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金银花是多种中药配方中的重要成分。绿原酸是金银花的提取物之一,其化学式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绿原酸属于氧化物
B.绿原酸中氧元素质量是氢元素质量的8倍
C.绿原酸由16个碳原子、18个氢原子和9个氧原子构成
D.绿原酸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2、下列区别物质所用方法不正确的是
A.区别硬水和软水:加入肥皂水
B.区别碳酸钙和氯化钠:加入水
C.区别氢气和甲烷:点燃,火焰上方罩干冷烧杯,观察现象
D.区别氢氧化钠溶液和氢氧化钙溶液:加入碳酸钠溶液
3、硒是一种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缺硒可能引起表皮角质化和癌症。硒元素在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硒属于非金属元素
B.硒元素符号为Se
C.硒原子核外有34个电子
D.硒原子核内有34个中子
4、下列物质,氧气(O2),水(H2O)二氧化碳(CO2).硫酸(H2SO4)中都含有( )
A.氧元素
B.氧分子
C.氧离子
D.氧气
5、很多成语、诗词和谚语中蕴含着丰富的科学道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该过程发生了置换反应
B.砍掉部分林木形成隔离带灭火与“釜底抽薪”的灭火原理相同
C.“真金不怕火炼”说明黄金的化学性质非常稳定
D.“众人拾柴火焰高”说明可燃物越多,着火点越低,越易燃烧
6、下列做法不符合“健康,安全、绿色、舒适”生活理念的是
A.煤气泄漏,开窗通风
B.油锅着火,锅盖盖灭
C.光盘行动,杜绝浪费
D.焚烧秸秆,增肥环保
7、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是纯净物,后者是混合物的是
A.水、海水
B.氧气、固态氧
C.铁、四氧化三铁
D.稀有气体、氩气
8、下列生活中的做法,正确的是
A.家用天然气泄露,应先开灯检查情况
B.正在使用的家用电器着火,立即用水浇灭
C.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使可燃物隔绝氧气而灭火
D.为了提高水的利用率,农业上可将喷灌或滴灌改为大水漫灌
9、下面是利用降低温度到着火点以下的原理来灭火的是
A.用水浇灭夏季露营的篝火
B.旋转燃气炉开关熄灭炉火
C.熄灭酒精灯时,用灯帽盖灭
D.移除炉灶内木柴熄灭灶火
10、化学观念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不合理的是
A.食物腐败:分子本身发生了变化
B.热胀冷缩:分子大小发生了改变
C.压缩气体分子间隔改变
D.花香四溢:分子不断运动
11、地壳中含量居于第三位的元素是
A.氧
B.铝
C.铁
D.钙
12、下图为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关于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为分解反应
B.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改变
C.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分子个数比为1:1
D.该反应涉及到的物质中没有单质
13、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 滴加液体
B. 检查气密性
C. 氧气验满
D. 过滤
14、用微粒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其中不合理的是
A.氨水易挥发——分子在不断运动
B.变瘪了的乒乓球放在热水中鼓起——分子间的间隔变大
C.夏天铁轨间的缝隙变小——温度升高分子体积变大
D.1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分子的体积和质量都很小
15、小明在做氯酸钾制取氧气(2KClO32KCl+3O2↑)实验时,绘制了试管中固体物质质量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a点表示氯酸钾的质量
B.b点表示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质量
C.c点表示氯酸钾、氯化钾和二氧化锰的质量
D.d点表示氯化钾和二氧化锰的质量
16、如图为CO还原CuO“微型”实验装置(夹持仪器等略)。已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实验中所需CO可现制现用
B.此装置可节约用品,污染小,现象明显
C.此装置内空间较小,空气易排空,实验危险系数小
D.该实验中所涉及反应的基本类型只有分解反应
17、下列说法或叙述错误的是
A.电解水可制得氢气和氧气,说明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B.燃烧需要同时满足燃烧的三个条件,所以灭火就要同时破坏燃烧的三个条件
C.某物质在氧气中燃烧后生成
和
,则
中一定含
元素
D.点燃可燃性气体前要检验纯度,所以点燃或
前需要检验纯度
