将烧杯放回托盘,看到烧杯中产生大量气泡。实验结束时天平指针将 (选填“偏左”、“偏右”、“指向中间”)
(2)乙同学认为用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反应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应在密闭的体系中进行,按图2的方案实验。氢氧化钠吸收二氧化碳方程式为CO2+2NaOH=Na2CO3+H2O。调节天平平衡后,挤压胶头滴管逐滴滴入盐酸,发现天平始终保持平衡,则试管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老师认为用该方案来验证也不合适,你认为理由是 。
(3)丙同学听从老师意见按图3的方案实验。将注射器内吸满了盐酸,全部挤入锥形瓶中,一段时间后发现天平指针突然大幅向右偏转,你认为可能原因是 。若不考虑注射器活塞自重和摩擦力作用,锥形瓶容积为750mL,注射器实际容积为12mL,吸取1mL的稀盐酸做该实验,欲确保实验成功,理论上所用盐酸的质量分数最大为 。(保留小数0.01%)(假设稀盐酸密度为1.0g/mL,二氧化碳密度为2.0g/L)
32、将一枚生锈的铁钉放入足量的稀硫酸中,你首先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化学方程式_____,过一会儿,你还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请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33、鸡蛋腐败变质时会产生一种无色、有臭鸡蛋气味的硫化氢气体(H2S).硫化氢气体是一种大气污染物,它在空气中点燃完全燃烧时,生成二氧化硫和水.请回答:
(1)上述信息中,属于硫化氢气体物理性质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已知硫化氢气体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则可用 法收集硫化氢.
(3)写出硫化氢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
34、现有①氮气、②二氧化碳、③氧化镁、④氧气、⑤氯化钠、⑥镁,其中属于化合物的有________,属于单质的有________,属于氧化物的有________。
35、84消毒液【主要成分为次氯酸钠(NaClO)】在抗击新型冠状肺炎疫情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请阅读信息并回答:
(1)84消毒液是___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次氯酸钠可由Cl2与NaOH反应制得,同时还生成NaCl和水,写出反应符号表达式_______。
36、按要求从活性炭、干冰、双氧水、二氧化硫、氮气中选择合适的物质,将其化学式填写在下列横线上。
(1)可用来制取氧气的是_________。
(2)属于大气污染物的是_________。
(3)可用作保护气的是_______ 。
(4)可用于食品冷藏保鲜的是_______。
37、根据下列装置,结合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②_______。
(2)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制取少量氧气时,所选用的气体发生装置为_______(填编号),收集较干燥氧气的装置选用_______(填编号)。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
(3)如果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需随时控制产生气体的量并节约药品,发生装置最好选用_______(填编号)。如选用F装置收集氧气,通过什么现象判断氧气收集满?________,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
(4)如图是一个多用途装置,其部分用途如下:
①若用于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检验氧气已收集满的方法是________。
②若用于排水法收集氧气,先在集气瓶中装满水,然后从_______端通入氧气(填“a”或“b”)。
38、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再认识。
【实验回顾】
图1是实验室用红磷燃烧来粗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装置。
(1)写出红磷燃烧的符号表达式 。
(2)实验原理:由于红磷燃烧消耗空气中的氧气,使瓶内气体的 减小,烧杯中水倒吸到集气瓶。
【问题提出】
有实验资料表明:燃烧过程中当氧气体积分数低于7% 时,红磷就无法继续燃烧,因此通过上述实验,测定结果与理论值往往相差较大。
【实验改进】
Ⅰ. 甲同学根据铁在空气中生锈的原理设计图2实验装置,再次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装置中装铁粉的纸袋浸有浓食盐水,会加速铁生锈)。
Ⅱ. 乙同学经过思考,在图2的基础上设计了图3实验装置,实验测得实验数据如下表:
时间/h | 0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压强/KP | 101.6 | 89.7 | 85.4 | 83.3 | 82.2 | 81.] | 81.2 | 81.2 | 81.2 |
【交流表达】
(1)根据表中数据计算,改进后测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是 (结果精确到0.1%)。
(2)从实验原理角度分析,图2的实验结果比图1准确度更髙的主要原因是: 。
【实验反思】
许多同学用改进前图1装置得出的结论却也与理论值相差不大,其主要原因是:
39、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并结合如图所示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标有①、②的仪器名称:① 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
(2)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发生装置应选___________,若要收集较纯净的氧气选用的收集装置是_________(写出装置代号,下同)。集满氧气的集气瓶应 _________(填“正”或“倒)放在桌面上。
(3)实验室还可以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写出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符号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装置B和装置C相比较,装置C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要在集气瓶底部留一部分水,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高锰酸钾制氧气结束后,发现水槽中的水变红了,试分析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甲烷是一种无色、无味、难溶于水的气体,实验室用加热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的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取甲烷,则实验室制取并收集纯净的甲烷应选择的装置是_____和______。
40、1926年,我国著名化学家侯德榜先生创立了侯氏制碱法,其生产过程中有下列反应:
①NaCl+NH3+CO2+H2O═NaHCO3+NH4Cl
②2NaHCO3NaCO3+H2O+CO2↑
现有Na2CO3和NaCl的混合物样品22.3g,将其放入干净的烧杯中,加一定质量的水使其完全溶解.向所得溶液中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烧杯中溶液的质量与滴入稀盐酸的质量关系曲线如图所示.试回答下列问题:
(1)当滴入上述稀盐酸至图中B点时,烧杯中溶液里的溶质为 (写化学式).
(2)在Na2CO3和NaCl的混合物样品中,含Na2CO3的质量为 g.
(3)当滴入上述稀盐酸至图中A点时,试通过计算,求此温度时所得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写出过程,计算结果精确至0.1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