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那曲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一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6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对于两宋时期海外贸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造船业十分发达,船只种类繁多

    B.罗盘针开始应用于航海

    C.宋朝造船和航海技术在当时居于世界前列

    D. 在广州、德州等港口设市舶司管理海外贸易

     

  • 2、牛耕的使用极大的促进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牛耕的使用开始于

    A. B. C.春秋 D.秦朝

  • 3、图是位于浙江杭州西子湖畔的岳王庙,立庙纪念岳飞主要是因为 (  )

    A.岳飞被秦桧陷害

    B.岳飞是著名的民族英雄

    C.岳家军抗击辽兵,作战勇敢

    D.岳飞坚持抗金,符合当时广大人民的利益

     

  • 4、《淮南子修务训》记载:“……乃始教民……尝百草之滋味……当此之时,一日而遇七十毒,由是医方兴焉。”与材料相关的历史人物是(     

    A.伏羲

    B.燧人

    C.炎帝

    D.黄帝

  • 5、下表显示为西汉初期中央和封国的力量对比情况,为防备封国势力过大而危及中央,汉武帝实施了(       

                 内容

    类别

    人口(万)

    郡(个)

    中央

    450

    15

    封国

    850

    39

    A.井田制

    B.屯田令

    C.察举制

    D.推恩令

  • 6、东汉时期杜诗发明的水排是一种

    A.灌溉工具

    B.冶铁工具

    C.播种工具

    D.纺织工具

  • 7、“蓝脸的窦尔敦盗御马,红脸的关公战长沙……”该艺术形式是我国的国粹,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你知道该艺术形式是什么(  )

    A. 唐诗   B. 京剧   C. 宋词   D. 元曲

     

  • 8、以下历史事件发生的共同原因是(       

    约公元前1600年,商汤灭夏,夏朝灭亡

    公元前1046年,武王伐纣,商朝灭亡

    公元前771年,西周王朝被犬戎族所灭

    A.农业经济的不断发展

    B.统治阶级的残暴统治

    C.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

    D.农民阶级的不断壮大

  • 9、《乔家大院》《晋商》《徽商》等电影电视作品使明清的“商帮”走人人们的视野。对这一特定历史时期商业群体的特点表述不正确的是(  

    A.具有地域性

    B.政府大力支持

    C.长途贩运活动为主

    D.货币广泛流通为条件

  • 10、秦末农民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它爆发在(     

    A.公元前三世纪末

    B.公元前三世纪初

    C.公元前二世纪末

    D.公元前二世纪初

  • 11、“自古男人掌朝纲,谁料女杰做俊贤。重拳碎贪腐吏,玉手托起清廉官。”对诗中提到的皇帝,自古以来就褒贬不一。下列有关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她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B.她发展科举,创立殿试制度

    C.后人称赞她“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D.去世后,唐高宗继位

  • 12、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自产生以来,封建帝王采取多种措施不断强化与完善。下列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措施,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武帝推行“推恩令”       ②秦始皇推行郡县制

    ③太宗完善“三省六部制”④忽必烈推行行省制

    A.②①③④

    B.③②①④

    C.③①②④

    D.④③②①

  • 13、下列历史人物中,在治国方面主张“仁政”的思想家是(       

    A.孔子

    B.孟子

    C.庄子

    D.韩非子

  • 14、汉武帝时,为国分忧承担起出使西域这一艰巨使命,却被匈奴抓住,但“持汉节不失”,历经艰险终于完成使命的是

    A. 张亮   B. 张良   C. 张骞   D. 张伟

  • 15、在一次鉴宝活动中,主持人持有《颜氏家庙碑》书法名篇,专家介绍它的特点是“端庄劲美,雄浑敦厚”。其作者应是

    A.王羲之

    B.颜真卿

    C.柳公权

    D.阎立本

  • 16、宋朝与明清时期,相权被削弱直至被废、厂卫特务机构的设立等、八股取士、大兴文字狱,这些举措从本质上反映了(  )

