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实验中,试剂或用具与使用目的不一致的是( )
选项 | 实验 | 试剂或用具 | 使用目的 |
A | 探究绿叶在光下产生淀粉 | 酒精 | 检验淀粉 |
B | 观察植物体内运输水分的部位 | 红墨水 | 进行染色 |
C | 探究不同植被对空气湿度的影响 | 干湿表 | 测量空气湿度 |
D | 探究水温的变化对金鱼呼吸的影响 | 温度计 | 测量水的温度 |
A.A
B.B
C.C
D.D
2、如图是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步骤,对该实验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步骤①的目的是将叶片中原有的有机物全部消耗掉
B.步骤④将叶片放入清水的烧杯中加热脱去叶绿素
C.步骤⑤滴加的液体为碘液,目的是染色
D.步骤⑥中如果能看到只有a(见光的)部分变蓝,说明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光
3、某同学做“唾液淀粉酶的消化作用”实验记录如下表,结论错误的是
试管 | 加入物质 | 温度 | 时间 | 加入碘液 |
1 | 淀粉糊+唾液 | 37℃ | 5分钟 | 不变蓝 |
2 | 淀粉糊+胃液 | 37℃ | 5分钟 | 变蓝 |
3 | 淀粉糊+唾液 | 0℃ | 5分钟 | 变蓝 |
A.对比1和3,得出唾液在适宜的温度下对淀粉有消化作用
B.对比1和2,得出胃液对淀粉无消化作用
C.对比2和3,有两个变量,不能得出科学结论
D.分析1试管,可得出唾液能将淀粉分解成葡萄糖
4、受低温天气影响,某地荔枝大幅度减产。这说明影响荔枝生长的环境因素是( )
A.温度
B.水分
C.空气
D.阳光
5、植被覆盖率高的地区,往往雨水充沛、气候湿润,这种现象说明( )
A.环境影响生物生存
B.生物能够影响环境
C.生物能够适应环境
D.生物生存依赖环境
6、如图为大豆生长发育过程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果实由⑥胚珠和⑦果皮组成
B.外界条件适宜种子就能萌发
C.种子萌发时首先突破种皮的是②胚芽
D.①②③④组成的胚由受精卵发育而来
7、鉴别动物细胞是否死亡常用的试剂是台盼蓝染液,活细胞不会着色,而死细胞会被染成蓝色,这是因为( )
A.活细胞的细胞膜能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
B.活细胞的细胞膜能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C.活细胞的细胞膜能保护细胞
D.活细胞的细胞膜能产生分解台盼蓝的物质
8、俗话说“鱼儿离不开水”,对于每个生物来说,除了它自身以外,周围其它的一切因素构成了影响它的环境因素。这些环境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下列选项中属于生物因素的是( )
A.阳光、温度
B.水分、土壤
C.寄生虫、病毒
D.空气、温度
9、洋葱表皮细胞与细菌细胞相比,最重要的区别是
A.细菌的细胞小
B.植物细胞有细胞壁
C.细菌的细胞中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D.细菌的细胞中缺少DNA
10、板栗果实成熟前由硬壳包裹,硬壳由花苞片发育而成,带有尖刺,因而被称为“毛栗子”。“毛栗子”成熟后,硬壳开裂,果实暴露,剥去果皮和种皮剩下胚,胚中有可食用部分。下图a~d均为“毛栗子”的结构。据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a是“毛栗子”的果皮,b是种皮
B.a会开裂说明板栗属于裸子植物
C.d的细胞具有较强分裂增生能力
D.板栗可以食用的部分主要是子叶
【2】“毛栗子”中,由受精卵发育而成的是( )
A.a
B.b
C.c
D.d
【3】如表是玉米种子和板栗种子的结构对比,其中①、②依次分别是( )
种子类型 | 子叶数 | 胚乳 |
玉米种子 | 一片 | 有 |
板栗种子 |
| ② |
A.两片、无
B.两片、有
C.一片、无
D.一片、有
11、生物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生物,下列选项不属于生物的是( )
A.向日葵
B.电脑病毒
C.香菇
D.流感病毒
12、下面的谚语中,能体现生物因素对生物影响的是( )
A.秋分种,立冬盖,来年清明吃菠菜
B.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
C.花生缺雨不扎针,玉米遇旱穗难伸
D.要得花生好,经常薅草草
13、植物蒸腾失水的“门户”和气体交换的“窗口”是( )
A.表皮
B.叶肉
C.叶脉
D.气孔
14、樱桃吃起来酸甜可口,这些酸甜物质主要存在于樱桃细胞的( )
A.液泡
B.细胞壁
C.细胞膜
D.细胞质
15、在一个草原生态系统中,草、兔、狼的数量关系如图所示,据图分析下面的说法,错误的是
A.A代表的生物是狼
B.草的数量比兔的多
C.三者可构成一条食物链A→B→C
D.如果狼灭绝,那么兔子的数量也不会无限增长
16、呼吸作用的重要意义在于( )
A.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B.分解有机物
