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熄灭酒精灯
B.倾倒液体
C.取用固体
D.连接仪器
2、下列有关物质的分类,错误的是
A.白酒、汽水、浓盐酸都是溶液
B.氮气、水银、金刚石都是单质
C.氧化铁、生铁、钢都是合金
D.空气、石油、天然气都是混合物
3、推理和归纳是研究和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分解反应的生成物有多种,所以有多种生成物的反应就是分解反应
B.分子可以构成物质,但物质不一定由分子构成
C.单质中只含一种元素,所以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D.同种元素质子数相同,质子数相同的粒子一定是同种元素
4、已知一包铁粉中含有两种杂质,将5.6g该粉末与足量稀硫酸反应,充分反应生成氢气质量为0.2g,则该粉末中的杂质可能是
A.Al、Mg
B.Mg,Zn
C.Cu、Zn
D.Cu、Ag
5、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则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
B.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则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C.氧化物中含有氧元素,则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D.置换反应有单质生成,则有单质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置换反应
6、古语道:“人要实,火要虚”.此话的意思是说:做人必须脚踏实地,事业才能有成;燃烧固体燃料需要架空,燃烧才能更旺,从燃烧的条件看,“火要虚”的实质是
A.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B.提高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C.提高可燃物的着火点
D.增大可燃物的热值
7、下列化学用语表达正确的是
A.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
B.3个钠离子:
C.的读法:硫酸铁
D.中带点数字“2”的意义:两个氧原子
8、如图是小明学习金属冶炼的笔记,其中有一处错误,出现错误的是
A.a处
B.b处
C.c处
D.d处
9、下列清洗操作中,发生乳化现象的是
A.用汽油洗去衣服上的油污
B.用洗洁精清洗餐具
C.用稀盐酸清洗水壶中的水垢
D.用酒精清洗碘渍
10、2023年杭州亚运会于9月23日开幕,火炬“薪火”以氢气为燃料,体现了绿色办亚运的理念。下列做法不符合绿色化学理念的是
A.植树种草,增加绿地面积
B.垃圾分类投放,并露天焚烧
C.工厂废气处理达标后排放
D.鼓励乘坐公交车或骑自行车出行
11、部分蔬菜及水果中含有维生素A(C20H30O)。下列关于维生素A的说法正确的是
A.维生素A由三种元素组成
B.维生素A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C.维生素A由20个碳原子、30个氢原子、1个氧原子构成
D.维生素A中碳、氢元素质量比为2:3
12、甲烷和水反应可以制水煤气(混合气体),其反应的微观图如下所示:
根据以上微观示意图得出的结论中,正确的是( )
A.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均不变
B.水煤气的成分是一氧化碳和氧气
C.该反应中原子的个数发生了改变
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甲烷和水的计量数之比为1:1
13、通常状况下,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产物是
A.Fe3O4
B.FeO
C.Fe2O3
D.Fe(OH)3
14、10℃时,将3g甲、乙两种可溶性固体分别放入盛有10mL水的试管中(如图1),充分溶解后,甲中有固体剩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0℃时,甲、乙两物质的溶液都是饱和溶液
B.温度升高至25℃时,甲、乙两物质的溶液都是不饱和溶液
C.甲物质对应的溶解度由线为b
D.通过蒸发结晶的方法,可从两者混合液中分离出甲物质
15、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的溶解度大于b的溶解度
B.t1℃时,a、c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C.将t1℃饱和的c溶液升温到t2℃,得到的是不饱和溶液
D.将t2℃时等质量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b>a=c
16、下列关于化学学科观念的说法正确的是
A.转化观——一氧化碳与二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能互相转化
