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植物细胞结构中,具有支持和保护作用的是( )
A.细胞核
B.线粒体
C.细胞膜
D.细胞壁
2、如图是在同一玻片上相互连通的草履虫培养液,在A端加入食盐,草履虫将如何运动( )
A.不动
B.在A、B之间运动
C.从B向A运动
D.从A向B运动
3、下表是无土栽培番茄时营养液中的无机盐含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无机盐种类 | 氮 | 磷 | 钾 | 微量元素 |
无机盐含量(mg/L) | 192 | 30 | 378 | 1.08 |
A.番茄对氮、磷、钾的需求量较大
B.无机盐主要在根尖成熟区被吸收
C.微量元素需求量少,可以不施加
D.无机盐通过导管运往番茄植株的各个部分
4、下列选项中所用研究方法对应不正确的是( )
A.随州市中小学生疫苗接种情况——调查法
B.观察草履虫在水中的运动——观察法
C.光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实验法
D.探究种子萌发所需要的环境条件——观察法
5、在野外调查生物种类时,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细心观察,全面记录
B.将好看的花草采回家
C.只记录喜欢的生物
D.品尝不知名的果实
6、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应在载玻片中央滴的是一滴( )
A.清水
B.生理盐水
C.稀碘液
D.氢氧钠溶液
7、下列现象中不是生物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的是( )
A.惊弓之鸟
B.蜻蜓点水
C.杯弓蛇影
D.望梅止渴
8、徽州蜜桔,又名大头柑,果皮橙黄色,果肉多汁甜美,被誉为“江南第一柑”。果皮中细胞壁增厚的细胞、果肉细胞构成的组织分别属于( )
A.保护组织、营养组织
B.保护组织、输导组织
C.机械组织、营养组织
D.机械组织、输导组织
9、荷叶具有“自洁效应”,即水滴在荷叶表面形成球状,滚落时可带走叶面的灰尘和杂质。同学们查阅资料得知:荷叶表面有一层蜡质,但能够溶于物质甲。为了探究蜡质对荷叶“自洁效应”的影响,他们将一片荷叶分为①、②区域(如图)( )
区域 | ① | ② |
处理方法 | 用物质甲涂抹,5分钟后擦干 | 不作处理 |
分别滴加清水,观察水滴在叶面上的状态 | ||
实验结果 | 水凝聚成半球状水滴 | 水凝聚成球状水滴 |
A.处理方法中滴加在两个区域的水量应相等
B.半球状水滴滚落困难,不利于“自洁效应”
C.该实验说明荷叶表面蜡质有利于“自洁效应”
D.“自洁效应”对荷叶的光合作用不会产生影响
10、在探究“不同营养液对草履虫培养效果的影响”时,兴趣小组设计了下表实验。下列对实验的改进建议中,合理的是( )
组别 | 营养液种类 | 营养液数量 | 营养液温度 | 草履虫数量 |
甲组 | 稻草浸出液 | 500毫升 | 25℃ | 2只 |
乙组 | 稻草浸出液 | 500毫升 | 10℃ | 2只 |
①统一用稻草浸出液 ②营养液温度统一为25℃
③每组草履虫数量改为10只 ④增设用清水做培养液的对照组
A.①②③
B.①④
C.②③④
D.③④
11、光合作用的原料是( )
A.叶绿素、水和二氧化碳
B.光、叶绿素和水
C.水和二氧化碳
D.淀粉和氧气
12、如图表示某池塘中两种绿藻(X、Y)在不同水层的分布情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X、Y的最终能量来源于水中的有机物
B.Y的数量随着水层深度的加深而增加
C.与Y相比,X更适应光线较弱的水环境
D.光是影响两种绿藻分布不同的主要因素
13、在细胞分裂的过程中,关于染色体的变化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细胞核分裂时,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变化明显
B.新细胞和原细胞的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相同
C.染色体的数量存在一个加倍的过程
D.染色体数量的变化使新细胞中的DNA含量加倍
14、小明进行了观察蚯蚓的实验,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靠近前端有一明显的环带
B.实验过程保持体壁湿润
C.触摸其体壁既粘滑又粗糙
D.在报纸上移动比在玻璃上移动慢
15、我们在吃甘蔗时,首先要把甘蔗坚韧的皮削去,咀嚼甘蔗时会有很多的甜汁,那些咀嚼之后剩下的渣滓则被吐掉。这描述了甘蔗的哪些组织( )
A.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
B.保护组织、营养组织、分生组织
C.输导组织、营养组织、分生组织
D.上皮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
16、下列关于新冠病毒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核酸是新冠病毒的遗传物质
B.核酸位于新冠病毒的细胞核内
C.新冠病毒的繁殖方式为自我复制
D.新冠病毒必须寄生在活细胞内才能生活
17、下列有关叶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幼叶发育成叶
B.芽原基发育成新芽
C.叶芽中没有分生组织
D.芽轴发育成茎
18、黄豆是一种重要的农作物,我们食用的豆油、豆腐、豆浆等都离不开它。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黄豆属于被子植物
B.豆腐、豆浆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它们主要来自黄豆种子的子叶
C.豆芽是由黄豆的种子萌发形成的,其食用的主要部分由胚芽发育而来
D.一粒黄豆和一粒玉米相比,玉米有果皮,而黄豆没有
19、如图盖盖玻片的操作方法中,可避免玻片内出现气泡的是
A.
