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关于辽中南工业基地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属于东北老工业基地
B.位于沿海,交通便利
C.地势平坦,水能资源丰富
D.煤、铁、石油资源丰富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我国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这是中国的基本国情
②中国人口基数大,但实行了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所以我国人口增长缓慢
③中国人口分布不均,东部地区人口密度大,西部地区人口密度小
④黑河﹣腾冲线是中国重要的地形分界线.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2021年8月,因持续强降水,我国季风区主要河流水位上涨,汛期抗洪形势严峻。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在汛期,季风区降水多的主要原因是( )
A.受来自内陆的偏北风影响大
B.受来自海洋的的偏南风影响大
C.受地形影响大,背风坡多雨
D.受来自大西洋的水汽影响大
【2】强降水期间,我们尤其要注意安全。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①关注暴雨、地质灾害预警②在城市低洼地停留
③远离高、陡的边坡④不到河边、水库玩耍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4、下列关于寒潮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寒潮是一种无法准确预报的气象灾害
B.只要有冷空气影响,就会爆发寒潮
C.我国夏半年最易发生寒潮天气
D.寒潮是冬半年影响我国的主要灾害性天气,是大范围的强冷空气活动
5、“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南水北调”“北煤南运"是我国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四大工程。据此,完成成下面小题。
【1】四大工程调配的资源为非可再生资源的是( )
A.煤炭和天然气
B.水资源和电
C.煤炭和水资源
D.天然气和电力
【2】四大工程表明我国资源( )
A.总量丰富
B.人均不足
C.分布不均
D.种类齐全
【3】“西气东输”使用的运输方式是( )
A.
B.
C.
D.
【4】“西气东输”和“西电东送”对我国东部地区产生的影响有( )
①缓解能源紧缺②增加能源进口③改变当地气候④促进经济发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6、 “沪宁杭”城市群中的“宁”指的是( )
A.宁波 B.杭州 C.南京 D.南通
7、周末小颖和妈妈来到某美食城,这里云集了我国各地的特色美食。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小颖和妈妈喜欢吃面食。以下面食中以省级行政中心名称命名的是
A.山西削面
B.延吉冷面
C.兰州拉面
D.河南烩面
【2】小颖和妈妈决定品尝山西削面,那么该铺位的招牌可能是
A.湘更香
B.云海肴
C.渝乡楼
D.晋宝章
8、以下海洋中属于我国内海的是
A.琼州海峡
B.东海
C.南海
D.黄海
9、地理与生产建设关系密切。建立乳品加工厂,应该( )
①靠近奶牛场 ②靠近城镇 ③建在山区 ④采用先进技术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0、滨州、滨绥、哈大三条铁路交汇形成的铁路枢纽是( )
A.沈阳 B.满洲里 C.长春 D.哈尔滨
11、冬季,我国盛行从亚欧大陆内部吹来的偏北风,其性质是( )
A.温暖湿润
B.寒冷湿润
C.寒冷干燥
D.暖热干燥
12、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是指( )
A.东北平原 B.华北平原 C.长江中下游平原 D.成都平原
13、下列有关新疆的地形图,不正确的是( )
A.三面环山,一面临海
B.地形特点是三山夹两盆
C.主要位于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
D.地形以盆地和山地为主
14、我国东部的陆上邻国是( )
A.日本 B.朝鲜 C.韩国 D.菲律宾
15、我国人口分布极不平衡,其疏密的分界线大致是: ( )
A.内蒙古的黑河到云南的腾冲一线
B.内蒙古的黑河到海南的腾冲一线
C.黑龙江的黑河到云南的腾冲一线
D.黑龙江的黑河到海南的腾冲一线
16、关于图中省区的地形,说法错误的是( )
A.①省区东部地表崎岖,位于云贵高原上
B.②省区位于我国地势第三级阶梯,北有南岭
C.③省区东部有平原,西有巫山山脉
D.④省区东部有大兴安岭
17、下列描述体现东北三省地貌特征的是( )
A.山环水绕、沃野千里
B.河网密布、湖泊星罗
C.地表破碎、沟壑纵横
D.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18、目前我国人口增长迅速,将会带来不利的影响是
①消费群体扩大,促进市场经济发展
②劳动力充足,促进生产发展
③资源需求膨胀,人均资源量少
④阻碍经济发展,不利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19、对我国农业生产影响最大、分布范围最广的气候灾害是
A.台风
B.梅雨
C.洪涝
D.干旱
20、下列山脉中,和一月0℃等温线和800mm等降水量线大致相同的是
A.大兴安岭 B.太行山 C.秦岭-淮河 D.南岭
21、印度每年承接全球服务外包市场近1/2的业务, 被形象地称为“ ____________”。
22、我国近海蕴藏着大量的____能源矿产资源,在台湾岛西侧有____盐场。
23、填出下列的世界之最:
最大的沙漠________
最高的高原________
最大的盆地________
最低的洼地________
最大的平原________
24、【大国崛起睦邻友好】今年国庆节播放的电影《长津湖》中,中国人民志愿军凭着钢铁意志和英勇无畏的战斗精神,征服了极度恶劣的环境,打退了美军最精锐的王牌部队,扭转了战场态势,为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如图示意我国的疆域及邻国,读图,回答问题。
(1)我国幅员辽阔,陆地面积约______平方千米,差不多与整个欧洲面积相等,A______岛及其附近的岛屿自古以来就是我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我国对此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
(2)长津湖所在的国家B______与我国陆上相邻,又隔海相望的友好邻邦。
(3)当前,中国与邻国C______(国家)关系处于历史最好时期。两国高层交往频繁,两国人文交流蓬勃发展,世代友好的理念深入人心,两国人民之间的了解与友谊不断加深。
(4)“300万平方千米的浩瀚……”见证我国蓝色海疆广阔,保卫责任重大,如我国的最南端曾母暗沙就分布在______海。
25、黑龙江省的气候类型是____。
26、我国各民族居住地分布情况各有特点,汉族人口居住 ,少数民族人口主要分布在 、 和 地区.
