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王位世袭制在中国延续了近4000年,父死子继或兄终弟及,对中国社会影响深远。这种制度开始于
A.舜传位于禹
B.禹传子,家天下
C.商汤灭夏
D.汉武帝大一统
2、一万多年前,中华大地进入新石器时代。此后,我们的祖先开始定居生活。其主要原因是( )
A.自然环境的改善
B.原始农业的发展
C.原始手工业的出现
D.原始宗教信仰的出现
3、“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此材料主要表明宋朝( )
A.等级森严
B.重文轻武
C.改革科举
D.重农抑商
4、下列《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治形势图》①②处依次应该填
A.前秦、宋 B.吴、南朝 C.吴、南魏 D.前秦、宋
5、下列人物中发明算盘的是( )
A. 尧 B. 舜 C. 隶首 D. 仓颉
6、下图是我国古代的一位杰出科学家,他治学严谨,从不盲从。在数学、天文历法和机械制造方面都有重大成就。其中领先世界近千年的一项成果是
A.指南车的制造
B.《大明历》的创制
C.圆周率的精确计算
D.千里船的制造
7、“一代天骄”成吉思汗,是中国历史上的杰出人物。他的主要功绩是( )
A.攻灭南宋,建立元朝
B.创设行省制度
C.统一蒙古各部
D.开凿大运河
8、与“黄袍加身”“陈桥兵变”等历史故事相关的历史史实是( )
A.澶渊之盟
B.黄巢起义
C.北宋建立
D.南宋建立
9、二七纪念塔位于郑州市二七广场,建于1971年,钢筋混凝土结构,是我国建筑中独特的仿古联体双塔,它是郑州标志性的纪念建筑物,它是为纪念
A.萍浏醴起义 B.浙皖起义 C.黄花岗起义 D.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
10、第一手史料是接近或直接在历史事件发生时所产生和记录的原始资料。以下可用于研究三国历史的第一手史料是( )
A. 历史剧《三国》 B. 罗贯中《三国演义》
C. 诸葛亮《出师表》 D. 连环画《三顾茅庐》
11、时序性是历史学科的基本属性之一。下列历史事件按时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牧野之战
②长平之战
③巨鹿之战
④涿鹿之战
A. ④①②③ B. ③①④② C. ④①③② D. ①④③②
12、复旦大学的校训“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源自“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这一名句。此名句出自( )
A.《论语》
B.《韩非子》
C.《道德经》
D.《庄子》
13、金军攻破开封,北宋灭亡。之后,赵构登上皇位,建立南宋的时间是
A.1125年
B.1126年
C.1127年
D.1234年
14、北宋有一种印书技术:印刷十本看不出差别,如果印刷百本千本,就极为快速。此技术是指( )
A.指南针
B.造纸术
C.火药
D.活字印刷术
15、汉初,已有布鞋,而文帝依旧穿着草鞋上殿办公;他在位20多年,园林车骑都没有增加。这表明汉文帝
A.劝课农桑
B.减轻赋役
C.以法治国
D.力行节俭
16、秦国拥有一支虎狼之师,使其所向披靡,横扫六国,统一全国。这主要得益于它( )
A.重用人才
B.顺应民心
C.鼓励耕织
D.奖励军功
17、2018年4月5日,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在陕西省黄陵县黄帝陵举行。约一万名海内外中华儿女怀着崇敬之情共同祭拜,下列有关他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建造宫室、车船,制作兵器、衣裳
②让部下发明文字、算术
③他是我国第一个封建帝王,被称为“人文始祖”
④妻子嫘祖发明养蚕抽丝技术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8、夏朝的建立者和暴君分别是
A.启、桀 B.汤、桀 C.禹、桀 D.桀、纣
19、下表反映了战国时期思想家们的共同思想是( )
A.反对不义的战争
B.民贵君轻,社稷次之
C.都主张统一
D.加强中央集权
20、东汉以后,书法已经成为专供人们欣赏的艺术了。为书法艺术发展提供物质条件的是( )
A.甲骨文
B.造纸术
C.指南针
D.印刷术
21、为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宋太祖在各州府设置________,以分知州的权力;清朝统治者非常注重从思想领域严密控制知识分子,_________的推行,禁锢了人们的思想言论,严重阻碍了思想、学术的发展和进步。
22、他的代表作有《狂人日记》《孔乙己》等,他是________。
23、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_________(朝代);秦朝时用_________统一了全国文字。
24、(湖南张家界中考)根据下图《战国形势图》填出国名。
A_________ B____________ C_________ D____________
25、北宋时期,随着城市的繁荣,市民文化生活也丰富起来。开封城内有许多娱乐兼营业的场所,叫作“_________”。戏曲艺术发展到清代,进入了一个更为繁荣的时期。剧种增多,剧目繁多,其中,最有影响的是昆曲和________________。
26、秦的疆域:东至东海,西到陇西,北至长城一带,南达________,是当时世界上的大国之一。
27、贞观时期,唐太宗在政治上进一步完善________,明确中央机构的职权及决策程序:雍正年间,朝廷设立了________,它成为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最重要的中枢机构,这一机构便于皇帝独断朝政,使皇帝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
28、列举与下列信息相对应的统治者。
(1)开通隋朝大运河的皇帝——
(2)南宋的建立者——
(3)建立东厂——
(4)1636年,改国号为清——
29、1004年,辽宋交战,第二年达成和议,史称___________;我国的第一部编年体通史是_____________。
30、时期:北朝后期,我国北方出现了各民族的_____。
31、将下列有关联的内容用线连起来
公元前2070年 巨鹿之战 秦孝公
公元前356年 秦统一六国 陈胜、吴广
公元前209年 夏朝的建立 项羽
公元前207年 商鞅变法 嬴政
公元前221年 大泽乡起义 禹
32、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人物名称。
(1)主张"兼爱""非攻",提倡节俭
(2)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3)主张君主治国要靠法令、权术和威势,强调以法治国
33、从中国历史发展来看,中华民族是各民族在漫长的生产生活中交流学习而形成的。民族交流的形式丰富多彩。
材料一:他说:“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他在位统治时,被当时北方和西北地区的各族首领尊奉为各族的“天可汗。”
(1)材料一中的“他”指的哪位皇帝?“他”在位时期实行怎样的民族政策?举一例说明唐太宗与西南民族政权关系密切的史实。
材料二:大宋皇帝谨致誓书于大契丹皇帝阁下:共遵诫信,虔奉欢盟,以风土之宜,助军旅之费,每岁以绢二十万匹,银一十万两,更不差使专往北朝,只令三司差人搬送至雄州交割,此后(辽)与朝廷和好年深,蕃汉人户休养生息,人人安居,不乐战斗。
(2)材料二中的“绢二十万匹,银一十万两”统称为什么?哪一盟约直接导致“(辽)与朝廷和好年深”?
材料三: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阙。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岳飞《满江红》
(3)材料三中的靖康耻指的是什么事件?胡虏是指哪个少数民族?
(4)请结合材料二和材料三,分别从政治角度和民族关系的角度概括这一时期的历史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