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是
A. 安史之乱
B. 宦官专权
C. 藩镇割据
D. 黄巢起义
2、《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要逐步实现“教育的均衡发展”。我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言行中最能体现“均衡教育”思想的是
A.提出“仁”的学说 B.提出“为政以德”
C.创办私学 D.提出学习要“温故而知新”
3、外国人称中国的书法艺术是“输墨叙香传神韵”。书法已经成为专供人们欣赏的艺术,是在( )
A.战国时期
B.西汉以后
C.东汉以后
D.隋唐时期
4、被中华民族尊称为“人文初祖”的是
A. 仓颉 B. 蚩尤 C. 黄帝 D. 炎帝
5、清乾隆年间,严格限制对外交往,只开放一处通商口岸统一经营对外贸易。这一处在
A.上海
B.京师
C.广州
D.福州
6、我国在世界上最早种植的两种农作物是( )
A.水稻、棉花
B.水稻、粟
C.水稻、玉米
D.粟、烟草
7、他武艺高强,英勇善战,第一次出征河西,率轻骑深入大漠,转战六日,消灭匈奴兵数千人。由于战功赫赫,在他24岁英年早逝后,汉武帝下令将他的坟墓修成祁连山形,以示纪念。他是( )
A.蒙恬
B.霍去病
C.班超
D.甘英
8、相传,神农氏遍尝百草,还“制耒耜,教民农作”。“神农”指的是( )
A.炎帝
B.蚩尤
C.黄帝
D.舜
9、下列关于“丝绸之路”的表述正确的是
A.汉朝开通的用于转运丝绸的通道
B.汉朝时期沟通欧亚的陆上交通道路
C.古代中国同欧美各国往来的大动脉
D.古代中国同印度的贸易通道
10、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出现于我国北宋的四川地区。( )
A. 交子 B. 人民币 C. 欧元 D. 美元
11、下图是我国古代某朝疆域图的局部。依据所学判断这应该是( )
A.汉朝疆域图
B.唐朝疆域图
C.宋朝疆域图
D.元朝疆域图
12、唐朝的繁盛吸引了世界各地的人们漂洋过海、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唐朝也以博大的胸怀兼容并蓄外来文化的精华。下列事件能佐证这一现象的是
①唐太宗发兵反击东、西突厥 ②遣唐使来华
③玄奘西行 ④唐蕃和亲、和同为一家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②③
13、唐朝从“小邑犹藏万家室”到“人烟断绝,千里萧条”的转折点是
A.开凿运河
B.安史之乱
C.黄巢起义
D.李密起义
14、下列历史事件中发生于商周时期,并被长篇小说《封神演义》用作故事创作背景的是
A.炎黄大战 B.大禹治水 C.武王伐纣 D.国人暴动
15、“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这段材料反映春秋时期的政治特点是
A.诸侯一心,辅佐周王
B.王室中兴,王权加强
C.中央集权,四海归一
D.王室衰微,诸侯争霸
16、有人想研究宋朝最大的商业都市,你应向他推荐
A.开封和杭州
B.上海和北京
C.南京和杭州
D.西安和北京
17、“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太古以来,诸侯错居,接触交通,各去小异而大同,渐化合以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谓诸夏是也。”这段话中可以看出华夏民族( )
A.发祥地是黄河流域 B.创造了众多的文明成就
C.由炎帝和黄帝创立 D.在不断交往中融合而成
18、“联选儒臣干事者百余人, 分治大藩(节度使辖区), 即使他们都贪浊, 也不及武臣一人 为害之大。”为此宋 太祖采取的措施是
A.杯酒释兵权
B.分化事权, 削弱相权
C.设置转运使
D.派文臣担任各地州县的长官
19、“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表明什么地方已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粮仓
A.鄱阳湖流域 B.西湖流域
C.太湖流域 D.洞庭湖流域
20、公元前127年,汉武帝下令嫡长子只可继承封地的一半,余下的封地分给其他子弟。这样,诸侯王的封地越来越小,势力大为减弱。材料中汉武帝采取的措施( )
A.推动了经济发展
B.强化了思想控制
C.加强了中央集权
D.导致了国家分裂
21、东汉后期产生于中国本土的宗教是______________。东汉______________改进造纸术。
