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南宁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一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6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青铜文化是一部缩写的中国百科全书,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下面与此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青铜器的鼎都是用来祭祀的

    B.中外瞩目的青铜立人像是世界现存最大的青铜器

    C.农业、手工业、畜牧业和商业的繁荣共同形成夏、商、西周灿烂的青铜文明

    D.举世闻名的“三星堆”文化是商周以后我国成都平原上一种独特的青铜文化

  • 2、历史上,发生“八王之乱”的朝代是(  )

    A. 东晋

    B. 西汉

    C. 西晋

    D. 东汉

  • 3、看如图,我国最早出现的文字是

    A.甲骨文 B.金文 C.小篆 D.隶书

  • 4、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都是我国境内的原始人类,获得他们生活的第一手资料,要通过什么方式

    A.史书记载 B.神话传说 C.考古挖掘 D.科学推测

  • 5、《大秦帝国2:纵横》讲述了商鞅变法后日趋强大的秦国惠文王时期,年轻的秦国国君果断任用张仪,再一次君臣携手,纵横捭阖,一次次突破外交困局和险局,奠定了秦国强大的基础。在商鞅变法中,对农业生产起促进作用的措施是(     

    A.改革户籍制度

    B.鼓励耕织

    C.奖励军功

    D.确立县制

  • 6、它以贵族青年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悲剧故事为主线,通过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变化,深刻地反映了封建社会末期的社会现实和尖锐矛盾,揭露了统治阶级的奢靡与丑陋,从而揭示了封建社会走向衰亡的历史命运。该小说应是(     

    A.《三国演义》

    B.《西游记》

    C.《水浒传》

    D.《红楼梦》

  • 7、2020年新冠肺炎席卷全国,全国人民众志成城,中医疗法逐步应用在治疗过程中。下列有“医圣”之称的是

    A.扁鹊

    B.华佗

    C.张仲景

    D.贾思勰

  • 8、明朝朱元璋时期,福建东山建立军事要塞铜山古城。嘉靖年间,戚继光在此设立兵营。明朝最初建立铜山古城的目的是防范

    A.倭寇

    B.荷兰殖民者

    C.葡萄牙殖民者

    D.英国殖民者

  • 9、清代有一位军机大臣这样形容自己的工作:“依样葫芦画不难,葫芦变化有千端。画成依样旧葫芦,要把葫芦仔细看。”这首诗说明

    A.军机大臣整天无所事事,靠绘画消磨时光

    B.军机大臣拥有处理全国军政要务的最高权力

    C.军机大臣听命于皇帝,按皇帝的旨意记录、传达

    D.军机大臣替皇帝处理军政要务,要有自己的创意

  • 10、齐桓公能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的最主要原因是(     

    A.领土广阔经济富庶

    B.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进行改革

    C.提出“尊王攘夷”的旗号

    D.召集诸侯会盟

  • 11、央视热插的《舌尖上的中国2一时节》展现了不少中国传统美食的生产、加工工艺。假设该剧组想拍摄有关我国最早种植水稻的专题片,你认为最符合拍摄要求的外景地是

    A. 元谋人遗址

    B. 河姆渡遗址

    C. 北京人遗址

    D. 半坡遗址

  • 12、下面是某同学在暑假期间参观河南安阳拍摄的一组照片,通过此次旅游,可以加深对我国哪一朝代的认识(     

    A.夏朝历史

    B.商朝历史

    C.秦朝历史

    D.汉朝历史

  • 13、东汉末年,书法逐渐成为一种艺术。为其提供物质条件的是

    A. 甲骨文

    B. 圆周率

    C. 造纸术

    D. 印刷术

  • 14、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蕴藏着许多珍贵的科学遗产。明朝时,对医药学做出巨大贡献的是:

    A.宋应星

    B.李时珍

    C.徐光启

    D.吴承恩

  • 15、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是奴隶社会的开端,其建立者是(       

    A.黄帝

    B.禹

    C.汤

    D.启

  • 16、制示意图,梳理知识结构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下列示意图中正确的是(       

    A.

    B.

    C.

    D.

