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政权建立的先后顺序是 ( )。
①北宋 ②契丹 ③西夏 ④金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②①④③
D.①②④③
2、香港艺人汪明荃在唐人街留下了自己的手印,这是第三位在洛杉矶唐人街中山广场打手印的影视明星。“唐人街”最早叫“大唐街”,此名字的由来说明了
A.在外国的中国人很多
B.唐朝文化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望
C.唐朝这个大帝国永不衰落
D.唐朝与欧洲的关系永世友好
3、明清时期的文学成就突出表现在
A.诗歌方面
B.小说方面
C.散文方面
D.戏剧方面
4、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写到:“公元 383 年,这流亡政府的弱势军队出人意外地打败了前秦领袖苻坚所统率的绝对优势的北方联军”。与这段材料相关的成语典故是
A.卧薪尝胆 B.纸上谈兵 C.四面楚歌 D.投鞭断流
5、经济特区在对外开放的过程中作用巨大。经济特区代表和对外开放的“窗口”是
A.天津
B.北海
C.深圳
D.海南岛
6、导致东汉政权一蹶不振的农民起义是
A.“国人暴动” B.陈胜吴广起义 C.刘邦项羽起义 D.黄巾起义
7、下图为中国在1986年发行的祖冲之纪念银币。这主要因为他的哪项成就?( )
A.设计制造出了指南车
B.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的第七位数字,领先世界近千年
C.著有《水经注》
D.著写《山居赋》
8、下表为公元260年魏、蜀、吴三国的户数、人口和军队统计表。据此表可知( )
| 户数 | 人口 | 军队 |
魏国 | 约66万户 | 约443万人 | 估计40万人以上 |
蜀国 | 约28万户 | 约94万人 | 约10.2万人 |
吴国 | 约52.3万户 | 约230万人 | 约23万人 |
A.魏国的综合实力相对较强
B.蜀吴联合抵抗魏成效显著
C.蜀国加速西南地区的开发
D.三国鼎立的局面开始形成
9、北宋时期,宋真宗从越南引进一种高产稻种,这种稻种“得米多,价廉,自中产以下皆食”,请问这种稻种是( )
A.籼型稻
B.占城稻
C.粳型稻
D.高昌稻
10、60年前考古工作者发现了一处遗址,目前这里已发现中国最早的宫殿遗址、中国最早的城市主干道网、中国最早的青铜铸造作坊等。这一遗址是
A.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
B.河南二里头夏都遗址
C.河南安阳殷墟遗址
D.陕西咸阳秦都遗址
11、河姆渡居民与半坡居民,在粮食培育、牲畜饲养的品种方面以及住房建筑结构方面存在着许多差异。造成这种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 ( )
A. 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差别 B. 自然条件的差别
C. 地域和民族性格不同 D. 生活时代不同
12、“军机处一日日程:接折(阅读奏折)——见面(请皇帝旨)——述旨(拟皇帝旨意)——过朱(皇帝过目确定)——交发(下发旨意)。”这说明了军机处设立的实质是( )
A.做好服务
B.削弱地方
C.强化君权
D.完善仪式
13、下列不能反映“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历史现象的是( )
A. 江宁著名的机户李扁担
B. 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C. 佛山镇经营棉织业的手工工场
D. 江宁著名机户李东阳
14、《诗经•卫风•木瓜》:“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据考证,该诗为赞美齐桓公帮助卫国人打败狄人(北方游牧民族)而作,印证了齐桓公“尊王攘夷”的政治策略。与以上信息相关的史实是
A. 牧野之战
B. 春秋争霸
C. 战国争雄
D. 城濮之战
15、下图是在河南省偃师县二里头文化遗址发现的大型建筑——二里头宫殿复原图。该建筑属( )
A. 夏朝 B. 商朝 C. 周朝 D. 秦朝
16、下图中的食物都是通过西域传入中原的,且以“胡”字来命名。与这一现象密切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丝绸之路的开辟
B.卫温率船队到达夷洲
C.西域都护府设立
D.道教由印度传入中原
17、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领先世界。以下某校设计的vlog(视频博客)历史作业所选取的主题中,聚焦中国古代科技成就的是( )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18、甲骨文的造字方法主要有( )
①象形
②指事
③会意
④形声
⑤假借
A.①②③
B.②③④⑤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⑤
19、在中华民族发展的历程中,民族英雄不断涌现,捍卫国家的主权和尊严,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下面表格内容反映了( )
朝代 | 人物 | 事件 | 结果 |
明朝 | 戚继光 | 抗击倭寇 | 东南沿海的倭患基本解除 |
清朝 | 郑成功 | 收复台湾 | 荷兰殖民者被迫投降,台湾重回祖国怀抱 |
清朝 | 林则徐 | 虎门销烟 | 打击了英国的嚣张气焰,鼓舞了中国人的斗志 |
清朝 | 左宗棠 | 收复新疆 | 除伊犁外,新疆其他地区都回到祖国怀抱 |
A.明清时期皇权不断加强的措施
B.明清时期镇压边疆地区叛乱的行为
