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推理或归纳合理的是
A.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所以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B.同种元素在不同的化合物中可以显不同的化合价,所以同种元素在同一种物质中一定显相同的化合价
C.某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则该物质一定含碳、氢、氧三种元素
D.元素是质子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因此质子数相同的原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2、下列分类正确的是
A.混合物:空气,冰水共存物
B.氧化物:氧气、五氧化二磷
C.化石燃料:煤、石油
D.金属材料:氧化铁、不锈钢
3、学习和生活中的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雪糕慢慢融化
B.吃进的食物被消化
C.氢氧化钠潮解
D.敞口放置的浓硫酸质量增加
4、将一定质量的a、b、c、d四种物质放入一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
物 质 | a | b | c | d |
反应前质量(g) | 6.4 | 3.2 | 4.0 | 0.5 |
反应后质量(g) | 待测 | 2.6 | 7.2 | 0.5 |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反应后a物质的质量为3.8g
B.a和b是反应物,d可能是催化剂
C.c物质中元素的种类,一定与a、b两种物质中元素的种类相同
D.若物质a与b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2:1,则a与b充分反应时的质量之比为2:1
5、下列过程中有化学变化发生的是
A.衣料制成成衣
B.铁丝弯曲
C.活性炭吸附异味
D.绿叶变黄
6、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水体污染的来源包括工业污染、农业污染、生活污染等
B.室内起火时,迅速打开门窗通风
C.煤气中的一氧化碳能与血红蛋白结合造成生物体缺氧,严重时会危及生命
D.在加油站张贴“严禁烟火”的安全标志
7、关于物质性质与其用途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氖气性质稳定,可作电光源
B.干冰升华吸热,可作制冷剂
C.生石灰遇水放热,可作干燥剂
D.一氧化碳可燃,可用于冶炼金属
8、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以下逻辑合理的是
A.因为分子由原子构成,所以分子一定比原子大
B.因为铁比铜活泼,所以铁能置换出酸中的氢,而铜不能
C.因为Na+、Mg2+、Cl-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所以离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
D.同种元素的粒子质子数都相同,所以含有相同质子数的原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9、如下图所示的基本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A.取用固体粉末
B.过滤
C.点燃酒精灯
D.闻气体气味
10、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点燃酒精灯
B.过滤
C.量取液体体积读数
D.称量NaCl固体
11、下列物质不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
A.CO
B.PM10
C.CO2
D.细颗粒物
1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 A | B | C | D |
实验方案 | ||||
实验目的 | 探究呼出气体与空气 中O2的含量 | 探究蜡烛的燃烧产 物有二氧化碳 | 比较黄铜片与纯 铜片的硬度 | 探究面粉的爆炸 |
A.A
B.B
C.C
D.D
13、小明抽取到的实验操作考试题目为“用胶头滴管吸取适量液体于试管中并进行加热”。以下操作正确的是
A.
B.
C.
D.
