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博州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一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6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如果你想在两宋时期做大米生意,你会选择到大米价格最廉价的水稻产区去购买。此时,你应该选择的最著名的水稻产区是:( )

    A. 苏州、湖州   B. 临安   C. 东京   D. 重庆

     

  • 2、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民族英雄戚继光领导的反侵略战争中,九战九捷,先后歼灭倭寇一万多人的战役是在

    A. 台州   B. 澳门

    C. 福建   D. 广东

  • 3、下列发掘于北京人遗址中且能够证明北京人已经学会用火的化石是

    A.骨耜 B.猿人头盖骨 C.烧骨 D.石制的纺轮

  • 4、孔子被称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平民教育家的原因是

    A.主张恢复周礼

    B.创办私人学校

    C.注意因材施教

    D.注意启发教学

  • 5、杜甫的《忆昔》中写到“有田种谷今流血。洛阳宫殿烧焚尽,宗庙新除狐兔穴……”之所以出现这种局面,原因是(  

    A.安史之乱

    B.黄巢起义

    C.藩镇割据

    D.澶渊之盟

  • 6、“夏传子,家天下。”这是古时的《三字经》中对夏朝的描述。夏朝的建立,标志着(     

    A.禅让制确立

    B.郡县制确立

    C.华夏族形成

    D.中国王朝产生

  • 7、历史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内在联系下列史实的搭配,不具有直接因果联系的是〔)

    A. 魏晋南北朝北方人民的南迁―南方经济的初步开发

    B. 黄巾起义―沉重打击了东汉统治

    C. 休养生息―汉初经济逐渐恢复和发展

    D. 商鞅变法―秦朝建立,统一中国

  • 8、不少国外史学家都认为中国历史的起点是商朝而非夏朝,因为考古发掘的成果证实了《史记》中提到的商朝王的名字是真实存在的。证实《史记》商朝历史可信的考古证据是(   )

    A.甲骨文 B.司母戊鼎 C.四羊方尊 D.毛公鼎

  • 9、民主一直是人类的不懈的追求。下列我国古代制度中最能体现出民主精神的是

    A. 禅让制

    B. 世袭制

    C. 分封制

    D. 等级制

  • 10、历史漫画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如下图所示的漫画反映了(     

    ①三国时司马家族在魏国做官

    ②西晋时司马家族(司马炎)统一了全国

    ③东晋时司马家族(司马睿)只能偏安一隅

    ④东晋时司马家族还控制了五胡生活地区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 11、下列属于结束分裂、完成统一的朝代有

    ①秦朝 ②隋朝 ③宋朝

    A.①②

    B.①③

    C.①②③

    D.②③

  • 12、《晋书·食货志》中记载东晋后期南方的情形是:“天下无事,时和年丰,百姓乐业,谷帛殷息,几乎家给人足矣。”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大量荒地被开垦,耕地面积增加

    B.铁器牛耕的出现改变了生产方式

    C.手工业发展推动商业和城市繁荣

    D.北人南迁带去劳动力和先进的技术

  • 13、汉武帝时期为加强朝廷对社会经济的控制,改善国家财政状况而推行的措施

    A.兵皆罢归家,让士兵还乡务农发展农业

    B.把铸币权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实行盐铁官营专卖

    C.统一铸造圆形方孔半两钱

    D.提倡以农为本,减轻赋税和徭役

  • 14、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社会历史的重要依据。下面的出土文物从器物造型和图案设计上可以印证我国原始居民(     

    河姆渡遗址·猪纹陶钵

    仰韶遗址·鱼鸟纹彩壶

    马家窑遗址·舞蹈纹彩陶盆

    A.会农业种植

    B.具有朴素审美观念

    C.会制作陶器

    D.开始饲养家禽家畜

  • 15、为加强中央集权,主父偃给汉武帝的建议是(     

    A.奖励努力耕作的农民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在地方上推行郡县制

    D.允许诸侯王将封地分给子弟,实行推恩令。

  • 16、司马迁的《史记》体例完备、史料翔实、叙事简洁、文笔生动,成为后世编写史书的典范,这部史书可以作为我们了解历史的重要参考资料。下列历史事实能在《史记》中查到的是(       

    A.武王伐纣

    B.蔡伦改进造纸术

    C.西晋统一全国

    D.华佗发明“麻沸散”

  • 17、七年级上下册,我们一起学过两个著名的史学家,请选出下列相应正确的一项:(     

    A.司马迁——《资治通鉴》

    B.司马光——《史记》

    C.司马炎——《资治通鉴》

    D.司马光——《资治通鉴》

  • 18、通过如下史实有助于我们了解中国古代的

    A.名医名著 B.宗教传播 C.数学成就 D.农学成就

  • 19、“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是唐末弄明起义军黄巢写的,下列与黄巢发动农民起义无关的是( )

