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造成唐朝由盛转衰的事件是( )
A.陈桥兵变
B.藩镇割据
C.安史之乱
D.黄巢起义
2、毛泽东曾评价商鞅:“(他)可以称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真正彻底的改革家。”他的变法取得成功的根本原因是( )
A.获得秦孝公的大力支持
B.符合人民的根本利益
C.顺应了历史发展的趋势
D.反映了新兴地主阶级的愿望
3、归纳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以下符合辽宋夏金时期阶段特征的是
A.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 B.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C.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D.民族政权的并立
4、杭州西湖边上有一 座祠堂,纪念的是我国古代一位很有气节的将领,他为偏安杭州的南宋朝廷抗击金军的进攻,却被奸臣害死。他是
A.魏征
B.岳飞
C.文天祥
D.姚崇
5、魏晋时期民族内迁中原的北方民族不包括
A.女真
B.鲜卑
C.匈奴
D.氐族
6、“五代十国”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关于这一时期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它们是唐朝末年以来藩镇割据的延续
B.北方政局相对稳定,经济有一定发展
C.它们的开国君主都是掌握兵权的武将
D.政权分立,但统一是历史的必然趋势
7、自4世纪初起,大批北方人民南下,长江中下游地区布满了南迁的流民,尤以江苏一带为多。这些北方人民来到南方的主要原因是
A.南方经济发达 B.北方战乱频繁 C.躲避民族压迫 D.政府强行迁徒
8、纪录片《文明》于2018年3月1日首播,作为中国古老文明代表的三星堆青铜人头像、青铜面具惊艳亮相。下列关于我国古代青铜工艺成就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青铜器种类繁多,用途广泛
B.铸造技术上,采用“泥范铸造法”
C.四羊方尊是世界现存最大的青铜器
D.青铜铸造业规模宏大,组织严密
9、罗宗信在为周德清《中原音韵》所作的序文中说:“世之共称唐诗、宋词、大元乐府,成哉!”这里的“大元乐府"所指的文学形式是
A.诗歌
B.赋
C.元曲
D.小说
10、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信祝贺甲骨文发现和研究120周年时指出,殷墟甲骨文的重大发现在中华文明乃至人类文明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值得倍加珍视、更好传承发展。以下对甲骨文历史地位的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骨文是我国已发现年代最早的文字 B.甲骨文对中国文字的发展影响深远
C.甲骨文证明我国从秦朝开始使用文字 D.甲骨文是我国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
11、下列关于金文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由于古人称铜为金,所以把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叫金文
B.金文因常常铸刻在钟或鼎上,故又叫钟鼎文
C.金文是研究夏、商历史的珍贵资料
D.金文由甲骨文演变而来,字体与甲骨文相近
12、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七月,被征发赴渔阳戍边的900士兵在途中遇大雨,道路不通,不能按时抵达指定地点。而秦法规定,失期要判处斩首之刑。在戍卒中担任屯长的陈胜和吴广号召大家举兵反秦。陈胜、吴广举兵反秦在历史上被称为
A.巨鹿之战 B.大泽乡起义 C.黄巾起义 D.淝水之战
13、如果你生活在唐代,以下选项中最能体现你所穿的丝织品技术高超这一特点的是:( )
A. 身穿五件丝绸衣服,仍能清楚看见胸口的黑痣。
B. 唐朝的丝织品花色品种多样
C. 唐朝的丝织品颜色丰富多彩
D.唐朝丝织品数量多
14、目前,世界上最早的栽培稻、粟和黍均发现于哪个国家( )
A.埃及
B.中国
C.印度
D.美国
15、“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是中国底层民众的第一次呐喊,这个呐喊体现了( )
A.平等思想
B.法治思想
C.特权思想
D.均富思想
16、春秋时期打着“尊天子,攘四夷”的旗号,成为第一个霸主是
A.齐桓公 B.晋文公 C.越王勾践 D.吴王夫差
17、关于秦汉科学技术成就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蔡伦发明了造纸术
B. 《伤寒杂病论》发展了中医的理论和治病方法
C. 华佗发明了“麻沸散”
D. 佛教于西汉末年传入中国,道教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
18、武则天当权半个世纪,我们基本上肯定她的历史地位,是因为
A.她帮助体弱多病的唐高宗处理政务
B.她重用有才能的人做官
C.她当权期间,社会经济继续发展
D.她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19、八百多年前,繁华的东京(今河南开封)城破,宋徽宗、宋钦宗二帝及宗室等3000余人被掳往北国,北宋由此灭亡。这段历史被称为“靖康耻”,你认为此“耻”是指( )
A.金灭辽
B.金灭北宋
C.蒙古灭南宋
D.蒙古灭金
20、大量精美青铜礼乐器形成的青铜礼器时代,是中国青铜文化的特色。青铜器主要用于( )
①饮食方面 ②军事方面 ③祭祀方面 ④外交方面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21、知识点1 光武中兴
新朝:________年,外戚________夺取政权,建立________,西汉灭亡。他的施政加剧了社会动荡,最终被农民起义推翻。
东汉建立:________年,西汉宗室________称帝,定都________,史称________。他就是光武帝。
光武中兴:光武帝多次下令释放________,减轻农民的负担,减轻刑法;还合并________,裁减官员,加强对官吏的监督,惩处贪官污吏;又允许北方________内迁,缓和民族矛盾。到光武帝统治后期,社会出现了比较安定的局面,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史称“________”。
22、将下列朝代按先后顺序排列。
三国两晋 秦朝 周朝
23、唐朝先后设置______________和北庭都护府,管辖西域的天山南北。宋太祖在各州府设置____________以分知州的权力。
24、填空题:继王羲之以后,我国书法史上最有成就的大书法家是 ;被后人称为“画圣”的画家是 。
25、忽必烈接受汉族儒臣提出的“行汉法”“行仁政”“不嗜杀”的建议,施行“____”的方略,广开言路,整顿吏治,注重农桑。依照中原王朝的统治方法,设立各种机构,建立年号。
26、下图是我国战国时代兴建的大型水利工程,它的名字是 ,由秦国蜀郡太守 主持兴建,建成之后,使成都平原成为沃野,被称为 。
27、辽与北宋之间的盟约是_________
28、城市见证历史变迁。
(1)汉代“丝绸之路”的东部起点是________。
(2)在北宋的开封,最为繁华的地方是________。
(3)明成祖将明朝的都城从南京迁到________。
(4)戚继光在________九战九捷,平定浙东倭寇。
29、战国后期,秦国蜀郡郡守李冰主持,在成都附近的岷江上修建了________大型水利工程;秦统一后,秦始皇派兵开凿________,统一岭南及东南沿海地区。
30、
上图的人物是 。他在位时,在思想上采取_____________措施,加强中央集权。
31、
儒家学派 老子
道家学派 孔子
法家学派 韩非子
32、战国时期的著名战役。(不少于3个)
33、唐朝,一个不筑长城的统一王朝,她有开拓创新的气魄,更有包容世界的豪迈。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资治通鉴》
材料二
(1)材料一是唐朝哪位皇帝的观点?实行怎样的民族政策?试举一例并说明唐朝时与周边少数民族友好交往。
(2)材料二中唐朝出现的两种新农具分别是什么?
(3)唐朝对外交流的事件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