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汉文帝时贾谊建议“驱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大臣晁错提出“务民于农桑,薄赋敛”。文帝采纳了他们的建议。这主要说明“文景之治”出现的重要原因之一是
A.减免徭役 B.以德化民 C.以农为本 D.严刑峻法
2、去实地探访古代丝绸之路,不应该去的省份是( )
A.四川
B.陕西
C.甘肃
D.新疆
3、世界上第一次把圆周率的数值,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第七位的数学家是
A.刘歆
B.刘徽
C.何承天
D.祖冲之
4、汉高祖采取休养生息的政策的客观原因是( )
A. 社会十分贫困 B. 秦朝灭亡教训
C. 大臣的建议 D. 刘邦远见卓识
5、当今我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下列属于改革开放后的外交成就的是( )
A.尼克松访华
B.中日正式建交
C.周恩来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举办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
6、下图是我国战国后期修建的一伟大水利工程的示意图,主持修建这一工程的人物是
A.蒙恬
B.李冰
C.诸葛亮
D.祖冲之
7、房屋是人们最基本生存条件之一,下列开始自己建造房屋,在房屋里居住的原始居民有
①元谋人
②北京人
③河姆渡原始居民
④半坡原始居民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8、如下图是现存放于陕西西安碑林博物馆的《大唐三藏圣教序碑》,序文中唐太宗高度评价玄奘法师取经和翻译佛经,碑文从王羲之书法中集字刻成。该石碑可以用来研究( )
①中国书法艺术发展 ②中印之间文化交流 ③唐朝文化对日本的影响 ④唐朝的民族关系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9、秦的统一意义深远。下面对其意义的分析,正确的是( )
①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争战混乱的局面
②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
③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④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符合广大人民的愿望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0、探究不同时期的社会现象,有助于加深我们对历史的认识和理解。如图是东汉某一时期的社会现象,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形成“光武中兴”局面
B.表明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C.皇帝年老昏庸造成乱象
D.皇帝依靠外戚掌权治国
11、唐太宗继位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推动唐王朝的发展。下列属于唐太宗时期采取的措施是( )
A.创立殿试制度
B.完善三省六部制
C.州府设置通判
D.设立市舶司
12、目前,世界上最早的栽培稻、粟和黍均发现于( )
A.印度
B.中国
C.埃及
D.英国
13、唐文化在政治经济制度、城市建筑、文化习俗诸方面对周边国家和地区产生了重大影响。受唐朝文化影响很大,至今还保留着唐朝人的某些风尚的国家是( )
A.印度
B.阿拉伯
C.朝鲜
D.日本
14、“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首诗平易近人,通俗易懂,妇孺都会吟诵,深受大众欢迎。该诗是以下哪位诗人所创( )
A.李白
B.杜甫
C.白居易
D.杜牧
15、曹操在官渡之战中以少胜多,在赤壁之战中兵力雄厚却惨遭失败,相比之下,你认为曹操应吸取的最主要的教训是
A. 士兵不习水性
B. 骄傲轻敌
C. 后方起兵
D. 士兵疲惫
16、党的十九大提出构建集中统一、权威高效的国家监察体系。两千多年前,我国的秦王朝在中央设立的官职中,负责监察百官的是
A.御史大夫
B.太尉
C.郡守
D.丞相
17、元朝统治者对边疆地区的管辖的突出特点是( )
A.迁入内地
B.大力开发
C.因地制宜
D.互助合作
18、《汉书》记载,西汉刚建立时,“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针对这种状况,汉初统治者推行了( )
A.郡县制
B.休养生息政策
C.发展文化政策
D.发展商业政策
19、秦统一后,全国市场上通用的货币是
20、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就在于( )
A.制造工具
B.直立行走
C.人工取火
D.驱赶野兽
21、唐朝时期发明推广了重要的生产工具,如( )和( )。
22、隋朝开创的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选官制度------
23、我国最早种植水稻的人是﹣﹣_____。
24、“一代天骄”是指___________。《红楼梦》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
25、隋唐文化艺术成就突出,其中被誉为诗圣的是 ,被誉为画圣的是 。
26、10世纪初,契丹族首领______统一契丹各部,建立政权,都城在上京临潢府;11世纪前期,党项族首领______称大夏皇帝,定都兴庆府。
27、世界上第一次把圆周率的数值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第七位数字的数学家是________
28、结合所学知识,请根据下列提示信息,判断并选写出相关内容(填字母)。
(1)这是一部规模空前的药物学著作,它总结了我国古代药物学成就,丰富了我国医药学宝库,在世界医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被达尔文誉为“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这部著作的作者是________,书名是________。
(2)这部书对我国古代的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进行了全面的总结,记述了中国在当时世界上具有先进水平的科学技术,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这部著作的作者是________,书名是________。
(3)这部书全面总结了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先进经验、技术革新和作者关于农学的创新研究成果,是明代末年一部重要的农业科学巨著。这部著作的作者是________,书名是________。
(4)这部小说以三国的史实为基础,充分运用文学手段,生动地描写了魏、蜀、吴三国之间政治、军事和相互交往上的各种矛盾冲突,也反映了人民群众要求统一的强烈愿望。是我国最为流行的长篇历史小说之一。这部著作的作者是________,书名是________。
(5)这部小说重点塑造了贾宝玉、林黛玉等反抗封建礼教、追求个性解放的典型人物形象,还热情地歌颂了被奴役、被蹂躏的奴婢进行抗争的精神,愤怒地批判了以专制家长为代表的顽固势力,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这部思想性强、艺术性高的小说的作者是________,书名是________。
相关内容:
A. 罗贯中 B.《红楼梦》
C. 曹雪芹 D.《三国志通俗演义》
E. 宋应星 F.《本草纲目》
G. 李时珍 H.《农政全书》
I. 徐光启 J.《天工开物》
29、唐朝时,由日本派来唐朝学习先进文化的使团被称为_______。
30、抗日战争中,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一场胜仗是__________________。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个胜利是___________。
31、把下列战国时期,诸子百家思想主张的代号写在相对应的人物前面的括号里。
( )老子 A、主张实行“礼治”
( )庄子 B、主张实行“仁政”
( )孟子 C、“兼爱”“非攻”
( )韩非 D、治国要顺应自然顺应民心
( )墨子 E、事物都有对立面,可以互相转化
( )荀子 F、强调依法治国,建立中央集权国家
32、列举中国古代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举出四例)
33、材料一:他成功地统一了经历数百年严重分裂的中国。他最重要的改革之一是实行通过考试选拔政府官吏的制度,为中国提供一批批非常得力的行政官员。
材料二:“大业三年设十科举人,中有‘学业优敏,文才秀美’一条,或即进士科之始。”
材料三: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材料四:如图
(1)材料一中的“他”指的是谁?
(2)材料二中“进士科”的创设有何标志性意义?
(3)材料三中所说的是我国古代的哪项伟大工程?
(4)材料四图中的A、B、C处的地名分别是什么?
(5)材料四中这一工程的开通有什么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