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汉代以来,人类文化的传播变得更加方便和快捷,最主要是因为
A.国家统一
B.造纸术的发明和改进
C.太学的建立
D.交通发达
2、诗句:“……布达拉宫,得群山环侍,宝光频现。见证和亲,重修好,息兵休战。大汉文明,耕织蚕桑,玉人亲劝。……历史回眸,存大爱,天人必善。”该诗句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文成公主入藏
B.王昭君出塞
C.驻藏大臣的设置
D.土尔扈特回归祖国
3、为了巩固统治,西周实行“封建亲戚,以藩屏周”的政治制度,出现了许多的诸侯,这种制度是 ( )
A. 禅让制 B. 世袭制 C. 分封制 D. 郡县制
4、隋唐时期的时代特征是( )
A.文明初露曙光
B.分裂奔向统一
C.繁荣与开放
D.封建国家陷入危机
5、下面图片中的历史文物上均有文字,这些文字
A.有印证历史史实的作用 B.均以隶书字体进行
C.都不能反映汉字的演变过程 D.都是青铜艺术的代表
6、据统计,秦朝全国人口约2000万,每年服役的成年男子就有300万。如修建骊山陵和阿房宫役使70多万人,征伐南方调发了50万士卒,修筑长城征派了40万人。这说明秦朝( )
A.赋税沉重
B.徭役、兵役繁重
C.刑罚残酷
D.统治者好大喜功
7、先秦卷记载:公元前707 年,周桓王罢免了郑庄公的王室卿士之职,郑便与周兵戎相见,战斗中郑军“射中王肩”。这一现象反映了
A.西周制度的崩溃
B.周王室势力的衰微
C.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D.郑庄公称霸的野心
8、电视剧《东周列国》演绎了“春秋五霸”、“战国七雄”的纷争。你知道诸侯国的出现源于( )
A. 禅让制 B. 世袭制 C. 分封制 D. 郡县制
9、赵翼说:“古来得天下之易,未有如隋文帝者。”这里的隋文帝及其当初夺权时的身份是( )
A.杨坚,北魏外戚
B.刘备,东汉王室
C.杨坚,北周外戚
D.曹操,东汉丞相
10、史书记载:“纣师虽众,皆无战之心,心欲武王亟(急)入??武王驰之,纣兵皆崩畔(叛)纣。”这段史料记载的是
A.涿鹿之战 B.盘庚迁殷 C.牧野之战 D.长平之战
11、唐朝诗人章碣的《焚书坑》中写道:“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诗中提到的两个重大历史事件是焚书坑儒和
A. 灭六国,统一中国
B. 修筑长城
C. 秦的暴政
D. 秦末农民大起义第Ⅱ卷(非选择题30分)
12、1927年3月,蒋介石来到上海,与帝国主义列强、江浙财阀和上海流氓头子,举行一系列会谈。蒋介石还与汪精卫密谈“分共”。经过一系列活动,蒋介石完成了反革命政变的准备。他发动这次政变的背景不包括( )
A.北伐战争顺利发展
B.工农运动不断高涨
C.上海第三次工人武装起义胜利
D.张学良“服从国民政府,改易旗帜”
13、“……由是操之势力,不能复至南方,而三国之势遂定。”奠定这一局面的战役是
A.巨鹿之战
B.官渡之战
C.赤壁之战
D.淝水之战
14、长平之战和破釜沉舟这两个成语分别出自哪个历史时期( )
A.春秋和战国
B.战国和春秋
C.秦末和春秋
D.战国和秦末
15、下图人物的抗金事迹,数百年来一直被民众传颂。他是
A.王安石
B.寇准
C.岳飞
D.铁木真
16、下列史实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张角——佛教的传播 B.张仲景——《伤寒杂病论》
C.蔡伦——造纸术的改进 D.《史记》——司马迁
17、《史记•平淮书》记述(已翻译),“富商大贵,把持矿山治铁,私自铸造钱币,利用海水煮盐贩卖,积累了数以万计的财产,操纵市场,控制了国家的经济命脉,却不关心国事,不体恤贫苦百姓,”于是汉武帝( )
①实行推恩令
②实行盐铁官营、专卖
③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④把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8、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全国的政权是:
A.隋朝
B.唐朝
C.元朝
D.明朝
19、“以六驱之面乘弧半径,三之,得十二解之幂。……割之又割,以至于不可割。”以此为基础,取得领先世界近千年数学成果的是
A.贾思勰
B.蔡伦
C.祖冲之
D.王羲之
20、生产工具的改进是农业生产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下图所示生产工具的用途是
A.灌溉
B.播种
C.除草
D.耕田
21、我国历史上疆域最辽阔的朝代是:________。
22、南朝的衰落:南朝时,镇守地方的贵族和将领势力很大。梁武帝______时,发生了大规模的叛乱,从此,在南北实力对比中,南朝处于明显劣势。
23、三过家门而不入,悉心治水的著名历史人物是______。
24、“封建亲戚,以藩屏周”描述的是西周的________制度。
25、成语“揭竿而起”出自于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这次起义是(_________);东汉末年,张角领导了一场有组织、有准备的农民大起义,史称(_________)。
26、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是 ______;______年,经过精心策划,张角等领导的一场有组织、有准备的农民大起义终于爆发了。
27、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内容。
(1)唐太宗开创的治世局面称为——
(2)玄奘口述,由弟子记录,是研究中外文化交流的珍贵文献——
(3)宋代主要的文学形式——
(4)元朝负责管辖澎湖和琉球的机构是——
(5)明代全国的制瓷中心是——
(6)顺治皇帝赐予西藏宗教首领的封号——
28、唐太宗时期注意任用贤才,他曾任命富于谋略的________和善断大事的杜如晦做宰相,人称“房谋杜断”。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相继废掉两个已经做皇帝的儿子,自己取而代之,改国号为________。
29、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____;420—589年,中国南方政权更迭频繁,相继出现宋、齐、梁、陈四个王朝,历史上统称为____。
30、相传在黄帝时期,________创造文字,________会缫丝,擅长纺织。
31、连线题
两宋时期是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也是民族关系进一步融合,发展的时代。根据所学知识
请你将以下政权名称、建立者及都城,用线段正确地连接起来。
政权的名称 建立者 都城
契丹(辽) 元昊 开封
西夏 赵匡胤 兴庆府
北宋 阿保机 上京
32、写出与淝水之战有关的四个成语典故。
3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王扫六合(六合,天地四方。扫六合,横扫天下之意),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李白《古风》(节选)
材料二 延尉李斯议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三
(1)材料一中的秦王指的是谁?这段材料赞赏的是他统一了中国。请问:秦的统一有何历史意义?
(2)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李斯反对的是周朝的什么制度?李斯的反对得到了皇帝的支持,在地方上实行了什么制度?
(3)从图片二可以看出,汉武帝为了加强监察制度,在地方上设立了什么官职?而在图一中,哪位官员是负责监察百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