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物质化学式的读法和写法都正确的是
A.碳酸钠 NaCO3
B.四氧化三铁 O4Fe3
C.二氧化一碳 CO2
D.三氧化硫 SO3
2、化学影响着社会的发展和我们的日常生活质量。以下认识正确的是
A.硬水过滤后变成软水
B.汽油清洗油污和洗涤剂清洗油污原理一样
C.农药和化肥的使用给环境造成很大污染,因此禁止使用
D.植树种草不但美化我们的环境,还能减轻大气污染
3、在实验室中,下列实验方案中正确的是
序号 | 实验目的 | 实验操作 |
A | 鉴别水与过氧化氢溶液 | 分别加入等量二氧化锰,观察现象 |
B | 鉴别白糖与食盐 | 分别品尝味道 |
C | 除去氯化钾中的氯酸钾 | 加入二氧化锰加热至不再产生气体为止 |
D | 证明某气体为氮气 | 伸入燃着的小木条看是否熄灭 |
A.A
B.B
C.C
D.D
4、三个同学设计了如下图所示探究实验。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甲的实验现象为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B.乙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后塞上橡胶塞,振荡后塑料瓶变瘪,说明CO2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了反应
C.丙实验结束时应先撤去A处酒精灯,继续通入CO至玻璃管冷却到室温
D.若丙的A处黑色粉末变红色、B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CuO发生了反应
5、某同学用右图装置探究磷燃烧的条件,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实验室可通过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来制取氧气
B.通入氧气后,白磷燃烧,说明物质燃烧的条件只需要氧气
C.通入氧气后,红磷不燃烧,白磷燃烧,说明白磷着火点比红磷低
D.实验室中少量白磷可以保存在冷水中
6、将X、Y、Z三种金属分别放入稀盐酸中,只有Y表面有气泡产生;再将X放入ZNO3溶液中,X表面有Z析出,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A.X>Y>Z
B.Y>Z>X
C.Y>X>Z
D.X>Z>Y
7、关于化学反应“2H2S+3O22SO2+2H2O"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H2S具有可燃性
B.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个数不变
C.硫元素的化合价由-2价升高到+2价
D.参加反应的硫化氢与氧气的分子个数比为2:3
8、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A.防治雾霾天气,禁止使用化石燃料
B.提倡节能环保,全面推广使用氢能源
C.减少重金属污染,废旧电池深埋处理
D.为防止水污染,污水处理达标再排放
9、2023年8月,中国科学家在实验室内实现了从到多种己糖(
)的精准全合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己糖属于氧化物
B.己糖由C、H、O三种元素组成
C.己糖中氧元素质量分数最小
D.己糖中碳、氢元素质量比为1∶2
10、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研究和生产合金的国家之一,下列属于合金的是
A.锌片
B.不锈钢
C.金刚石
D.水银
11、生活中常用的502胶水,其主要成分为a-氰基丙烯酸乙酯(C6H7NO2),对于该物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物质碳元素与氢元素质量比为6:7
B.该物质由碳、氢、氮、氧四种原子构成
C.a-氰基丙烯酸乙酯相对分子质量为125
D.a-氰基丙烯酸乙酯分子中氢的含量最高
12、我国“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着陆火星,发现火星地表被赤铁矿覆盖,平均温度约为-56℃,火星大气中含有CO2(二氧化碳体积分数为95.3%)、O2、H2O等物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火星上白磷无法自燃
B.人类可以在火星上正常呼吸
C.火星上大气组成与空气相似
D.火星地表不存在固态水
13、广东有许多优秀的民间制作工艺,下列工艺制作过程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雕刻云石
B.精美剪纸
C.酿制木格米酒
D.编织青皮竹制品
14、如图是“实验室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在空气中点燃红磷后,应迅速将燃烧匙伸入集气瓶并塞紧胶塞
B.若红磷不足,将导致测得氧气的含量小于五分之一
C.该实验同时证明氮气不易溶于水
D.可用木炭代替红磷进行实验
15、2023年9月,第19届亚运会在杭州举行。对运动员进行兴奋剂检测是保障比赛公平的必要措施。乙基雌烯醇是禁止运动员使用的兴奋剂之一,其化学式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乙基雌烯醇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B.乙基雌烯醇含有20个碳原子、26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
