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比较马、蝙蝠的前肢和鹰的翼骨骼,发现他们虽有差别,但也有许多共同特征。据此推测合理的是( )
A.有共同的祖先
B.运动方式相同
C.生活环境相同
D.前肢功能相同
2、如图是小秦同学收集的几种植物图片,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以上植物中,属于种子植物的是②④⑤
B.①的叶片特别薄,可作为检测空气污染的指示植物
C.②与④相比,不同点主要是②的种子外面没有种皮包被,④的种子外面有种皮
D.③具备根、茎、叶的分化,属于孢子植物
3、下列有关动物运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游泳是适应水环境的运动方式
B.有翅昆虫能飞,扩大了生活范围
C.行走是人类特有的运动方式
D.滑翔是飞行动物省力的运动方式
4、如图是显微镜下观察到的青霉结构图,关于青霉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可以用于提取青霉素
B.属于多细胞生物
C.①是青绿色的孢子,能繁殖后代
D.可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5、蝗虫可以生活在干燥的陆地,是因为它有防止水分散失的结构( )
A.体表的革质翅
B.坚硬的外骨骼
C.覆盖全身的表皮
D.体表的大量鳞片
6、手足口病是某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之一,可引起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溃疡,传播快、易流行,多发生于5岁以下的婴幼儿。本病主要通过食物,口鼻飞沫及接触传播。下列关于该肠道病毒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病毒个体微小,但肉眼可见
B.该病毒在肠道内分裂增殖
C.该病毒结构简单,有遗传物质
D.该病毒有细胞壁起保护作用
7、我国科学家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在野生植物中提取的青蒿素是治疗疟疾的特效药,这一功能体现了( )
A.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B.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C.生物多样性的潜在价值
D.生物多样性的直接和间接价值
8、以下有关血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B型血的病人可以接受AB型人的血
B.一个健康成年人一次可以献血300mL
C.人体血液中红细胞多了,是由于患有贫血症
D.血液中血浆约占45%淡黄色、半透明
9、抗生素主要是由细菌、霉菌或其他微生物产生的次级代谢产物或人工合成的类似物,主要用于治疗各种细菌感染或致病微生物感染类疾病。下列关于抗生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青霉素等抗生素均由细菌产生
B.抗生素类药品都不会变质失效
C.生病的人都要服用抗生素才能康复
D.滥用抗生素对身体有害
10、“一夜海潮河水满,鲈鱼清晓入池塘。”鲈鱼游泳时,维持鱼体平衡的部位主要是( )
A.胸鳍
B.背鳍
C.尾鳍
D.臀鳍
11、下列有关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的是,其中说法你不认同的是( )
A.蜜蜂采蜜可帮助植物传粉
B.蚯蚓作为分解者,它促进了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C.不要人为捕杀麻雀,会影响生态系统平衡
D.老鼠蟑螂蚊子是有害动物,可以灭绝
12、鱼在水里游动的前进动力来自( )
A.胸鳍的摆动
B.所有鱼鳍的协调摆动
C.尾鳍的摆动
D.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
13、课堂上,同学们一会儿看黑板,一会儿看课本,他们既能看清黑板上的字又能看清课本上的字,这是因为眼球中有具有调节作用的( )
A.瞳孔
B.角膜
C.玻璃体
D.晶状体
14、细菌在适宜的环境中不到半个小时能完成一次繁殖。下列关于细菌的生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菌通过分裂进行生殖,一分为二
B.繁殖的后代所含遗传物质与原细菌不同
C.细菌的快速生殖与荚膜有直接关系
D.在环境适宜时,细菌能快速形成芽孢
15、如图依次表示4个不同生态系统的有关数据或关系。①表示各营养级重金属富集后的积累量,②表示各营养级有机物含量,③表示生态系统各成分间的关系,④表示能量金字塔。以下据图所绘的食物链,正确的是( )
A.图①:丙→甲→乙→丁
B.图②:丙→乙→甲→丁
C.图③:丁→甲→乙→丙
D.图④:戊→乙→丙→甲→丁
16、病毒与人类关系非常密切,下列生产活动利用了病毒的是( )
A.车间生产胰岛素
B.培养食用菌
C.生产“沼气”
D.制作疫苗
17、下列有关生物圈中动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牛和羊属于植食动物
B.虎和狮属于肉食动物
C.棕熊属于杂食动物
D.秃鹫和蚯蚓等动物都是消费者
18、下列除哪项外都是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
A.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
B.作为消费者消耗有机物
C.引起动植物和人患病
D.与动植物共生