18、某学习小组制作的净水器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能把自来水变成纯净水
B.能除去水中色素和异味
C.可以把硬水净化为软水
D.净水时水最后流经小卵石
19、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用的试剂和操作方法都正确的是
选项 | 物质 | 少量杂质 | 所用试剂和操作方法 |
A | BaSO4 | BaCO3 | 足量稀盐酸,过滤、蒸发、结晶 |
B | Fe | Cu | 加入足量盐酸,过滤,洗涤,干燥 |
C | FeCl2溶液 | CuCl2 | 加入足量的铁粉,过滤 |
D | NaOH溶液 | Ca(OH)2 | 加入过量的Na2CO3溶液,过滤 |
A.A
B.B
C.C
D.D
20、下列生活实例与其蕴含的化学知识不相符的是
A.用扇子扇煤炉让火更旺—提供更多的氧气,支持燃烧
B.用干冰作制冷剂—干冰升华吸热
C.铝合金用于制作飞机外壳—铝化学性质不活泼
D.用铅笔芯制作简易电池的电极材料—铅笔芯中的石墨具有导电性
21、关于氧气的叙述错误的是
A.氧气具有可燃性
B.氧气能提供动植物呼吸
C.氧气能支持燃烧
D.过度吸氧不利于健康
22、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铵根:NH4
B.60个碳原子:C60
C.硅元素:SI
D.硫酸亚铁:FeSO4
23、空气成分中,体积分数约占78%的是
A.氮气
B.二氧化碳
C.稀有气体
D.氧气
24、电影《长安三万里》的古诗词中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千岩烽火连沧海,两岸旌旗绕碧山
B.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C.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D.两岸猿声蹄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25、多巴胺(C8H11O2N)被称为“快乐因子”,是大脑中含量最丰富的儿茶酚胺类神经递质。下列关于多巴胺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氢、氧元素的质量比11:16
B.由三种元素组成
C.相对分子质量是153g
D.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26、2022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对点击化学等领域作出贡献的科学家。铜离子是点击化学常用的催化剂,铜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铜的元素符号是Cu
B.铜的原子序数是29
C.铜属于非金属元素
D.铜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3.55
27、为了研究炼铁原理,某校九年级综合实践活动小组按如图所示,用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进行实验,现请你一起参与。
(1)该实验开始时,要先通一会儿一氧化碳再加热,其目的是_______。
(2)实验进行一段时间后,A装置中出现的现象为___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
(3)实验结束后,应该_______(选序号)
①先停止通一氧化碳,再停止加热
②停止加热,再通一氧化碳一段时间直至硬质玻璃管冷却至室温
③无所谓先后顺序
28、在通常情况下,氯气是一种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溶解于水,能与氢气、铁、水、氢氧化钠溶液等物质发生化学反应。请列举其中的3条物理性质:①_____,②_____,③_____。
29、请分别选用“>”、“<”或“=”,填在下列横线上。
(1)空气中气体成分的体积分数:氧气 氮气。
(2)气体的含量:呼出气体中的二氧化碳含量 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
(3)地壳中元素含量:氧 铁。
(4)通常状况下的液体体积:100 mL酒精与100 mL水混合后液体体积 200 mL。
30、水是生命之源,“珍惜水、节约水、保护水”是每个公民的义务和责任。为了人类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应该了解一些有关水的知识。
(1)下列“水”属于纯净物的是_____ (填序号)。
A 蒸馏水 B 河水 C 自来水
(2) 鄂州水资源丰富,但分布不均。有些村民用地下水作为生活用水,人们常用_____ 检验地下水是硬水还是软水。
(3)生活中可用_____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利用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等方法可净化水,其中能使混合物变为纯净物的方法是_____。
31、现有下列物质:①冰水混合物②纯净的空气③五氧化二磷④5%的过氧化氢溶液⑤二氧化碳⑥液氧⑦天然水,其中属于混合物的是(填序号,下同)______;属于纯净物的是_____.
