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学者指出,秦始皇所创造的事业,不仅为中国设立了以后版图的基本框架,也为中国的政治制度奠定了基础。秦始皇开创的制度是
A.王位世袭制
B.分封制
C.行省制
D.中央集权制
2、为方便记忆,某同学画了下面这张学习示意图。该示意图反映的制度是( )
A. 郡县制 B. 分封制 C. 王位世袭制 D. 禅让制
3、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 开始的
A. 黄帝时期
B. 夏朝
C. 西周
D. 商朝
4、唐朝时,成为中印文化交流史上最杰出的使者的是:( )
A. 鉴真 B. 阿倍仲麻吕 C. 玄奘 D. 崔致远
5、日本农学家认为,大约早在新石器时代,中国粟就向东传入日本、朝鲜,向西传入阿拉伯、小亚细亚、俄国等国家和地区。我国最早种植粟的是
A.北京人
B.元谋人
C.半坡居民
D.河姆渡居民
6、公元494年迁都洛阳,还进一步推行汉化措施的帝王是( )
A.北魏孝文帝 B.秦宣昭帝苻坚
C.晋武帝司马炎 D.魏文帝曹丕
7、“五代十国”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下列对这一时期的介绍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是唐末以来藩镇割据的延续
B.它们的开国君主都是掌握兵权的武将
C.南方战事不断,政局动荡不安
D.政权分立,但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8、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是 ( )
A.齐桓公
B.宋襄公
C.楚庄王
D.秦穆公
9、历史人物总是与历史事件相联,下列历史人物与历史事件搭配正确的是
A.黄巢——发动大规模农民起义,给隋朝统治以致命打击
B.玄奘——东渡日本,为中日文化交流做出卓越的贡献
C.阿保机——统一女真各部,建立政权,仿照汉字创制文字
D.岳飞——率领“岳家军”收复许多失地,在郾城大败金军主力
10、周杰伦在歌曲《青花瓷》中唱道:“素坯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瓶身描绘的牡丹一如你初妆……”歌词赞美了我国古代瓷器的精美。你知道唐朝时期著名的陶器和瓷器有哪些吗?( )
①唐三彩 ②白瓷 ③青瓷
A.②③
B.①②③
C.①③
D.①②
11、在古代的书法家中,其书法作品有“颜骨赵姿”之美誉的是( )
A. 汤显祖 B. 唐伯虎 C. 董其昌 D. 徐渭
12、距今1万年左右,我国出现了最早人工栽培的农作物,这些农作物不包括( )
A.玉米
B.稻
C.粟
D.黍
13、“吸引我的是它的绚丽,它来自一个新的天地,从未见过如此优美的艺术。多么诱人,精致超俗,来自中华,它的故土(景德镇)。”这是18世纪初期法国流传的一首诗歌,它盛赞的是中国的:
A.瓷器
B.丝绸
C.书画
D.青铜器
14、下图是有关中国古代一项著名的水利工程著作的部分目录,这部著作记录的工程是
水利史上的奇迹 恼人的水患 郡守李冰 开凿宝瓶口 筑起鱼嘴分水堰 |
A.都江堰
B.阿房宫
C.骊山陵
D.灵渠
15、小明正在研究我国古代青铜文化中铜如何开采和冶炼的课题,下列考古发现能够更加直接为研究此课题提供可靠依据的是
A.商王武丁妻子妇好墓中出土的铜刀
B.甘肃齐家文化遗址出土的铜镜
C.铜绿山古矿冶遗址的鼓风炼铜竖炉
D.四川三星堆遗址出土的青铜面具
16、《华阳国志蜀志》记载:“灌溉三都,开稻田,于是蜀野千里…故记曰: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上述材料反映的水利工程是( )
A.灵渠
B.大运河
C.都江堰
D.红旗渠
17、制度和技术的创新为隋唐时期的繁荣增添了无限活力,属于这一时期的创新有( )
①曲辕犁②科举制③行省制④筒车
A.①②④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18、“禅让”制度中产生部落联盟首领的依据是
A.财产
B.武力
C.才德
D.门第
19、李白的诗歌飘逸潇洒,充满想象力和感染力,具有浓郁的浪漫情怀,内容多歌颂祖国山河的壮美和抒发昂扬进取精神;而杜甫的诗歌淳朴厚重,内容多反映战争、政治腐败、人民痛苦和抒发悲愤凄惨之情。导致两人不同创作风格的主要原因是( )
A.对祖国河山的感触不同
B.所处社会环境不同
C.所走仕途顺畅与否不同
D.所受教育内容不同
20、郭沫若说:“由秦到现在两千多年了,我们依然感觉着春秋战国在学术思想上是中国的黄金时代。”其理由是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 )
A.竞相改革的时代风潮
B.诸侯争霸的混乱局面
C.百家争鸣的活跃局面
D.商业繁荣的城市景观
21、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图中反映的是________,这条交通道路从________出发。
(2)这条道路的开通与我国________(朝代)的________(人物)出使________有关。
(3)为了巩固这一成果,该王朝设置了________。
22、________年,隋灭 __________,重新统一全国。