B.微粒观——海水中含有的物质都是由离子构成的
C.守恒观——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的数目一定相同
D.能量观——金属与酸的反应是吸热反应
17、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B.碱溶液能使酚酞变红色,使酚酞变红色的溶液一定是碱性溶液
C.水是常用的灭火剂,任何物质燃烧时的灭火都可用水
D.燃烧会发热、发光,有发热、发光现象发生的一定是燃烧
18、向一定质量的Na2CO3和Na2SO4混合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沉淀不再生成时,改为滴加稀盐酸,沉淀的质量与加入试剂总质量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b段,先产生硫酸钡沉淀,再产生碳酸钡沉淀
B.b→c过程中硫酸钡、碳酸钡质量同时减小
C.d 点时溶液中含有的离子主要是:H+、Cl-、Ba2+、Na+
D.m1→m3过程,表示将氯化钡溶液、盐酸持续滴入
19、茶是一片树叶的故事。绿茶中的单宁酸【】具有抑制血压上升、清热解毒、抗癌等功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单宁酸属于混合物
B.单宁酸由碳原子、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
C.一个单宁酸分子中含23个氧分子
D.单宁酸分子中碳、氢、氧原子个数比为38∶26∶23
20、下列实验方法正确的是
A.用明矾对自来水进行消毒
B.用燃着的木条区别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
C.用50mL量筒量取95mL蒸馏水
D.用升温的方法将饱和石灰水转化为不饱和
21、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一定是混合物
B.稀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C.降温一定可以使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
D.饱和溶液的浓度一定比不饱和溶液的浓度大
22、下列关于燃烧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可燃物在通风不好时可能会引起自燃,并非迷信说法中认为的“天火”
B.用木材引燃煤,是为了提高煤的着火点
C.任何缓慢氧化都可以引起自动燃烧
D.物质与氧气反应时都会燃烧
23、恒温蒸发掉某溶液的部分溶剂后,无晶体析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溶液可能是饱和溶液
B.原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C.剩余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D.剩余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24、2023年10月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宇航员太空行走时需要“人造空气”供给呼吸,“人造空气”中氮气的含量约为
A.78%
B.0.94%
C.21%
D.0.03%
25、古代取火的方法有“木燧”(钻木取火)、“金燧”(用铜制凹面镜聚焦太阳能取火)和“石燧”(撞击固体产生火星取火)三种。下面是同学们在化学课上对三种取火方法的认识,其中正确的是
A.“木燧”取火时木材变得焦黑发生了化学变化
B.“金燧”取火利用了铜镜良好的导热性
C.“石燧”取火时产生的火星提供了可燃物
D.三种方法的原理都是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26、关于水的净化过程描述错误的是
A.加入明矾使悬浮杂质沉降
B.通过过滤装置除去可溶性杂质
C.通入氯气杀菌消毒
D.通过活性炭吸附色素和异味
27、(1)下列含碳元素的物质中,属于有机物的是_____(填字母序号).
A 碳酸钙 B 乙醇(C2H5OH ) C 二氧化碳
(2)化石燃料主要包括煤、_____ 和天然气,它们都含有碳元素,其中天然 气的主要成分是_____ (写化学式).
(3)化学源于生活,生活中蕴含着许多化学知识.请按照要求完成填空:人类 一刻都离不开空气,空气质量与人体健康直接相关.空气中可供人类呼吸的气体是_____.目前上海空气质量日报主要污染物:可吸入颗粒物、_____、二氧 化氮.
(4)食醋中约含有 3%﹣5%的醋酸(C2H4O2),醋酸由_____ 种元素组成.C2H4O2的摩尔质量为_____,0.5mol C2H4O2 分子中约含有_____个氧原子.
(5)如图所示,有两瓶脱落了标签的试剂,其中一瓶是稀硫酸、一瓶是稀盐酸.为 鉴别这两瓶溶液,应选用的试剂是_____,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判断反应_____(填写化学方程式)是否发生,即可得出结论.