27、我国的两个内海是____和____。
28、气候的两个要素是 和 。
29、填表比较中国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的地理差异
要素 区域 | 北方地区 | 南方地区 |
主要地形区名称(各答 3 个) |
|
|
主要气候类型 |
|
|
主要河流名称(各答 2 条) |
|
|
主要农田类型 |
|
|
30、被称为“鱼米之乡”的是________,________是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核心城市,是我国最大的城市.
31、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图,完成下列要求.
(1)A、B、C是四大地理区域之间的界限,确定A界线的主导因素是 .
(2)①②③三条河流中,一年中有两个汛期的是 (填河流名称); (填河流代号)河流沿岸形成了我国工农业最发达的地区.
(3)甲区域天然植被的变化规律是 ,这种变化是由于气候要素中的 的变化导致的,影响该要素变化的主要因素 .
(4)a所在省区的主要优势纤维作物是 ,请分析此省区种植该作物的主要气候原因。
32、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东北作为老工业基地,传统工业面临资源枯竭,能耗高,经济效益差等问题自从中央做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决定以来,该地区已成为我国西部开发后又一个投资热土。
材料二:如图为东北地区简图
(1)A是____(邻国),它与我国的界河是____和图们江。
(2)东北三省气候____,其特点是____。
(3)三江自然保护区的主要保护对象是____。
(4)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你建议采取哪些具体措施____?(至少答一点)
33、读甲、乙两个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A、B所代表的区域,表示季风区的是____。(填字母)
(2)读图乙,分析影响我国的夏季风主要来自____(填“海洋”或“陆地”),下列符合夏季风的描述是____(填下列选项字母)。
A.带来寒冷干燥气流 B.带来温暖湿润气流
(3)夏季风难以到达B区域的原因是____。
(4)图甲中,A地所在位置为____气候,我们济南为____气候,气候特征是夏季____,冬季____。其降水主要集中于夏季,主要是受____影响。
34、下左图为中国干旱灾害发生频次分布图,下右图为中国洪涝灾害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列举干旱出现频次>30的主要地形区: _;列举洪涝多发的主要地形区: (至少举出一个);
(2)从空间分布上看,中国干旱和洪涝灾害均集中在 (填“东部”/“西部”)地区,这些地区受 (冬/夏)季风进退的影响,降水季节、年际变化 (“大”/“小”);
(3)除气候因素外,右图中A地区洪涝频发的自然原因有: ,人为原因有: (至少举出一点);
(4)列举一项减轻洪涝灾害的措施: (至少举出一点)。
35、图1和图2分别是“江汉平原区域图”和“宁夏平原区域图”。结合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1)比较两图所示区域内的相关内容,完成下列表格。
区域 | 江汉平原 | 宁夏平原 |
气候类型 | ____气候 | 温带大陆性气候 |
河流流域 | 长江流域 | ____流域 |
主要粮食作物 | ____ | 小麦 |
环境问题 | 酸雨 | 土地荒漠化 |
(2)图中黄河在该区域中的流向大致为____,____(有/无)凌汛现象。
(3)清代初年,洞庭湖是我国第一大淡水湖。20世纪60年代以来,由于中上游植被破坏严重,每年河流向洞庭湖输送的泥沙大量增加,导致水面逐渐萎缩。20世纪50-80年代,由于人口迅速增长,诱发了大规模的围湖造田,使洞庭湖面积大幅度减小。要想使洞庭湖“变大”,你有什么好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