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我国陆地领土面积及其地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约1700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一位 B.约997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二位
C.约960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三位 D.约937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四位
2、长江和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且孕育了古老灿烂的华夏文明,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长江和黄河的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 )
A.上游
B.中游
C.下游
D.入海口
【2】关于两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处是南岭,是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的分水岭
B.黄河②处河段形成“凌汛”,易发生洪水灾害
C.长江中游有众多的支流汇入,其中③是汉江
D.长江干流有多座水电站,④是世界第一大水电站
【3】“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是保护长江的核心理念。下列措施与其相违背的是( )
A.沿岸生产生活污水达标排放
B.多在长江干流上修建水电站
C.迁走长江沿岸1公里范围内的化工厂
D.退耕还林,退田还湖
3、下图所示的四条河流中,干流由低纬度流向高纬度且结冰期较长的是( )
A.
B.
C.
D.
4、京沪高速铁路全线将优先采用以桥代路方式开工建设,“以桥代路”的主要目的( )
A.展现我国一流的桥梁技术
B.节约东部地区宝贵的耕地
C.投资大,拉动我国的经济增长
D.给野生动物留下迁徙通道
5、“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描述的是
A.天山 B.横断山 C.大兴安岭 D.祁连山
6、读“长江水系图”,和“黄河水系图”回答下面问题。
【1】白居易写到“欲寄两行迎尔泪,长江不肯向西流”,说明我国地势特征是( )
A.中间高,四周低
B.东高西低
C.西高东低
D.中间低,四周高
【2】与黄河“脚肿”密切相关的是( )
A.“大量脱发”
B.“腹泻”
C.“动脉阻塞”
D.水电站
【3】医治黄河“腹泻”(水土流失)的最佳“药方”是( )
A.退耕还林
B.退耕还湖
C.加固大堤
D.南水北调
7、关于西北地区地形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A. 以平原、山地为主 B. 以丘陵、高原为主
C. 以高原、盆地为主 D. 以山地、丘陵为主
8、关于黄土高原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位于大兴安岭以北
B.位于秦岭以北
C.位于地势第三级阶梯
D.内蒙古高原以北
9、如图示意“2028年我国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预测)”,读图完成下题。
预测2028年我国人口比重最大的年龄段是( )
A.55-59岁 B.45-49岁 C.25-29岁 D.5-9岁
10、马来群岛大部分地区属于热带雨林气候,其特征是( )
A.夏季多雨冬季少雨 B.气候温和降水丰沛
C.炎热少雨 D.全年高温多雨
11、地势决定河流的流向。在青海省有一条河,由于其流向的原因,被称为“倒淌河”。根据我国的地势特点,可判断这条河流的流向是( )
A.自西向东流
B.自东向西流
C.自南向北流
D.自北向南流
12、关于我国土地构成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各类土地所占比例不尽合理,难利用的土地偏多
B.各类土地资源都非常丰富
C.后备土地资源较丰富
D.耕地和林地的比重大
13、2020年全国土地日的宣传主题是“节约集约用地,严守耕地红线”。图1为我国土地利用类型构成图,图2为我国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对我国土地资源的利用与2020年全国土地日宣传主题相符的是( )
A.草地比重大,可以更多地开垦为耕地
B.尽管耕地比重大、后备土地资源充足,也要节约用地
C.人均耕地面积小,必须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
D.林地比重较大,大力砍伐森林有利于促进经济持续发展
【2】对于我国土地资源地区分布的描述,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A.横断山区有大量的林地资源
B.天山以南盆地以耕地为主
C.草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
D.北方地区耕地类型以水田为主
14、我国被称为侨乡的省区简称是( )
A.粤、闽、
B.湘、桂、
C.鄂、粤、
D.桂、闽
15、我国是世界上重要的海洋大国,海洋资源丰富,应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加快建设海洋强国。完成下面小题。
【1】我国海洋资源丰富多样,下列属于海洋资源的是( )
①海水晒盐 ②滨海矿砂 ③沿海农田 ④海底油气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保护海洋生态环境,促进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季节性休渔
B.填海造陆建楼
C.开垦红树林
D.禁止捕捞海洋生物
16、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共有( )个民族
A. 56 B. 55 C. 57 D. 60
17、清明假期过后,同学们到离城市较近的“学农”基地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同学们在“学农”基地观察到,这里主要种植蔬菜、花卉,同时还发展禽、蛋等生产。其主要原因是
①郊区地形多样,适宜发展多种农业生产②距城区较近 ,运输方便,可保证农产品的新鲜③郊区的科技水平高消费水平高,产品价格高④城市人口稠密,对花卉、.蔬菜、禽蛋等的需求量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学农”活动可以帮助同学们认识到
A.农业是衣食之源,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B.农业是生存之本,是国民经济的主导
C.只要农业发达,工业发达与否并不重要
D.农业是衡量经济发展水平的唯指标
18、下列关于我国疆域和民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我国少数民族人口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地区
B.从纬度位置看,我国地跨热带、温带和寒带
C.我国与14个国家隔海相望
D.汉族的地位最高
19、黑龙江的黑河至云南的腾冲这条线作用是( )
A.400毫米降水分界线 B.南北方分界线
C.一月平均气温0℃分界线 D.人口密度分界线
20、调节水资源季节分配不均的主要措施是( )
A.跨流域调水 B.修建水库
C.节约用水 D.修建机井,抽取地下水
21、我国领土最南端位于 。
22、我国有_____个温度带,海南岛属于_______带。
23、我国北方地区的气候特点是 。
24、水资源短缺的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 ;二是 。
25、三江源地区位于______高原的东南部,______省的南部,是______、______ 、______的源区,被誉为“_______”,这里是______的天堂,这里是______之源.
