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央视百家讲坛蒙曼教授所著图书《蒙曼说隋——隋文帝杨坚》一书,认为中国对世界历史影响最大的两位皇帝是秦始皇和隋文帝。这两位封建帝王对中国历史最大的共同影响是
A.结束分裂,完成统一
B.开创了科举制
C.开创了中央集权制度
D.修建了大运河
2、《中国通史》记载:“源于西汉...开辟的以首都(长安)为起点,经甘肃、新疆,到中亚、欧洲并连接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为此“通道”开通奠定基础的事件是
A.汉初“文景之治” B.张骞出使西域 C.卫青反击匈奴 D.设置西域都护
3、很多医院门口都有李时珍的塑像,主要因为他写了一本被誉为“东方医学巨典”的书籍,此书是
A. 《天工开物》
B. 《资治通鉴》
C. 《农政全书》
D. 《本草纲目》
4、有些成语就是一个历史典故,成语揭竿而起源自
A.国人暴动
B.陈胜吴广起义
C.楚汉之争
D.淝水之战
5、元朝时在民族大融合过程中形成的新民族是( )。
A.蒙古族
B.藏族
C.维吾尔族
D.回族
6、国家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公元6世纪80年代,中国重归统一时的朝代是
A. 秦
B. 西晋
C. 隋
D. 元
7、有人曾说;“唐明皇不会做皇帝。前半辈会做,后半辈不会做。”说“前半辈会做”是基于他统治前期的( )
A.光武中兴
B.文景之治
C.开元盛世
D.贞观之治
8、对下图人物的统治给予充分肯定,主要是因为( )
A.她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B.她帮助有病的唐高宗处理国政
C.她善于重用一些有才能的人
D.她的统治为唐朝中期的繁荣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9、夏朝筑有以城墙和护城河作为防护的城堡和大型宫殿,并且组建军队,制定刑法,设置监狱,建立起国家政权机构。这说明( )
A.中国早期国家产生
B.夏朝疆域辽阔
C.中央集权制度建立
D.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
10、与“距今约70万—20万年”“手脚分工明显”“能使用和制造工具”“学会使用火”相关的远古人类是
A.北京人 B.山顶洞人 C.半坡人 D.河姆渡人
11、《左传》“封建亲戚,以藩屏周”这一史料反映西周的社会制度是
A.郡县制 B.三公制 C.分封制 D.县制
12、我国原始人类建造的房屋令人惊叹,假如你是距今(2019年)7000年长江流域的原始居民,下列生活中不可能出现的是
A.
B.
C.
D.
13、《旧唐书》称:武则天“制公卿之死命,擅王者之威力”(意为诛杀公卿,独断专权).武则天遗言无字碑,由后人评价自己的功过。史学家之所以肯定武则天主要是因为( )
A.重用有才能的人
B.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C.其执政时期社会经济继续发展
D.减轻人民负担并提高人民的政治地位
14、下列历史典故中,与淝水之战有关的是
A.破釜沉舟 B.草木皆兵 C.三家分晋 D.三顾茅庐
15、《日本书纪》一书写到:“大唐国者,法式备定,珍国也,常须达。”为了实现书中所说的“常须达”,日本国政府采取的措施是( )
A.派武士来唐朝进行决斗
B.派商人与唐朝通商
C.派僧人到唐朝传播佛教
D.派遣唐使到唐朝学习
16、如图是1986年,北京市房山区琉璃河遗址1193号大墓出土的青铜器克岙(hé)。其上所刻铭文大意为:“我大封给你土地,供你享用,命克去燕为侯。再把羌、页……划归燕国管理。”克盉(hé)铭文反映的政治制度是( )
A.刺史制度
B.分封制
C.郡县制
D.县制
17、古书记载:“(神农氏)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这段材料描述的社会现象是( )
A.制作生产工具
B.种植五谷和蔬菜
C.通商交换
D.建造房屋
18、下列关于分封制的理解中不正确的是( )
A.目的是控制全国广大的土地
B.诸侯必须拥戴周王为共同的天子
C.诸侯向周王贡献财宝和特产
D.土地和人民归受封诸侯所有
19、唐朝诗人在《忆昔》诗中有“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禀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狼,远行不劳吉日出”的诗句。这首诗描述了唐朝繁荣富庶、天下太平的盛世景象。这一景象发生在以下哪一位皇帝统治时期( )