C.消耗氧气
D.呼出二氧化碳
17、分解者是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成分,下列哪种生物不属于分解者:
A.真菌
B.蚯蚓
C.细菌
D.草履虫
18、中央电视台介绍过,云南有一种草,只要对它唱特殊的歌曲,它的叶子就会翩翩起舞。这种现象体现了( )
A.生物能进行呼吸
B.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C.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D.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19、用显微镜观察生物体的基本结构时,观察的生物材料必须是( )
A.切割整齐的
B.薄而透明的
C.干净卫生的
D.经过染色的
20、果果想了解学校同学们的近视情况,最好采用的方法是( )
A.观察法
B.实验法
C.调查法
D.测量法
21、在运动场上参加比赛的运动员奋力拼搏,个个满脸通红、大汗淋漓.这体现了皮肤的_______和______功能
22、在植物根尖的结构中,幼根的生长一方面要靠________区细胞分裂增加细胞数量,另一方面要靠伸长区细胞的体积增大,植物的枝条是由_________发育来的。
23、水螅的身体呈____对称,有____个胚层。涡虫的身体呈____对称。它们都有口无____。
24、不同的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一起,形成具有_______的结构,叫做系统。
25、根据消化系统模式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消化道中最膨大的部分是[ ]_____。
(2)分泌的消化液中不含消化酶的消化腺是[ ]_____,它所分泌的消化液的名称是_____。
(3)人体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器官是 。其内表面具有皱襞和绒毛
且小肠绒毛壁、毛细血管、淋巴管壁都很薄,仅由一层 构成;
(4)人体不需要消化即可吸收的物质有 、 、 。
26、细胞通过_____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生物生命活动所需的营养物质和能量都来自植物的叶绿体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由_____(填叶绿体或线粒体)分解有机物并释放_____,供细胞生命活动利用.
27、线粒体可使细胞中的一些________,通过复杂的变化,将其中储存的________释放出来,供______利用。
28、人体有三种血管: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静脉就是将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____________的血管:毛细血管的管壁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管内血液流动最慢,这样的结构特点便于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进行____________;人体内,血液经过体循环后由____________血变成了____________血。
29、有“绿色水库”之称的是 生态系统。
30、人体基本组织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四大类。其中分布广泛的是________。
31、将根尖的四个区域与其相应结构特点连线
32、植物细胞保持一定形态的主要原因是细胞膜的作用。 (_____)
33、下图1表示某绿色植物的叶片,图2表示该植物细胞结构示意图,A、B分别代表不同的物质,箭头表示物质进出叶片的方向,据图分析回答:
(1)与动物细胞相比,该植物细胞中特有的结构有叶绿体、________________。
(2)吃酸梅会感觉到非常酸,这些酸味物质存在于图2中的[⑤]___________。图2中,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是[④]____________。
(3)当叶片进行光合作用时,A表示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填二氧化碳或氧气);当叶片进行呼吸作用时,则A代表的物质是___________(填二氧化碳或氧气)。
(4)绿色开花植物,经传粉受精后,雌蕊的____________发育成我们食用的果实。
34、使用显微镜观察时要规范操作,请在横线上填写正确答案
⑴取镜和安放:一手握住________,一手托住_______,一般将显微镜放在实验台上略偏左的位置上。
⑵对光:转动_______,使低倍镜正对通光孔,然后将遮光器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用____眼注视目镜内,_____ 眼同时睁开。转动 _______ 将光线反射到镜筒里,使视野均匀白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