C.乙基雌烯醇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20:26:2
D.乙基雌烯醇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16、双氢青蒿素为青蒿素的衍生物,对疟原虫红内期有强大且快速的杀灭作用,能迅速控制临床发作及症状。现有2.84g双氢青蒿素燃烧生成6.6gCO2和,则双氢青蒿素中氧的质量与其燃烧消耗氧气的质量之比为
A.5:6
B.63:5
C.5:36
D.5:37
17、空气与地球上的所有生命现象息息相关。空气并不是单纯的一种气体,而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
【1】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气体是
A.氮气
B.氧气
C.稀有气体
D.二氧化碳
【2】下列有关空气成分的说法错误的是
A.氮气充入食品包装袋中可延长食品保质期
B.氧气能供给生物呼吸,是非常重要的燃料
C.稀有气体可以用于激光技术和制造霓虹灯
D.二氧化碳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基本原料
【3】如图是2023年3月23日世界气象日赤峰某地区的天气状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当日的空气质量指数类别为良
B.当日的首要污染物为PM2.5
C.当日CO对该地区空气造成污染较小
D.计入当日空气污染指数的臭氧属于单质
18、尿素[CO(NH2)2]是含氮量较高的氮肥.工业上以CO2等物质为原料合成尿素,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2X=CO(NH2)2+H2O,其中X的化学式是
A.N2
B.NH3
C.N2H4
D.NO
19、连花清瘟胶囊具有清瘟解毒,宜肺泄热的功效。其成分中含有一种名为绿原酸的物质,下列有关绿原酸(C16H18O9)的说法正确的是
A.绿原酸是由三种元素组成
B.绿原酸的相对分子质量是354g
C.绿原酸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D.绿原酸由16个碳原子、18个氢原子和9个氧原子构成
20、下列物质中,前者属于氧化物,后者属于混合物的是
A.熟石灰、海水
B.冰水混合物、食盐水
C.干冰、硫酸钠
D.生石灰、二氧化锰
21、下列认识不正确的是
A.微观粒子的运动和变化是导致物质发生变化的原因
B.繁多复杂的物质是由种类有限的元素组成的
C.离子带电,所以不能构成物质
D.原子虽小,既有质量也有能量
22、合金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应用。下列物质属于合金的是
A.氧化亚铁
B.金刚石
C.铝
D.不锈钢
23、俄国科学家门捷列夫对元素周期表的编制做出巨大贡献,人们将101号元素命名为“钔”来纪念他。钔原子的核电荷数为101,相对原子质量为258,则钔原子的中子数为
A.101
B.157
C.258
D.359
24、如图下列实验中得出的结果或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实验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取用红磷的量不足,对实验的结果没有影响
B.乙:通过该实验可知,燃烧的条件之一是温度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C.丙:通过丙图中两校铁钉的生锈情况对比,可知铁生锈的条件之一是与水接触
D.丁:根据实验现象,可以说明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是不同的
25、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能生成气体的是
A.铁丝
B.硫粉
C.红磷
D.镁条
26、浩宇同学在化学学习中发现有很多的数量关系,下列对“1+1”的判断正确的是
A.1L酒精和1L汽油混合后体积为2L
B.某温度下1g饱和食盐水和1g食盐固体混合后溶液质量为2g
C.1g铜和1g氧气充分反应,生成氧化铜质量为2g
D.1g硫和1g氧气充分反应,生成二氧化硫的质量为2g
27、如图是铈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以及A、B、C、D、E五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请根据图示回答。
(1)铈元素的原子序数是___________。
(2)A、B、C、D四种粒子中易失去电子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
(3)B、C属于不同种元素的原因是___________。
(4)A、B、C、D四种粒子中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
(5)B与E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
28、扁石河是我局的母亲河,曾经“清泉石上流”的景象早已消失,留下的尽是浑浊的污水。
(1)面对这种现象,你有什么看法?
(2)防治水体污染的措施有哪些?