28、人类的生产生活离不开金属,铁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金属。
(1)铁在空气中锈蚀,实际上是铁跟__________等物质作用,发生一系列复杂的化学反应,转化为铁的化合物的过程,举出一种防止铁制品生锈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 。
(2)工业上可用赤铁矿炼铁,其主要反应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废旧钢铁表面的铁锈可用盐酸除去,其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9、水是一切生命赖以生存的根本。没有水,就没有生命。
(1)在静置沉淀、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等净化水的操作中,单一操作净化程度最高的是___。
(2)生活中常用________区别硬水和软水。
(3)下列实验能证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是 (填字母)
A.氢气在氧气中燃烧
B.水的蒸发
C.水的电解
D.水的净化
30、用化学用语填空
(1)2个氢原子________________。
(2)2个硫离子________________。
(3)氧化镁中镁元素显+2价________________。
(4)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________________。
(5)氖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________________。
(6)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________________。
31、(1)用化学符号表示:
①1个铁原子 ;②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 ;
③2个二氧化碳分子分子 ;④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
⑤表示出二个硫酸根离子 ;⑥水中氧元素的化合价 ;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在括号里注明反应的基本类型:
①铁在氧气中燃烧 ( )
②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 ( )
③金属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 。
3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实验的目的是探究铁生锈与_______有关。
(2)图二实验中发生的现象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_______。
(3)图三A、B两个装置中,能直接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是______(填字母)。
33、化学就在我们身边,人类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化学。
(1)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说“人就像一粒种子,要做一粒好的种子”、水稻种子的主要成分为淀粉,淀粉属于______营养物质。
A.蛋白质
B.糖类
C.油脂
D.维生素
(2)碱性甲烷燃料电池具有低污染、高效率等特点,是一种很有前途的能源利用方式。
①电池总反应方程式为CH4+2O2+2KOH═K2CO3+3X,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
②草木灰的成分中含有K2CO3,可以作钾肥,其中K2CO3属于______(填物质类别),其中碳元素化合价为______。
(3)4500L氧气可加压装入容积为30L钢瓶中,其原因是______(从微观角度解)。
(4)区分自来水是硬水还是软水,最简单的方法是用试剂______来检验。
34、2019年是“国际化学元素周期表年”。
(1)中国科学院院士___________对铟、铱、锗等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做出了杰出贡献。锗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如图所示,锗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__,该元素属于_______(填“金属元素”或“非金属元素”)。
(2)中国科学家姜雪峰当选为“全球青年化学家元素周期表硫元素大使”。 如图是硫原子结构示意图,硫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______,硫离子的符号为____________。
(3)煤中含有硫元素,因此燃烧时会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写出硫在空气中燃烧的符号表达式_______。
35、请完成下列反应方程式:
(1)盐酸除铁锈______。
(2)白磷在氧气中燃烧______。
36、以空气等为原料可合成氨气(NH3)、尿素[CO(NH2)2],以下是简易生产流程的一部分。
(1)反应过程所需的氮气可从空气中分离获得。此空气分离的变化属于_____(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2)简易生产流程中氧气与煤的反应所起的作用是_____(填一点);
(3)_________(填“合成塔①”或“合成塔②”)的反应可以验证氨气是由氮元素和氢元素组成。
37、根据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和溶液的配制实验图示回答相关问题:
(1)操作④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
(2)若按照②③①步骤配制50g16%的NaC1溶液,所配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3)操作⑤中停止加热的时间是________。
(4)除去粗盐中难溶性的杂质并计算精盐的产率,其正确操作步骤为________。以下操作中可能会导致精盐产率(产率=精盐质量/粗盐质量×100%)偏小的有_____(填序号)。
A 操作①中有少量溶液溅出烧杯
B 操作③中仰视读数
C 操作④中液面高于滤纸边缘
D 操作⑤中没有使用玻璃棒搅拌
38、如图是初中化学中的几个重要实验。请回答有关问题:
(1)小亮用实验一验证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看到的现象是______,他根据三氧化硫与二氧化碳所属的类别,推断三氧化硫也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通过实验二的三个实验,______(填“能”或“不能”)得出Zn、Fe、Cu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得出Fe、Cu 活动性顺序的现象是______,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实验三利用CO气体模拟炼铁的原理。
①为了避免装置A中玻璃管在加热时可能发生爆炸,加热前应______。
②装置A玻璃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③装置B的作用是______。
39、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在进行实验室制取氧气时,取了34.0g 过氧化氢溶液,又称取了0.5g二氧化锰,放入烧杯中至不再产生气泡,称得烧杯内剩余物的质量为33.7g,
求:(1)生成氧气的质量是多少?
(2)参加反应的过氧化氢的质量是多少?
40、某违规电焊施工,溅落的火星点燃脚手架上的材料,引发大火。从燃烧条件来分析,“火星”在火灾中起到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同时,火灾时风力较大,加速了火灾蔓延,风助火威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消防官兵及时赶到后通过消防云梯利用高压水枪进行扑救,其灭火原理为______________;如果你在火灾现场,你能想到的自救措施:_________________(答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