32、如图所示,小雨同学将纯净的氢气点燃。
(1)观察到导管口有___火焰,将干燥的冷烧杯倒罩在火焰上方,烧杯内壁出现___。
(2)据此,她发现氢气的一个性质是____;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该反应属于___(填“化合”或“分解”)反应。
33、(9分)根据下图装置,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装置图中仪器a的名称为 。
(2)采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时,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若收集较纯的氧气,可选用的收集装置是 ,当 证明氧气已经收集满。
(3)选用E装置收集氢气的原因是 ;若用G装置采用排空法收集氢气,氢气应从 进。(选“b”或“c”)
(4)实验室利用上述发生装置制备氧气,其原理对环境较友好的化学反应文字表达式是 。
(5)实验室在用某紫黑色固体制取氧气时,若用装置A作为气体发生装置,则要在装置A中再加 。
34、使用化学用语回答下列问题。
(1)两个氢离子 _____;
(2)钙元素 _____。
35、2019年12月以来,我国部分地区突发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安全。科学防疫,从我做起。
主食 | 米饭 |
副食 | 红烧牛肉、炒鸡蛋、咸味花生 |
饮品 | 酸奶 |
(1)饮食:合理膳食,保证营养均衡,可以提高人体对新冠肺炎的抵抗力。右表是小红某天午餐的食谱。从营养均衡的角度分析,该食谱中还缺少的有机营养物质是_____。
(2)消毒:84消毒液是一种以次氯酸钠(NaClO)为主要有效成分的高效消毒剂。次氯酸钠属于_____(选填“氧化物”或“盐”),次氯酸钠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次氯酸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欲用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次氯酸钠溶液配制1000g溶质质量分数为0.5%的次氯酸钠溶液,需加水_____克。
(3)救治:为救治病人,需要提供氧气。氧烛能持续放出高效氧气,其主要化学成分发生如下反应: ,则X的化学式为_____。
36、能源与环境已经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清洁、高效的能源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2017年5月我国运用“蓝鲸一号”钻探平台,首次实现可燃冰试采成功,可燃冰外观像冰,学名天然气水合物,其化学式为CH4·8H2O,它是天然气的固体状态(因海底高压),常温常压下“可燃冰”可迅速分解转化为甲烷气体和水。
(1)目前人类以化石燃料为主要能源,常见的化石燃料包括煤、_______和天然气。
(2)一氧化碳、氢气、甲烷三种气体燃料中最清洁的能源是_________________。
表1:一定质量的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燃料 | 一氧化碳 | 氢气 | 甲烷 |
质量 | 28g | 2g | 16g |
热量(kJ) | 283.0 | 285.8 | 890.3 |
根据表1中数据分析,等质量的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热量最多的是_________。
(3)常温常压下,可燃冰会发生分解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该化学方程式中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_。
37、酒精灯是实验室中常用的加热仪器,某小组同学对酒精灯火焰温度进行如下探究。
(Ⅰ)定性研究:甲同学取一根火柴梗,拿住一端迅速平放入酒精灯火焰中,1~2s后取出,观察到位于外焰的部分明显碳化。
(1)写出碳燃烧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
(2)由上述现象得出绩论:外焰温度最高,你认为原因是________。
(Ⅱ)定量研究:乙和丙同学在老师指导下,分别利用高温传感器测得酒精灯各层火焰平均温度如表。
火焰层 | 平均温度/℃ | |
乙 | 丙 | |
焰心 | 432 | 598 |
内焰 | 666 | 783 |
外焰 | 520 | 667 |
(3)由表得出结论:______(填“焰心”“内焰”或“外焰”)温度最高。
(4)结合定量研究结论,下列图示中加热方法(试管夹未画出)最合理的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
(Ⅲ)交流反思:不仅酒精灯的各层火焰温度不同,而且相同火焰层温度也有差异。
(5)造成乙、丙两同学所测相同火焰层温度差异的原因可能是(写出两点即可)
①_________;
②__________。
38、如图所示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应选择的发生装置为______(填字母)。
(2)写出用A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3)用C装置收集气体时,出现什么现象时开始收集?
39、取盐酸溶液60.0g,滴加质量分数26.5%的Na2C03溶液(见下图),溶液pH的变化如右图所示
(1)则与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时碳酸钠溶液的质量为 g;
(2)请计算该盐酸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精确到0.1%)。
40、某化学课外小组同学设计了五个实验探究质量守恒定律,实验操作如下图:
A B
C
D
E
(1)实验观察到A、C、E实验前后天平依然保持平衡,某同学认为A、C、E实验都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你认为他的说法是______(填“正确”或“不正确”)的,而B、D实验天平不平衡,其中D实验天平不平衡的原因是______。
(2)小组同学得出结论:探究质量守恒定律,如果选择B、D实验中的药品,实验装置必须______。
(3)下图是同学们绘制的某反应微观示意图,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4)分析以上微观过程示意图,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能得到的信息是(各写一条):
宏观:______;
微观: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