26、我国共有______个省级行政单位,其中有23个省,5个自治区,______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
27、冬季,我国南北气温__________,越往北,气温越低;夏季,全国普遍_________。
28、在我国各大洋流域中,流域面积最大的是 ______ 流域,面积最小的是 ______ 流域..
29、我国最大的内流河是______________,面积最大的湖泊是___________。
30、我们生活的地区,从温度带看属于______带,从干湿地区看属于______地区。
31、读“黄河水系图”,完成下列问题
(1)“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返”,“天上”是指________山;“海”是指________;
(2)黄河干流呈巨大的“_______”字形,黄河中游流经___________(高原),水土流失严重,以至于在下游形成著名的__________。
(3)在大西北的高山荒漠旁边,虽然地处半干旱地区,但确有近似江南的风景,肥沃的土壤,这就是著名的“塞上江南”,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的“塞上江南”指的是________平原。
32、读图按要求完成内容。
(1)图中大河是___,从河流的流向可以看出图示区域里的地势特征是____。该河流流经黄土高原中游地区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是___。
(2)图中A、B两工业基地分别是____、_____。
33、读“广州和哈尔滨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回答问题。
(1)1月气温,A地在___℃,B地在___℃。图B中的降水量大于150mm的月份是___月到___月。
(2)根据气温和降水情况判断两城市分别是:A为______,B为______。
(3)两城市降水量月份分配的共同点是:降水集中在_______(季节),不同的是_______(城市名称)的雨季长。
(4)从温差来看,两地_____(季节)的温差小,____(季节)的温差大。
(5)从气候类型来看,广州属于_______气候,哈尔滨属于________气候。
34、读图及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1:黄河是我国第二长河,她孕育了古老的中华文明。黄河源自巴颜喀拉山,从源头至内蒙古河口镇为上游段,河口镇至河南省的桃花峪为中游段,桃花峪至入海口为下游段。
材料2:黄河各段监测水土流失数据表
黄河沿岸监测点 | 兰州 | 河口 | 龙门 | 陕县 | 利津 |
年平均含沙量/(千克/立方米) | 3.48 | 6.67 | 33.3 | 37.7 | 24.7 |
年平均输沙量/亿吨 | 1.19 | 1.67 | 11.2 | 16.0 | 11.5 |
(1)黄河下游游荡在____平原上,河床宽,水流缓,泥沙大量淤积,致使河床平均高出两岸地面4~5米,成为世界闻名的“____”。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黄河流经____(上游、中游)的黄土高原,该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有:①土质疏松,②植被破坏严重③____。
(2)实验探究:水土流失与地表植被的关系。读下图,甲、乙、丙中沙土最多的是____。结论:同等降雨量,同等坡度,植被越繁茂,水土流失越____。因此,为了保持水土,可采取的措施:____。
35、读“黄河、长江水系图”,完成下列各题。
(1)长江和黄河均发源于我国的A____________高原,最终都注入B_________洋。
(2)黄河下游平原地区农业发达,主要的粮食作物是 。
(3)下列能反映甲处景观的图片是 ,说明该地区存在的严重生态环境问题是 ,原因主要有 (两点即可)。
(4)长江中游的①是 (城市),它是中游地区最大的城市和交通枢纽,在此处汇入长江干流的支流C是 。
(5)读图,长江的水能十分丰富,有“水能宝库”的称号,其水能主要集中 (上游、中游、下游)河段,在该河段建设了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② 。
(6)由于长江上游水土流失严重,使中下游的湖泊萎缩,河道淤积, (自然灾害)频繁发生,针对此灾害采取的措施有 (至少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