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昭通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一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6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马克思曾评价中国古代某种政策:“一个人口几乎占人类三分之一的大帝国.不顾时势,安于现状,人为地隔绝于世并因此竭力以天朝尽善尽美的幻想自欺。“这种政策指的是(     

    A.重农抑商

    B.闭关锁国

    C.文化专制

    D.加强皇权

  • 2、西周时期的诸侯王具有较大的独立性,但需要向周王进献贡物,并服从周王调兵。那时得 到诸侯王这个职位的途径可以是

    ①禅让制②世袭继承③考试获得④周王分封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 3、下列政权被蒙古军队灭亡的先后顺序是

    ①金       ②西夏③南宋

    A.①②③

    B.②①③

    C.②③①

    D.①③②

  • 4、据记载,春秋时期鲁国向周天子朝贡7次,其中鲁国国君亲自去的只有3次。同时鲁国却朝齐11次,朝晋20次。这说明(       

    A.鲁国定期向周天子纳贡

    B.鲁国国君的性格很傲慢

    C.诸侯之间来往十分密切

    D.周王室的地位已经衰微

  • 5、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是两大世界著名的石窟,其建筑宏伟、雕塑雄奇,成为人类历史上稀有的文化瑰宝。石窟的雕塑吸收了哪一教派的艺术

    A.基督教

    B.儒家

    C.佛教

    D.道教

  • 6、我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高潮形成于( 

    A.战国末年

    B.秦朝末年

    C.西晋末年

    D.西汉末年

  • 7、“吾为官择人,唯才是与,苟或不才,虽亲不用……如其有才,虽仇不弃”,反映了唐太宗(  

    A.唯才是用

    B.善于纳谏

    C.节俭治国

    D.勤于政事

  • 8、识读地图是历史学习的基本能力之一,战国七雄中位置最靠西的诸侯国是

    A. B. C. D.

  • 9、下表是某同学关于明朝加强专制统治措施的学习笔记。请你从下列选项中帮他再补充一项(  

    明朝加强专制统治的措施

    A.设厂卫特务机构

    B.完善三省六部制

    C.建立行省制度

    D.设立军机处

  • 10、“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的故事蕴含了对立事物能够互相转化的道理,这跟我国古代一思想家的主张不谋而合。这位思想家是(       

    A.墨子

    B.孙膑

    C.韩非子

    D.老子

  • 11、宋、西夏、辽是多民族纷争和融合的时代。其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显示了各民族风俗的丰富多彩,并且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一时期最显著的政治特点是

    A.繁荣并且开放

    B.民族政权并立

    C.南方经济发展

    D.军阀混战不断

  • 12、要研究湖北地区史前时期文明发展状况,下列史料中可信度最高的应是(     

    A.湖北天门石家河遗址考古发现

    B.湖北随州是炎帝故里的传说

    C.对湖北武汉地区史前发展状况的一些历史文献记载

    D.湖北黄石某姓氏族谱

  • 13、春秋时期,社会风雷激荡,烽烟四起,战火连天。下列说法不符合这一时期的是(  )

    A. 开始出现铁制农具和牛耕 B. 周天子地位不如强大的诸侯

    C. 强大的诸侯竞相争当霸主 D. 诸侯国的数量越来越多

  • 14、商鞅变法中对后世地方行政设置影响最为深远的改革措施是( )

    A. 奖励耕战   B. 承认土地私有

    C. 废除旧贵族特权   D. 建立县制

     

  • 15、郭沫若说:“一片甲骨惊天下”,主要因为甲骨文是

    A. 商代文字

    B. 可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

    C. 目前我国发现最早的体系完整的文字

    D. 字母文字的起源

     

  • 16、被称为“人文初祖”的中华文明的创始者是

    A. 黄帝

    B. 炎帝

    C.

    D.

