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农作物中,是我国最早种植的有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⑤⑥
2、唐朝时各国开始把中国人称为“唐人”,其主要原因是
A.唐朝政府鼓励各国商人来华经商
B.唐朝时对外交往比较活跃
C.唐朝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望
D.唐朝时有很多外国人来华
3、春秋战国的文献里,常有“粪”和“粪土”的记载。孟子也说过:“百亩之粪。”这些信息,可间接说明当时农业生产领域( )
A.牛耕技术的提高
B.铁器的广泛使用
C.施肥技术的普及
D.灌溉工具的进步
4、下图是不同时期犁的形制,影响其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冶铁技术的进步
B.国家统一的推动
C.土地类型的不同
D.精耕细作的需要
5、下列关于北京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北京人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最早的古人类
B.北京人能够直立行走
C.北京人已经懂得人工取火
D.北京人使用的是经过人工磨制的工具
6、下列史实中可以通过《史记》了解的是( )
①陈胜、吴广起义 ②官渡之战 ③汉武帝北击匈奴 ④光武中兴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7、京剧是中国的国粹,徽班进京对京剧的形成起了关键性的作用。徽班进京的时间是
A.唐朝贞观年间
B.明朝洪武年间
C.清朝乾隆年间
D.元世祖时期
8、科举制诞生时,统治者选拔人才的考试内容注重考察的是( )
A.儒家经书
B.学问学识
C.科技知识
D.门第家世
9、我国由古代少数民族先后建立的统一全国的政权分别是( )
A.北宋、元
B.唐、元
C.元、清
D.明、清
10、它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同时也推动了教育的发展。它是( )
A.分封制
B.科举制
C.郡县制
D.行省制
11、宋代流行的谚语“苏湖熟,天下足”,说的是当时哪一地区的粮食产量高( )
A. 两广 B. 江浙 C. 河北 D. 四川
12、北宋初期,开封一位百姓接待来赶考的朋友,他请朋友游玩时,不可能办到的事是( )
A.带朋友去瓦子听说书、看杂技表演
B.到城里去品尝冷饮
C.在酒店里用交子买单
D.去开封郊外赏花
13、为博褒姒一笑,周幽王烽火戏诸侯。诸侯赶至都城,保卫周王。诸侯这样做,反映了西周的
A.礼乐制
B.郡县制
C.分封制
D.禅让制
14、下图①对应的朝代是
A.汉朝
B.元朝
C.明朝
D.清朝
15、据《晋书·苻坚载记下》载,前秦统治者苻坚曾说:“吾统承大业,垂二十载……四方略定。惟东南一隅,未宾王化。”当时统治“东南一隅”的政权是
A.孙吴
B.西晋
C.东晋
D.刘宋
16、下面是某同学做的课堂笔记,可知他学习的是( )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半坡人
D.河姆渡人
17、“一五”计划期间,我国以苏联帮助兴建的156个项目为中心,先后施工1万多个工业项目。这些项目的实施意义重大,主要是( )
A.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
B.保障了土地改革的完成
C.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D.标志着三大改造的结束
18、战国之后,戎、狄、蛮、夷逐渐与华夏族融合,而不再被视为蛮夷。这说明战国时期( )
A.社会转型完成
B.民族交融加强
C.生产工具革新
D.社会动荡不安
19、古代工匠追求极致、追求品质的精神,造就了下图所示绝世青铜精品。它采用的制造方法是( )
A.高温锻打法
B.泥范铸造法
C.人工合成法
D.蒸煮法
20、陆游《书愤》中有“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的诗句,这里的“大散关”是哪两个政权分界线中的一端?
①辽
②北宋
③西夏
④金
⑤南宋
A.①②
B.②③
C.①⑤
D.④⑤
21、墨家:代表人物是______,主张“______”“非攻”。还提出要选贤能的人治理国家,并批判贵族的奢侈生活,提倡节俭。
22、小王同学把隋唐时期的重要知识点进行了搜集整理,请你帮他把笔记补充完整。(把正确的序号填在相应的空格内)
A.五代十国 B.隋炀帝 C.隋文帝 D.李世民 E.科举制
F.武则天 G.贞观之治 H.唐玄宗 I.开元盛世 J.安史之乱
589年,____灭掉陈朝,统一全国。____开通大运河,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他创立____,成为历朝选拔官吏的主要制度。626年,____即位,勤于政事,虚心纳谏,从善如流,开创的盛世被称为____。____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的孙子____在位前期,年号“开元”,唐朝的国力达到前所未有的强大,历史上称为____。但在他统治后期,酿成持续八年之久的____,使唐朝的国势从此由盛转衰,907年,唐朝灭亡,中国重新陷入分裂割据的局面,史称“____”。
23、填空题
按朝代顺序写出下列字母所代表的朝代或时代
24、贾思勰撰写的《______》,突显了中国科学家以民生为本的务实精神; ______运用“极限”思维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第七位,这项成果领先世界近千年。
25、我国境内目前已发现的元谋人,距今________年。
26、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是____。198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最大的冤案得到平反,恢复____的名誉。
27、秦朝灭亡后,拥有重兵的项羽自封为西楚霸王,封刘邦为汉王,双方为争夺帝位,展开争战,史称________。
28、明朝中期,____临危受命,与其他抗倭将领一起带领广大军民与倭寇激战,使东南沿海的倭患基本解除。清朝雍正年间,为了处理西北军务,朝廷设立____专门辅助皇帝处理军政大事。
29、184年,经过精心策划,太平道创立人________领导的一场有组织、有准备的农民大起义终于爆发了,起义军在全国各地同时向东汉王朝发动猛烈进攻,腐败的东汉政权迅速处于________的境地。最终,由于东汉军队的残酷镇压,黄巾起义被镇压下去,但起义沉重打击了东汉的统治,使其一蹶不振。
30、960年___________在陈桥发动兵变,建立北宋,定都东京(开封)。
31、请将下列人物及其成就连线
司马光 《清明上河图》
张择端 《资治通鉴》
毕昇 活字印刷术
杜甫 《窦娥冤》
关汉卿 诗圣
32、列举宋代时期的造船业发达的城市。
33、材料一: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二:秦简记载:五人共同盗窃,赃物在一钱以上,断去左足,并在脸上刺刻涂墨,判为徒刑。
材料三:汉高祖采取轻徭薄赋的政策,减轻农民的赋税,相应的减免徭役及兵役。
——以上材料均选自部编《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1)材料一中包含了秦始皇巩固统一的哪些措施?
(2))材料二的记载说明了秦代刑罚有什么特点?这样的刑罚最终成为秦末农民大起义的原因之一,说出这次农民大起义的领导人及时间。
(3)材料三汉高祖为什么要采取的这些政策。汉高祖后来的继任者,继续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出现了什么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