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属于器官的是( )
A.小白鼠
B.马铃薯块茎
C.草履虫
D.茎的形成层
2、生活在南极的企鹅的血液循环系统非常特殊,它们的脚趾和鼻子等部位有很多血管,以将血液循环到这些部位防止它们冻结,这体现了( )
A.环境适应生物
B.生物适应环境
C.环境不会影响生物
D.生物影响环境
3、下图甲、乙两个玻璃瓶中分别装有等量萌发的种子和煮熟后冷却至室温的种子,在温暖的地方放置一夜后,运用加水排气法,将瓶中气体分别排入装有等量澄清石灰水的两支试管中,观察石灰水的变化。此装置可探究种子在萌发时产生了大量的( )
A.氧气
B.二氧化碳
C.有机物
D.能量
4、明代《农政全书》中记载:“凡植果木,先于霜降后,锄掘转成圆垛,以草索盘定泥土。”介绍了移栽树木时根部要带土移栽,主要目的是( )
A.减弱植物的光合作用
B.防止幼根和根毛损伤
C.抑制根吸收水分
D.减弱植物的蒸腾作用
5、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
A.海洋生态系统
B.森林生态系统
C.草原生态系统
D.生物圈
6、为了研究肾脏的功能,科学家利用微穿刺法将显微操纵仪插入肾小囊腔中进行微量化学分析(如图),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与①相比,②内流动的液体含有明显较多的二氧化碳
B.与①中液体相比,等量的④中液体尿素的含量明显增加
C.由③刚流入④的液体中,含有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
D.正常情况下,微吸管提取的囊内液中不含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
7、如图所示为显微镜视野内某生物体所处位置及运动路线,则此生物体的实际位置及运动路线应为( )
A.
B.
C.
D.
8、细胞呈双凹圆盘状,而且没有细胞核,这些特征与下列哪种功能相适应( )
A.运输氧气
B.加速凝血
C.运输养料
D.吞噬病菌
9、人体内产生二氧化碳的部位是( )
A.肺泡
B.血液
C.组织细胞
D.组织液
10、俗话说“笋有多大,竹有多粗”,意思是竹笋钻出地面就与长成后的竹茎一样粗细。说明竹子的茎中没有( )
A.木质部
B.韧皮部
C.形成层
D.表皮
11、在生物学中,科学家会使用多种科学方法研究生物的特征、习性、数量等。下列研究与所用方法对应正确的是( )
A.研究某植物叶片边缘的形态属于比较法
B.研究生物之间的相似程度应用调查法
C.要了解某地区的麻雀种类应用观察法
D.研究水中溶氧量对金鱼呼吸的影响应用实验法
12、壁虎的断尾在再生过程中,细胞通过分裂不断增多。此过程中细胞内发生的变化不包括( )
A.细胞核一分为二
B.细胞膜向内凹陷
C.细胞质分成两份
D.形成新的细胞壁
13、下图中的阴影部分表示两种生物都具有的细胞结构,下列选项不符合的是( )
A.细胞壁
B.细胞核
C.细胞质
D.细胞膜
14、在合肥芜湖路上的梧桐树,一到深秋就开始落叶,这体现了生物的哪些基本特征( )
①有生长现象②排出代谢废物 ③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④能适应环境 ⑤能繁殖后代 ⑥有遗传和变异现象
A.①②⑥
B.③④⑤
C.②③④
D.④⑤⑥
15、“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产生这种现象的非生物因素是 ( )
A.土壤
B.温度
C.生物
D.寺庙和尚
16、如图所示为花蕊结构的概念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是雌蕊
B.丙发育成种子
C.乙是花柄
D.丁是子房
17、如图是三种不同形态的细菌,图中A、B、C依次是( )
A.球菌、螺旋菌、杆菌
B.杆菌、球菌、螺旋菌
C.球菌、杆菌、螺旋菌
D.螺旋菌、球菌、杆菌
18、自然界中的生态系统大小不一、多种多样。下表中列举的生态系统与其作用或特点对应正确的是( )
选项 | 生态系统 | 作用或特点 |
A | 森林 | 调节气候、净化空气,被称为“地球之肾” |
B | 沼泽 | 在净化水质和蓄洪抗旱方面有重要作用 |
C | 湖泊 | 分布在多水和过湿地区,被称为“地球之肺” |
D | 关山草原 | 为人类提供饮用、灌溉及工业用水的水源 |
A.A
B.B
C.C
D.D
19、红豆杉被誉为植物中的“大熊猫”,它与真正的大熊猫都具有的细胞结构是 ( )
A.细胞壁、细胞质、染色体
B.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C.细胞膜、细胞质、叶绿体
