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只白色公羊与一只黑色母羊交配,生下的小羊全部表现出白色,此现象可解释( )
A.黑色母羊必为Aa
B.白色公羊必为Aa
C.控制黑色的基因消失了
D.控制黑色的基因未消失但不表现
2、珍珠是人们常见的装饰品,河蚌(下图)体内分泌珍珠质的结构是( )
A.鳃
B.外套膜
C.口
D.足
3、下列各项,能表明狼具有社群行为的是( )
A.有首领
B.能防御敌害
C.能交流信息
D.有生殖能力
4、下列对图示生物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甲以DNA为遗传物质,但没有染色体
B.甲乙丙丁都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C.乙正在进行分裂生殖
D.丁由地上的子实体和地下的根两部分构成,是多细胞生物
5、下列各组生物中,能构成食物链的是 ( )
A.草、鼠、兔
B.草、兔、鹰
C.马、牛、羊
D.鲜花、蜜蜂、蝴蝶
6、农民伯伯收获的粮食要晒干保存,所依据的原理是( )
A.袋装杀菌
B.低温抑菌
C.脱水抑菌
D.巴氏灭菌
7、关于微生物与人类之间的关系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微生物能使食物腐烂,使人患病,因此我们要消灭所有的微生物
B.多数酵母菌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可提取供医药使用
C.黄曲霉是一种病毒,能产生黄曲霉素这种强致癌物质
D.金霉素、卡那霉素等抗生素是某些放线菌产生的,对疾病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可以无限制的使用
8、下列生物与其适应生存环境的结构,对应正确的是( )
A.蝄虫—有相似的体节
B.蚯蚓—生殖器官发达
C.河蚌—运动器官是足
D.蝗虫—体表有外套膜
9、植物生长需要量最多的是含( )的无机盐。
A.氮、磷、钾
B.钙、氮、钾
C.硼、磷、钾
D.氮、锌、钾
10、下列动物与其结构特点不相匹配的是( )
A.水螅——体表有刺细胞
B.涡虫——身体两侧对称
C.蛔虫——消化器官发达
D.缢蛏——运动器官是足
11、儿童和青少年的骨的特性是( )
A.骨弹性大、硬度小
B.骨弹性大、硬度大
C.骨弹性小、硬度大
D.骨弹性小、硬度小
12、“动物的形态结构与其功能或生活环境相适应”是生物学的基本观点之一。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河蚌有贝壳,可以保护柔软的身体
B.青蛙前肢短小,后肢发达,适于跳跃
C.鲫鱼有适于水中气体交换的鳃,适应水生生活
D.猪肉绦虫的生殖器官退化,适应寄生生活
13、细菌和真菌的主要的繁殖方式分别是( )
A.有性繁殖 分裂繁殖
B.孢子繁殖 有性繁殖
C.孢子繁殖 分裂繁殖
D.分裂繁殖 孢子繁殖
14、爬行动物的生殖发育方式比两栖动物高等,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
①卵生
②胎生
③体内受精
④体外受精
⑤生殖和发育摆脱了对水的依赖
⑥卵外有卵壳保护
⑦卵内含有丰富的养料和水分
A.③⑤⑥
B.①③⑥
C.⑤⑥⑦
D.③⑤⑦
15、2023年4月,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禄丰市恐龙研究近期取得新进展——1948年在禄丰发现并命名的三叠中国龙发现了最完整的头骨标本,证实三叠中国龙是中国龙属的独立恐龙种。此项研究不仅为中国龙属的头部解剖学提供了新的有效信息,还为未来早期分化的新兽脚类恐龙研究提供了更多数据。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间接证据
B.地层中的化石按一定顺序出现
C.化石记录了生物进化的历程
D.遗传、变异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导致了生物的进化
16、下面是“观察酵母菌和霉菌”实验中的部分操作及现象分析,错误的是( )
A.用碘液对酵母菌进行染色,显微镜下能看到细胞中染上颜色的细胞核和淀粉粒
B.显微镜下观察到有的酵母菌长出大小不一的突起,这是酵母菌在进行出芽生殖
C.用放大镜观察青霉,可以看到一条条白色的直立菌丝顶端长有成串的青绿色孢子
D.用显微镜观察青霉临时装片,可以看到直立菌丝顶端有呈放射状或扫帚状的结构
17、下列关于人体运动的叙述,错误的是:
A.人体的运动系统主要由骨、关节和肌肉组成
B.骨骼肌由中间的肌腹和两端的肌腱组成
C.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
D.每块骨骼肌的两端附着在同一根骨上
