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这句话强调了做人要不卑不亢,应该具有坚定的立场、坚强的意志和不屈不挠的精神,这句话是谁说的
A.孔子 B.孟子 C.墨子 D.老子
2、词风委婉、细腻、清秀的宋代女词人是
A.关汉卿
B.苏轼
C.李清照
D.辛弃疾
3、“汉兴,扫除烦苛,与民休息。至于孝文(文帝),加之以恭俭,孝景(景帝)遵业,五六十载之间,至于移风易俗。黎民醇厚”。这段话描述的是
A.文景之治
B.光武中兴
C.孝文帝改革
D.汉武盛世
4、下列关于都江堰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由秦国蜀郡郡守李冰主持修建
B.是一个综合性的大型水利工程
C.位于四川岷江流域
D.是当今世界上规模最大、效益最好的水利工程
5、西汉汉文帝和汉景帝继续实行休养生息政策,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这一时期的政治局面历史上称为什么?
A.贞观之治
B.文景之治
C.光武中兴
D.开元盛世
6、台湾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在古代有许多称谓,三国时期称为
A. 夷洲
B. 琉球
C. 流求
D. 台湾
7、下列中国古代帝王中,吸取暴政导致速亡的教训,采取休养生息政策的是( )
①秦始皇
②秦二世
③汉高祖
④汉文帝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8、“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一语出自
A.孔子 B.苏武 C.孙武 D.孟子
9、如图反映了山顶洞人已经掌握了
A. 打制石器
B. 磨光钻孔
C. 人工取火
D. 雕刻制漆
10、“思想文化是一定现实的反映”,百家争鸣的学术局面反映的社会现实是( )
A.夏桀暴政,人民怨声四起 B.西周灭掉商朝,实行分封制
C.春秋时期社会动荡不安 D.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
11、漳湾“戚公祠、福安“继光饼”由来于下列哪一历史事件( )
A. 收复台湾 B. 抗击沙俄入侵 C. 抗击倭寇 D. 平定回部贵族叛乱
12、《红楼梦》不仅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瑰宝,在世界文学宝库中也占有重要地位。这一评价的主要依据是( )
A.赞扬了忠贞不渝的爱情
B.作者以毕生精力创作而成
C.揭示了封建社会走向衰亡的历史命运
D.思想性和艺术性的完美结合
13、郭沫若曾赋诗一首:“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舍己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诗中的“道艺”不可能包括( )
A.儒家思想
B.建筑艺术
C.佛学经典
D.活字印刷
14、中国象棋,是一种传统棋类益智游戏,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棋盘里的河界,又名“楚河汉界”,与下列哪两位人物有关( )
A.赢政、吴广
B.项羽、刘邦
C.曹操、刘备
D.诸葛亮、周瑜
15、夏.商.周三代的衰亡留下的主要历史思考是( )
①“家天下”代替“公天下”是历史的倒退 ②勤政方能治国
③爱民才能安邦 ④夏.商.周的统治者多无建树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③
16、曹操打败袁绍,为统一北方地区奠定了基础的战役是
A. 官渡之战
B. 巨鹿之战
C. 淝水之战
D. 赤壁之战
17、学习隋唐史后,学生们作了主题演讲,你认为能准确地概括这段历史的基本特征的是( )
A.文明初露曙光
B.分裂奔向统一
C.繁荣与开放
D.封建国家陷入危机
18、19世纪最后30年和20世纪初,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工业生产的高涨,被称为第二次工业革命。下列发明成果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是( )
A.珍妮机 B.蒸汽机车 C.汽车 D.电子计算机
19、秦始皇为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和维护国家统一所采取的措施有
①统一文字 ②统一货币、度量衡 ③修建灵渠 ④修筑长城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0、明朝的灭亡有诸多方面的原因,下列与明朝灭亡没有直接关系的一项是( )
A.朝政腐败,宦官专权
B.吴三桂引清军入关
C.大规模农民起义
D.朝廷征派苛捐杂税
21、使宋辽双方各守边界,保持了100多年和平的和议 。
22、儒家在中国历史上的命运跌宕起伏,让我们回顾儒家思想的形成、发展和演变。请在下列表格的空白处填出相应的内容。
儒家思想的 形成、发展与演变 | 时期 | 人物 | 观点或相关事件 | 影响 |
|
| 提出“仁”的学说 | 确立儒家学派 | |
战国 |