D.细胞核、染色体、细胞壁
20、下列是小刚探究某种外部条件对水稻种子萌发的影响,实验结果如下:
| 温度 | 水分 | 空气 | 萌发率 |
甲组 | 25℃ | 适量 | 充足 | 99% |
乙组 | 5℃ | 适量 | 充足 | 10% |
上述实验说明种子萌发需要( )
A.适宜的温度
B.一定的水分
C.充足的空气
D.以上都正确
21、血清与血浆在成分上的主要区别是血清中没有__________________。
22、生物都生活在一定的__________中,在___________因素和___________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使生物都能适应一定的环境。
23、“中小学生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剩”“食品安全”“公共卫生与健康”等状况令人担忧,表现在:无机盐摄入量不足,贫血现象普遍存在;多糖分、高脂肪的饮食习惯使肥胖儿童逐年增多;校园周边聚集流动摊点等.为改善青少年营养健康问题,国务院批准实施“学生饮用奶计划”.请根据材料分析回答:
(1)谷类食物为人体提供的主要物质是________,它是我们最主要的________物质.
(2)多糖分、高脂肪饮食使人肥胖,是因为这类食物中含有较多的________.
(3)“学生饮用奶”富含的维生素____能促进钙的吸收,还富含维生素A,可预防________.
(4)“学生饮用奶”有利于中小学生发育和成长,主要因为牛奶中所含的________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该物质可在________内初步消化,最终在小肠内彻底分解.
(5)在购买包装食品时,首先要注意食品的________和保质期,其次要关注成分、厂名、地址、产品标准代号、生产许可证编号等.
24、据图回答,1表示细胞的__过程;2表示细胞的__过程.
25、在个体发育过程中,一个或一种细胞通过分裂产生的后代,在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上发生差异性的变化,这个过程叫做细胞分化。
26、除病毒外,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______。
27、食物的营养成分在消化管内被水解成可吸收的小分子物质的过程叫__________。小分子营养物质通过黏膜上皮细胞进入__________的过程叫吸收。
28、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刺激所发生的有规律的反应,就叫_____。反射是通过一定的神经结构__________完成的。
29、图III为蚕豆叶的下表皮图,请写出1-4结构名称:
(1)1________ 2________3________4________
回答问题:
(2)[1]与[4]细胞的区别在于:________。
30、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是 、 和适宜的温度.
31、用线将人体的基本组织与主要的分布部位联系起来
32、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共同特征,其实质就是有机物分解。 (_______)
33、如图所示为有荚膜的细菌的模式图,据图回答:
(1)图中[6]是______,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2)[1]是________,对细菌起__________作用
(3)图中[5]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细菌都是______细胞的生物体,生殖方式是进行_______生殖有些细菌相互连接成______,但每个细菌都是________的,其营养方式为______,属于异养
34、下图表示观察叶片结构的部分实验过程示意图及叶片横切面的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制作叶片横切面临时切片时,正确的切片方法是 。
A.迅速地一次切割
B.缓慢切下
C.迅速来回拉切
D.缓慢来回切
(2)叶片的结构包括表皮、[ ]____和叶脉三部分,其中图①属于植物的_______组织。
(3)表皮上分布的[ ]_____是水分散失的“通道”,也是气体交换的“门户”,它的开闭受______控制。
(4)植物通过_______作用参与了生物圈的水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