14、下列有关环境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地球上总水储量大,所以不需要节约用水
B.园林绿化经常采用滴灌
C.塑料瓶应投到“可回收物”的垃圾桶里
D.生活中大量使用含磷洗衣粉会造成水体富营养化
15、现有200克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要使其质量分数变为20%,则需要
A.蒸发掉100克水
B.加入20克氢氧化钠
C.蒸发掉90克水
D.加入100克溶质质量分数为30%的氢氧化钠溶液
16、下列做法不符合“健康、安全、绿色、舒适”生活理念的是
A.植树造林,防沙降尘
B.煤气泄漏,开灯检查
C.垃圾分类,资源再生
D.铁锅烹饪,预防贫血
17、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工具。下列表示2个氢原子的是
A.H2
B.H
C.2H
D.2H2
18、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离子是带电的微观粒子,带电的微观粒子都是离子
B.同种元素原子的质子数相同,质子数相同的原子都属于同种元素
C.燃烧伴随发光、放热的现象,伴随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都是燃烧
D.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都属于化合物
19、春节期间妈妈给长辈拜年时买的中老年高钙奶粉中的“钙”指的是
A.分子
B.元素
C.原子
D.离子
20、中华文明历史悠久。《天工开物》记载着我国古代造纸工艺,下列过程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楮树取皮
B.入釜煮糜
C.压水去湿
D.日晒成干
21、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有黑色固体生成
B.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白光、产生大量的白烟
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氧化镁
D.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
22、黑火药中含硝酸钾、硫黄、木炭等物质。黑火药属于
A.混合物
B.化合物
C.纯净物
D.单质
23、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 实验内容 | 实验操作 |
A | 除去CO2中混有的少量CO | 点燃 |
B | 除去铜粉中的碳粉 | 在空气中灼烧 |
C | 证明甲烷(CH4)中含有氢元素 | 点燃甲烷,将干冷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 |
D | 鉴别 H2O2溶液和 H2O | 观察颜色、状态 |
A.A
B.B
C.C
D.D
24、规范严谨是实验安全和成功的保障。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CO2验满
B.稀释浓硫酸
C.称量氢氧化钠固体
D.塞紧橡皮塞
25、小科所在兴趣小组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来制取干燥的氧气。装置气密性良好,图①中的锥形瓶内盛有过氧化氢溶液,燃烧匙内装有二氧化锰,燃烧匙可以上下移动,碱石灰用于干燥氧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中,利用图②和④的装置收集的氧气均不够干燥
B.图①装置可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C.若用图③收集氧气,可将带火星的木条在b导管口处验满
D.若用装置④测量生成氧气的体积,集气瓶上方原有的空气对测量结果无影响
26、下列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
A.比较呼出气体与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
B.证明CO2能与水发生反应
C.探究分子在不断运动
D.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27、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判断。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______)
A.钠原子的质子数11
B.钠原子结构示意图中x=10
C.钠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2.99g
D.钠元素化学性质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决定
28、水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1)自来水生产过程中,常加入活性炭,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生活中可用________________区分硬水和软水。
(3)实验室用电解水的方法来探究水的组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29、请根据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1)镁燃烧的微观本质是:镁原子___________变成镁离子,氧分子分解为__________,然后___________(填符号)结合成氧化镁.
(2)综上所述可知构成物质的微粒有__________,分子和原子的本质区别是_________
30、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安全地进行实验并获得成功的重要保证。请回答:
(1)使用量筒正确读数的方法是视线与_______。当视线仰视时读数为38mL,其正确的体积数应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38mL。
(2)向酒精灯里添加酒精,不可超过酒精灯容积的_______ 。
(3)某同学要称量15.6g氯化钠固体,在称量过程中,发现托盘天平的指针偏向右盘,则接下来的操作是_______。
(4)过滤操作,若过滤时速度太慢,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写一点)。
31、化学与生活、生产、科技息息相关,请运用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市场上食用钙片、补铁酱油中的“钙”、“铁”指的是 (填序号)。
A.分子
B.原子
C.单质
D.元素
(2)蒸馏水不宜养鱼,是因为蒸馏水中几乎不含 (填序号)。
A.氧元素
B.氧原子
C.氧分子
D.氧离子
(3)测体温时水银体温计中汞柱会上升,产生此现象的原因____(从粒子角度解释)。
(4)冰箱中常用“气调保鲜”来达到对食物保鲜的效果。如图所示是工业上用膜分离技术实现“气调保鲜”的流程:
在空气分离后,进入冰箱保鲜室内的气体是____(填“富氧空气”或“富氮空气)。
(5)2022年11月30日,我国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在发射现场看到的大量红棕色的烟,是引燃后产生的一氧化氮气体遇到氧气反应生成的二氧化氮,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
32、无定形碳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33、如图是几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1)A~E共有___种元素,B所表示的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____周期,该元素的原子容易___(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2)表示原子的粒子有____(填序号,下同);
(3)表示阴离子的有____;
(4)表示相对稳定结构的是____;
(5)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的粒子是____.
