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图是几种生物示意图,属于单细胞生物的是( )
A.①②
B.③⑤
C.③④
D.④⑤
2、人们在患有急性炎症验血时,往往会发现血液中增多的是( )
A.红细胞
B.白细胞
C.血小板
D.血红蛋白
3、科学家们利用某些细菌来修复被石油污染的土壤或者海洋,这些细菌属于生态系统中的( )
A.生产者
B.消费者
C.分解者
D.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4、维持体温的相对稳定,是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基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测量体温只能在腋窝,其他部位不能判断是否发烧
B.人的体温就是通过直肠所测得的温度
C.人体被细菌、病毒感染时,体温会升高
D.发烧对人体百害无一利
5、果农在果园放养蜜蜂后,柑桔挂果率明显提高。这是因为蜜蜂能帮助植物( )
A.开花
B.传粉
C.受精
D.结果
6、瓢虫以蚜虫为食。科研工作者对自然保护区的瓢虫和蚜虫数量进行了调在研究,得到如图所示结果。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a代表瓢虫,b代表蚜虫
B.瓢虫所需能量最终来源于蚜虫
C.随着瓢虫的数量增加,蚜虫会被消灭殆尽
D.瓢虫和蚜虫在生态系统中都是消费者
7、2023年10月1日,杭州亚运会上的“显眼包”机器狗又来了,在帮忙运铁饼时竟然摔倒在地,但没关系,爬起来再干,网友夸赞它“真的好敬业”。下列哪项能作为判断机器狗是否为生物的标准( )
A.是否耗能
B.能否运动
C.能否说话
D.能否生殖
8、“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诗中的“豆”和“根”分别属于( )
A.营养器官、营养器官
B.生殖器官、生殖器官
C.营养器官、生殖器官
D.生殖器官、营养器官
9、某小组将调查到的生物进行分类,他们将金鱼、水草、莲、水鸭等归为一类,将松树、狗尾草、玉米、麻雀等归为一类( )
A.按照生物的形态结构特点
B.按照生物的用途
C.按照生物的数量
D.按照生物的生活环境
10、“儿童疾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这句诗描绘了一幅唯美的画面。就油菜和黄蝶的结构层次而言,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它们都由上皮组织、分生组织、输导组织、营养组织等组成
B.它们能由小长大与细胞的生长、分裂和分化密切相关
C.油菜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植物体
D.黄蝶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动物体
11、每到冬天,森林里都铺满了一层厚厚的落叶。年复一年,森林里的落叶层并没有越积越厚的主要原因是
A.被人类收集走用做柴火烧掉了
B.落叶被鸟儿叼走建筑巢穴了
C.牛、羊等食草动物将其吃掉了
D.细菌和真菌逐渐将其分解了
12、自然界是由生物和非生物组成的,诗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描绘出春天的景象,这句诗中提到的生物有( )
A.2种
B.3种
C.4种
D.5种
13、小明用显微镜观察数字“96”,他在视野中看到的物像是( )
A.69
B.96
C.
D.
14、小华特别喜欢吃绿豆芽,决定自己用绿豆种子发豆芽。下列有关绿豆种子萌发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胚可发育成幼苗
B.种子的萌发首先要吸收水分
C.胚根首先突破种皮
D.子叶发育成叶
15、美西螈有黑、白两种体色。下图是美西螈核移植实验示意图,请据图判断,由融合细胞发育成的新个体的体色应为( )
A.黑色
B.黑白相间
C.白色
D.灰色
16、若某生态系统中四种生物所含有机物的总量如图,假设这四种生物都参与构成食物链,并只构成一条食物链。据图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这条食物链可表示为丙→丁→甲→乙
B.若某一残留有毒物质进入该食物链,则乙体内该物质的含量最高
C.图中生物再加上分解者可以构成生态系统
D.在该生态系统中,甲和丁属于消费者
17、使用农药DDT的地区虽然只占有陆地面积的一小部分,可是在南极的企鹅体内也发现了DDT,这种现象说明( )
A.DDT的挥发性极强
B.这些南极企鹅可能是从施药地区迁过去的
C.考察队把DDT带到了南极
D.不同的生态系统是相互联系的,物质循环具有全球性
18、图示“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操作步骤。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本实验的目的之一是探究光照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
B.该实验的正确操作顺序为③②⑤④①
C.④为隔水加热,叶绿素溶解于小烧杯中的酒精里
D.⑤的见光部分变成了蓝色,证明光合作用产生了淀粉
19、下列有关动物的主要特征说法错误的是( )
A.蝗虫的外骨骼能防止水分蒸发
B.鱼运动的主要方式是游泳
C.蚯蚓的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是节肢动物
D.家兔体腔内有膈
20、壁虎断尾再生过程中,断尾处的细胞通过分裂不断增多,此时细胞内发生的变化不包括
A.细胞核一分为二
B.细胞膜向内凹陷、缢裂
C.细胞质分成两份
D.形成新的细胞膜和细胞壁
21、一台显微镜的目镜是50×,物镜是10×,则这台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___________倍。
22、若玻片上写的字母是“p”,则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物像是________。
23、生物分类有三个标准:(1)按_______分,可以分为动物、______________和其它生物;(2)按__________分,可以分为陆生生物和______________;(3)按用途分,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_、家禽、家畜和宠物。
24、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相比除具有以上结构外,还具有_____、_____、叶绿体.
25、如图是生产者、消费着和分解者的关系示意图。据图回答:
(1)图中[1]的扮演的成分是(_______)
(2)图中的消费者是(______)、(______)
(3)图中细菌和真菌构成的成分是(______)
(4)该图中的非生物因素是(_______)。
26、(1)生物学是研究________和_______的科学。
(2)气孔是植物蒸腾作用的_______,也是气体交换的_______。
(3)_______生态系统有绿色水库和地球之肾之称。
(4)_______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5)在制作动物细胞玻片标本时,在载玻片上滴加一滴______。
(6)藕断丝连是常见的现象,这里的丝来自植物体的_______组织。
(7)缺少含_____的无机盐,油菜就会只开花而不结果实。
27、我们食用的面粉主要由小麦种子的_________提供,而食用的花生油则主要来自花生种子的______部分。
28、与植物体的保护组织功能相同的是人体的______组织。
29、在胃里,蛋白质在胃蛋白酶的作用下分解为氨基酸(______)
30、荒漠中生活的骆驼刺,地下的根比地上部分长很多,这是骆驼刺对荒漠______环境的适应。海豹的皮下脂肪很厚,这是对______海域生活适应的表现。
31、请将两列中相关的内容连接起来
32、剪掉一根枝条的顶端,这根枝条无法继续生长。( )
33、每个人的生命都是从一个细胞的发育开始的,请据图回答:
(1)A表示正在受精的细胞,受精完成后形成_________,她的形成标志着新生命的开始,其形成的场所是_____________。
(2)D是由B、C经过分裂和分化等过程后形成的,其生长发育的场所是母体的_________并通过_________和脐带从母体获得所需的营养物质和氧气,排出代谢废物。
(3)母亲怀孕约266天左右,胎儿发育成熟,从母体的阴道产出的过程称为__________。
34、粽子是端午节的美食,主要原料是糯米,也有加入豆子、猪肉等。
(1)粽子中的淀粉,在消化道的______中开始消化,先被初步消化为______。
(2)猪肉中的蛋白质在[ ]______中被初步消化,最终在[ ]______中被彻底消化为______。
(3)人体的①器官能分泌______,这种消化液中______(填含/不含)消化酶。
(4)粽子被消化后,其中的营养物质主要通过消化道的[ ]______进行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