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马克思曾评价中国古代某种政策:“一个人口几乎占人类三分之一的大帝国.不顾时势,安于现状,人为地隔绝于世并因此竭力以天朝尽善尽美的幻想自欺。“这种政策指的是( )
A.重农抑商
B.闭关锁国
C.文化专制
D.加强皇权
2、西周时期的诸侯王具有较大的独立性,但需要向周王进献贡物,并服从周王调兵。那时得 到诸侯王这个职位的途径可以是
①禅让制②世袭继承③考试获得④周王分封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3、下列政权被蒙古军队灭亡的先后顺序是
①金 ②西夏③南宋
A.①②③
B.②①③
C.②③①
D.①③②
4、据记载,春秋时期鲁国向周天子朝贡7次,其中鲁国国君亲自去的只有3次。同时鲁国却朝齐11次,朝晋20次。这说明( )
A.鲁国定期向周天子纳贡
B.鲁国国君的性格很傲慢
C.诸侯之间来往十分密切
D.周王室的地位已经衰微
5、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是两大世界著名的石窟,其建筑宏伟、雕塑雄奇,成为人类历史上稀有的文化瑰宝。石窟的雕塑吸收了哪一教派的艺术
A.基督教
B.儒家
C.佛教
D.道教
6、我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高潮形成于( )
A.战国末年
B.秦朝末年
C.西晋末年
D.西汉末年
7、“吾为官择人,唯才是与,苟或不才,虽亲不用……如其有才,虽仇不弃”,反映了唐太宗( )
A.唯才是用
B.善于纳谏
C.节俭治国
D.勤于政事
8、识读地图是历史学习的基本能力之一,战国七雄中位置最靠西的诸侯国是
A.齐 B.秦 C.燕 D.楚
9、下表是某同学关于明朝加强专制统治措施的学习笔记。请你从下列选项中帮他再补充一项( )
明朝加强专制统治的措施
A.设厂卫特务机构
B.完善三省六部制
C.建立行省制度
D.设立军机处
10、“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的故事蕴含了对立事物能够互相转化的道理,这跟我国古代一思想家的主张不谋而合。这位思想家是( )
A.墨子
B.孙膑
C.韩非子
D.老子
11、宋、西夏、辽是多民族纷争和融合的时代。其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显示了各民族风俗的丰富多彩,并且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一时期最显著的政治特点是
A.繁荣并且开放
B.民族政权并立
C.南方经济发展
D.军阀混战不断
12、要研究湖北地区史前时期文明发展状况,下列史料中可信度最高的应是( )
A.湖北天门石家河遗址考古发现
B.湖北随州是炎帝故里的传说
C.对湖北武汉地区史前发展状况的一些历史文献记载
D.湖北黄石某姓氏族谱
13、春秋时期,社会风雷激荡,烽烟四起,战火连天。下列说法不符合这一时期的是( )
A. 开始出现铁制农具和牛耕 B. 周天子地位不如强大的诸侯
C. 强大的诸侯竞相争当霸主 D. 诸侯国的数量越来越多
14、商鞅变法中对后世地方行政设置影响最为深远的改革措施是( )
A. 奖励耕战 B. 承认土地私有
C. 废除旧贵族特权 D. 建立县制
15、郭沫若说:“一片甲骨惊天下”,主要因为甲骨文是
A. 商代文字
B. 可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
C. 目前我国发现最早的体系完整的文字
D. 字母文字的起源
16、被称为“人文初祖”的中华文明的创始者是
A. 黄帝
B. 炎帝
C. 尧
D. 禹
17、下列关于岳飞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是一个著名的抗金英雄 B. 是一个著名的抗辽英雄
C. 是一个著名的抗元英雄 D. 是一个著名的民族英雄
18、被鲁迅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著作是
A.《三国演义》
B.《天工开物》
C.《本草纲目》
D.《史记》
19、《盐铁论》记载:“文帝之时,纵民得铸钱…吴王擅鄣海泽,邓通专西山…吴、邓钱布天下。”为改变这种局面,汉武帝( )
A. 建立刺史制度 B. 统一文字
C. 在长安兴办太学 D. 把铸币权收归中央
20、这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我们再次见证了中医药的作用。面对疫情我们应该弘扬先人的智慧,重视和正视中医药在防治此类新发传染病中的价值和作用。为中医药学发展作出巨大贡献,被后世称为“医圣”的是
A.蔡伦 B.张仲景 C.华佗 D.司马迁
21、汉武帝在长安兴办________,以儒家经典作为教材,培养统治阶级需要的儒学人才,为加强朝廷对社会经济的控制,汉武帝把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__________。
22、元谋人距今时间是_________。
23、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战役名称。
(1)炎黄联合打败了蚩尤的战役______。
(2)项羽以少胜多将秦军主力歼灭的战役:_____。
(3)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基础的战役:_____。
(4)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的战役:______。
(5)东晋以少胜多打败前秦,北方再度陷入分裂和混战的战役:______。
24、根据提示,写出对应答案。
(1)唐朝时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交往的中心——
(2)中国瓷都——
(3)世界上最早的船坞——
(4)我国历史上版图最大的朝代——
(5)宋朝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
25、宋代商业的繁荣超过了前代,都市的商贸活动辐射到乡镇,形成了新的商业区,叫作______;顺治、康熙、雍正、乾隆诸位帝王,都十分重视农业生产,大力推行______政策,使农业生产很快得到恢复。
26、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
(1)甲骨文是中国_____时期刻写在龟甲和牛、羊等兽骨上的文字。
(2)1899年,清朝人_____首次发现甲骨文,此后在安阳殷墟、陕西等地出土了大量甲骨。
(3)甲骨文使用_____、指事、会意、形声等多种造字方法。
27、1956年,毛泽东提出在科学文化工作中实行“百花齐放”“_________”的方针。
28、中国古代发生了很多经典的战争,传递出了宝贵的战争思想和智慧。
(1)公元前260年,秦、赵之间发生了空前的 ,赵军向秦军投降。
(2)春秋时期的晋文公遵守承诺“退避三舍”在 中大败楚国。
(3)公元前207年, 中项羽以少胜多大败秦军主力,秦朝走向灭亡。
29、北宋著名史学家、政治家司马光主持编写的( ),是一部编年体的通史巨著。活字印刷术是北宋时的匠人发明的( )。
30、造纸术的意义:造纸术的发明,是中国对世界______的伟大贡献之一。
31、把相关的内容连接起来。
王羲之 《女史箴图》
顾恺之 《兰亭序》
张仲景 “三顾茅庐”
董仲舒 《伤寒杂病论》
刘备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32、列举西周时期两个著名的青铜器代表
3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慧眼识“捷径”】
材料一:
(1)材料一中的两幅图片是古代常用的两种运输方式。请指出哪种方式更有效?结合所学知识,概述隋朝开凿大运河的作用。
【功过论千年】
材料二: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锦帆未落干戈起,惆怅龙舟更不回。
——(唐)胡曾《汴水》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唐)皮日休《汴河怀古》
(2)材料二中的两位诗人对这条河的开通持不同态度,各倾向于哪方面?
【历史与现实】
材料三:2014年中国大运河成功入选《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46个世界遗产项目。2017年2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要深入挖掘以大运河为核心的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大运河是运河沿线所有地区的共同责任。”
(3)为了保护世界文化遗产——大运河,你会怎样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