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为减少粗糙洞穴对蚯蚓身体的摩擦,小明给蚯蚓身体涂了一层凡士林,但不久后蚯蚓就死亡了。下列关于这一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
A.涂凡士林后,蚯蚓的生活缺少水分
B.涂凡士林后,蚯蚓不能正常呼吸了
C.涂凡土林后,蚯蚓在洞穴中不能摄取食物了
D.涂凡士林后,蚯蚓的运动阻力大大增加了
2、下列动物全是软体动物的一组是( )
A.河蚌、蚯蚓、蜗牛
B.鲍鱼、河蚌、乌贼
C.乌贼、水螅、蛔虫
D.田螺、河蚌、蚯蚓
3、蘑菇营养价值高,味道鲜美,被世界卫生组织认定为“五大保健品”之一。下列有关蘑菇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蘑菇属于细菌
B.蘑菇味道鲜美均可食用
C.蘑菇通过孢子繁殖
D.蘑菇营寄生生活
4、观察图,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④和⑤组成雄蕊
B.图示生殖方式是有性生殖
C.③是子房
D.若⑦是受精卵,将来发育为胚
5、下列关于微生物与人类关系的分析,错误的是( )
A.链球菌使人患扁桃体炎——寄生
B.真菌使人患足癖——寄生
C.细菌、真菌使面包发霉——寄生
D.豆科植物与根瘤——共生
6、当你用手将食物放入嘴里时,上臂肌肉所处的状态是( )
A.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都舒张
B.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都收缩
C.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
D.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收缩
7、下列细菌中,营腐生生活的是:( )
A.结核杆菌
B.痢疾杆菌
C.肺炎双球菌
D.枯草杆菌
8、在下列哪种环境中,霉菌最容易生长( )
A.腐烂的橘子
B.干燥的皮鞋
C.潮湿的沙滩
D.真空包装的辣条
9、经过训练的导盲犬能够引导视障人士安全过马路。从行为获得的途径看,下列动物行为与此相同的是( )
A.喜鹊筑巢
B.蜜蜂采蜜
C.老马识途
D.大雁南飞
10、下列措施与呼吸作用原理的应用无关的是( )
A.养花的花盆底部留有几个小孔
B.萝卜放冰箱储存减缓空心现象的出现
C.适当提高温室大棚里二氧化碳的浓度
D.洪水过后农田及时排涝
11、某地大量捕捉青蛙,以至稻田里害虫大量繁殖,水稻减产,原因是破坏了生态系统的( )
A.生产者
B.分解者
C.食物链
D.消费者
12、下列动物行为与所属的类型匹配不当的是
A.螳螂捕蝉---取食行为
B.两虎相争---防御行为
C.公鸡打鸣---节律行为
D.蝴蝶交尾---繁殖行为
13、《舌尖上的中国》是一部美食类纪录片,该节目主题围绕中国人对美食和生活的美好追求,用具体人物故事讲述了中国各地的美食生态。下列榜上有名的美食,制作过程中没有利用细菌或真菌的是( )
A.湖北排骨藕汤
B.山西老陈醋
C.浙江绍兴黄酒
D.黑龙江伊春酸菜
14、“西路蝉声唱,南冠客思深”“戴盔披甲舞长须,刀剑随身一勇夫”分别描述的是蝉和小龙虾,你认为它们都属于节肢动物的理由是( )
A.身体都分为头、胸、腹三部分
B.都有相同的生活环境
C.都有翅膀,能够飞行
D.体表有外骨骼,身体和附肢都分节
15、跟随神舟十二号飞船上太空的“延安苹果”畅销北京、上海、广州等30多个城市,成为延安市宝塔区农民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延安苹果”味道好主要由遗传物质决定
B.“延安苹果”的培育方法是诱变育种
C.“延安苹果”具有的变异是不可遗传的
D.“延安苹果”的性状会受到栽培地环境的影响
16、节肢动物是动物界中种类最多、数量最大、分布最广的类群。下图几种动物不属于节肢动物的是( )
A.蝴蝶
B.螃蟹
C.蜘蛛
D.蚯蚓
17、乌贼在遇到敌害时,从墨囊中喷出“墨汁”,这种行为属于( )
A.领域行为
B.防御行为
C.生殖行为
D.社群行为
18、仿生技术的含义是( )
A.利用生物体内的物质,应用到科学领域中
B.模仿动物的动作,研制高科技含量的科学设备
C.模仿生物的某些结构和功能来发明创造各种仪器
D.利用动物做“生产车间”,生产人类所需要的物质
19、节肢动物的共同特征是( )
A.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
B.体表有外骨骼
C.头部有感觉器官触角、单眼、复眼和取食器官口器
D.用气管进行呼吸
20、早在三千年前,我国劳动人民就开始养蚕,生产蚕丝,为提高蚕丝的产量,要延长家蚕的哪个时期( )
A.成虫
B.受精卵
C.幼虫
D.蛹
21、人体的传染病,主要是由微生物引起的,例如艾滋病就是由一种____引起的,这种病毒在人体内的淋巴细胞中破坏____细胞导致人体的____下降。
22、动物园内的小猴子正在做骑自行车表演,小猴子的这种行为属______________。(填“先天性行为”或“学习行为”)
