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牡丹江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一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6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小明在一篇历史小论文中写道:“齐桓公任用伊尹为相,改革内政,发展生产,训练军队,使齐国国力大增,打着‘尊天子,攘四夷’的旗号,号令诸侯,终成战国时期第一个霸主。”上述出现了几处史实错误?(     

    A.1处

    B.2处

    C.3处

    D.4处

  • 2、嬴政决策方式具有一定的政治特色,如行间计、统一战争……郡县制和焚书等重大决策要令……均通过智囊团来决定。下列人物中谁会是他智囊团里的成员

    A.商鞅

    B.李斯

    C.老子

    D.墨子

  • 3、“民以食为天”,我国古代的原始居民很早就懂得农耕技术。我国在世界上最早种植的粮食作物是(   )

    A.粟、小麦 B.水稻、玉米

    C.水稻、粟 D.水稻、小麦

  • 4、清朝时被封为“万里长沙”“千里石塘”的我国固有领土是

    A. 库页岛

    B. 南海诸岛

    C. 海南岛

    D. 台湾及附属岛屿

  • 5、晓东所在的学习小组为进行一项探究活动,利用网络收集了河姆渡原始居民、半坡原始居民和大汶口原始居民的生产生活资料。以下最符合他们探究内容的活动主题是(  

    A、中国的朝代更替   B、中国的远古人类

    C、中国原始农耕文化   D、中国古代世界之最

     

  • 6、秦始皇建立的封建专制集权统治的主要特征是

    A.在地方实行郡县制

    B.在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C.国家一切大权集中在皇帝手中

    D.实行“焚书坑儒”

  • 7、汉字是中华文化的基因和重要载体,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我国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夏朝开始

    B.象形是最原始的造字方法

    C.甲骨文是商周时期刻写在龟甲和牛、羊等兽骨上的文字

    D.秦始皇下令将小篆为全国通用字体

  • 8、唐太宗说:昔为御戎无上策。朕今治安中国,而四夷自服,岂非上策?又说:汉武穷兵三十年,疲弊中国,所就无已,岂如今日绥之以德,使穷发之地尽为编户乎?这表明唐太宗治理吐蕃少数民族的政策是

    A.和亲  B.治好国家,增强凝聚力

    C.册封  D.建立管辖机构

     

  • 9、下图这场战争的结果是

    A.夏朝灭亡,商朝建立

    B.商朝灭亡,西周建立

    C.西周结束,东周开始

    D.诸侯争霸,战火纷飞

  • 10、下面是王梓同学绘制的《三国鼎立示意图》。图中①、②、③处应分别填写(     

    A.曹操、汉、建业

    B.曹丕、蜀、建业

    C.卫温、蜀、西安

    D.袁绍、晋、许昌

  • 11、下图所纪念的人物是中国传说时代的一位代表人物,他带领中华文明从野蛮向文明发展,后人尊崇他和炎帝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下列哪项不属于他的贡献?

    A. 建造宫室   B. 制作衣裳

    C. 使用牛耕   D. 制造船只

  • 12、雨果评价:“一种如同月宫似的仙境,那就是圆明园…”,无与伦比的圆明园被毁于(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13、澶渊之盟后,宋辽边境“生育蕃息,牛羊被野(遍地),戴白之人,不识干戈(战争)”这说明( )

    A. 北宋的军事力量遭到极大的打击   B. 宋辽双方建立了平等友好的关系

    C. 南方社会经济出现了繁荣的局面   D. 宋辽之间维持了长久的和平局面

     

  • 14、七年(一)班本月负责学习文化长廊的黑板报设计。他们选的的主题是“唐朝的中外交往”,并拟定了如下四个标题,请你帮他们选出正确的标题(     

    ①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成亲   ②金城公主与尺带珠丹成亲

    ③日本遣唐使来华                    ④玄奘西行天竺取经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③

  • 15、看下图,他青年时期曾写下“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的诗句,勇击倭寇保卫东南沿海安全,他是(     