    A.宦官专权

    B.藩镇割据

    C.安史之乱

    D.服役繁重

  • 20、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农业稳,天下稳”。农业是国之根本,我国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有(       

    ①城市的出现   ②家畜饲养   ③聚落   ④磨制石器   ⑤农作物种植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⑤

    C.①②③⑤

    D.②③④⑤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南宋初年,金军大举南下。抗金名将________统帅军队在郾城大败金军主力,并乘胜追击,迫使金军后撤:1561年,倭寇大举侵犯浙江。________率军英勇作战,在台州九战九捷,先后歼灭倭寇10000多人,烧毁倭船无数,平定了浙东地区的倭患。

  • 22、汉武帝独尊儒术使儒家忠君守礼的思想成为________的精神支柱,确立了________的主导地位,为历代王朝所推崇,影响深远。

  • 23、根据提示信息写出相应的内容。

    (1)结束了长期分裂局面,建立隋朝的皇帝是____

    (2)907年,原农民起义军将领____建立后梁政权,标志着唐朝灭亡。

    (3)他是南宋抗金名将,率军在郾城大败金军主力,迫使金军后撤,他是____

    (4)唐太宗统治时期,政治清明,经济发展,国力强盛,文教昌盛,史称____.

    (5)唐朝由盛转衰的标志是____

    (6)宋真宗时辽与宋议和,辽军撤回,宋朝给辽岁币,这次宋辽盟约被称为____

    (7)元朝时形成的一个新的民族是____

  • 24、【造船水平世界领先】____泉州、明州的造船业,都有很高的水平,在当时世界上居于领先地位。

  • 25、唐朝时派遣唐使最多的是__________东渡日本,传去了中国文化。

  • 26、列表格复习历史知识是一种常见而且非常有效的方法,根据所学知识,填写下表标有序号的空白处。

     

    西周

    建立时间

    约前1600年

    前1046年

    建立者

    都城

    阳城

    最初在亳,后迁至④

    镐京

    亡国之君

    周幽王

  • 27、五代十国是个大混乱、大破坏时期。这一时期内,上有暴君,下有酷吏,再加上常年战争征赋不断,名都长安和洛阳都曾被毁……但这又是走向统一安定的时期,为北宋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五代十国”分割并存局面形成的历史根源是____

  • 28、南朝疆域最大的朝代是_________

  • 29、

    上图是东汉的   改进了  

     

  • 30、战国时期,秦国修建的著名的水利工程是___;秦统一后修建的水利工程是__

三、连线题 (共1题,共 5分)
  • 31、

    II 半坡原始聚落居所   多采用半地穴式建筑

    河姆渡原始聚落居所   多采用干栏式建筑

    农耕时代北方主要农作物   种植水稻

    农耕时代南方主要农作物   种植粟

     

四、列举题 (共1题,共 5分)
  • 32、列举战国时期墨家、儒家、道家、法家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在治理国家方面的思想或主张。

五、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3、印刷术作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是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重要成就,对中国及世界的文明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请根据材料探究下列问题。

    【兴起与发展】

    材料一:下图所示,是1900年人们在敦煌莫高窟发现的一卷印刷精美的《金刚经》的部分,经卷最后题有“咸通九年四月十五日”字样。唐咸通九年,就是868年。这件由7个印张粘接而成、长约1丈6尺的《金刚经》卷子,图文风格凝重,印刷墨色清晰,雕刻刀法纯熟,是迄今所知世界上最早的有明确刊印日期的印刷品。

    (1)结合所学判断这部印刷品采用了什么印刷技术?根据材料判断它有什么历史价值?

    【传承与创新】

    材料二

    (2)左图反映了我国古代什么科技成就,其发明是谁?右图的艺术表演与左图的成就之间有何关系?

    【革新与突破】

    材料三:印刷术在中国古典小说的出版传播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古典小说的出版经历了一个木活字摆印、木版刻印到铅排石印、照相石印的历史进程。不同历史时期,印刷技术水平的高下及其发展沿苹直接影响了古典小说的出版与传播。印刷技术之沿革,客观上为《红楼梦》的出版提供了多种可供选择的方式,并为《红楼梦》的多途径传播创造了条件。

    ——摘自曹立波、武迪《近代印刷术革新与<红楼梦>刊行研究的新突破》

    (3)《红楼林》作者是谁?它在我国文学史上地位如何?根据材料三说说它在乾隆晚期排印面世的技术条件是什么?

    (4)综上,请任选一项我国古代印刷术成就说明它是如何推动我国古代文明发展的?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65
题数 33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连线题
四、列举题
五、综合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