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伴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宋代出现了许多描绘民间风情的风俗画。其中描绘了北宋都城东京汴河沿岸繁华景象的作品是
A.《敦煌飞天图》
B.《百子嬉春图》
C.《秋郊饮马图》
D.《清明上河图》
2、《北京人的发现:中国重要古人类遗址》中记载:“……对北京人地层中出土的植物孢粉的分析表明:榛子、胡、桃、榆等植物大量存在……另外,还发现了石球,它们可作为砸击坚果的工具(遗址)共发现了五层面积较大、堆积较厚的灰烬……”以上的考古发现不能证明北京人
①会制造和使用石器、骨器 ②开始了农耕文明
③会使用火和保存火种 ④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
A.①③④ B.①③ C.①②④ D.②④
3、秦汉时期,负责监察工作的官员是
①丞相②御史大夫③刺史④太尉
A.①②③
B.②③
C.②③④
D.③④
4、2003年,中国爆发“非典型肺炎”SARS。2020年,我国又出现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两种病毒都给我们带来了巨大伤害。以下哪部著作可以给我们提供医疗和防治帮助
A.宋应星的《天工开物》
B.李时珍的《本草纲目》
C.贾思勰的《齐民要术》
D.徐光启的《农政全书》
5、寿县(安徽境内)城北的八公山位于淮河南岸,绵延30余公里,南临淝水,北濒淮河,向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历史上著名的淝水之战就发生在这里,与此相关的成语典故是( )
A.草木皆兵 B.草船借箭 C.闻鸡起舞 D.破釜沉舟
6、黄巾起义发生在
A.秦朝
B.新朝
C.西汉
D.东汉
7、某中学课题组在探究“宋元历史”的过程中,搜集到下列信息:“澶渊之盟”、“岳飞抗金”、“蒙古兴起”、“回族的形成”。这些信息反映出宋元时期的阶段特征是( )
A.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
B.统一国家的建立
C.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D.民族关系的发展
8、成语“助纣为虐”,比喻帮助坏人干坏事,其中的纣指的是纣王,是一个有名的暴君,他是
A. 夏朝最后一个王 B. 商朝最后一个王
C. 西周最后一个王 D. 东周最后一个王
9、南北朝时期,统治者令人在许多地方劈山削崖,开凿了许多石窟,雕造佛像,如著名的山西大同云冈石窟。从这一现象中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A. 中外艺术完美结合的体现
B. 当时佛教盛行
C. 雕塑和绘画艺术成就高超
D. 为丝绸之路添光增彩
10、据记载,唐朝时期,日本派出的遣唐使有十几批,最多一次有500多人。日本遣唐使来华的主要目的是( )
A.求取佛经教义
B.加强两国友谊
C.传播日本先进文化
D.学习中国先进文化
11、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 )
A. 夏朝 B. 周朝 C. 商朝 D. 尧舜禹时期
12、下列情形可能在唐朝发生的是( )
A.兵部接到金国入侵的消息
B.商人用交子到扬州购买丝绸
C.儒生去长安参加科举考试
D.私塾先生教授《资治通鉴》
13、吐蕃是藏族的祖先,其首领松赞干布向大唐求婚,唐太宗时把哪一位公主远嫁给他?
A.蓝沁公主
B.和硕公主
C.文成公主
D.金城公主
14、某历史兴趣小组在探究“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等封建社会的治世局面的出现原因时,发现共同点有
①国家统一、社会安定是治世出现的前提 ②统治者善于用人,注重科举选才
③统治者重视农业生产,注意减轻百姓负担 ④统治者推行垦荒政策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15、牧野之战是我国古代车战初期的著名战例,它终止了殷商王朝的六百年统治。该战役发生在…( )
A.A
B.B
C.C
D.D
16、下图描述的是中国历史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它爆发于
A. 公元前二世纪前期
B. 公元前二世纪后期
C. 公元前三世纪前期
D. 公元前三世纪后期
17、在我国古代,人们常以“牛”“耕”作为名、字,如孔子的弟子司马耕,字子牛;晋国有位大力士姓牛,字子耕。这反映了牛耕技术在当时备受人们推崇。牛耕的使用开始于
A.春秋后期
B.战国时期
C.隋唐时期
D.宋元时期
18、“唐诗、宋词、元曲”,这是对这几个朝代文学成就的一个概括。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唐朝是我国诗歌创作的高峰,其中影响最大的有李白、杜甫等
B.宋代著名词人有苏轼、李清照、辛弃疾等
C.关汉卿的《窦娥冤》是元朝著名的杂剧
D.诗圣是对李白的美誉,诗仙是对杜甫的赞美
19、下图是西周青铜器利簋,商周时期的青铜器不仅种类丰富,数量众多,而且制作工艺高超,上述材料反映出我国商周时期的成就主要体现在( )
A.铸造业方面 B.制瓷业方面 C.造船业方面 D.纺织业方面
20、下图是著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修建于2000多年前,经受住了汶川地震的考验,至今一直造福于民。此项工程的主修者是( )
A.郦道元
B.汉武帝
C.李冰
D.贾思勰
21、司马光编著的(_______)是一部著名的编年体通史著作。
22、20世纪70年代,农业科学家袁隆平成功培育出___________水稻。
23、________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24、成就
(1)思想:孔子的核心思想是“______”,即要有______和____________,主张以德治国,要求统治者爱惜民力,体察民意。他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
(2)教育:他创办______,广收门徒;主张“____________”。他在教学中注重得道德教育和文化知识教育,发现和总结出许多教育规律,提出了一系列教学原则和方法。
25、“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______________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已居于主导地位,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在我国已经建立起来。我国从此进入______________阶段。
26、唐朝有两位著名僧人:一位是东渡日本弘扬佛法的_____,另一位是为求取佛经精义前往天竺的_____。
27、两汉时期科技文化取得许多突出成就,其中东汉的______改进造纸术,推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这一时期的名医______被称为“医圣”。
28、春秋后期,________和________出现,是春秋时期农业________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
29、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内容。
(1)昆曲的传世之作一例——________
(2)明朝时出现的著名商帮两例——________
(3)明代末年一部重要的农业科学巨著——________
30、大运河以___为中心,北抵___,南至___,连接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
31、连线搭配题
关汉卿 《清明上河图》
张择端 《窦娥冤》
瓦子 最早的纸币
交子 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
元朝 历朝版图最大
32、请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内容。
(1)河姆渡人最为典型的农业工具是——
(2)记录孔子思想的著作是——
(3)商朝的青铜器作品一例——
(4)东汉光武帝统治后期的社会经济局面史称——
3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
——《论语》
材料二 商鞅把小的乡邑合并为县,全国共设31县,由国君直接委派官吏治理;挖掉土地上原有的标志、疆界,向土地所有者征收赋税,保障国家的财政收入。变法五年后,秦国富强起来。
清回答:
(1)从材料一中可以看出,春秋时期的第一位霸主是谁?
(2)材料二反映的是商鞅变法的哪两项措施?
(3)仔细阅读材料一和材料二,思考春秋时期的齐国和战国时期的秦国实现国富兵强方面的共同原因是什么?你从中获得了怎样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