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西安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二物理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20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4题,共 120分)
  •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一块月球上的岩石被带到地球上,其质量变大了

    B.一块银锭被压成了银饼,其质量变小了

    C.一块冰熔化成了水,其质量没有变化

    D.1kg块的质量比1kg木头的质量大

  • 2、下列测量仪器使用正确的是(       

    A.   

    B.   

    C.       

    D.   

  • 3、下列关于密度说法,你认为正确的是(  )

    A.已知,则体积相同的实心铜块和铝块,铜块的质量大

    B.同种物质的密度一定相同

    C.固态物质的密度一定比液态物质的密度大

    D.密度跟物质的质量成正比,跟体积成反比

  • 4、下列估计的数据与实际最接近的是(  )

    A.中学生食指的长度为1.6cm

    B.教室的空间高度为4m

    C.人的一次脉搏时间为10s

    D.中学生百米赛跑的时间为0.8s

  • 5、下图所示的“海市蜃楼”在我国古书《史记》、《梦溪笔谈》中都有记载。如图所示光现象中与“海市蜃楼”形成原理相同的是(  )

    A.手影游戏

    B.池水变“浅”

    C.水中倒影

    D.激光准直

  • 6、关于认识声的产生和传播条件,下列实验中,所用实验方法不属于“转换法”的是(  )

    A.将正在发声的音叉触及水面

    B.在正在发声的扬声器上撒上碎泡沫屑

    C.将正在发声的闹钟放入玻璃罩中,并用抽气机逐渐抽出罩内空气

    D.固定在敲响大钟上的铅笔在纸上留下锯齿状曲线

  • 7、3月12日是我国的植树节,植树造林人人有责。如图是小明正在植树的情景,他旁边小树的高度约为(       

    A.

    B.

    C.

    D.

  • 8、对于远视眼患者(如图所示)而言,近处物体成像的位置和应采取的矫正方式是(     

    A.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需配戴凸透镜

    B.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需配戴凹透镜

    C.像落在视网膜的后方,需配戴凸透镜

    D.像落在视网膜的后方,需配戴凹透镜

  • 9、下列有关物态变化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

    A.北方的冬天,室外堆的雪人变小是汽化现象,需要吸热

    B.冻肉从冷库拿出时表面有一层白霜是凝固现象,需要放热

    C.冬天雾凇和霜的形成都是凝华现象,需要放热

    D.干冰用于人工降雨时,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滴或者凝华成小冰晶,需要吸热

  • 10、在国际单位制中,压强的单位是

    A.千克

    B.帕斯卡

    C.牛顿

    D.米

  • 11、下列生活中的光学现象分析正确的是(       

    A.图甲,灯光下的手影是光的折射现象

    B.图乙,国家大剧院在水中的倒影是光的反射现象

    C.图丙,人在船上看到水中的鱼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D.图丁,海市蜃楼是光的色散现象

  • 12、声现象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如图所示,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图中,将扬声器对准烛焰,播放音乐,烛焰会跳动,说明声波能传递信息

    B.乙图中,真空罩抽气后听到闹铃的声音变小,说明声音的传播不需要介质

    C.丙图中,正在发声的音叉激起水花,运用了转换法来说明声音产生的原因

    D.丁图中,车间的工人佩戴耳罩,是为了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 13、下列图象中能正确反映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

       

    A.甲和乙

    B.甲和丙

    C.乙和丙

    D.丙和丁

  • 14、小明通过焦距为8cm的凸透镜看到了提示牌上“关灯”两字放大的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关灯”两字放大的像是实像

    B.提示牌上“关灯”两字在凸透镜的焦点上

    C.提示牌上“关灯”两字到凸透镜的距离小于8cm

    D.提示牌上“关灯”两字到凸透镜的距离大于16cm

  • 15、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只要在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它发出的声音

    B.公共场所要小声交谈,“小声”指的是声音的音调低

    C.做“B超”检查,利用了声波传递能量的特性

    D.中高考期间学校周围路段禁止鸣笛,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 16、生活处处有物理,留心观察皆学问.对以下常见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人体正常体温是39℃

    B.严冬北方窗户上的“冰花”结在玻璃的外侧

    C.冬天坐汽车时,经常发现在汽车前挡风玻璃上出现“雾气”,打开暖风吹驾驶室的玻璃即可消除

    D.夏天冰棒冒“白气”与冬天人口呼出的“白气”都是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小水珠

  • 17、测量仪器是实验探究的重要工具,下列关于测量仪器的使用说法正确的是(  )

    A.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必须从零刻度线开始测量

    B.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读数时可以将温度计从液体中取出

    C.使用量筒测量水的体积,读数时视线应该与凹液面底部相平

    D.用天平测量物体质量时,向右盘加减砝码并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

  • 18、小明用量筒量取溶液,视线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读数为18毫升,俯视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10毫升。则小明实际倒出的溶液体积(  )

    A.小于8毫升

    B.大于8毫升

    C.等于8毫升

    D.无法确定范围

  • 19、下列实例中,属于减小摩擦的是(  )

    A.汽车轮胎上刻有花纹

    B.轴承中装有滚珠

    C.运动鞋底有凹凸不平的花纹

    D.打球时用力握紧球拍

  • 20、如图所示,三辆小车在平直公路上向东匀速行驶,三辆小车的速度如图所示。若以甲车为参照物,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丙车向东运动