A.唐太宗
B.唐高宗
C.唐玄宗
D.唐中宗
20、北魏孝文帝将118个少数民族复姓改成汉族单姓,又带头与汉族女子通婚。上述措施的影响是
A.促进了南方经济的发展
B.促进了民族之间的交融
C.激化了民族之间的矛盾
D.提高了北魏的经济实力
21、隋朝大运河以__________为中心。
22、成都平原的“千里沃野,渔米之乡”得益于战国时期的水利工程__________。
23、_________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战国七雄中位于最南面的是_________国。
24、汉武帝接受董仲舒“______________,独尊儒术”的建议,把儒家学说立为正统思想,使儒家忠君守礼的思想成为大一统政权的精神支柱。
25、根据提示,写出相关作品。
(1)我国最早的一部长篇历史小说——
(2)“中国十七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
(3)我国美术史上不朽的作品——
(4)我国古典小说的高峰——
26、唐太宗把______嫁给吐蕃的赞普______,密切了唐蕃经济文化的交流,增强了汉藏两族的友好关系。
27、舜在位时,派_____治水,解除水患,并且在年老时让位于他。战国后期,秦国修建了____,使成都平原成为沃野,被称为“天府之国” 。
28、唐朝时,日本遣唐使来中国的主要目的是____
29、西汉历史学家_________编写《史记》,是中国第一部_________通史。
30、1662年 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了台湾,成为中国古代历史上的民族英雄;1839 年 领导的虎门销烟,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成为中国近代史上的民族英雄。
31、
Ⅰ组 Ⅱ组
人物 事件或作品 民族 首领 政权
汤显祖 平叛大小和卓 女真族 元昊 蒙古国
曹雪芹 《红楼梦》 蒙古族 阿保机 西夏
明太祖 《牡丹亭》 契丹族 努尔哈赤 后金
乾隆帝 厂卫制度 党项族 成吉思汗 契丹国
32、“诗词大会”显示中国古代文化的魅力。
(1)杜甫的诗忧国忧民,反映现实生活,后人称他的诗为________________
(2)生活于两宋之交的女词人____________词风委婉含蓄,清新淡雅。
(3)元杂剧作家关汉卿代表作是悲剧《_________》。
(4)《___________》是古典小说的巅峰。
33、在远古的中华大地上,孕育着古老的文明。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29年,我国青年古人类学者裴文中发现了北京人第一个头盖骨,轰动了世界。此后又陆续有新的发现,这样,北京人遗址的历次发掘中,共发现分属四十多个个体的北京人化石,十多万件石器和石片、一百多种动物骨骸,还有灰烬层厚达六米的用火痕迹。
——摘自部编七年级上历史教材
材料二: 在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发现了大量的文物,普遍发现了稻谷、谷壳、稻秆和稻叶等堆积物,厚度从一二十厘米到三四十厘米,最厚处达七八十厘米。从完整谷粒外形看,属于栽培的籼稻稻谷,距今约6700--6900年,比号称世界最古老的稻谷--泰国奴奴塔克遗址出土的稻谷还要早数百年。这些遗物分布在400平方米的范围内,说明这时有丰富的粮食储存物。
——《河姆渡文化》
材料三:“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针,平定蚩尤乱。世界文明,唯有我先”。
——孙中山
材料四:禹领导人民治理洪水,在外13年,三过家门而不入,与群众同甘共苦,战胜各种困难,终于获得成功。
——摘自部编七年级上历史教材
(1)请从材料一中找出北京人会使用火的依据?这段考古资料告诉我们研究人类起源的主要证据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列举这个时期我国长江、黄河流域原始居民的代表,材料二中通过考古发现世界上最早培育水稻的国家是?
(3)材料三中的“神州轩辕”指的是谁?人们给予他什么赞誉?
(4)材料四中大禹治理的是哪一条河流的水患?禹有什么优秀品质值得你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