C.中华民族反抗侵略的英勇斗争
D.中华民族积极主动对外交流的表现
20、“开元盛世”是中国封建社会前所未有的繁荣盛世,与贞观时期相比,开元时期更突出的表现是( )
A.唐朝进入全盛时期
B.政治清明
C.经济繁荣
D.国力强盛
21、唐太宗统治时期,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经济发展,这一时期称为“______________”。
22、唐朝灭亡后,北方黄河流域先后出现后梁、___、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政权,南方地区出现九个政权,再加上北方割据太原的___,史称“五代十国”。
23、完成下列表格。(将答案写在表下序号后的横线上)
朝代 | 在位皇帝 | 治世局面 | 背景 | 个人品行及治国措施 |
①朝 | 隋文帝 | 开皇之治 | 在北周的基础 上励精图治开 创的局面。 | 1.发展生产,编订户籍,统一南北币值和度量衡制度。 2.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 3率先垂范,②(厉行节约/奢侈无度)。 |
唐朝 | 唐太宗 | ③ | 吸取前朝速亡的历史教训勤于政事开创的局面。 | 1.虚心纳谏,从善若流:广纳贤才,知人善用。 2.进一步完善④制;制定法律,减省刑法; 严格考查官吏政绩。 3.完善并鼓励科举考试。 4.减轻人民负担,鼓励农业生产 |
唐朝 | ⑤ | 开元盛世 | 在⑥(李渊/武则天)继续推行贞观以来治理措施的基础上励精图治开创的局面 | 1.励精图治,重用贤能 2.整顿吏治,裁减冗员 3.发展经济,改革税制 4.注重文教,编修经籍 |
①______②______③______④______⑤______⑥______
24、公元前256年,蜀郡郡守________________主持,在成都附近的岷江上修建了都江堰;秦统一后,秦始皇派兵开凿________________,统一岭南及东南沿海地区。
25、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是______;道家代表人物______强调治国要顺应自然和民心。
26、周口店________遗址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之一;________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
27、他被誉为“中国走向世界第一人”,司马迁评价他“凿空西域”,他是____。
28、“封建亲戚,以藩屏周”描述的是西周的________制度。
29、距今年代和生活地域:说出河姆渡人的生活年代和生活地域。
时间——距今_______千年。生活地域:河姆渡居民位于_______流域,浙江_______河姆渡村。
30、填表题:
四大发明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发展作出的重大贡献。按表格要求,写出序号处相关内容。
名称 | 概况 | 影响 |
① | 西汉发明, 东汉蔡伦改进。 | 促进文化的交流和教育的普及,深刻影响世界文明的发展进程。 |
活字印刷术 | 北宋 ② (人物)发明。 | 对传播知识和促进世界文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
指南针 | 宋代发明,主要应用到 ③ 上 | 南宋时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为新大陆的发现和环球航行提供了重要条件。 |
火药 | ④ (朝代)发明, 宋代广泛应用于军事战争。 | 经 ⑤ 人传入欧洲,对欧洲社会产生了巨大震动。 |
31、配对,把下列事件的序号写在相应的人物前面的括号内
(1)( )山顶洞人 ①三顾茅庐
(2)( )秦始皇 ②农民起义
(3)( )孔子 ③出使西域
(4)( )汉武帝 ④建立西汉
(5)( )刘邦 ⑤焚书坑儒
(6)( )陈胜吴广 ⑥广收门徒
(7)( )张骞 ⑦居住洞穴
(8)( )诸葛亮 ⑧大一统
32、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机构名称。
(1)宋太祖为分知州权力,设置
(2)宋朝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的机构
(3)元朝时负责监察事务的机构
(4)历史上中央政府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
33、隋唐到宋元时期是中国的繁盛时代。请结合下列资料进行相关问题的探究。
【制度篇】
材料一:这种制度提供了布衣(平民)可以做宰相,可以为公卿,可以参政的机会……我国的这一制度对西方近代文官考试制度的形成产生了较大影响,有人称它为中国古代的“第五大发明”。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行省制源于魏晋时的行台,当时为中央政权处理军国大事时的临时派出机构。金曾在边境广置行台尚书省。蒙古族入主中原时仿金制……尚书省并入中书省,地方机构也改称行中书省,简称行省。
(1)说出材料一、二两种制度分别是在哪个皇帝时期创立的。创立这两种制度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经济篇】
材料三:从唐朝中期开始的经济重心南移,到南宋最终完成。那时候政府的财政收入,主要来自南方特别是东南地区。
(2)根据材料三举例说明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表现。
【外交篇】
材料四:
(3)根据材料四,写出A、B、C、D四处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