| 主张“ ”,提倡轻徭薄赋 | 发展儒家学派 | |
| 秦始皇 | “ ” | 遭到沉重打击 | |
| 汉武帝 董仲舒 | “ , ” | 成为封建统治的正统思想 |
23、明代戏剧家汤显祖的作品《______》通过杜丽娘和柳梦梅神奇的爱情故事,有力地批判了吃人的封建礼教;徽调不断吸取昆曲、秦腔、京调、汉调等地方戏的优点,加以创造和改进,在道光年间逐渐形成为一个新的刷种“皮黄戏”,皮黄戏博采其他剧种的优点,又带有北京的地方特色,以后就被称为“______”。
24、唐太宗在位20多年,勤于政事,虚心纳谏,他统治的局面历史上称______________。
25、《史记》内容:记述了从传说中的______到汉武帝时约______ 年的史事。
26、两汉时期,社会经济的繁荣为科技文化的发展创造了条件。______开创了中医临床理论体系,为中医药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______写出了中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
27、10世纪初,统一契丹各部,建立辽政权的是契丹历史上的君主____
28、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内容。
(1)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 朝开始。
(2)都江堰是由蜀郡郡守 主持修建的。
(3)墨家的创始人是 。
(4)秦始皇派大将蒙恬北击 。
(5)楚汉之争中 (人名)取得了最终的胜利。
29、南宋时著名的抗金将领是__,他领导的“岳家军”英勇善战,在__大败金军,收复许多失地.
30、制作两汉时期的历史人物名片
(1)姓名:张仲景 身份:东汉名医
主要贡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姓名:华佗 身份:________
主要贡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姓名:_____身份:史学家
主要贡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姓名:蔡伦 身份:科学家
主要贡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连线题:将与之相关的人物与历史事件或主要思想主张进行连接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屈” 秦始皇
“知己知彼者,百战不殆” 墨子
“兼爱”、“非攻” 孙武
“焚书坑儒” 庄子
“无为而治” 扁鹊
“望、闻、问、切” 晋文公
“纸上谈兵” 赵括
“退避三舍” 屈原
“卧薪尝胆” 勾践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孟子
32、成语故事是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写照。请写出下列成语故事中的历史人物。
(1)尊王攘夷:
(2)问鼎中原:
(3)退避三舍:
(4)卧薪尝胆:
33、国家统一。民族交融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秦汉时期为中国古代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时期,在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都起到了非凡的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追始皇吞并六国,统一宇内,统治时期虽极为短促,于“古人之道法,无不革除,后世之治术,悉已创导”。
--摘自丁胜《英国脱欧的历史传统与现实政治》
(1)根据材料一与所学知识回答,“始皇”是谁?(写名字)哪一年“统一宇内”,有何意义?
(2)材料一中的“始皇”在政治上“创导”什么制度对后世影响深远?
材料二西汉初年,经济萧条,到处是残破荒凉的景象。人民流离失所,人口锐减,大片的田地荒芜。当时连皇帝的马车也配不齐毛色相同的四匹马,有些将相出行只能乘牛车,人民得不到温饱。
--部编教材《世界历史上》
(3)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二描述的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是什么?(写一条即可)为了改变这种社会状况,汉初的皇帝实施了什么政策?
材料三京师之钱累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秉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至腐败不可食。
--汉书《食货志》
(4)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三描述的是汉初哪一盛世景象?
(5)通过上述三则材料,你得到了哪些启示?(答出一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