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石河子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一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6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作者以精炼凝重的语言抒发了对唐都长安遭破坏的悲怆情怀。此作者被后人称为

    A. 医圣

    B. 书圣

    C. 诗圣

    D. 画圣

  • 2、当代史学研究者在评价汉代开辟的“丝绸之路”时称“在长达一千多年的时间里,它把黄河文明、恒河文明、两河文明和希腊文明等诸多人类文明最重要的起源地,串联在了一起,被喻为世界历史展开的主轴。”那么,这一“主轴”起点是

    A.东汉的洛阳

    B.西汉的长安

    C.汉代的成都

    D.秦的咸阳

  • 3、我来自元谋,你采自周口,牵起休毛茸茸的手,爱让我们直立行走。这是网络上颇为流传的诗句。如果要考察来自周口、能直立行走的远古人类应该去( )

    A. 北京市   B. 陕西省   C. 浙江省   D. 云南省

  • 4、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下图是隋朝重大历史事件的时间轴,关于①②③代表的历史事件,正确的选项是

    A.①隋灭陈,统一全国;②隋朝建立;③开凿大运河

    B.①隋朝建立;②隋灭陈,统--全国;③开凿大运河

    C.①开凿大运河;②隋朝建立;③隋灭陈,统一全国

    D.①隋朝建立;②开凿大运河;③隋灭陈,统一全国

  • 5、“大宋皇帝谨致誓书大契丹皇帝阁下:共遵诚信,虔奉观盟,以风土之宜,助军旅之费,每岁以绢二十万匹,银一十万两,更不差使专往北朝,只令三司差人送至雄州交割。”下列史实哪一项与此盟约无关(  )

    A. 辽军攻宋发生澶州之战   B. 北宋应允给辽岁币

    C. 以后宋辽之间保持长期和平局面   D. 双方以淮水至大散关一线为界

     

  • 6、下列政权中,曾经统一了我国北方或黄河流域的是

    ①曹魏

    ②东晋

    ③前秦

    ④北魏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 7、秦始皇、汉武帝都是我国历史上具有雄才大略的皇帝,二人共同的历史功绩是(     

    A.修筑灵渠

    B.在长安设立太学

    C.加强中央集权

    D.统一文字

  • 8、“构成中国的内聚性的又一重要因素是,存在着一种可追溯到数千年前、最古老的商朝的书面语”,句中“最古老的商朝的书面语”具体指

    A.大篆 B.甲骨文 C.小篆 D.隶书

  • 9、下列考古发现,能够证明半坡居民比北京人进步的是(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10、从东汉末年到南宋,促进我国南方经济发展并最终超过北方的原因有

    ①北人南迁

    ②南方自然环境优越

    ③南方相对稳定

    ④南方生产技术历来比北方先进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 11、相传,我国黄河流域曾经发生过一场大战,从此,华夏族就逐渐地形成。这场大战是(  )

    A.巨鹿之战 B.淝水之战 C.涿鹿之战 D.牧野大战

  • 12、禹在位时,征服南方三苗,在阳城修建城池,制定各种制度,社会生产有了很大发展。夏朝还建立了军队,制定刑法,设置监狱,此外还制定了历法,成为“夏历”。这段材料表明

    A.禹在位时的社会情况和以前没有什么区别

    B.禅让制已经被世袭制取代了

    C.国家发展的已经比较成熟了

    D.人类进入文明时代,夏朝时产生了早期的国家

  • 13、下图历史人物的主要功绩是  

    A.出使西洋

    B.东渡日本

    C.统一蒙古

    D.建立元朝

  • 14、下列关于元朝的描述正确的是

    A. 元朝的建立者是铁木真

    B. 元朝时我国经济重心南移任务才正式完成

    C. 回族的形成,是元朝民族融合的重要事例

    D. 元朝设立宣政院管辖新疆地区事务

  • 15、一位历史老师在讲解下侧图片的内容时,用了“家里增加新成员”进行解读,下面对新成员”的理解正确的是

    A.是指新的生产工具

    B.是指开始栽培农作物

    C.是指开始饲养动物

    D.是指人口迅速发展

  • 16、某中学向全校发出“推广普通话,学写规范字”的倡议书。在我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最完整的文字是

