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红河州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一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6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考古印证了历史的印记,近几十年来,在我国新疆发现许多汉代的丝织品,在马来西亚发掘出与汉代陶片纹饰相似的陶片,在印度尼西亚出土了汉代的钱币和陶器,这些考古发现证实

    A.张骞曾经出使西域 B.班超曾经出使大秦

    C.陆地、海上丝绸之路的存在 D.中国版图曾包括东南亚

  • 2、“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中描写的是哪位皇帝的统治状况(  )

    A.唐太宗

    B.唐玄宗

    C.唐高宗

    D.武则天

  • 3、如图为西周著名的青铜器利簋及铭文。这些铭文最有可能记述(     

    A.武王伐纣

    B.盘庚迁殷

    C.长平之战

    D.楚王问鼎

  • 4、   中国是人类的发源地之一和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929年我国发现的一个完整的头盖骨化石震惊世界”,这个头盖骨化石反映的时期是大约70万年前—20万年前生活的人类,生活在此的远古人类是( )

    A.山顶洞人 B.元谋人 C.蓝田人 D.北京人

    2下面关于河姆渡生活的描述,正确的是(  

    ①会饲养猪、狗和水牛②用骨耜耕田,种植水稻③用黑色陶器烧饭、储物④住在半地穴式的房屋中⑤使用纺轮捻麻线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⑤ D.③④⑤

    3四五千年前黄河流域出现的华夏族逐渐发展成为中华民族的主体,其首领就是被后人尊奉为“华夏之祖”的传说人物是( )

    A.黄帝  炎帝 B.尧  舜  禹 C.黄帝  蚩尤 D.炎帝  蚩尤

  • 5、下面的示意图反映了唐朝由兴盛到衰亡的过程,图中c处应该填写(   

    A.文景之治

    B.开皇之治

    C.五代十国

    D.安史之乱

  • 6、下图是隋朝重大历史事件的时间轴,图中的①②③代表相关的历史事件,按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①隋朝建立②隋灭陈,统一全国③开凿大运河

    B.①隋灭陈,统一全国②隋朝建立③开凿大运河

    C.①开凿大运河②隋朝建立③隋灭陈,统一全国

    D.①隋朝建立②开凿大运河③隋灭陈,统一全国

  • 7、宋代的主要港口设立的市舶司的职能是(     

    A.监察百官

    B.管理海外贸易

    C.主持变法

    D.管理全国农业生产

  • 8、西周初年的国家有800多个,到了春秋初年,还剩下170多个,战国之初,只有十几个了。这反映了历史发展的趋势是(  

    A.弱肉强食

    B.国家的数量越来越少

    C.统一

    D.适者生存

  • 9、清朝时期,郑成功收复台湾,台湾正式建省,成为中国的一个行省。在西藏设置驻藏大臣与班禅和达赖共同管理西藏政教事务。在西北边疆,康熙帝大败葛尔丹,平定叛乱。以上史实充分表明(     

    A.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B.统一多民族国家建立

    C.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繁荣

    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衰落

  • 10、中国历史上版图最大的朝代是

    A. 秦朝   B. 汉朝   C. 唐朝   D. 元朝

     

  • 11、位于南方的建康从两汉时期偏远小城到东晋南朝时发展为政治经济中心的原因不包括

    A.社会比较安定

    B.自然条件优越

    C.北方人民南迁

    D.江南地区地广人稀

  • 12、如果你沿着古丝绸之路西行,你将会在神秘的三危山下的峭壁上,在茫茫戈壁沙漠的怀抱中,看到一颗闪烁着绚丽夺目光彩的明珠,这处古遗址是 (  )

    A.都江堰     B.敦煌

    C.唐招提寺     D.赵州桥

     

  • 13、2014年在卡塔尔首都举行的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大运河成功入选《世界遗产名录》。隋朝开通大运河的根本目的是

    A. 加强南北交通,巩固统治

    B. 促进南北经济的交流

    C. 促进民族间的友好往来

    D. 防洪灌溉,促进农业的发展

  • 14、为了巩固国家的统一,传达中央政令。秦始皇任命丞相李斯制定笔画规整的文字作为全国推广的标准文字是

    A.大篆

    B.小篆

    C.隶书

    D.金文

  • 15、秦汉时期中国领先于世界的科技成就有

    ①蔡侯纸②都江堰③麻沸散④《齐民要术》

    A.①③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④

  • 16、“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是哪位著名的帝王说的?

