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固原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一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6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是(   )

    A.陈胜吴广起义 B.黄巾起义 C.李自成起义 D.黄巢起义

  • 2、阅读历史书籍需要关注章节标题,从而准确把握所学内容的阶段特征。与下面目录相关知识的阶段特征是

    A.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B.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C.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D.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

  • 3、公元605年起,隋朝皇帝征发了几百万民工,开凿大运河。下列有关描述,正确的是

    A.最北河段名称是江南河

    B.运河北抵余杭,南至涿郡

    C.是隋文帝的政绩

    D.起着贯通南北交通的作用

  • 4、东汉后期,形成了外戚与宦官交替专权的局面,由此导致了(     

    A.政权分立社会发展

    B.东汉王朝走向衰亡

    C.百家争鸣局面出现

    D.统一国家建立巩固

  • 5、下面有关“贞观之治”出现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唐太宗减轻人民负担

    B.统治者注意任用贤才

    C.皇帝勤于政事

    D.人口大幅度增长

  • 6、老师让欣欣做组长。她却推荐能力比较强,大家都信服的朱娟做组长,同学们感叹:这是禅让制的再现啊!关于禅让制,下列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

    A.前任部落首领任命

    B.部落联盟会议推举

    C.全体氏族成员选举产生

    D.德高望重的人自由竞选

  • 7、秦国成为战国七雄中实力最强的国家,并统一了六国。主要原因是

    A. 更多使用铁制农具   B. 实行商鞅变法

    C. 重视水利工程建设   D. 牛耕得到推广

  • 8、某史学家说:“始皇时代……以一政府而统制方数千里之中国。”下列不属于秦始皇为“统制方数千里之中国”采取的措施的是(  )

    A.推行郡县制

    B.以德治国

    C.统一文字

    D.统一货币

  • 9、某同学考试成绩不理想,老师安慰他说:“一次的失败不要紧,说不定,正是因为这次没考好,你才能及早发现问题,坏事也可能变成好事。”你知道老师引用了哪家的思想来教育学生的吗? (   

    A.儒家思想

    B.道家思想

    C.墨家思想

    D.法家思想

  • 10、下列图片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A.先进的水利工程

    B.领先的科技成就

    C.伟大的建筑工程

    D.独特的军事工程

  • 11、公元前113年,汉武帝下令禁止郡国铸钱,把各地私铸的钱币运到京师销毁,中央成立专门的铸币机构。此外还实行盐铁官营,由政府垄断盐、铁的生产和销售。这些做法(     

    A.杜绝了地方腐败

    B.减轻了农民赋税

    C.加强了思想控制

    D.加强了中央集权

  • 12、下列对澶洲之盟的分析和认识,正确的是:(   )

    ①宋辽关系史上由战到和的转折点 ②加强了北方和中原地区的经济、文化交往

    ③客观上维持了长久和平 ④促进民族关系的发展

    A.①②④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 13、战国时期,众多水利工程的兴修的条件有(  )

    ①铁器的使用  ②天府之国美誉的出现 ③统治者的重视 ④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A.②③ B.①④ C.③④ D.①③

  • 14、时称“王与马,共天下”的局面出现在

    A.曹魏 B.东晋 C.西晋 D.东汉

  • 15、传说蚕丛是蜀地首先称王的人,他的眼睛向前突出。如图所示文物与蚕丛形象吻合。由此可见(     

    A.传说中蕴含着一定的历史信息

    B.考古是了解历史真相唯一途径

    C.传说的历史价值远超考古发现

    D.传说与神话都属于真实的历史

  • 16、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是(   

    A.夏朝 B.秦朝 C.汉朝 D.隋朝

  • 17、历史史实是指客观发生的历史事件,历史观点是人们对历史史实的看法和评价。下列选项中,属于历史观点的是(     

    A.公元前60年,西汉朝廷设置西域都护

    B.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

    C.卫青、霍去病率兵与匈奴进行了三次大战

    D.东汉明帝时,派班超出使西域

  • 18、传说是人们世代口耳相传保留下来的历史叙述,下列与禅让制度密切相关的是

    A. 炎黄战蚩尤

    B. 黄帝建宫室

    C. 舜让位于禹

    D. 启继承父位

  • 19、长平之战发生在( 

    A.   B. 西周   C. 春秋   D. 战国

     

