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平潭综合实验区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一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6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脍炙人口的唐诗深受人们喜爱,唐代诗人辈出。被誉为“诗仙”的是(       )

    A.李白

    B.杜甫

    C.白居易

    D.李商隐

  • 2、使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过上定居生活的主要条件是 

    A.自然环境的变化   B.原始农业的出现

    C.氏族公社的形成       D.学会建造房屋

     

  • 3、王芳指着图自豪的说:”这个地方管理机构的设立,有力说明今天的□□是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结合图示,□□处应该是(       

    A.新疆

    B.西藏

    C.南海

    D.台湾

  • 4、下列史实中可以通过《史记》了解的是(     

    ①陈胜、吴广起义 ②官渡之战 ③汉武帝北击匈奴 ④光武中兴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 5、南宋后期,发明了在竹管里装有火药弹丸的突火枪,点燃后,弹丸射出。元朝还用金属作筒,取代竹筒,发明了火铳,这比以前的突火枪威力更大。材料表明火药的运用(     

    A.主要是由于经济发展的需要

    B.推动了火器制造业的发展

    C.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

    D.改变了宋元时期政治局面

  • 6、在中国历史上,分裂和统一的局面曾经交替出现,结束西晋末年以来的分裂局面,实现全国统一的关键人物是(     

    A.隋文帝杨坚

    B.隋炀帝杨广

    C.唐太宗李业民

    D.宋太祖赵匡胤

  • 7、在春秋争霸中,辅佐齐桓公成就霸业的是(  )

    A、伊尹    B、姜尚

    C、管仲    D、商鞅

     

  • 8、工程和建筑都是文明的载体,下列关于中国古代工程和建筑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隋朝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沟通南北,促进交流

    B.李冰建造的赵州桥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石拱桥之一

    C.明长城长城西起临洮,东至辽东,绵延万里,雄伟壮丽

    D.故官是清朝开始修建的世界现存最大的宫殿建筑郡

  • 9、龙门石窟中的宾阳洞窟建于北魏迁都洛阳后,洞中主佛服饰已明显具有汉族服饰的特点。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A.张骞出使西域    B.北魏孝文帝改革

    C.文成公主入藏   D.成吉思汗统一蒙古

  • 10、记载孔子言行的书籍是( )

    A. 诗经   B. 《尚书》   C. 《春秋》   D. 论语

     

  • 11、下列关于两次鸦片战争共同点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两次战争都是外国资本主义列强为打开中国市场而发动的③两次战争的侵略者都有英国

    ②两次战争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不平等条约     ④两次战争都使中国丧失了领土和主权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 12、有学者认为“始皇”这个称号对于嬴政来说实在是当之无愧,他的一切具有创始意义,他开始了一个伟大的时代。在该学者看来,这个时代应该是(  )

    A.国家安定,民生改善 B.国家统一,中央集权

    C.文化繁荣,经济昌盛 D.国家强盛,疆域广阔

  • 13、下面关于甲骨文的叙述正确的有

    ①商周时期刻写在龟甲和牛、羊等兽骨上的文字称为甲骨文;

    ②甲骨文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

    ③甲骨文的内容是研究商朝历史的重要资料;

    ④甲骨文开始于夏朝,兴盛于商朝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 14、商朝在历史上又被称为殷朝,是因为下列哪一事件(  

    A.商汤灭夏

    B.武王伐纣

    C.平王东迁

    D.商王盘庚迁都城到殷

  • 15、宋朝政府对市区交通实行“限速”制度,除非有紧急公事,任何人不得在城市街巷快速策马、驾车,否则,给予“笞五十(打五十板)”的刑罚。下列不能作为宋代都市“限速”现象出现原因的是