23、光合作用的表达式:_____。
24、在生存斗争中,通过激烈的竞争,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称为_____,其结果是_____。
25、家蚕的一生要经历_____、________、____、____四个时期,称为______。
26、细菌有球状, 状和 状三种不同形态
27、线形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 ,呈圆柱状,体表有角质层,有口有肛门。
28、动物的学习行为一旦形成,就不会改变。___________。(判断对错)
29、白菜地里常有菜青虫危害,可是过了一段时间后,则常常有蝴蝶飞舞,菜青虫是__________,而蝴蝶则是____________,两者之间还有一个阶段是_________。
30、下表为“探究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的实验设计,请根据表中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培养皿编号 | 种子的数量(粒) | 种子所处的外界条件(其他外界条件均适宜且相同) |
A | 50 | 培养皿底部垫有浸湿的滤纸 20℃ |
B | 50 | 培养皿底部垫有浸湿的滤纸-10℃ |
C | 50 | 培养皿底部垫有干燥的滤纸 20℃ |
D | 50 | 培养皿中的水淹没种子 20℃ |
(1)如果用培养皿A与B进行对照实验,所探究的问题是种子的萌发是否需要适宜的 ?
(2)若需探究水分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应选用 和 两组培养皿做对照实验.
(3)如果用培养皿A(有空气)和D(无空气)进行对照实验,结果发现A组种子能正常萌发,D组种子不能萌发,这说明种子的萌发需要 .
(4)若要探究光照对该种子的萌发有无影响,请完成下列实验方案的设计和结果分析.
第一步:在培养皿底部铺上滤纸,并加入适量的水,然后取等量的两份种子分别放人两组培养皿中(温度控制在20℃);
第二步:将一组培养皿置于 的环境中,另一组置于黑暗的环境中,培养一段时间.
结果分析:如果两组培养皿中种子萌发的结果基本相同,则说明光照对该种子的萌发 (填“没有”或“有”)影响.
31、将下列动物与相关的动物类群用线连接;
32、判断题
(1)酱油在制作过程中,需要经过发酵。(______)
(2)制作酸奶需要密封而制作葡萄酒不需要密封。(______)
(3)病毒没有细胞结构。(______)
(4)鸟类的孵卵是鸟类到了繁殖期才有的行为因而不是先天性行为。(______)
(5)所有的细菌都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 (______)
(6)细菌非常小,只有用高倍显微镜才能观察到细菌。 (______)
(7)病毒都是有害的。(______)
(8)一个细菌也是一个细胞,所以也有完整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_____)
33、19世纪末美国和英国的工业迅速发展。此前,工业地区周围林木的树皮是浅色的,白天在树上栖息的桦尺蛾种群,主要是浅色蛾,偶尔出现突变的黑色蛾。短短十几年以后,桦尺蛾种群的大多数是黑色蛾。有人为探究这种现象,做了如下实验,将深色桦尺蛾和浅色蛾分别进行标记后,放养于不同地方,一段时间后,将所释放的桦尺蛾尽量回收,统计其数目,结果如下表。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遗传学上,我们将桦尺蛾的体色称为__________。根据达尔文的进化理论来解释,生物原本就存在不同的表现类型,经过长期的___________,最终达到了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结果。
(2)若某个时期深色桦尺蛾回收数量远远多于浅色桦尺蛾,说明该地区________(选填“A”或“B”):
A.环境质量优良 B.环境污染严重
(3)如果把这地区已被熏黑的桦树所产生的种子,播种在另一个没有黑烟污染的新环境,对于新长出桦树的叙述,以下哪种说法是正确的(______)
A. 树干为黑色,因为其亲代树干为黑色
B. 树干为黑色,因为黑烟使浅色树干突变为黑色
C. 树干为浅色,因为黑色树干是环境造成并不能遗传
D. 树干为浅色,因为形成层会长出新组织取代黑色树干
(4)已知蝙蝠也会捕食这些浅色蛾和深色蛾,但是它们不像鸟类用视觉找寻食物,而是利用声波定位食物。如果在1940年,突然此地区鸟类全被蝙蝠所取代,则在1948年,此地区浅色蛾和深色蛾的比例最可能为(______)
A. 浅色蛾93%,深色蛾7%
B. 浅色蛾51%,深色蛾49%
C. 浅色蛾29%,深色蛾71%
D. 浅色蛾22%,深色蛾78%
34、请从“藻类植物、被子植物、单子叶植物、肾蕨、马尾松”中选三种名称填在下面对应的方框①、②、③中,完善有关植物分类的概念图。
①_____;②_____;③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