23、白的诗飘逸脱,充满想象力和感染力,具有浓郁的浪漫情怀,李白因此享有“____”的美誉;《____》出现于明朝中期,作者是吴承恩。这是一部富于浪漫主义色彩的神话小说,描写唐僧师徒四人取经的艰难历程。
24、南北朝时期统治阶级为宣扬佛教,开凿了许多石窟。代表有山西大同的________石窟和河南洛阳的________石窟。
25、以历史的得失作为鉴戒,来加强统治为这个目的,写的编年体史书是北宋史学家________编写的《________》。
26、玄奘西行:贞观初年,他从长安出发,到________取经。为中印文化交流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的经历被编成了________。
27、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是___________________
28、公元前256年,蜀郡郡守李冰主持,在岷江上修建了一座综合性的水利枢纽______;商周时期刻写在龟甲和牛、羊等兽骨上的文字是______,是我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
29、根据提示,写出相关人物:
(1)他在南宋灭亡后,仍然坚持抗元斗争,并留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绝唱,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历史上蒙古族曾建立起了疆域辽阔的大元王朝,其建立者是__________________
(3)“辽国号的意思是镔铁,显示他们的坚硬,但镔铁也会锈坏,只有金永不变质,我们国家就称大金吧。”你认为说这段话的人物最有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唐太宗说:“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这是他在失去一位重要大臣后说的,这位大臣是_________________
(5)我国近代著名学者王国维说“《窦娥冤》列之于世界大悲剧中,亦无愧色”。创作《窦娥冤》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他继承父职后,曾写下这样的诗句:“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他是___________
30、唐朝由盛到衰的转折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灭掉了唐朝。
31、顾恺之 《水经注》
司马迁 《伤寒杂病论》
贾思勰 《齐民要求》
张仲景 《女史箴图》
郦道元 《史记》
32、根据提示,写出古代历史上的“第一”。
(1)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是________。
(2)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是________________。
(3)历史上中原地区第一次和西域地区沟通的事件是______________。
33、唐朝是中国古代繁荣与开放的朝代,它政治清明,国家强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太宗引用古人的话:“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1)材料一中,唐太宗引用古人这句话的用意是什么?
材料二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
(2)材料二中“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唐太宗时期哪位大臣被他看作是一面可以知得失的“镜子”?
材料三 房玄龄曰:“臣闻理国要道,在于公平正直,故《尚书》云:‘无偏无党,王道荡荡。无党无偏,王道平平。’又孔子称:‘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今圣虑所尚,诚足以极政教之源,尽直公之要,囊括区宇,化成天下。”唐太宗曰:“此直朕之所怀,岂有与卿等言之而不行也?”
(3)结合材料三,概括房玄龄的主要观点是什么?这对唐太宗的统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材料四 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舍己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
——郭沫若
(4)材料四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该事件有何影响?
材料五 (唐太宗打败东突厥,俘获其首领颜利可汗)太宗当面数明他的罪状后,还是授予宫爵,赐给田宅……对东突各部的首铁,唐朝也给予优厚待遇,仍今他们管理旧部;朝廷里也大量任用突厥贵族为官。
(5)材料体现了唐太宗怎样的民族政策?为此北方各族尊称他为什么?请举出唐太宗时期处理民族关系的一个典型事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