    A. 皇权统治的加强   B. 文化专制的加强   C. 思想控制的强化   D. 重文轻武政策

  • 17、培根说:“这三种东西曾经改变了整个世界事物面貌和状态:第一种在文字方面,第二种在战争上,第三种在航海上。”这里所说的“三种东西”不包括(     

    A.造纸术

    B.指南针

    C.火药

    D.印刷术

  • 18、株洲神农城被誉为“两型社会”的典范之作,可供观赏的景观有神农坛和神农湖水幕电影。其中的“神农”是指

    A.黄帝 B. C. D.炎帝

  • 19、下图是《中国境内主要古人类遗址分布图》。下列关于①处古人类遗址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遗址的古人类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

    B.该遗址的古人生活在距今约170万年

    C.该遗址的古人模样和现代人基本相同

    D.该遗址是迄今所知世界上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之一

  • 20、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过上定居生活的最主要原因是(     

    A.火的使用

    B.会制造陶器

    C.原始农业的出现

    D.能建造房屋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炎黄联盟在______之战中打败蚩尤;项羽在______之战中打败秦军主力。

  • 22、汉代____的发明,使书写的载体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顾恺之一生的创作很多,流传下来的作品有《女史箴图》和《____》,均为摹本。

  • 23、12世纪统一蒙古各部的是 __________ ;建立元朝的是 __________

     

  • 24、早在西汉前期,我国的劳动人民就发明了纸。东汉时期,___________改进了造纸术。

     

  • 25、建议汉武帝实行推恩令削弱诸侯国势力的是董仲舒。

    判断_______________ 改正:_______________

  • 26、中国封建王朝最繁荣的时期是________

     

  • 27、刺激了欧洲人对东方财富的向往的书籍是________

     

  • 28、宋朝时最著名的大商港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9、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

    学派

    时期

    代表人物

    思想主张

    儒家

    战国

    孟子

    张“_____”治国,要求统治者不要过分盘剥人民

    出“_____________”的思想

    对一切非正义的战争(即“______________”)

    荀子

    主张实行“____________”,明确尊卑等级

    道家

    庄子

    调治国要____________;②人生应追求________,保持_____________

    墨家

    墨子

    主张______ ②提出选__________的人治理国家  ③提倡________

    法家

    韩非

    张改革 ②提倡_____________(法治) ③提出建立__________(为秦始皇所采纳)。

    兵家

    孙武

    知彼知己,百战不殆”,《________》是世界上最早的兵书。

     

     

  • 30、北宋______主持编写的《资治通鉴》记述了从战国到五代的历史。

三、连线题 (共1题,共 5分)
  • 31、成语是我国语言文化的精华。很多成语都与历史典故相关。亲爱的同学你能找出下面的成语的历史典故吗?你一定能行!

    退避三舍_______   a.原古人类进行农业生产的情况

    纸上谈兵_______   b.牧野之战

    阵前倒戈_______   c.指挥长平之战的赵括

    刀耕火种_______   d.越王勾践磨砺自己的方法

    卧薪尝胆_______   e.晋楚争霸时候城濮之战所用到的策略

四、列举题 (共1题,共 5分)
  • 32、列举唐代三大著名诗人及代表作是什么?

五、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3、材料一则天太后践祚临朝,欲收人心,尤务拔擢,开汲引之门,进用不疑,求访无倦,非但人得荐士,亦许自举其才。所荐必行,所举辄试……课责既严,进退皆速,不肖者旋黜,才能者骤升,是以当代谓知人之明,累朝赖多士之用。

    ——陆贽:《陆宣公翰苑集》

    材料二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1)材料中的“则天太后”是谁?材料中主要反映了她哪方面的特点?

    (2)材料二中的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这样评价?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65
题数 33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连线题
四、列举题
五、综合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