  • 17、下列哪种主张属于孟子的思想( )

    A.提倡“仁政”

    B.实行“法治”

    C.“道法自然”

    D.“兼爱”

  • 18、从汉朝开始,占据主导地位,为历代王朝所推崇的思想是

    A.法家思想

    B.道家思想

    C.儒家思想

    D.墨家思想

  • 19、考古工作者在北京人遗址中发现了许多石器,这些石器看上去比较简单、原始,但它们其实分了很多种类,包括刮削器、尖状器、石锥、石钻。由此可知,北京人(     

    A.制作石器的技术比较成熟

    B.能够直立行走

    C.已经有了审美的观念

    D.具有现代人类的特征

  • 20、“长安百花时,风景宜轻薄。无人不沽酒,何处不闻乐。”这是唐朝诗人刘禹锡的诗《百花行》,描写的是长安城人们赏花的盛况。下列描述与“长安”不符的是(     

    A.隋朝曾建都于此

    B.长安城规模宏伟但布局不够严整对称

    C.唐都长安是一座国际性大都会

    D.唐朝时成为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交往的中心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中国书法历史悠久,请根据描述写出下列内容。

    (1)商周时期出现的   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是汉字形成与发展的重要阶段。

    (2)秦始皇为消除文字差异,制定笔画规整的   作为通用文字颁行全国。

    (3)汉代____的发明,为书法艺术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

    (4)王羲之的代表作品____,达到收放自如、浑然天成的境界。

  • 22、曹魏时期的书法名家 ______独创楷书书法,刚柔兼备,点画之间,多有异趣,后人称他的楷书为绝世之作;将书法艺术提高到一个新阶段的是东晋的 ______,他的代表作有《兰亭集序》。

  • 23、知识拓展

       )商和(   )东周分两段,春秋和(   ), 一统(   )两汉,三分(   )蜀吴, 两晋前后延,南北朝并立,(   )唐五代传,宋(   )明(   )后, 皇朝至此完。

  • 24、_________距今约170万年,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________的古人类。

  • 25、南朝的强盛:______是南朝疆域最大的朝代。宋武帝、宋文帝在位的大约30年的时间里,赋轻役稀,江南民殷国富,社会比较安定。

  • 26、华夏族逐渐形成后,后人尊崇炎帝和黄帝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海内外的华人也以“______”自称。

  • 27、宋朝时,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置______________加以管理;清朝颁布禁海令,由朝廷特许的____________统一经营对外贸易。

  • 28、东汉后期,_________领导了一场有组织、有准备的黄巾起义。

     

  • 29、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内容。

    (1)顾恺之的代表作两部                    。。

    (2)《齐民要术》突显了中国古代科学家             务实精神。

  • 30、填空题唐朝农民改进的构造,制造了_________,还创制了新的灌溉工具_________。

     

三、连线题 (共1题,共 5分)
  • 31、将下列人物、朝代及相关事物搭配起来

    人物       朝代          相关事物

    ①李世民      a.南宋          A.杯酒释兵权

    ②杨广       b.元朝          B.贞观之治

    ③赵匡胤      c.隋朝          C开凿大运河

    ④文天祥      d.唐朝          D.“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⑤关汉卿      e.北宋         E.《窦娥冤》

四、列举题 (共1题,共 5分)
  • 32、列举汉朝的名医及其成就

     

五、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3、秦汉时期,我国的经济重心在北方。到了两宋时期,我国古代经济格局出现重大变化。阅读下列有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汉至宋南北方户数统计表(单位:万户)

     

    西汉(2年)

    西晋(280年)

    唐代(742年)

    宋代(1080年)

    北方

    965

    149

    493

    459

    南方

    111

    65

    257

    830

    材料二:朝廷在故都(东京开封)时,实仰东南财赋。而吴(江苏)中又为东南根柢。语曰“苏湖熟,天下足。”

    --摘自《宋史》

    材料三:

    (1)材料一中南北方的人口总体出现了怎样的变化趋势?导致这一变化的政治因素是什么?

    (2)材料二中国家的经济收入主要来自于何处?表明了我国的经济重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材料三中图一所示农具发明于什么时期?图二所示的纸币的名称是什么?图三表明南宋时期海外贸易兴盛的前提是什么?

    (4)综上所述,谈谈南方经济超过北方的过程对我们今天的经济建设有何启示?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65
题数 33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连线题
四、列举题
五、综合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