    A. 宋代都市是人口集中区域

    B. 街巷中有众多文化生活场所

    C. 住宅区“坊”和商业区“市”严格分开

    D. 大街小巷店铺林立,商业繁荣

  • 16、某同学在单元复习后整理了如表的笔记。据此判断,他复习的内容属于(     

    政治方面

    王室衰微,诸侯争霸

    经济方面

    废井田,允许土地买卖

    文化方面

    学术思想活跃

    A.史前时期

    B.夏商时期

    C.东周时期

    D.秦汉时期

  • 17、下图两枚货币反映契丹和西夏的共同信息是

    A.政权据起我国东北

    B.与南宋政府对峙

    C.仿效汉族制度文化

    D.经济上与宋隔绝

  • 18、中国在世界上最早培植的两种农作物是( )

    A.棉花与水稻

    B.棉花与玉米

    C.水稻和玉米

    D.水稻和粟

  • 19、宋代是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发展史上最辉煌的时期,几乎在所有中国传统科学技术领域都留下了新的记录。举世闻名的四大发明中有三项完成于这一时期,分别是

    A.指南针、火药、造纸术

    B.指南针、火药、印刷术

    C.司南、火药、印刷术

    D.司南、火药、造纸术术

  • 20、京剧《澶渊之盟》中台词唱道:“将舟船暂驻中流,寡人要一观黄河夜景。”戏词中的“寡人”应是( )

    A. 宋太祖   B. 宋太宗   C. 宋真宗   D. 宋高祖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曹军以少胜多奠定了统一北方的基础。此战役是______。定了三国鼎立局面的基础。此重要战役是______。“风声鹤唳”“草木皆兵”都与一次战役有关,此战役是______

  • 22、推动唐与吐蕃“和同为一家”的历史事件是________

  • 23、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天下为公,选贤与能”指________制度。

     

  • 24、河姆渡人的房屋主要是__________式建筑,这是中国最早的木构建筑,对中国古典建筑产生了重要影响;半坡人的房屋主要是__________式圆形房屋,多用木头作柱子,屋内有灶坑。

  • 25、____是中国瓷器发展史上的辉煌时代。江西____发展成为著名的瓷都。

  • 26、618年,李渊建立________

  • 27、【元朝戏剧空前发达】元代最优秀的杂剧作家是关汉卿,他一生创作了许多剧本,代表作是____

  • 28、1561年,倭寇大举侵犯浙江。________率军英勇作战,在台州九战九捷,先后歼灭倭寇10 000多人,烧毁倭船无数,平定了浙东地区的倭患;1662年,经过8个月的围攻,________发动总攻,荷兰殖民长官投降。至此,被荷兰侵略者占据了38年的台湾,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

  • 29、祖冲之是我国南北朝时期杰出的科学家,他在数学、天文历法和机械制造方面都有重大成就。在数学方面,他把______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的第七位数字,即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这项成果领先世界近千年。

  • 30、唐朝______进藏,促进了唐朝和吐蕃经济文化的交流,元朝在这一地区设立宣慰使司都元帅府,由_____直接管辖。

三、连线题 (共1题,共 5分)
  • 31、根据三国鼎立的形成,将下列各项相对应的内容用直线连接起来

四、列举题 (共1题,共 5分)
  • 32、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历史人物。

    (1)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

    (2)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3)秦汉时期率兵出击匈奴的将领(一位即可)——

    (4)东汉时改进造纸术——

    (5)西晋的建立者——

五、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3、香港是中西方文化交融之地,把华人智慧与西方社会管理经验合二为一,有东方之珠之美誉。

    材料一:

    材料二:世界上一系列争端都面临着用和平方式来解决还是用非和平方式来解决的问题。总得找出个办法来,新问题就得用新办法来解决。香港问题的成功解决,这个事例可能为国际上许多问题的解决提供一些有益的线索。

    ——邓小平

    (1)香港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1842—1997年间曾受英国殖民统治。请根据材料一中的示意图与提示,完成填空。

    A:______B:______C:_________

    (2)材料二中的“新办法”是指什么?请简述这个“新办法”的内涵。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谈谈香港回归的意义。你从香港的百年变迁中获得哪些启示?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65
题数 33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连线题
四、列举题
五、综合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