  • 20、从黄帝、炎帝的古老传说中,我们可以获取的历史信息是

    A.北京人会使用火 B.河姆渡人生活在长江下游

    C.半坡人种植粟 D.华夏族形成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中国历史上一些以少胜多的战役堪称战争史上的奇迹。请根据提示写出相关内容

    (1)周武王联合各地势力,占领商都,商朝灭亡的战役是

    (2)秦末农民战争中项羽英勇善战消灭秦军主力的的战役是

    (3)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基础的战役是

    (4)歼灭袁军主力,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基础的战役

    (5)和成语“草木皆兵”投鞭断流”有关的一次战役是

  • 22、汉朝时期,对待儒学态度截然不同的两个皇帝分别是______________和汉武帝。

  • 23、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第一支海军部队是_______;2015年,第二炮兵部队更名为_______

  • 24、长城处于北方游牧地区与农耕地区的连接线上,使长城成为各民族_____的纽带。

  • 25、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内容。

    (1)唐太宗开创的治世局面称为——

    (2)玄奘口述,由弟子记录,是研究中外文化交流的珍贵文献——

    (3)宋代主要的文学形式——

    (4)元朝负责管辖澎湖和琉球的机构是——

    (5)明代全国的制瓷中心是——

    (6)顺治皇帝赐予西藏宗教首领的封号——

  • 26、半坡人的居住区有_____________________,居住区外有_______和烧制陶器的_______。半坡人的房屋主要是______________

  • 27、西周早期,统治者为稳定政治形势,巩固疆土,实行______(制度名),通过各级贵族维系国家的统治。

  • 28、分封制的(1)目的:_________________

    (2)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

  • 29、贾思勰:_____人,曾任郡太守,非常重视农业生产。他整理古书中记载的农业知识,采集民间歌谣谚语,汲取农民的生产经验,撰写了《___________》一书。

  • 30、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人物。

    (1)建立西周的人物——______

    (2)战国时期,通过变法使秦国强大的人物——______

    (3)“麻沸散”的发明者——______

    (4)在世界上第一次把圆周率的数值计算到小数点以后第七位数字——______

    (5)我国古代被誉为“书圣”的是——______

三、连线题 (共1题,共 5分)
  • 31、铁人                              雷锋

    党的好干部                  王进喜

    解放军好战士               焦裕禄

    杂交水稻之父               袁隆平

四、列举题 (共1题,共 5分)
  • 32、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历史人物。

    (1)他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的建立者,也曾在治理黄河水患时三过家门而不入,倍受人们爱戴。他是________

    (2)他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他是________

    (3)西汉时期,两次出使西域,为加强汉朝与西域各国关系作出重要贡献的人是________

    (4)把汉献帝从都城洛阳接到许,借皇帝的名义号令天下的人是________.

五、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3、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商君治表,法令至行,公平无私,发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

    ——《战国策·秦策一》

    材料二:“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李白《古风》

    材料三: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都,都置守、尉、监。

    ——司马迁《史记·李皇本纪》

    材料四:一法度衡十丈尺。车同轨,书同文。

    ——《汉书诸侯王表第二》

    (1)材料一中“商君”是谁?试举出其政治上的改革措施。

    (2)材料二中的“扫六合”有何意义?材料一和材料二之间有何内在联系?

    (3)材料三中措施的实行,开创了此后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标模式。这项措施是什么?你知道“始皇帝”之下还设有哪些中央政权机构吗?

    (4)材料四中包含了秦始皇巩固统一的哪些措施?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65
题数 33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连线题
四、列举题
五、综合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