    B.乙车向东运动

    C.乙车向西运动

    D.丙车向西运动

  • 21、甲车从P出发、乙车从Q点出发,甲乙相向而行,它们的图像分别如图(a)、(b)所示。乙比甲早出发1秒, 甲到Q点时,乙未到达P点且距离P点1米,则此时乙到Q的距离为(  )

    A.2米

    B.3米

    C.4米

    D.9米

  • 22、如图所示是神舟十五号航天员乘组第三次出舱活动的图片。航天员们在太空协同工作时,必须借助电子通信设备进行交流,原因是(  )

    A.太空中噪声太大

    B.声音只能在空气中传播

    C.宇航服不能传递声音

    D.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 23、甲车从P点出发、乙车从Q点出发,甲、乙相向而行,它们的s-t图像如图(a)、(b)所示。乙比甲早出发1s,甲到Q点时,乙离P点1m,此时乙到Q点的距离(  )

    A.可能为2m

    B.可能为4m

    C.一定为8m

    D.一定为6m

  • 24、下列几种估测最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A.人步行的速度约为5m/s

    B.全新的2B铅笔长约18cm

    C.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

    D.正常人心脏每秒钟跳动72次左右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5、一个身高为1.7米的中学生站在平面镜前3米处,则镜中的像高______米。若要使镜中的像离他本人4米,则该中学生应当__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平面镜_____米,此时像的高度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 26、在图中,圆筒的直径d_______cm,秒表的读数为_______s

  • 27、测一个约为6N的力时,应选用的最恰当的弹测力计的规格是______。

    A.量程为10N,分度值为0.2N       B.量程为5N,分度值为0.1N

  • 28、如图是甲、乙两车在平直公路上同时向东行驶的s-t图像,则

    (1)乙车的速度是_________

    (2)时,甲车与乙车通过的路程分别是_________m_______m

    (3)时,甲乙两车的___________(速度/路程/位置)相同;

    (4)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向___________运动。

  • 29、起重机将货物在5秒内从地面提升到15米处这时平均速度是______m/s,合_____km/h.

  • 30、太阳光穿过浓密的树叶孔隙,在地面形成明亮的光斑;当太阳正对凸透镜时,有时在透镜的另一侧白纸上也能看到一个明亮的光斑,前者光斑的形成就因为光的____________________,后者光斑的形成说明凸透镜对光有____________________作用。

  • 31、医学上针对外伤的疼痛常用“冷疗法”治疗,其原理是医生用一种叫做氯乙烷的液态有机物,对准人的伤口处喷射,它在皮肤上迅速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同时________(放出/吸收)大量的热量,使人体受伤部位的皮肤血管收缩,神经纤维传导速度变慢,类似局部麻醉,人的伤痛很快消失,同时防止伤口处形成淤血.

  • 32、光在真空的传播速度为______m/s。让一束太阳光通过棱镜射到白屏上,如图,在白屏上就形成一条彩色光带,这种现象叫做光的______,这种现象表明太阳光是由______混合而成的,最早由英国物理学家______发现的,其中红、绿、______被称作光的三原色。

  • 33、小明用刻度尺测量某物体长度,如图所示,则物体长度为_______cm。

  • 34、2021年9月20日,长征七号遥四运载火箭将天舟三号货运飞船成功送入预定轨道,为后一步入驻的航天员提供物质保障。

    (1)火箭发射前,工程师要向火箭加注液氧作助燃剂。液氧温度为,读作_______,常温下如果将液氧倒出,会发生_______(填物态变化);

    (2)火箭起飞后约597 s将飞船送到约200 km的近地轨道,随后天舟三号与在轨运行空间站组合体完成了自主交会对接。对接完成后,相对于空间站组合体,天舟三号是_______的,相对于地球,天舟三号是_______的。

三、实验题 (共1题,共 5分)
  • 35、在研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实验中,进行的实验过程如下甲乙丙丁戊图所示:

    (1)实验中,认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即为木块A所受滑动摩擦力的原因是:当物体保持______运动时,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其力的关系为f=F。这里使用的实验研究方法有______法。

    (2)由甲乙两图可知,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______有关。

    (3)由______两图可知,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有关。

    (4)由于实验中难以保持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同学们对实验进行了如图丁和戊的改进。你觉得这样改进的好处是______

四、解答题 (共3题,共 15分)
  • 36、

    11000kg的水可供这套节水型洁具冲洗多少次?(已知1L=103m3

    2)该家庭每月节约用水多少kg?(设平均每天使用10次,每月以30天计)

     

  • 37、杠杆平衡时,动力F1 的大小为 20 N,动力臂l1 为 0.4 m,阻力臂l2 为 0.1 m,求阻力F2 的大小。

  • 38、在测定某液体密度时,有一同学测出了液体的体积、容器和液体的总质量.实验做了三次,记录如下:

    液体的体积V/cm3

     

    5.8

     

    7.8

     

    10

     

    容器和液体的总质量m/g

     

    10.8

     

    13.0

     

    m′

     

     

    试求:(1)液体的密度ρ

    2)容器的质量m0

    3)表中的m′

     

五、作图题 (共3题,共 15分)
  • 39、如图所示,杠杆在F1、F2的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L2是F2的力臂,在图中画出力F1的力臂L1以及阻力F2

     

     

  • 40、请补充完成光线通过透镜的光路图;

  • 41、如图所示,请画出重5N的物体B对地面的压力的示意图。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205
题数 41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实验题
四、解答题
五、作图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