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开封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一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6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市井经济之家……夜市直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如耍闹去处,通晓不绝……”。材料反映的现象发生在(  

    A.秦都咸阳

    B.晋都洛阳

    C.唐都长安

    D.宋都东京

  • 2、在宋神宗的强力支持下,王安石以经济为中心的变法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王安石变法在经济领域的措施不包括(     

    A.募役法

    B.保甲法

    C.方田均税法

    D.农田水利法

  • 3、都江堰位于今天的

    A.广东省

    B.广西省

    C.四川省

    D.陕西省

  • 4、下图所反映的事件(     

    A.为统一北方准备条件

    B.使用火烧粮仓的计谋

    C.形成三国鼎立的局面

    D.使北方再次陷入混乱

  • 5、李华同学在图书馆看到一本没有封面的古代史书,目录如下图,根据所学知识判断这本史书应是

    A. 《论语》   B. 《黄帝内经》   C. 《史记》   D. 《资治通鉴》

     

  • 6、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的讲话中,称赞中国古代人民“谱写了万里驼铃万里波的浩浩丝路长歌”。习总书记称赞的历史事件是(     

    A.修筑都江堰

    B.开凿灵渠

    C.开辟丝绸之路

    D.班超经营西域

  • 7、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从早期国家向大一统国家发展,从奴隶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剧烈动荡和社会变革的转型时期。促使这一时期社会转型的根本原因是

    A.铁器、牛耕的使用和推广 B.诸侯之间的兼并战争

    C.各国纷纷进行政治改革 D.思想活跃,文化繁荣

  • 8、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A老子

    B.孟子

    C.孔子

    D.墨子

     

  • 9、涿鹿之战是远古传说中的一场著名战役,以下四张示意图中,正确体现该战役形势的是(     

    A.

    B.

    C.

    D.

  • 10、明朝后期的著名戏剧作品《牡丹亭》通过神奇的爱情故事,有力地批判了吃人的封建礼教。它的作者是

    A. 曹雪芹

    B. 关汉卿

    C. 汤显祖

    D. 施耐庵

  • 11、有史学家认为:“孔子的学说在生前并没有被普遍接受,更不用说贯彻了……公元前2世纪,孔子的学说被宣布为国家的官方教义或官方信仰。”这一改变从哪一位皇帝开始

    A.秦始皇 B.汉高祖 C.汉文帝 D.汉武帝

  • 12、下列对唐太宗用人的评价,正确的是

    知人善任   唯才是举

    兼收并用  门第高低为主

    A. ①②③   B. ①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 13、西晋和秦朝的相似之处是(     

    A.统一不是主流

    B.都是被少数民族所灭

    C.灭亡之后又陷入长期分裂

    D.经历了短暂的统一

  • 14、“素胚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瓶身描绘的牡丹一如你初妆……”歌词赞美了我国古代瓷器的精美。唐朝时期著名的陶器和瓷器有( )  

    ①越窑的青瓷 ②邢窑的白瓷   ③唐三彩

    A. ①②③   B. ②③   C. ①③   D. ①②

  • 15、贞观初年,太宗常常告诫臣下不可浪费民力,他主张

    A.统一铸造五铢钱

    B.轻徭薄赋

    C.废除丞相

    D.闭关锁国

  • 16、东汉末年,少数民族大量内迁,最突出的历史作用是(  )

    A.带来了先进的生产经验

    B.使我国古代人口分布更趋合理

    C.推动中原汉人南迁

    D.促进了民族融合

  • 17、吴琦教授在《明清社会群体的新趋向》中提到“明中期以后,出现了以十大商帮为核心的商人集团,.....正是这些商人群体,通过各自经营,推动了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的空前繁荣......成为中国社会经济转型的重要推动力量。”材料显示商帮的出现(     

    A.实现了社会经济转型

    B.重农抑商政策逐渐被取消

    C.逐步取代了小农经济

    D.推动了商品经济持续发展

  • 18、张骞通西域后,不少西域的物种传到中原,丰富了中原人民的生活,下列选项中属于那时从西域传入的是( )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③④ D. ②③④

  • 19、“一生四梦,得意处唯在牡丹。”通过官宦小姐杜丽娘与书生柳梦梅神奇的爱情故事鞭挞了吃人的封建礼教。这是对哪个作家的什么作品的描述?

