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电视剧《三国演义》获得了很高的收视率和关注度。下列情节中,不可能出现在该电视剧中的是( )
A.官渡之战
B.三顾茅庐
C.赤壁之战
D.曹操称帝
2、有这样一副对联:“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曾经激励了很多人发愤图强。其中“卧薪尝胆”的是 ( )
A. 吴王夫差 B. 越王勾践
C. 春秋首霸齐桓公 D. 楚庄王
3、学会归纳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对秦汉时期阶段特征的归纳描述,正确的是( )
A. 中华文明的起源 B.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C. 统一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D. 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4、成语是我国文化遗产中一颗璀璨明珠,许多成语来源于历史典故。以下成语或历史典故出于战国时期的有( )
①三家分晋 ②田氏代齐 ③风声鹤唳 ④草木皆兵 ⑤纸上谈兵
A.①③④⑤
B.①②③
C.⑤
D.①②⑤
5、有专家认为,“买东西”这个词源于唐代,你认为最可能的理由是( )
A.唐朝长安市坊界限分明,买物品要到东市和西市
B.唐朝时期才有“东”和“西”两个字
C.唐朝对外交通发达,常与东边的日本和西边的欧洲做贸易
D.舶来语,唐朝时期从阿拉伯传人中国
6、下列不属于江南经济得以开发原因的是( )
A.北方战乱不息,南方相对安定
B.北方人口南迁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
C.江南地区是全国经济重心
D.江南的自然条件优越于北方
7、中国是世界陶瓷大国。唐朝最具代表性的陶瓷工艺珍品是
A.
B.
C.
D.
8、《华阳国志》记载“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使成都平原变成“天府之国”,称颂的人物是
A.大禹
B.商鞅
C.李冰
D.李春
9、新学期开始了,一名新同学在班上自我介绍时说:“我的姓和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的名称是一样的。”她应该姓
A.夏 B.隋 C.唐 D.齐
10、下列关于夏朝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建立者是禹
B. 建立的时间是公元前20世纪
C. 建立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
D. 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
11、下列不属于王安石变法社会背景的是( )
A.政府财政入不敷出
B.倭寇侵犯东南沿海
C.边疆战事,屡战屡败
D.土地兼并剧烈,农民起义此起彼伏
12、我国流传下来了许多古时期的神话和传说,比如盘古大地、女娲炼石补天等。其中有一个人物,相传他教人们种植五谷并且发明了纺织,他是
A.黄帝
B.炎帝
C.大禹
D.蚩尤
13、河姆渡和半坡居民过上定居生活的最主要原因是( )
A.会制作陶器
B.会使用火
C.会建造房屋
D.原始农业的发展
14、“商纣暴虐施炮塔,引来武王正义师。商周决战在牧野,纣死商亡西周立。”这段歌诏描述的历史事件是( )
A.夏朝建立
B.商汤灭夏
C.武王伐纣
D.盘庚迁殷
15、秦始皇统一货币以后,咸阳人去集市买米,他所使用的法定货币应是
A. B.
C. D.
16、距今约七千年,长江流域原始农耕文明的代表是( )
A.北京人
B.河姆渡原始居民
C.半坡原始居民
D.黄帝
17、战国时期,与下图有关的我国农业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是
A.铁制农具的广泛使用
B.牛耕的推广
C.肥料的推广和适时耕种
D.兴修水利工程
18、唐朝是我国古代历史上的鼎盛时期。唐朝的建立者是
A.李渊
B.李世民
C.李治
D.李隆基
19、明清时期,古典小说的创作进入成熟阶段,出现了四部古典小说名著。其中,具有高度的思想性、艺术性,标志着我国古典小说创作高峰,并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古典小说名著是
A. 《三国演义》
B. 《红楼梦》
C. 《西游记》
D. 《水浒传》
20、魏晋时期的民族关系,我们用下面哪一个词来概括最为合适( )
A. 开放发展 B. 分裂对峙
C. 民族交融 D. 交往统一
21、先进生产工具和优良农作物均能促进农业的发展。唐朝时发明了操作灵巧省力的耕作工具_________;两宋时传入我国并推广种植的_________,大大提高了水稻的产量。
22、距今约3万年。在北京人活动过的地区。又生活着一群远古人。他们的模样和现代人基本相同。他们的骨骼化石是在周口店龙骨山顶部的洞穴里发现的,考古学家将他们命名
为“________”
23、与商周同期,我国西南地区也盛行一种独特的青铜文化,叫“________”。龙山文化出土的_______最具代表性。
24、请根据下列提示信息写出相关史实。
(1)尧舜禹将联盟首领的位子传给贤德之人的制度_____
(2)刘邦项羽争夺帝位,历时四年的战争_______
(3)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基础战役______
25、总结前人经验,改造造纸工艺,使纸的质量大大提高的是东汉的 ______(人物);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的第七位数字的科学家是 ______(人物)。
26、请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内容。
(1)成书于东汉末年,提出了“对症治疗”和“治未病”理论的著名中医学著作:______。
(2)传说中“三过家门而不入”,用疏导方法治水的是:______。
(3)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______。
(4)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西起临洮,东至:______。
(5)西汉时期开通的丝绸之路的起点:______。
(6)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的作品:______。
(7)中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著作:______。
27、将部落联盟首领的位子传给贤德之人的制度被称为_____;禹的儿子启在禹死后继承了禹的位置,从此,制代替了原来的_____制度。
28、孔子是__________学派的创始人,他的思想核心是“____________________”。他的学说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29、(题文)长江流域原始农耕时代的居民是_______________。
30、武则天统治时期,创立了______制度,亲自面试考生,不拘一格选拔人才,扩大了统治基础。
31、把下列战国时期,诸子百家思想主张的代号写在相对应的人物前面的括号里。
( )老子 A、主张实行“礼治”
( )庄子 B、主张实行“仁政”
( )孟子 C、“兼爱”“非攻”
( )韩非 D、治国要顺应自然顺应民心
( )墨子 E、事物都有对立面,可以互相转化
( )荀子 F、强调依法治国,建立中央集权国家
32、列举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
3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汉至南宋北方和南方人口户数的变化情况柱状图
材料二
图一 图二 福建泉州出土的宋代海船
材料三 11-13世纪,印度洋已成了大宋商船的天下。……宋朝(每年)从海上贸易中抽税近二百万贯……一位宋朝诗人写过一首描述泉州港贸易的诗:“苍官影里三洲路,涨海声中万国商。”
——摘编自《宋代:中国的大航海时代》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西汉至南宋,北方和南方人口户数的变化说明了什么?造成这种变化的原因有哪些?
(2)材料二中的两幅图片体现了宋代手工业在哪些方面的发展?
(3)材料三反映了宋朝时期的什么现象?宋朝为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的港口设立了什么管理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