  • 17、下列关于岳飞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是一个著名的抗金英雄   B. 是一个著名的抗辽英雄

    C. 是一个著名的抗元英雄   D. 是一个著名的民族英雄

  • 18、被鲁迅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著作是

    A.《三国演义》

    B.《天工开物》

    C.《本草纲目》

    D.《史记》

  • 19、《盐铁论》记载:“文帝之时,纵民得铸钱…吴王擅鄣海泽,邓通专西山…吴、邓钱布天下。”为改变这种局面,汉武帝(  )

    A. 建立刺史制度 B. 统一文字

    C. 在长安兴办太学 D. 把铸币权收归中央

  • 20、这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我们再次见证了中医药的作用。面对疫情我们应该弘扬先人的智慧,重视和正视中医药在防治此类新发传染病中的价值和作用。为中医药学发展作出巨大贡献,被后世称为“医圣”的是

    A.蔡伦 B.张仲景 C.华佗 D.司马迁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汉武帝在长安兴办________,以儒家经典作为教材,培养统治阶级需要的儒学人才,为加强朝廷对社会经济的控制,汉武帝把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__________

  • 22、元谋人距今时间是_________

  • 23、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战役名称。

    (1)炎黄联合打败了蚩尤的战役______。

    (2)项羽以少胜多将秦军主力歼灭的战役:_____。

    (3)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基础的战役:_____。

    (4)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的战役:______。

    (5)东晋以少胜多打败前秦,北方再度陷入分裂和混战的战役:______。

  • 24、根据提示,写出对应答案。

    (1)唐朝时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交往的中心——

    (2)中国瓷都——

    (3)世界上最早的船坞——

    (4)我国历史上版图最大的朝代——

    (5)宋朝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

  • 25、宋代商业的繁荣超过了前代,都市的商贸活动辐射到乡镇,形成了新的商业区,叫作______;顺治、康熙、雍正、乾隆诸位帝王,都十分重视农业生产,大力推行______政策,使农业生产很快得到恢复。

  • 26、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

    (1)甲骨文是中国_____时期刻写在龟甲和牛、羊等兽骨上的文字。

    (2)1899年,清朝人_____首次发现甲骨文,此后在安阳殷墟、陕西等地出土了大量甲骨。

    (3)甲骨文使用_____、指事、会意、形声等多种造字方法。

  • 27、1956年,毛泽东提出在科学文化工作中实行“百花齐放”“_________”的方针。

  • 28、中国古代发生了很多经典的战争,传递出了宝贵的战争思想和智慧。

    (1)公元前260年,秦、赵之间发生了空前的   ,赵军向秦军投降。

    (2)春秋时期的晋文公遵守承诺“退避三舍”在 中大败楚国。

    (3)公元前207年,项羽以少胜多大败秦军主力,秦朝走向灭亡。

     

  • 29、北宋著名史学家、政治家司马光主持编写的(     ),是一部编年体的通史巨著。活字印刷术是北宋时的匠人发明的(     )。

  • 30、造纸术的意义:造纸术的发明,是中国对世界______的伟大贡献之一。

三、连线题 (共1题,共 5分)
  • 31、把相关的内容连接起来。

    王羲之                 《女史箴图》

    顾恺之                 《兰亭序》

    张仲景                “三顾茅庐”

    董仲舒                《伤寒杂病论》

    刘备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四、列举题 (共1题,共 5分)
  • 32、列举西周时期两个著名的青铜器代表

     

五、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慧眼识“捷径”】

    材料一:

    (1)材料一中的两幅图片是古代常用的两种运输方式。请指出哪种方式更有效?结合所学知识,概述隋朝开凿大运河的作用。

    【功过论千年】

    材料二: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锦帆未落干戈起,惆怅龙舟更不回。

    ——(唐)胡曾《汴水》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唐)皮日休《汴河怀古》

    (2)材料二中的两位诗人对这条河的开通持不同态度,各倾向于哪方面?

    【历史与现实】

    材料三:2014年中国大运河成功入选《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46个世界遗产项目。2017年2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要深入挖掘以大运河为核心的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大运河是运河沿线所有地区的共同责任。”

    (3)为了保护世界文化遗产——大运河,你会怎样做?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65
题数 33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连线题
四、列举题
五、综合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