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你知道“苏湖熟,天下足”这句话表明了两宋时哪个地区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粮仓( )
A.长江流域
B.太湖流域
C.黄河流域
D.珠江流域
2、正如《明朝那些事儿》中所说,”中国的老百姓历来是隐忍的,无论是什么样的困苦灾难,只要有一口饭吃,他们都会忍受着,不到最后一步,都不会走上造反这条路”。东汉末年出现”造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豪强地主横行
B.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
C.官僚机构拥肿
D.天灾与外族入侵不断
3、考古发掘发现,陕西省西安市东郊淄桥区的半坡遗址有密集的房屋,贮藏用的粮穴和饲养牲畜的圈栏。据此推断,半坡人的生活方式是( )
A.居无定所
B.采集渔猎
C.农耕定居
D.铁犁牛耕
4、如下思维导图中的内应填写
A.漠北
B.官渡
C.赤壁
D.避水
5、中国古代历史上发生过许多改变历史进程的著名战役。下列战役按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巨鹿之战 ②牧野大战 ③淝水之战 ④长平之战
A.①④②③
B.②①③④
C.②①④③
D.②④①③
6、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是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秦朝
7、唐太宗善于纳谏与宋太祖“杯酒释兵权”的共同目的是( )
A.防止国家分裂 B.休养生息 C.发展经济 D.巩固统治
8、下列对五代十国这一阶段情况描述正确的是
①五代十国是唐末藩镇割据局面的延续 ②这一时期的开国之君都是掌握兵权的武将
③南方相对安定 ④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9、河南洛阳龙门石窟的佛教造型艺术现存有魏晋南北朝的外国人、外族人造像,在石窟雕刻中也有反映西方文化的装饰纹样或图案。这主要反映了( )
A.雕塑艺术,源远流长
B.中外交往,交流互鉴
C.佛教艺术,绚丽多彩
D.民族融合,古老悠久
10、《金史》记载:上曰“……,惟金不变不坏。金之色白,完颜部色尚白,于是国号大金。”材料中的“上”指的是
A.耶律阿保机
B.元昊
C.完颜阿骨打
D.忽必烈
11、南朝时期,南方商品经济最活跃的城市是
A. 成都
B. 建康
C. 广州
D. 长安
12、某同学在做历史课堂笔记时,整理出下边的大事年表。据此判断他学习的应是清朝
A. 加强经济建设朝
B. 巩固边疆地区
C. 抗击外来侵略
D. 盛世帝国危机
13、学习隋唐史后,就历史阶段特征而言,你认为最能准确概括这段历史基本特征的是
A. 民族政权并立
B. 分裂走向统一
C. 繁荣与开放
D. 中外交往与冲突
14、考古发现是研究历史的重要证据。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出土的以下文物说明河姆渡原始居民
A.已从事农业生产
B.以捕鱼狩猎为生
C.有古朴的艺术追求
D.居住干栏式房屋
15、南朝的政治中心和最大的都市是
A. 建康
B. 洛阳
C. 咸阳
D. 西安
16、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业绩。下列古代成就出现于两汉时期的是
①发明造纸术 ②《伤寒杂病论》成书 ③《史记》成书 ④修建都江堰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17、“通大川,决壅塞,凿龙门……疏三江五湖,注之东海,以利黔首。”《吕氏春秋》中的这段记载描述的是传说中谁的功绩
A. 神农氏
B. 黄帝
C. 大禹
D. 炎帝
18、下示意图反映清朝实行的政策是
A.闭关锁国
B.对外开放
C.轻徭薄赋
D.重农抑商
19、有人说:“西汉亡于外戚,东汉亡于宦官”。此句话中所提到的“外戚”是( )
A.王莽 B.刘秀 C.张角 D.刘邦
20、小明同学编写了历史课本剧《孔子》的以下台词,下列台词符合孔子思想主张的是
A.“无为而治”,人们与世无争,天下就能太平
B.人们要互爱互利,反对各国相互攻伐残害生命
C.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得民心者得天下
D.要以德治国,统治者要爱惜民力,体察民意
21、毛泽东《沁园春·雪》一词中写道:“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请问这两位伟人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
22、填空题:战国时期,许多思想家发表各自的主张,形成不同的学派,出现“( )”的局面。清朝通过( ) 的推行,加强了思想控制,也严重阻碍了中国文化的发展。
23、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其代表作是《_________》。
24、唐太宗时 ___________(人物)和松赞干布的和亲增进了汉藏的友好关系;1727年,清朝在西藏设置 ______________ ,代表朝廷管理西藏事务,有效加强了对西藏的管辖。
25、司马光编著的(_______)是一部著名的编年体通史著作。
26、张仲景医术精湛,医德高尚,被后世称为“________”;王羲之由于在书法上的杰出成就,被后人誉为“________”。
27、公元________年,西汉政府在西域设置西域都护府,标志着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政权。为了更好地学习汉族先进文化,北魏________(人物)将都城迁到洛阳,进一步推行汉化措施。
28、公元前60年,西汉朝廷在西域设置__________,它标志着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
29、填空题(根据下列提示信息,写出相应的历史事件。)
(1)中国近代史的开端________
(2)中国近代化的开端________
(3)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________
(4)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标志性事件________
(5)中国共产党领导红军被迫进行的战略转移________
(6)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________
(7)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初步形成的标志________
(8)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开始的事件是________
(9)中国近代以来反抗外敌人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________
(10)中国人自己拍摄的第一部无声电影是________
30、(1)公元前2070年,启建立夏王朝。这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
错误:_______改正:_______
(2)春秋时期的晋文公以“尊王攘夷”为号召扩充势力,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
错误:_______改正:_______
(3)公元前60年,西汉朝廷设置市舶司,作为管理西域的最高长官,管辖西域36国。
错误:_______改正:_______
(4)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是北朝贾思勰撰写的《农政全书》。
错误:_______改正:_______
31、
事件名称 内容和意义
南昌起义 打出了“工农革命军”的旗帜
八七会议 确立了中国共产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三湾改编 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秋收起义 “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著名诊断
古田起义 “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建党建军原则
32、根据提示,写出对应答案。
(1)唐朝由盛转衰的标志——
(2)唐末农民起义——
(3)岳飞抗金的典型战役——
33、改革指改变旧制度、旧事物。对旧有的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作局部或根本性的调整,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根据下面提示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
(1)根据表格提示内容,请判断这两次改革分别是什么改革?
(2)这两次改革的共同目的是什么?这两次改革的性质和结果相同吗?请写下来
(3)谈谈你对改革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