B.
C.
D.
20、下图是人类同卵双胞胎形成的过程示意图,①②③④代表生理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①发生在输卵管,④发生在子宫
B.④中胎儿所需营养通过胎盘、脐带从母体获得
C.②的基本过程为:细胞核分裂→细胞质分裂→细胞膜凹陷缢裂
D.两个胎儿的特性极为相似,但性别可能不同
21、从免疫的角度来看,注入人体内的狂犬病疫苗属于________;接种疫苗的人获得的免疫是________免疫,这属于人体免疫的第________道防线。
22、种子植物是能产生__________的植物,包括_________ 植物和_________植物。
23、植物需要最多的三种无机盐是含______的、含_______的和含 _______的。
24、小组同学为探究绿色植物光合作用,选择一种盆栽的银边天竺葵(叶片边缘部分的细胞中无叶绿体)作为实验材料。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请你一起参与探究并分析回答。
(1)为排除叶片中原有的淀粉对实验结果的影响,你采取的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 经过(1)的方法后,将实验装置放到阳 光下照射几个小时,再同时摘下叶片A、B, 利用酒精隔水加热进行脱色处理,然后滴加碘液,稍停片刻,用清水冲掉碘液,观察实验现象。
(2)叶片A绿色部分的实验现象是 ___;
(3)通过对叶片A绿色部分和非绿色部分实验现象的比较,可以证明 ________;
(4)装置中氢氧化钠的作用是 ___。
(5)通过对叶片A绿色部分和叶片B绿色部分实验现象的比较,可以证明 _______。
(6)若将装置中的“透明塑料袋”改为“黑色塑料袋”,同时取走氢氧化钠,重复上述一样的实验步骤,则通过比较叶片A、B绿色部分的实验现象可以证明 _____。
25、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中都离不开神经系统的调节。下面就让我们通过“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这一实验课的经历,并结合如图来感受一下:
(1)同学们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听清教师所讲授内容,应依赖于你的听觉。在听觉形成过程中,能够直接接受外界声波冲击产生振动的结构是[②]_____;具有对声波敏感的细胞,能够接受振动刺激形成神经冲动的结构是[⑤]____。
(2)进行实验之前,需要对照老师板书的材料用具清单清点实验台上的物品。你不仅可以看清近处的材料用具,也能看清远处的板书,这是因为眼睛结构中的[c]____具有调节作用,使外界物体形成的物像能够落在[e]______。
(3)实验过程中,如果你在点燃酒精灯时,手不小心碰到了火焰,会迅速缩回来。这是因为完成缩手反射的神经中枢在_____中,缩手反射属于______反射(填“条件”或“非条件”)。
(4)当发现酒精里的叶片变成黄白色时,你可以准确地用镊子夹起小烧杯,放在实验台上。你的上述动作之所以能够协调准确,是因为神经系统中______的调节作用。
(5)青少年时期,学习任务重,用脑较多,应该有足够的睡眠,每天的睡眠时间不少于_____小时。
26、除了病毒之外,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________。
27、细胞是生物体的__基本单位,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__、__、__.
28、实践题:你在市场上购买有包装的食品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29、对照课本P26图示,完成下面内容的填写。
人体的头部有口、鼻、眼、耳等器官。___部把连接头部和躯干部。躯干部的前面:胸部和___部,后面:___部和腰部。上肢分为____臂、_____臂和手。下肢分为大腿、小腿和足。
30、自然界影响生物的环境因素可以分为两类: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31、仔细分析下列生物之间的关系,将对应的答案用线连起来
32、植物通过蒸腾作用散失水分是一种浪费。(_______)
33、下图为人体消化、呼吸、循环及排泄生理活动示意图,其中的A、B、C、D表示人体几大系统。①、②、③、④、⑤、⑥表示人体的某些生理过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②所示的生理过程是通过______实现的。
(2)A系统的功能是______。
(3)图中代谢废物排出体外的途径有______条。
(4)营养物质进入C系统后,至少需要______次流经心脏,才能到达下肢肌肉细胞。
34、观察图桃花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该图除了表示桃花的结构外,还可表示桃花的_______过程。花谢以后要结桃子,还需要经历的另一个重要生理过程是________。
(2)图中序号3、4、5所示结构共同组成_______。
(3)⑦受精后可发育成种子中的___(“胚”或“胚乳”);我们平时所吃的桃子,其食用的果肉部分是由图中的[3]________发育而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