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战役发生在战国时期的有
①阪泉之战 ②马陵之战 ③长平之战 ④巨鹿之战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2、汉武帝为了巩固大一统王朝,在思想方面采取的措施是
A.推恩令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盐铁官营 D.铸币权收归中央
3、著名历史学家章开沅曾说:“1895年中国有三个人各自做出自己一生最重要的选择:康有为选择了变法,孙中山选择了革命……”促使他们做出人生重要选择的原因,是这一年( )
A.俄国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了中国大片领土
B.《马关条约》的签订,大大加深了中国的民族灾难
C.洋务运动兴起,促进了中国近代工业的产生和发展
D.列强索取的赔款数额加大
4、“传法为重,舍身为轻;六渡出海,终抵东瀛。”该材料评述的是
A. 鉴真东渡 B. 玄奘西行
C. 唐蕃会盟 D. 遣唐使来华
5、“我来自元谋,你来自周口,牵起你毛茸茸的手,爱让我们直立行走。”这是网络上颇为流行的诗句。如果要了解“我”,应该去( )
A. 北京市 B. 陕西省 C. 浙江省 D. 云南省
6、北魏农学家贾思勰在《齐民要术·种谷》中写道:“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这反映出作者主张( )
A.改进生产技术
B.发展商品生产
C.遵循自然规律
D.重视理论研究
7、隋唐时期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这段历史的基本特征是
A.国家产生和社会变革
B.繁荣与开放
C.政权并立和民族融合
D.经济重心南移与民族关系发展
8、韩非子在描述远古社会自然环境时,写道:“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因此,仅靠个人的力量和简陋的工具难以生存,原始人类最需要的应是( )
A. 学会制造工具 B. 住在山洞里 C. 种植水稻 D. 过群居的生活
9、他在位时,社会出现了比较安定的局面,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史称“光武中兴”,这位皇帝是 ( )
A. 刘邦 B. 刘彻(汉武帝) C. 刘秀 D. 刘备
10、《三国演义》里的“借东风”、“草船借箭”、“连环计”的故事为人们津津乐道,而它们都与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关键战役有关。这场战役是
A. 巨鹿之战 B. 官渡之战 C. 赤壁之战 D. 淝水之战
11、《史记卷四周本纪第四》记载:“封尚父于营丘,曰齐。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材料不能说明
A.分封功臣和亲属 B.当时实行分封制
C.诸侯向天子进贡 D.建立一些诸侯国
12、“尧有子九人,不以其子为后,见舜之贤也,而欲以为后。”这反映当时的推举标准是( )
A.举贤禅让
B.传子世袭
C.征战功绩
D.部落势力
13、中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有①戚继光 ②渥巴锡③岳飞④文天祥⑤郑成功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③④⑤ D. ①②⑤
14、明朝中期倭寇对中国沿海的武装抢劫日益猖獗,沿海各地遭到重大破坏,时称“倭患”,下列关于倭寇和倭患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倭寇是海盗武装集团 B.倭患发生于江苏、山东一带
C.明朝对倭患听之任之 D.郑成功是著名的抗倭爱国将领
15、《汉书·张骞传》载:“然骞凿空,诸后使往者皆称博望侯,以为质于外国,外国由是信之。”“凿空”是指张骞出使( )
A.西域
B.南越
C.匈奴
D.大秦
16、一位学生在自己的笔记中记录了下图所示的信息,据此判断他学习的内容是
★体例:纪传体通史 ★内容: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史事 ★对中国史学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
A.《道德经》
B.《韩非子》
C.《诗经》
D.《史记》
17、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局面的根本原因是
A.私学的兴盛
B.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大变革的出现
C.频繁的争霸战争
D.学术的繁荣和思想的活跃
18、唐朝是中国历史上诗歌创作的黄金时期.唐朝诗坛气象万千,名家辈出,其中被称为“诗仙”的唐代著名诗人是( )
A.
B.
C.