22、公元前221年,秦国完成统一大业,建立秦朝,定都______;公元前202年,刘邦统一全国,建立汉朝,定都 ______,史称西汉。
23、法家:法家主张君主治国要靠法令、权术和威势,以使臣民慑服。法家的集大成者是______,他反对空谈仁义,强调_______,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
24、诸侯争霸影响:
①积极影响:在春秋争霸的过程中,有的诸侯国被灭掉,一些强大的诸侯国的疆域不断扩展,(实现局部兼并统一);出现了大规模的____________;
②消极影响:也给社会带来了种种灾难。
25、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人物。
(1)商朝最后一个王﹣﹣ 。
(2)主张改革,提倡法治的思想家﹣﹣﹣ 。
(3)改进造纸术的是﹣﹣ 。
(4)把西汉推向鼎盛时期的是﹣﹣ 。
(5)东晋的建立者﹣﹣ 。
(6)《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的作者﹣﹣ 。
26、唐朝农业生产工具不断改进,如________(写一个);宋朝时,由越南传入的________稻,成熟早,抗旱力强,得以推广。
27、我国最早种植水稻的人是﹣﹣_____。
28、《______》的作者是明代杰出医药学家李时珍,该书总结了我国古代药物学成就,丰富了我国医药学宝库,在世界医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______》的作者是明朝杰出科学家宋应星,该书对我国古代的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进行了全面的总结,记述了中国在当时世界上具有先进水平的科学技术。
29、制度创新
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元朝在全国实行行省制度,对广袤的疆土实施有效统治。
(1)元朝政府在中央设_________,总理全国政务,并直辖大都周边“腹地”;在地方设________,执掌地方政务,这是我国设“省”的开始。
(2)元朝在中央还设置__________,管理全国的宗教和吐蕃地区事务;在浙江行省设立了________________,管辖膨湖列岛和台湾。
(3)明朝人方孝孺曾言:“在宋之时,见胡服、闻胡语者犹以为怪,……至于元,百年之间,四海之内,起居、饮食、声音、器用,皆化而同之。”这个材料反映了元朝时期的______________历史现象,这一时期产生了一个新民族叫____________。
30、原因:战国时期的连年战争,影响了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各诸侯国的人民希望结束战乱,过上安定的生活。秦国经过_______变法,实力超过东方六国,具备了统一六国的条件。秦王________即位后,为灭亡六国进行了充分的准备。他招募各国的人才,委以重任,并及时听取建议,积极策划统一大计。
31、配对,把下列事件的序号写在相应的人物前面的括号内
(1)( )山顶洞人 ①三顾茅庐
(2)( )秦始皇 ②农民起义
(3)( )孔子 ③出使西域
(4)( )汉武帝 ④建立西汉
(5)( )刘邦 ⑤焚书坑儒
(6)( )陈胜吴广 ⑥广收门徒
(7)( )张骞 ⑦居住洞穴
(8)( )诸葛亮 ⑧大一统
32、列举从三国开始到南朝时期都城建在南京的政权名称至少三个
3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夏桀说:“天之有日,犹吾之有民。日有之哉?日亡吾亦亡矣。”
材料二 商纣说:“呜呼,我生有命有天!”
(1)夏桀、商纣最后被推翻共同原因是什么?
(2)请你谈一谈两则材料蕴含的深刻道理。
材料三 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材料四 天子适诸侯,曰巡狩;巡狩者,巡所守也。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述职者,述所职也。无非事者……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他,三不朝则六师移之。
(3)上述材料三、材料四两则材料所述的是西周实行的什么政治制度?
(4)西周实行这一制度的目的是什么?
(5)这一制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6)西周实行这种制度有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