19、下列有关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实验中,为避免杂菌污染,接种后的培养基要进行高温灭菌
B.“观察鱼的呼吸”时,需将蓝墨水滴加在鱼鳃后缘,否则无法观察到实验现象
C.“观察蚯蚓的运动”时,要经常用湿棉球轻轻擦拭蚯蚓的体表,使其保持湿润
D.可以用牛肉汁培养基培养噬菌体
20、植物的根吸收的水分主要用于( )
A.光合作用
B.蒸腾作用
C.植物生长
D.呼吸作用
21、下图为小萧同学体细胞中,控制眼睑性状的一对基因Aa位于一对染色体上的示意图。请分析作答:
(1)在人体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数为_______对,染色体的成分主要是_______和_______。
(2)小萧体细胞中的这一对染色体,若含有A基因的染色体来自母方,那么含有a基因的染色体则来自_______。小萧是个女生,她体细胞中的性染色体组成是_______。
(3)人类的单眼皮和双眼皮是一对_______,而小萧的眼睑表现为双眼皮,据此可断定单眼皮为_______(填“显性”或“隐性”)性状。
(4)已知小萧的父亲为单眼皮,那么小萧母亲体内控制眼睑性状的基因组成是___________,小萧和父亲在眼睑性状上一表现出差异的现象,在生物学上称为_______。
(5)小萧的父母准备要二胎。小萧想要一个弟弟,她的愿望能够实现的概率是_______。
22、 类和 类的动物的体温不随外界的变化而变化,它们可以通过自身的调节而维持体温的恒定,它们是 动物。
23、下图是某生态系统食物网简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起点是从_____固定太阳能开始的。
(2)图中营养级别最高的生物是_____;从进化角度看,图中最高等的动物是_____。
(3)该图中青蛙与蜘蛛的关系是____________。
(4)猫头鹰获得能量最多的食物链是_________________,在该食物链中,草消耗1000千焦的能量,猫头鹰最多可获得________千焦能量。
24、鸟类飞行的基本方式是 ,最省力的方式是 。
25、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群体内部往往形成一定的 、成员之间有明确的 ,有的群体中还形成等级。
26、鸟类呼吸系统发达,有______辅助肺的呼吸。鸟类体温不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是_______动物。
27、潮湿的食品在春天、夏天和秋天里容易腐败质变,这说明微生物生长和繁殖除需要有机营养外,还需要_________和_________等外界环境条件。
28、(1)两栖类的繁殖行为相对简单;鸟类具有比两栖类更为复杂的繁殖行为,如,_____________(请列举其中的两种),这使它们具有更高的卵孵化率和后代成活率;哺乳类则有着更加复杂的繁殖行为,如,母狮会凭经验把幼狮转移到安全的地方,以躲避鬣狗的袭击,从行为获得途径上看,这属于____________行为。
(2)两栖类的青蛙雌雄抱对后将卵细胞和精子产到水中,进行体外受精,而鸟类和哺乳类都是体内受精。两栖类的受精卵必须在水中发育;鸟卵具有更为复杂的结构,如为胚胎发育提供水分的_________________和防止水分散失的卵壳等;哺乳类的早期发育则是在体内完成的。由上述比较可见,与两栖类相比,鸟类和哺乳类的生殖和发育都不受___________________的限制,它们的分布范围因此更加广泛。
(3)两栖类和鸟类都是卵生,而哺乳类是胎生,这使得哺乳类的后代成活率大大提高。与胎生的生殖方式相适应,哺乳类体内特有的器官是___________________。
(4)通过以上生殖发育特点的比较,可以看出这三类动物从低等到高等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
29、蚕豆种子中最重要的,作为新植物的幼体的是___,其组成部分中将来发育成茎和叶的结构是________,种子萌发时最先突破种皮的是________,它将发育成蚕豆植株的根。
30、正常人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数为_______条。
31、
32、一个西瓜有许多粒种子这取决于一朵花中有许多雌蕊。(______)
33、如图为“植物根尖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请在“[ ]”填字母,“ ”内填文字)
(1)请写出A、B、C、D四部分的名称:A._____、B._____、C.______、D.______。
(2)[____]处的表皮细胞向外突起就形成了根毛,这是植物根吸收_______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
(3)根之所以能够长长主要是因为[ ]___区的细胞不断分裂,[ ]___区细胞不断伸长的结果。
34、下图是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示意图,I、II表示生理过程.A、B、C表示物质,甲、乙、丙表示生态系统的生物组成部分。请据图回答:
(1)I、Ⅱ表示的生理过程依次是_______。A、B、C表示的物质依次是_________。乙和丙依次是_______________。
(2)生理过程I的能量转变是____________。生理过程Ⅱ的生理意义是_____________。
(3)为证明B是生理过程I的原料,某学习小组利用天竺葵植株进行了如下实验:设置对照实验装置→暗处理→光照几小时→叶片脱色→漂洗叶片一向叶片滴加碘液→用清水冲掉碘液,观察现象。设置对照实验装置时,两个实验装置的区别是_____;叶片脱色时被去掉的物质在生理过程Ⅰ中的作用是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