18、恩格勒和勃兰特于1897年在其巨著《植物自然分科志》中,将被子植物分为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下列关于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种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两种植物种子的主要区别是有无胚乳
B.两种植物种子均有种皮和胚
C.两种植物种子的基本结构是相同的
D.两种植物的胚均由胚芽、胚轴、胚根、子叶构成
19、哺乳动物在运动的过程中需要能量,下列与能量来源直接相关的是( )
①呼吸系统②生殖系统③内分泌系统④消化系统⑤神经系统⑥循环系统
A.①②⑤⑥
B.①⑤⑥
C.①④⑥
D.②④⑤⑥
20、某班学生调查了部分家庭中各成员眼皮的形状,将结果汇总如表,根据表格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组别 | 父母性状 | 调查的家庭数 | 子女性状 | ||
父 | 母 | 双眼皮 | 单眼皮 | ||
1 | 双眼皮 | 双眼皮 | 62 | 47 | 15 |
2 | 单眼皮 | 单眼皮 | 56 | 0 | 56 |
3 | 双眼皮 | 单眼皮 | 77 | 53 | 24 |
4 | 单眼皮 | 双眼皮 | 80 | 64 | 16 |
A.控制单眼皮的基因是显性基因
B.控制单眼皮的基因是隐性基因
C.单眼皮的性状是隔代遗传的
D.控制双眼皮的基因是隐性基因
21、老百姓常说“夜猫子(猫头鹰)进宅,无事不来”,所以人们就驱赶、捕杀它。你认为这种说法有道理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不经过______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这种生殖方式称为______。
23、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群体内部往往形成_____,成员之间有_____,有的群体还形成_____。
24、控制人口增长的有效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
25、在脊椎动物中,最低等的动物是_______类,最高等的动物是__________。
26、珍稀植物一般是指由于________的变迁或人为破坏而处于灭绝边缘的植物.
27、螳螂的个体发育要经过 、 、 三个时期,像这样的发育过程为 。
28、地球上的植物有(_______)多万种,分(_________)植物和(__________)植物两大类。
29、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有坚韧的____,身体和____都分节。
30、食物腐败变质常常是由于微生物的________、________引起的。
31、请将下列动物类群和与其相对应的部分特征合理搭配起来
32、昆虫是唯一能飞行的节肢动物类群。(_____)
33、如图是人类起源与发展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从如图可以看出,在森林古猿向人类进化的过程中,第一步最重要的变化是_________
(2)为了在地上捕猎到足够的食物,古人类开始_________从而大大提高了捕猎的效率,这一点,也使得人与动物有了本质的区别。
(3)从图中可以看出,人类使用的工具越来越复杂,其重要原因是工具的使用推动了_________的发展。
(4)1863年,英国博物学家赫胥黎利用比较解剖等方法,首次提出“________”的理论。
(5)我国有56个民族组成,但从种族划分来看,主要属于________人
34、美国白蛾自1979年首次在我国发现,给我国农林业资源造成极大破坏,影响我国生态安全。科研人员不断探索针对美国白蛾灾害的有效防治措施。
(1)美国白蛾的发育是从______________开始的,其受精方式为______________。其发育过程经历了______________期,因此属于______________发育类型。
(2)在其发育的不同时期可采用不同的消灭方法,如:人工防治、化学防治和物理防治等;有研究对较大面积爆发白蛾疫情的林木进行化学防治,利用飞机喷洒两种化学药剂,结果如表:
处理 | 施药前幼虫数目 | 1天 | 3天 | 5天 | 7天 | 11天 |
化学药剂A | 975 | 942 | 902 | 429 | 132 | 91 |
化学药剂B | 993 | 421 | 57 | 2 | 0 | 0 |
对照组 | 980 | 990 | 1002 | 1134 | 1583 | 1987 |
可以得出:化学药剂______________灭虫效果好。上述研究中对照组的处理措施是______________。
(3)美国白蛾往往以幼虫和蛹的形式随着木材等货物的运输进行传播。2021年我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如果你是检疫人员,你认为可采取______________的措施来尽可能的遏制美国白蛾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