(3)取一杯扁石河水,将其静置,然后进行___________操作,将固体和液体分离,其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__。烧杯中得到的液体仍然浑浊,请分析原因可能是什么?___________一条即可。
29、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据图回答问题:
丙分子中硫原子和氧原子的质量比是______,请写出这个反应符号表达式__________。
30、通过两个多月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
①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_______;
②人体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_______;
③引起温室效应的气体是________;
④用化学符号表示:2个氧分子_______,氧化物________(任写一种);
⑤化学药品是五颜六色的,写出下列物质的颜色:氯酸钾________,液氧________。
31、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化学符号或符号的意义:
(1)2 个氢原子______。
(2)2 个氮分子______。
(3)CO2中“2”的意义是______。
(4)甲烷______。
(5)五氧化二磷中磷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__。
32、厨房中处处有化学,化学和生活息息相关。
(1)炒菜时油锅着火,应立即_________。
(2)厨房中的铁锅容易生锈,为防止铁锅生锈,炒完菜后应________。
(3)家庭液化气的主要成分之一是丙烷(C3H8),请写出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烹调食物时观察到燃气灶的火焰呈黄色,锅底出现黑色,需要将灶具的进风口调大,目的是_______。
33、从分子的角度说,气体比液体容易压缩是因为它们 ;举一事例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 ;构成并保持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
34、化学就在我们身边,人类的生活离不开化学,请你根据题目回答下列问题。
(1)水是生产、生活必不可少的物质。生活中可以通过 ___________ 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请写一条生活中节约用水的具体做法___________ 。
(2)国家力争在年底全面实现“无烟学校”的目标,吸烟除了影响自身健康外,也会使周围的人“被动吸烟”,其原因是 ___________(从微观角度解释)。
(3)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战斗中,测量体温是防控的重要环节。家庭常备体温计中的液态物质是 ___________(填化学式)。
(4)重铬酸钾在鞋业上可供鞣革之用,铬是一种有毒的重金属,一些不法分子将回收的胶鞋提炼出的工业明胶用作药用胶囊,危害人体健康。该物质在高温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4K2Cr2O74R+2Cr2O3+3O2↑,R物质的化学式是 ___________ 。
35、金属材料是现代生活和工业生产中应用极为普遍的一类物质.
(1)钛合金是21世纪的重要材料,具有熔点高、可塑性好、抗腐蚀性强、与人体有很好的“相容性”等优良性能.金属的下列用途:①用来作保险丝 ②用来制人造骨 ③用于制造船舶 ④用于制造航天飞机.其中与钛合金性能相符合的是 (填序号).
(2)铁是一种最主要的金属材料.竖炉冶铁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①该工艺流程中,甲烷的作用是 、 ,冶炼出的铁水属于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②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还原反应室内炼铁的反应原理 .(写一个即可)
③该工艺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 .
(3)稀土是储量较少的一类金属的统称,有“工业的维生素”之美誉.其中铕是激光及原子能应用的重要材料.已知三氯化铕的化学式为EuCl3,则氧化铕的化学式为 .
(4)矿物的储量有限且不可再生,我们必须保护金属资源.防止金属锈蚀是保护金属资源的措施之一.铁生锈的原因是 .铜制品表面也会产生绿色的铜锈主要成份是Cu2(OH)2CO3.铜锈的原因是什么?除了依照铁钉锈蚀条件的探究方法进行实验外,还需补充铜锈蚀与 有关系的实验.请写出一种防止铁或铜等金属制品生锈的具体方法 .
36、空气中体积分数约为78%的气体是________。
37、实验室有如下气体制备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__;
(2)实验室使用装置AGE制取并收集干燥的氧气,则G中盛放的药品是___________,气体从导管___________(填“b”或“c”)处通入;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可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为___________,若要获得平稳的二氧化碳气流,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38、(5分)某兴趣小组发现一袋永川松花蛋的泥料,配料表上的成分是氧化钙、纯碱和食盐。他们要探究在腌制松花蛋过程中都有哪些物质对鸭蛋起作用。于是取少量泥料在水中溶解,充分搅拌后过滤,取滤液探究其成分。
【猜想与假设】他们都认为滤液中一定确NaCl和NaOH。对滤液中的其他成分他们分别做出了如下猜想:
甲同学:还可能有
乙同学:还可能有和
丙同学:还可能有
泥料在水中溶解,充分搅拌后生成氢氧化钠的化学方程式为 。
【理论验证】大家讨论后认为 同学的猜想是错误的。
【活动与探究】甲同学取一定量的滤液于试管中,向其中通入足量C02振荡,没有沉淀
产生,于是他得出结论:没有。
丙同学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足量氯化钙溶液,振荡,产生 现象,证明丙同学的猜想是正确的,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9、为了研究炼铁的主要反应原理,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做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实验开始后可观察到如下现象:玻璃管中的粉末由_______色逐渐变为_______色,这说明了氧化铁在反应中失去了_______而被还原,这种粉末就是被还原出来的_______;澄清石灰水中出现_______,这说明一氧化碳夺取了氧化铁中的_______而被氧化,产生了_______气体。
(2)若一氧化碳是足量的,要制得56 g铁,至少需要氧化铁_______g,同时能产生二氧化碳_______g。
40、课堂上.老师给了A、B、C、D四种粒子结构示意图,三位同学发表了不同观点:
甲:A、B、C、D表示四种元素
乙:A、B、C都是原子,D是离子
丙:B与C化学性质相似
(1)你认为______________同学的观点不正确,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
(2)上述粒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电子________(填字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