D.
19、“他模仿中原王朝制度,改革女真部落军政体制,颁行女真文字,发展生产,女真势力迅速壮大。”这里的“他”是指
A.耶律阿保机
B.元昊
C.完颜阿骨打
D.安禄山
20、成语是中国独有的语言形式,体现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积淀下来的智慧和价值观。在一代代国人心中,不断明确着我们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在下列成语典故中不应该做的是
A. 卧薪尝胆 B. 退避三舍 C. 毛遂自荐 D. 纸上谈兵
21、过程:张角成立____,经过十多年在社会底层传教,信徒已有数十万人。________年,精心策划领导的一场________、______的农民大起义终于爆发了,起义军在全国各地同时向东汉王朝发动猛烈进攻,腐败的东汉政权迅速处于_______的境地。最终,由于东汉军队的残酷镇压,________被镇压下去。
22、世界上最大青铜器是___________________。
23、将下列朝代字母按先后顺序正确填入空格内:
A南宋 B 北宋 C唐朝 D 隋朝
24、司马迁著有_______________一书,它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25、宋代农业发展: ______ 产量跃居粮食作物首位;南方的手工业兴旺: ______ 发展为著名瓷都。宋代南方的商业繁荣:集市发展,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______ 。
26、隋炀帝时,_____的创立,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确立:明朝科举要求答卷由八个部分组成,其中后四个部分为主体,每部分要有两股对仗的文字,因此称为“_____”
27、学完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后,你应该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博大精深。身为中华儿女,理应为祖先的优秀文明成果自豪。请你在横线是填写相应内容。
(1)张仲景:被称为“____”,著有《____》。
华佗:____时期(填朝代)著名医生,他发明了解轻病人痛苦的药“____”。
(2)贾思勰:他的农学著作是《____》;造纸术的改进者是东汉的____。
(3)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____(朝代)的____花了十多年时间写成的史学巨著《____》。
28、公元前841年,周厉王与民争利,引起“________”;晋惠帝在位时,手握重兵的八个王为了争夺中央政权,先后起兵,相互混战,史称“________”。
29、为加强中央集权,宋朝在中央设置___________管理政务,_________管理军务,合称_____________。为将地方财权收归中央,宋朝在地方设置____________。
30、夏、商、周的建立,我国进入了奴隶社会,这一时期曾经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明;夏、商、周的更替,揭示了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就相关知识,完成表格
朝代 | 建立者 | 建立时间 | 都城 | 亡国之君 | 古代文明成就(列举两项) |
夏 |
|
|
|
|
|
商 |
|
|
|
| |
周 |
|
|
|
|
31、请将下列人物与他们的成就进行搭配。
李冰 | 发明麻沸散 |
张骞 | 修筑都江堰 |
华佗 | 通西域加强汉朝与西域的沟通 |
祖冲之 | 改进造纸术 |
蔡伦 | 将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第七位 |
32、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历史人物。
(1)被誉为“人文初祖”的是_______。
(2)作品《史记》的作者______。
(3)“书圣”指的是______。
(4)“一心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著名治水英雄是_____。
3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材料二
——改编自沈括《梦溪笔谈》
材料三 16—17世纪中国著名科学家及其成就简表
姓名 | 著作 | 影响(地位) |
李时珍 | A | 总结了我国古代药物学成就,丰富了我国医药学宝库,在世界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
徐光启 | 《农政全书》 | 全面总结了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先进经验、技术革新和作者关于农学的创新研究成果,是明代末年一步重要的农业科学巨著。 |
宋应星 | 《天工开物》 | 全面总结了我国古代的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记述了中国在当时世界上具有先进水平的科学记述 |
材料四 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习近平
(1)根据材料一,指出我国唐、宋时期文学的主要表现形式。
(2)根据材料二,写出如图示意图技术的名称,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该技术的发明与应用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将表格3中A处内容补充完整,并概括这一时期中国科技发展的特点。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