    A.汤显祖《牡丹亭》

    B.马致远《红楼梦》

    C.孔尚任《桃花扇》

    D.洪昇《长生殿》

  • 20、为了研究三国时代的历史,历史兴趣小组找来了电脑游戏《三国英杰传》、二十四史中的《三国志》、小说《三国演义》、电视剧《三国》的影碟。其中可以作为研究三国历史的可靠史料的是(     

    A.《三国》电视剧

    B.《三国志》史书

    C.《三国演义》小说

    D.《三国英杰传》电脑游戏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在古代历史上,大泽乡起义后,队伍发展很快,并建立了“张楚政权”,该起义是_________

     

  • 22、秦朝建立后,在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制,其中三公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别掌管行政、军事和_______事务。

  • 23、新文化运动的两大阵地是____________

  • 24、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_____开始;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的朝代是_____朝。

  • 25、   “秦统一以后,‘元元黎民,得免于战国’,人民可以有一个比较安定的环境从事生产。秦王朝推行了许多消除分裂因素的措施,加强了各地区的经济、文化联系,为我国长期的统一奠定了基础。这对我国历史的发展,有着巨大而深远的影响。”“长期以来,我国封建社会,以高度发展的经济和文化,屹立在世界文明的前列,而且能有效地抵抗外来侵略,保持国家的独立,这与公元前三世纪秦统一的开创之功,有着不可分割的历史联系。”

    ——朱绍侯主编的《中国古代史》

    以下结论是从上述材料中得出的,请在括号内填写正确、错误、未涉及。

    _________商鞅变法为秦灭六国完成国家统一创造了条件。

  • 26、______是中医临床理论体系的开创者,为中医药学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他医术精湛,医德高尚,被后世称为“医圣”。东晋的 ______,将书法艺术提高到一个新阶段。他的《兰亭集序》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被后人誉为“书圣”。

  • 27、请在图中方框内填入以下地点的英文字母代号。

    A.公元前3世纪末一统天下的诸侯国

    B.李冰修建的水利工程

  • 28、唐朝的陶瓷器享誉海外,尤以______最具有代表性。

  • 29、__________年,金军攻破开封,北宋灭亡。__________年,元军攻破临安,南宋灭亡。

  • 30、香港回归祖国的时间是____。澳门回归祖国的时间是____

三、连线题 (共1题,共 5分)
  • 31、中国近代化的历程充满了坎坷,许多中国人进行了不懈的探索。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材料一两幅图片反映的是哪场运动创办的企业?该运动提出了什么口号?这场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过程中有何重要地位

    材料二  窃闻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国会者,君与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立行宪法,大开国会以庶政与国民共之,则中国之治强计日可待也。

    ——《请定立宪开国会折》

    (2)材料二反映了康有为等人“君主立宪”的政治主张,为此他们掀起了一场什么运动?这场运动在思想上具有怎样深远的意义?

    材料三  孙中山领导了辛亥革命,但未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他后来说:“政治上、社会上种种黑暗腐败比前清更甚,人民困苦日甚一日。”

    (3)材料三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为什么孙中后来说这场革命后政治上社会上种种黑暗腐败比前清更甚?他为了维护民主共和进行了哪些斗争?

    材料四  ……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识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新青年>罪案之答辩书》摘自陈独秀《青年杂志》1卷1号1919年9月15日

    (4)材料四中德先生和赛先生分别指什么由陈独秀等人掀起的新文化运动的性质是什么?

四、列举题 (共1题,共 5分)
  • 32、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应的内容

    (1)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

    (2)是沟通欧亚的陆上交通道路,被称为是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

    (3)刘邦项羽为争夺帝位,展开的争战——

    (4)汉朝时发明的,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

    (5)在建康定都的宋、齐、梁、陈,历史上统称为——

五、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3、文化是引领时代前进的旗帜。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以其独具风格的文化魅力打动和影响世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战国时期,旧的社会制度进一步瓦解,新的社会制度逐步确立。此时的学术思想领域非常活跃,形成了不同的学派,各陈其说,史称“诸子百家”。……各学派之间展开激烈的辩论,相互抨击;同时又相互影响,取长补短,出现了思想文化的繁华局面。

    ——部编《中国历史》七年级上

    材料三:……现代国家固然需要强调依法治国,但也要强调以德治国。法治与德治必须结合。法可厚德,德可固法……只有大力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坚持德治和法治统一,自律和他律并重,社会才能稳定有序。

    ——《中国传统德治思想的现代选择》

    (1)材料一中的文字叫什么?它的出现有什么意义?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哪个朝代开始?

    (2)材料二中“思想文化的繁荣局面”被称为什么?其中儒家学派的创始人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请问现代化治国的方略是什么?我们应该怎样对待中国传统思想文化?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65
题数 33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连线题
四、列举题
五、综合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