    A.隋文帝

    B.唐太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

  • 17、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灵魂,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做出了不少创造发明。下面属于唐朝时期创制的农业生产工具有(  

    A.①③

    B.①②

    C.②③

    D.①④

  • 18、导致唐朝由盛转衰的事件是(  

    A.藩镇割据

    B.宦官专权

    C.安史之乱

    D.黄巢起义

  • 19、造纸术是我国的四大发明之一,对人类文化的传播和发展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东汉时为“纸走进人民的日常生活”做出突出贡献的历史人物是

    A.张角

    B.班超

    C.张骞

    D.蔡伦

  • 20、原产于南美洲的玉米、甘薯、马铃薯、花生和向日葵等,最早出现在

    A.隋朝

    B.唐朝

    C.元朝

    D.明朝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

    时期

    人物

    学派

    主要主张

    代表著作

    春秋时期

    _________

    道家

    “顺应自然”

    《道德经》

    _________

    儒家

    _________

    《论语》

    战国时期

    墨子

    _________

    兼爱、非攻

     

    孟子

    儒家

    “仁政”“民贵”“君轻”

    韩非

    _________

    以法治国

  • 22、宋真宗时,辽军大举攻宋,一直打到黄河岸边的澶州城下,宋真宗勉强来到澶州城,宋军士气大振,打退辽军。之后辽与宋议和,辽军撤回,宋朝给辽____。这次宋辽盟约称为“____”。

  • 23、持续八年的______________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唐朝的国势由盛转衰;明成祖时期的______________堪称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

  • 24、唐朝农业生产领域发明的用于耕种的工具为________,用于灌溉的工具为________

  • 25、战国时期变法最彻底的是________国的商鞅变法。公元前________年,秦朝建立。

  • 26、商后期制造的____________是世界上最大的青铜器,而_______________是青铜器中的精品。

  • 27、战国末期,强调以法治国,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的是________

  • 28、北宋时活字印刷术是__________发明的。元代__________发明了转轮排字法。

  • 29、距今约_______年,中国农业兴起于中国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流域,由最初的“_______”,发展到用_______进行耕种,______________的出现以及______________的发展,是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

  • 30、炎黄部落联盟以后逐渐形成为____族,因此后人尊崇炎帝和黄帝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公元前256年,秦国蜀郡郡守李冰主持,在成都附近的岷江上修建了____

三、连线题 (共1题,共 5分)
  • 31、请把下题涉及的正确地名用连线的方式连接起来。

    大运河的中心             天竺

    唐朝的都城                 洛阳

    玄奘西行目的地          吐蕃

    文成公主入藏目的地   日本

    鉴真东渡目的地          长安

四、列举题 (共1题,共 5分)
  • 32、甲骨文是已知最早的汉字,是研究商周时期社会历史的重要资料。(   )

     

五、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3、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23711日,“从文物里读懂中国”全国媒体寻根溯源陕西行活动来到宝鸡青铜器博物院,共同领略青铜器文化。中国青铜器开始于仰韶文化早期至秦汉时期,以商周时期的器物最为精美。夏代始有青铜容器和兵器;到商代中期,青铜器的品种已很丰富,并出现了铭文和精细的花纹;而商代晚期至西周早期,是青铜器发展的鼎盛时期,器型多种多样,浑厚凝重,铭文逐渐加长,花纹繁缛富丽。

    ——摘编自《千年古器从沉睡中“苏醒”从此有了“中国”》

    材料二   或许那是最坏的时代,是一段征战杀伐、颠沛流离的日子;但那也是最好的时代,中国多样的思想波澜起伏,蔚为壮观。各家学派在思辨中创造出精妙绝伦的故事,留下了恒久流传的精神。他们的思想,成为中华文化发展几千年的基因;他们的声音,穿过战火纷飞的年代,穿过喧嚣与沉寂,直击中国人的心灵深处。

    ——摘编自纪录片《中国》第二集《众声》简介

    材料三   文字载体多种多样。在纸发明前,文字曾经铸造、刻写在青铜、石头、甲骨上,也“书于竹帛”——使用竹木简和丝织品作为书写材质,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考古发现,我国在西汉时期就已经出现了纸。公元105年,蔡伦改进造纸术……公元3世纪后,纸书日益普及,最终替代了简帛,成为书籍的主要载体。

    ——摘编自光明日报《典册存根脉传承谱新篇》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出商周时期青铜器的典型器物。归纳商周时期青铜器的特点。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众声”的含义。概括“众声”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文字的载体。(答出两种即可)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65
题数 33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连线题
四、列举题
五、综合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