34、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1)请用下列物质的序号填空:①浓盐酸②生石灰③固体二氧化碳④明矾常用于金属除锈的是___________;常用于做干燥剂的是___________;常用于净水的物质是___________;用于人工降雨的是___________;
(2)自动灭火球是一种新型消防灭火器,遇明火时,会迅速膨胀破裂,释放出超细干粉,覆盖在可燃物表面使火熄灭。其灭火原理为___________。
35、酒精是一种常用的燃料,酒精的化学式为C2H6O。
(1)酒精由_____种元素组成,其中碳、氢元素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
(2)酒精的摩尔质量为_____,92g酒精的物质的量为_____mol,3mol酒精分子中碳原子的个数约为_____个。
(3)取75mL酒精与25mL蒸馏水充分混合后的体积_____(填小于、等于或大于)100mL,原因是_____。
(4)酒精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6、页岩气是指蕴藏于页岩系统中的天然气,是一种新开发的能源,西北地区是我国页岩气资源富集地区。
(1)目前人类大量使用的三大化石能源是:石油、_____和天然气。
(2)页岩气主要成分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页岩气中常含有剧毒的H2S气体,开采时若发生泄漏,可以喷射氢氧化钠溶液与H2S形成的溶液发生中和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H2S=Na2S+2H2O,该反应的基本类型属于 (填序号)。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37、实验室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相关实验,请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标号①仪器的名称_____。
(2)用高锰酸钾制取并收集一瓶较纯净的氧气,选用的装置组合是_____(填字母),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制取CO2时,下列材料中不适宜用作多孔隔板的是_____。
A 铁丝B 塑料C 铜丝
(4)常温下,氢气是一种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小、难溶于水的气体,通常用锌粒和稀硫酸常温下反应制取氢气,同时生成硫酸锌(ZnSO4),请写出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可选用的收集装置是_____(填字母)。
38、(6分)下图为实验室中常见的气体的制备、除杂和性质实验的部分仪器,试根据题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能用装置乙制备的一种气体的化学方程式 。检查装置乙气密性的方法是 。
(2)小明同学想研究一氧化碳的还原性,通过查阅资料知道:草酸(H2C2O4)与浓硫酸混合加热会产生一氧化碳,反应方程式为:H2C2O4加热CO↑+ CO2↑+ H2O
①用草酸制取CO,你认为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填“甲”、“乙”或“丙”)。
②要用干燥、纯净的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并测定气体生成物的性质,合理的连接顺序是:草酸加热后的气体生成物
③能证明CO气体具有还原性的实验现象是 。
④小明还想计算12g氧化铁样品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他收集了以下两组数据(假设所有能发生的反应都反应完全):
数据一:根据参加反应的草酸的质量计算出制得了一氧化碳5.6g。
数据二:反应前后C装置中的盛有澄清石灰水的装置增重6.6g。
请选择合理的一组数据,计算出12g氧化铁样品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为 (最终结果精确到0.1%)。
39、根据下列实验图示回答相关问题。
(1)A中白磷燃烧,红磷不燃烧,说明白磷的着火点比红磷的着火点______(填“高”或“低”)。
(2)B中烧杯b酚酞溶液变红色,说明分子______。
(3)C中甲试管的铁钉生锈,乙试管的铁钉不生锈,说明铁钉生锈必须与______同时接触。
(4)D中下层蜡烛先熄灭,说明通常状况下二氧化碳______并且______。
40、中国深度——我国科学家在不同领域不断刷新的深度记录。2020年10月10日我国“奋斗者号”下潜到一万米海底获得的热液喷口样品样品中含有黄铁矿(FeS2)、闪锌矿(ZnS) 、重晶石(BaSO4)和非晶质二氧化硅(SiO2)等,SiO2属于_____(填字母序号)。
A氧化物 B化合物 C混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