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们常说四川是“天府之国”,而都江堰为“天府之国”的粮食生产提供了有力的保障。都江堰这个水利工程修建于
A.战国时期 B.秦朝 C.西汉 D.春秋时期
2、妇好墓是目前殷墟遗址中唯一保存完整的商代墓葬,墓上的“母辛门”享堂传说是商王武丁为祭祀妻子妇好而修建的宗庙建筑。据考证,商王武丁公元前1250年继位。据此判断,武丁继位时距今(2018年)已有( )
A. 1250年 B. 3266年 C. 3268年 D. 3267年
3、下列哪一表述反映了抗日战争时期的时代主题
A.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B.打倒列强,除军阀
C.民主团结,和平建国 D.众志成城,共赴国难
4、对半坡聚落和河姆渡聚落的共同之处表述不正确的是 ( )
A. 处于同一生活流域
B. 都从事原始农业种植,兼有饲养、渔猎、采集等经济活动
C. 都会建筑房屋,过着定居生活
D. 都普遍使用磨制石器
5、下列选项中,证明了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的遗址是( )
A.北京人遗址 B.半坡遗址 C.河姆渡遗址 D.元谋人遗址
6、许多成语来源于历史,下列这些成语中不是出自春秋战国时期的是( )
A.退避三舍 B.卧薪尝胆 C.围魏救赵 D.破釜沉舟
7、西汉初年,诸侯王势力强大,有的公开反抗,对抗朝廷,有的甚至举兵叛乱。汉武帝为改变这种局面,实行
A. 焚书坑儒,钳制思想 B.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 行推恩令,加强集权 D. 整顿吏治,以德化民
8、万里长城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秦长城的起止点是( )
A.临洮—辽东
B.临洮—咸阳
C.陇西—辽东
D.临洮—函谷关
9、公元前1046年商朝灭亡,西周建立,与之相关的史实是
A. 炎黄战蚩尤
B. 商汤灭夏
C. 牧野之战
D. 春秋争霸
10、学习历史,不可忽视教材附录中的“大事年表”。查阅“中国历史大事年表”。公元960年发生的重大事件应是( )
A.北宋建立
B.元昊建立西夏
C.元灭南宋
D.金灭北宋
11、“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描述的社会现实是( )
A.西湖的美景
B.杭州的富庶
C.南宋的偏安
D.南宋的繁荣
12、《史记》从《左氏春秋》《国语》《世本》《战国策》《楚汉春秋》及诸子百家多处采摘,又利用了国家收藏的档案、民间保存的古文书传,并增添了亲身采访和实地调查的材料。材料表明《史记》( )
A.取材广泛
B.体例完善
C.文笔优美
D.记事时长
13、他多次出师伐魏,终未成功,最后在行军途中病逝,正如他说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是
A.曹操
B.袁绍
C.诸葛亮
D.刘备
14、下列选项能准确概括从宋到元的历史发展趋势的是( )
A.繁荣与开放
B.分裂走向统一
C.文明初露曙光
D.封建国家陷入危机
15、获取有效信息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符合“距今约70—20万年”“会使用天然火”“能制造打制石器”三个信息的古人类是
A.蓝田人
B.北京人
C.巫山人
D.和县人
16、蔡伦被誉为“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名人”“人类有史以来最佳发明家”之一,是因为他
A.发明“麻沸散” B.发明印刷术
C.改进造纸术 D.写成《伤寒杂病论》
17、武则天的统治被喻为“政启开元,治宏贞观”,她对科举制的贡献是( )
A.开始用考试的方式选拔人才
B.创立科举制
C.创立殿试制度
D.增加科举考试科目
18、成吉思汗被毛泽东誉为“一代天骄”。下列各项活动属于成吉思汗事迹的是( )
①统一蒙古各部 ②建立蒙古政权 ③发动大规模对外战争 ④定国号为“元”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19、下列历史事件那些与下图的人物有关?
①创立中国同盟会 ②领导新文化运动
③领导辛亥革命 ④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20、唐太宗说:“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为此他( )
A.任用贤才,虚心纳谏
B.勤于政事,戒奢从简
C.轻徭薄赋,发展生产
D.完善科举,扩充国学
21、我国章回体小说的开山之作,也是我国最为流行的长篇历史小说之一是《________》;而________创作的《红楼梦》,是世界文化宝库中不可多得的文学名著。
22、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历史人物。
(1)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是__________。
(2)改族名满洲,建立清朝的是__________。
(3)优秀的长篇小说《水浒传》的作者是__________。
(4)活字印刷术的发明者是__________。
23、活字印刷术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______世纪时,活字印刷术传入朝鲜,之后又传到日本及东南亚地区;______年,明朝建立,定都应天府。
24、元曲:元代最优秀的杂剧作家是关汉卿,他的代表作是悲剧____。
25、其作品被称为“诗史”的诗人是________。
26、秦朝灭亡后,刘邦和项羽为争夺帝位,展开征战,史称“______”;在东汉军队的残酷镇压下,起义军受到重挫,损失惨重,起义首领张角因病去世,历时9个月的______最后被镇压下去。
27、______东迁后,周王室的统治力大减,直接管辖的地区仅在洛邑一带。
28、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内容:
(1)汉武帝时期统一的货币﹣﹣_________。
(2)山西大同的石窟﹣﹣_________。
(3)北朝问世的一部综合性的地理学专著﹣﹣_________。
29、隋朝大运河的中心是____,北抵____,(古代地名),南至____,古代地名)。
30、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汉朝,定都______(地名)史称西汉;三国时,孙权派大将卫温到达______(地名)(今台湾),加强了大陆与台湾的联系。
31、连线搭配题
关汉卿 《清明上河图》
张择端 《窦娥冤》
瓦子 最早的纸币
交子 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
元朝 历朝版图最大
32、列举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
33、中华民族灿烂辉煌的文化承载着生生不息的民族力量和自信。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五千多年的文明发展中,中华民族一直追求和传承着和平、和睦、和谐。以和为贵,与人为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理念……是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思想宝库。
——赵可金《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丰富内涵与理论价值》
材料二国务院新闻办发布的《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国行动》白皮书,总结了中医救治新冠肺炎的有效做法,包括中医医疗队整建制接管定点医院、早期介入、全程参与、分类救治所取得的显著效果,充分肯定了中医药的特色优势。
——《“人民英雄”张伯礼:热泪总为人民而流》
材料三东汉首都洛阳太学生多达3万多人,是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高等学府。……所用教材多为纸本经卷,作文亦用纸写,比用简牍更为方便、省时、省力。
——潘吉星《中国古代四大发明—源流、外传及世界影响》
材料四
(1)材料一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我国古代哪一位大思想家的主张?他的核心思想是什么?请列出与他相关的一部思想著作。你能说出两点他在教育上的成就或言论吗?
(2)中医在救治新冠肺炎中取得了显著的效果。阅读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请列举出一位东汉时期的名医及其相关成就。
(3)阅读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出材料中情景的出现与中国古代谁的哪一项发明有关。并概括这项发明产生的影响。
(4)材料四中的历史人物是谁?他在数学领域取得了怎样的世界性成就?
(5)综合以上材料,我们应该如何看待中国的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