    A.岳飞

    B.文天祥

    C.郑成功

    D.戚继光

  • 16、他领导的军队作战勇敢,屡败金军;纪律严明,“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深受人民的爱戴。这里的的“他”指的是南宋抗金名将(  )

    A. 岳飞   B. 文天祥   C. 李纲   D. 寇准

     

  • 17、以下四个选项中,符合示意图中①处南方经济发展状况的是(     

    A.“苏湖(常)熟,天下足”

    B.“人烟断绝,千里萧条”

    C.“舟楫塞港,街道肩踵”

    D.“人烟数十里,贾户数千家”

  • 18、为丝绸之路的开辟做出重大贡献的历史人物首推

    A. 班超

    B. 张骞

    C. 董仲舒

    D. 卫青

  • 19、“皇帝总是对胡汉联姻龙颜欣慰,在御座上指派各皇弟应聘各汉族臣僚的女儿之姻缘。他还把自己的鲜卑复音姓氏改为‘元宏’。”“皇帝”这些做法的历史作用是

    A. 确立了儒家学说的正统地位

    B. 完成了国家大一统

    C. 抵御了外来侵略

    D. 促进了民族交融

  • 20、著名学者余秋雨妙笔生花,曾经给人们留下了一段优美的文字:“就在秦始皇下令修长城的数十年前,四川平原上已经完成了一个了不起的工程。它的规模从表面上看远不如长城宏大,却注定要稳稳当当地造福千年。此项“了不起的工程”是 ( )

    A.长城

    B.郑国渠

    C.都江堰

    D.灵渠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时期:北朝后期,我国北方出现了各民族的_____

  • 22、【治国方案】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核心思想是“仁”。面对当时社会的动荡,他在政治上推崇西周的制度,主张________

  • 23、清朝统治者认为天朝物产丰富无所不有,不需要同外国进行经济交流,于是实行“(     )”的政策,严格限制对外贸易。

  • 24、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内容

    (1)_______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

    (2)_______是中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约300年的史事。

    (3)文帝和景帝时期,重视______,废除了一些严刑峻法,还提倡勤俭治国,反对奢侈浮华。

    (4)公元前256年,蜀都郡守_______主持,在成都附近的岷江上修建了都江堰。

  • 25、唐朝前期,农业生产技术不断改进,出现了一些重要的生产工具,如______;唐朝陶瓷器生产水平也很高,闻名中外的______造型精美,色彩亮丽。

  • 26、西汉的建立者是________,为了巩固政权和稳定局势,汉高祖采取了________政策。文景时期,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历史上称为“________”。

     

  • 27、从下面的《清朝疆域图》,我们可以看出清朝前期疆域,请在图中的A、B、C三处写出清朝前期的疆域所至名称。

  • 28、东汉初期,社会出现了比较安定的局面,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史称“_____________”。

  • 29、_______是我国迄今发现的最重的青铜器;_________是我国春秋时期第一位霸主。

  • 30、1206年,______完成了蒙古统一,建立了蒙古政权,他被拥立为大汗,尊称为成吉思汗。

三、连线题 (共1题,共 5分)
  • 31、将下列人物和相关称谓及成果连接起来:

    史学家         李时珍            《资治通鉴》

    科学家         司马光            《本草纲目》

    工匠           宋应星             活字印刷

    发明家         李春               赵州桥

    医学家         毕昇              《天工开物》

四、列举题 (共1题,共 5分)
  • 32、请分别列举曹魏时的书法家两位和顾恺之的代表作一部。

五、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3、   材料一新浪网 2009年12月30日报道:由胡玫执导的电影《孔子》已经结束了拍摄,将于2010年1月22日上映。激发了人们对2000多年前这位伟人的热议。

    材料二中人以上,可以语上(深奥的学问)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论语》

    请回答:

    (1)“孔孟之道”中“孔孟”指的是哪两位思想家?他们的思想核心分别是什么?

    (2)孔子的思想在哪朝哪个皇帝在位时被确定为封建正统思想?那时是谁提议这一思想?

    (3)材料二体现了孔子怎样的教育思想?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65
题数 33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连线题
四、列举题
五、综合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