    A.小篆

    B.大篆

    C.象形文字

    D.甲骨文

  • 17、两宋时期我国经济重心从北方转移到南方的主要社会原因是( )

    A. 南方自然条件较好

    B. 南方相对安定

    C. 南方生产技术先进

    D. 南方种植水稻

  • 18、毛泽东曾评价说:“商鞅之法……此诚我国从来未有之大政策。”商鞅变法内容中,最能促进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大转型的措施是

    A.国家承认土地私有

    B.重农抑商

    C.建立县制

    D.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

  • 19、中国封建社会出现前所未有的盛世景象是在(   

    A.唐太宗统治时期

    B.唐玄宗统治前期

    C.武则天统治时期

    D.唐玄宗统治后期

  • 20、人类进化史上的里程碑是

    A. 直立行走

    B. 制作工具

    C. 学会用火

    D. 懂得审美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观察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填空:

    1)下图人物是_______(人名),_______(时期)国人,______学派创始人。他的核心思想是_______ ,即要有爱心和同情心。政治上他主张以_______治国;在教育上,他创办_______,主张_______。他的思想后来由其弟子整理成_______一书,对后世产生了重大影响。

    2)在他所处时代前后,不仅社会动荡,而且学术思想异常活跃,学派林立,各陈其说,形成了__________的局面。其中______家、_____________ 影响最大。

  • 22、公元前841年,周厉王与民争利,引起__________。公元前771年年,西周王朝被___________所灭。_____________东迁__________史称_____________________

  • 23、传说中炎帝和黄帝的发明

    (1)炎帝   活动范围:______________  发明与贡献:①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 ③  

    (2)黄帝  发明与贡献:①;   ②。

  • 24、按要求填出下列少数民族政权相对应的内容:①西夏政权的都城:___________;②元朝统一全国的时间___________

  • 25、在偃城大败金军主力的统率是

  • 26、公元119年的___________,是对抗匈奴的高潮;佛教的创始人是乔达摩·悉达多又称___________

  • 27、10世纪初,统一契丹各部,建立辽政权的是契丹历史上的君主____

  • 28、北京人制作石器的技术比较成熟,采用不同的打制方法,制作成不同类型的工具,使用这种打制石器的时代,叫作“____”;距今约1万年前,中国进入新石器时代,其中,半坡人能够制作出精美的____(类型)石器。

  • 29、1949年9月,为筹建新中国而召开的会议是______________第一次全体会议,地点是______________。会议通过了《______________》。

  • 30、东汉张仲景为中医学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他医术精湛,医德高尚,被后世称为_______

三、连线题 (共1题,共 5分)
  • 31、连线题

    河姆渡居民        A.半地穴式房屋

    墨子                    B.纸上谈兵

    韩非                    C.以法治国

    半坡居民            D.干栏式房屋

    赵括                    E.兼爱非攻

四、列举题 (共1题,共 5分)
  • 32、列举明朝的科技名著。

五、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3、根据提示,完成下列探究学习。

    (1)图一、图二是我国原始居民适应自然、征服自然的结果。图一的房屋名称叫什么?居住图二房屋的原始居民叫什么?导致这两种不同房屋结构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2)图一和图二都是想象图,但都是根据历史遗址还原的,因此具有较高的可信度,请问我们能够获得有效历史信息的途径有哪些?(列出两项即可)

    (3)远古时期,人类为了生存,改造自然的成功事例是什么?

    (4)反思古人的做法与主张,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问题上,作为一名当代中学生应该怎么做?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65
题数 33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连线题
四、列举题
五、综合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