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佛教与中国有着不解之缘,两千多年来,佛教在中国发展的同时,彻底渗入到中国社会各个阶层,是中国传统文化史上十分浓重的一笔。下列图片中体现佛教文化与中原文化交融的是
A. B.
C. D.
2、东汉时期,宦官专权和外戚干政的局面交替出现,即“宗室权落,外戚兴起;外戚势衰,而宦官又盛”。这一现象的根源是
A.皇帝权力的渐趋衰微
B.宗族观念的根深蒂固
C.君主专制制度的弊端
D.地方割据势力的膨胀
3、春秋时期,开创儒家学派,被后人尊称为“至圣先师”的是( )
A. 老子 B. 孟子 C. 孔子 D. 墨子
4、下图是某同学整理的学习资料卡片,由于疏忽漏写了标题。请你根据卡片内容,帮他拟一个标题是( )
标题:_________ ·1004年,辽军大规模进攻北宋,直接威胁北宋都城。 ·第二年,辽宋订立和约,北宋给辽白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 ·此后很长时间,辽宋之间保持着和平局面。 |
A.宋金议和
B.宋夏议和
C.元的统一
D.澶渊之盟
5、唐朝时期曾为中日两国的友好交往做出了突出贡献的人物( )
A. 高僧玄奘 B. 鉴真和尚 C. 李春 D. 马可•波罗
6、西周时为巩固对周边的统治,实行了“授民授疆土”的
A.禅让制
B.世袭制
C.分封制
D.宗法制
7、我国古代史上曾建立了一个政权,关键词:司马炎、短暂统一、八王之乱。根据这三个提示语可判断,这个政权是( )
A.东汉
B.西晋
C.东晋
D.前秦
8、唐朝国力达到前所未有的强大,进入鼎盛时期是在( )
A. 贞观时期 B. 武则天时期 C. 开元时期 D. 安史之乱时期
9、“文景之治”这一盛世景象出现的原因有
①吸取秦亡的教训,轻徭薄赋 ②发展农业生产,提倡以农为本
③文帝、景帝提倡节俭治国,并以身作则 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10、三国时期各国经济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其中吴国经济发展的突出表现是( )
A.重视农业
B.大力兴修水利
C.以蜀锦闻名天下
D.造船业发达
11、他开凿大运河,创立进士科,营建东都洛阳,又因暴政导致政权灭亡。他是
A.隋文帝
B.隋炀帝
C.唐高祖
D.唐太宗
12、国家博物馆藏有一块秦代十二字砖,砖上刻有“海内皆臣,岁登成熟,道无饥人”的字样。根据我们学过的知识可以判断,这块方砖上的文字应该属于
A.甲骨文 B.小篆 C.楷书 D.隶书
13、“外戚梁冀先后立了三个皇帝,独揽朝政20余年。”材料反映的史实是( )
A. 皇帝早逝 B. 幼主即位 C. 宦官得宠 D. 外戚专权
14、我市市区西北处有一座为纪念大禹而修建的禹王亭博物馆,属龙山文化遗址。下列关于大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曾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
B.曾开凿河渠疏导洪水入海
C.通过分封制成为部落联盟首领
D.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
15、我国农业发展史上农用动力的一次革命是指( )
A.铁农具
B.选种
C.牛耕
D.治虫害
16、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思想后来由其弟子整理成的书是
A.《论语》 B.《春秋》 C.《道德经》 D.《诗经》
17、央视《开心辞典》的主持人王小丫出了这样一道题:他是我国春秋晚期的鲁国人;他提出了“仁”的学说;他最早创办私学。他是( )
A. 老子 B. 孔子 C. 孟子 D. 墨子
18、下列传说中的发明与人物搭配,错误的一项是( )
A.发明文字——仓颉
B.制作音律——伶伦
C.养蚕缫丝——嫘祖
D.发明弓箭——隶首
19、“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针,平定蚩尤乱。世界文明,唯有我先”孙中山先生这首诗歌颂的是( )
A.黄帝
B.女娲
C.炎帝
D.周文王
20、清朝诗人赵翼这样评价李白的诗:“诗之不可及处,在乎神识超迈,飘然而来,忽然而去,不屑屑于雕章琢句,亦不劳劳于镂心刻骨,自有天马行空不可羁勒之势。”这说明李白的诗具有的特点是
A.理想主义
B.现实主义
C.人文主义
D.浪漫主义
21、唐朝时期,只身一人,西行取经的高僧是________;浮海东渡,弘扬佛法的高僧是________。
22、西周的行政制度是_____;秦朝开创的我国地方行政制度的基本模式是_____。
23、如下图所示历史人物是______,她是我国历史上______的女皇帝。
24、世界上最大的青铜器是( )朝的( )。
25、宋代的海外贸易超过了前代________、________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
26、(1)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火热年代,出现一大批英雄模范人物。被称为“铁人”的是①________、解放军好战士②________就是其中的代表。
(2)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会议是中共③________,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是④________,在中共十九大上,⑤________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的指导思想
27、香港回归祖国的时间是____。澳门回归祖国的时间是____。
28、三国两晋南北朝时,主要用 选拔官员。科举制度正式产生后,在唐朝时,科举分为 和 两大类。
29、继王羲之之后,我国书法史上最有成就的大书法家是______________。
30、唐朝都城洛阳,规模宏伟布局严整,是一座国际性大都会。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把下列人物与有关史实连接起来
邓小平 中国梦
习近平 南方谈话
周恩来 “三个代表”
江泽民 求同存异
32、明代________是全国的制瓷中心,其所产的________造型多样,花纹优美畅销海内外。
3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现代历史学家黄仁宇在《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中写道:假使我们撇开嬴政的个性与作为,但说中国在公元前221年,也就是基督尚未诞生前约两百年,即已完成政治上的统一,并且此后以统一为常情,分裂为变态,纵使长期分裂,人心仍趋向统一,即使是流亡的朝廷,仍以统一为职志,这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现象。
材料二 美国德克萨斯州初中教科书《世界历史》第八章中写道:秦朝的官员把秦始皇也看做是一个丧失上帝托管权的暴君。贵族们因为他的政策毁坏了贵族阶层的利益而对他不满;学者们因为他“焚书坑儒”而厌恶他;农民们因为无止境的劳役而憎恨他。秦始皇死了,很快,这个王朝也就结束了。但是秦始皇给中国带来的是持久的变化。其中,最有影响力的变化就是建构国家的方法,他为中国持续两千多年的帝制奠定了基础。
(1)两份材料所评价的历史人物是谁?
(2)材料一中肯定了这个人物的历史功绩是什么?
(3)材料二中提到学者和农民对他统治不满的原因有哪些?
(4)材料二中肯定他对中国历史有什么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