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甲骨文的发现和研究表明,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 )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东周
2、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被后人尊崇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的是
A.炎帝、姜太公
B.炎帝、黄帝
C.蚩尤
D.尧、舜
3、皮日休《汴河怀古》写道;“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这首诗歌旨在表明大运河的开通( )
A.是老百姓承担沉重的得役
B.促进了南北经济和交通发展
C.提高了当时的造船技术
D.是隋朝短命而亡的根本原因
4、象棋中的“楚河汉界”源于“楚汉战争”。“楚汉战争”是
A. 楚国和汉朝之间的战争 B. 项羽和刘备之间的战争
C. 楚国与秦国之间的战争 D. 项羽和刘邦为争夺帝位而进行的战争
5、东汉时期,我国涌现出众多优秀的科学家,他们创造了灿烂辉煌的科学成就,对世界文明产生了重要影响。以下关联错误的一项是( )
A.蔡伦——改进造纸术 B.张衡——写成《九章算术》一书
C.华佗——制成“麻沸散” D.张仲景——写成《伤寒杂病论》一书
6、某同学编了一个反映唐朝社会现象的小剧本,下列不符合史实的是( )
A.外国人在唐朝经商、做官
B.人们欣赏异域风情的舞蹈
C.妇女们骑马出游,打马球
D.人们在“坊”购买外来的沉香
7、清朝乾隆皇帝在致英国国王乔治三世的信中说: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此言论表明,当时统治者实行的政策( )
A. 闭关锁国 B. 开放五口通商 C. 重商轻农 D. 君主专制
8、小明同学制作了三则读书摘要,请你判断与这些内容相关的皇帝( )
摘要一 开凿了沟通南北的大运河
摘要二 创立了进土科
摘要三 三次征讨辽东
A. 隋文帝 B. 隋炀帝 C. 唐太宗 D. 元世祖
9、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人才辈出,留下许多佳话。我国古代的很多成语就来源于春秋战国时期。下列成语与历史人物对应不正确的一组是
A.退避三舍——晋文公 B.纸上谈兵——赵括
C.卧薪尝胆——吴王夫差 D.问鼎中原——楚庄王
10、唐太宗说:“自古(君王)皆贵中华(汉族),贱夷狄(少数民族),朕独爱之如一。”下列史实中,与唐太宗相关并体现上述理念的史实是
A.将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
B.与辽签订盟约,保持和平局面
C.与西夏订立合约,双方贸易兴旺
D.封南诏首领为云南王
11、唐诗宋词是我国古代文学的瑰宝,著名的诗人、词人层出不穷。以下每个选项中两人的作品风格相近的是( )
A. 李白、苏轼 B. 辛弃疾、李清照
C. 李白、杜甫 D. 白居易、辛弃疾
12、“历法天文计算精,圆周小数点分明。千年国外方求出、月后环山宇宙名。”这首诗称赞的历史人物是( )
A.祖冲之
B.贾思勰
C.顾恺之
D.刘徽
13、下列政权中被蒙古军灭掉的是
①辽 ②西夏 ③北宋 ④金 ⑤南宋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④⑤
D.③④⑤
14、盛世的创造需几代人的努力,盛极而衰却在转瞬之间,下列哪一事件促使唐朝国势从此由盛转衰( )
A.安史之乱
B.藩镇割据
C.黄巢起义
D.宦官专权
15、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一位数学家将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第7位数字,领先世界近一千年。这位数学家还
A.编写《齐民要术》 B.创制《大明历》
C.创作《女史箴图》 D.写作《本草纲目》
16、下列中国古代文化名人中,顾恺之的贡献在哪一方面
A. 书法
B. 绘画
C. 音乐
D. 文学
17、清朝时期,西藏用灵童“转世”的办法确定达赖和班禅的继承人。为了避免纷争,清朝建立了金瓶掣签制度。中签的“灵童”,经清政府批准,才能成为新一代的达赖或班禅。这表明金瓶掣签制度
A.加强了中央政府对西藏的管辖
B.不承认达赖、班禅对西藏的管理权
C.加强了中央政府对东北地区的管辖
D.沟通了清朝和西域的联系
18、贞观时期,唐太宗推行了一系列革新措施,以下内容体现的举措是( )
A.完善三省六部制,明确中央机构职权
B.制定法律,减省刑罚
C.增加科举考试科目,鼓励士人报考
D.严格考察各级官吏的政绩
19、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改革内政,发展生产,实行“尊王攘夷”的政治策略。与此相关的史实是
A.春秋争霸
B.商鞅变法
C.战国兼并
D.官渡之战
20、“明朝中期以后,出现了以十大商帮为核心的商人集团,……正是这些商人群体,通过各自经营,推动了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的空前繁荣……成为中国社会经济转型的重要推动力量。”材料显示商帮的出现( )
A.实现中国社会经济的转型
B.取代中国传统农业经济
C.使政府取消重农抑商政策
D.促进明清社会经济发展
21、_________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_________已经学会使用火,还会长时间保存火种。
22、1069年,宋神宗任用___________主持变法,希望以此摆脱统治危机,实现富国强兵。明朝初年,___________在积极发展社会经济的同时,在政治上采取一系列措施,从地方到中央全面改革官制,以强化皇权。
23、______ 是中国商国时期写在龟甲和牛、羊等兽骨上的文字。
24、中国传统科学通常在农业、医学、天文、算数等方面有比较突出的成就。
①东汉末年名医张仲景的《______》,发展了中医理论和治疗方法,另一位名医______,不仅擅长用针灸、汤药为人治病,而且能实施外科手术;
②三国时期的数学家刘徽最早提出了具有“极限”思维的______的正确计算方法;
③北朝时期的贾思勰非常重视农业知识,撰写了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______》;
④南北朝杰出的科学家祖冲之创制了当时最先进的历法《______》。
25、隋朝大运河人工开凿了四条水渠,分别是__________、通济渠、__________、江南河。
26、秦始皇派大将__________负责修筑了西起_________东到辽东的城防,这就是闻名的万里长城。
27、元曲:元代最优秀的杂剧作家是关汉卿,他的代表作是悲剧____。
28、清朝雍正帝设立_________,标志着君主专制空前加强;在西藏设立_________,与达赖、班禅共管西藏。
29、明代中期,吴承恩创作了富于浪漫主义色彩的神话小说《_______ 》________晚年,以坚韧不拔的毅力,专心致志地进行小说创作,生前基本定稿了前80回,后来高鹗续写了后40回,题名《红楼梦》。
30、西晋的“______”(事件)促使我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高潮形成;南朝时的______ (城市),人口众多,是当时商业最为活跃的大都市。
31、
关汉卿 《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 轼 《资治通鉴》
司马光 《窦娥冤》
李清照 《清明上河图》
张择端 《如梦令》
32、230年,孙权派将军_______率领万人船队到达_______,加强了台湾与内地的联系。
3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材料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周天子把土地和平民、奴隶分给亲属、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
材料三:
(1)材料一中“天下为公,选贤与能”反映的这一时期选拔人才的标准是什么?与哪些部落首领的传说有关?
(2)材料二中“天下为家”的局面是从何人开始的?“公天下”变成“家天下”标志着什么制度代替了什么制度?
(3)材料三反映了西周的什么制度?西周实行这一制度的目的是什么?这一制度起到了什么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