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淄博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一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6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导致政治腐朽不堪,从而动摇了东汉统治的是

    A. 外戚官宦交替专权

    B. 州牧割据

    C. 黄巾起义

    D. 光武中兴

  • 2、认为“万物运行有其自然的法则,人们应该顺其自然”。这是谁的观点(        )

    A.老子

    B.孔子

    C.墨子

    D.韩非

  • 3、元朝时形成一个新的民族(  )

    A. 维吾尔族 B. 回族

    C. 苗族   D. 白族

     

  • 4、东汉明帝时.奉命出使西域,在三十多年的时间里,平定了西域五十多个国家,为西域回归、促进民族变融.做出了巨大贡献的人物是

    A. 张骞   B. 班超   C. 班勇   D. 甘英

  • 5、“‘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最大的意义就在于它冲击了贵族政治,为官僚制度的建立提供了一个合适的温床。”这里评价的“它”是(     

    A.禅让制

    B.分封制

    C.推恩令

    D.科举制

  • 6、宋朝政府积极鼓励海外贸易,先后在广州、杭州等地设置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是( )

    A.市舶司

    B.中书省

    C.户部

    D.宣政院

  • 7、中国古代政治史就是一部君主专制强化史。下列加强君主专制措施开始于明朝的是(  )

    ①郡县制度 ②科举制度 ③行省制度 ④厂卫特务制度 ⑤废除丞相制度 ⑥八股取士

    A. ①②③④⑤⑥   B. ②③④⑤⑥   C. ③④⑤⑥   D. ④⑤⑥

  • 8、战国时期发生的著名战役有

    ①牧野之战   ②马陵之战   ③桂陵之战 ④长平之战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 9、北宋中期,政府财政入不敷出:土地兼并剧烈,农民起义此起彼伏。宋神宗任用王安石主持变法。王安石以“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改革精神推进变法。变法收到了一些成效,政府的财政收入有所增加。其变法的主要目的是(     

    A.削弱地方势力,加强中央集权

    B.实行休养生息,发展社会经济

    C.打击官僚地主,抑制土地兼并

    D.实现富国强兵,摆脱统治危机

  • 10、将“581年”和“杨坚”这两个历史要素结合在一起,我们可以得到准确的历史信息是(       )

    A.隋朝的建立

    B.杨坚掌握北周大权

    C.陈朝的灭亡

    D.隋朝的统一

  • 11、孙中山先生创立的三民主义不仅是同盟会的政治纲领,也是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其内容包括

    ①民族        ②民权        ③民生        ④民主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 12、《汉书》记载,自武帝立五经博士,开第子员……传业者盛,枝叶繁滋,一经说至百万余言,大师众至千余人,盖利禄之路然也。这一情形的出现,与汉代推行哪一政策有关(     

    A.百家争鸣

    B.重农抑商

    C.休养生息

    D.独尊儒术

  • 13、结束春秋战国以来诸侯长期混战的局面,建立了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诸侯国是

    A.赵国 B.楚国

    C.秦国 D.燕国

  • 14、日照名酒尧王醇,其名源于尧王城文化遗址。尧王文化的核心在于“和”,尧把部落首领位置让给品德高尚的人,以保持和谐社会的维系。这种选贤任能的做法,历史上称为( )

    A.禅让制

    B.世袭制

    C.分封制

    D.郡县制

  • 15、《兰亭序集》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它的作者是

    A.钟繇

    B.王羲之

    C.顾恺之

    D.郦道元

  • 16、“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一带一路”)的倡议,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与中国古代陆上丝绸之路的开辟有关的事件是

    A.张骞通西域 B.商鞅变法 C.大泽乡起义 D.楚汉之争

  • 17、《龙的传人》中有一句歌词:“黑眼睛黑头发黄皮肤,永永远远是龙的传人。”中华民族所尊奉的人文始祖是

    A. B.女娲 C.黄帝、炎帝 D.

  • 18、一位外国人曾经这样评价:“一个能够修筑长城的民族是没有任何困难克服不了的”。在长城修筑史上,哪个朝代修筑长城的规模最大,历时最久,布局更合理,技术更先进?(   

    A.秦朝

    B.隋朝

    C.元朝

    D.明朝

  • 19、一位唐朝官员说:“国家取士,远法前代,进士之科,得人为盛。”材料反映的选官制度正式创立于 (  

    A.隋朝

    B.唐朝

    C.宋朝

    D.元朝

  • 20、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迈出历史性的重要一步的标志是                              

    A.台湾当局开始被迫调整“三不”政策

    B.台湾成立海峡交流基金会

    C.祖国大陆成立海峡两岸关系协会

    D.“汪辜会谈”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宋朝时朝廷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___________,加以管理:明朝经济在前代基础上继续发展,___________是明代的丝织业中心。

  • 22、根据所给信息,你能猜出他们是谁吗?

    (1)他医术高明,医德高尚,被后世称为“医圣”。他是________

    (2)他是伟大的史学家,他创作了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他是________

    (3)他是著名数学家和天文学家,他在世界上第一次把圆周率的数值计算到小数点以后的第七位。他是________

    (4)他是杰出的地理学家,他写的《水经注》是一部享誉古今的地理学专著。他是________

    (5)他是著名农学家,我国现存第一部完整的农业科学著作是他的成就。他是________

    (6)他被誉为“书圣”,他的书法“飘若浮云,矫若惊龙”。他是________

  • 23、秦始皇北击匈奴所派的大将是:______

  • 24、(1)公元前771年,西周被________族所灭;316年,西晋被________人灭掉。

    (2)________年,西汉建立;________年,西晋建立。

    (3)东汉定都________;东晋定都________

    (4)被后世称为“医圣”的代表著作是《__________》;被后人誉为“书圣”的代表作是《__________》。

    (5)三国时期的__________最早提出具有“极限”思维的圆周率的正确计算方法;南北朝的_________创制出当时最先进的历法《大明历》。

  • 25、东晋兴盛:_______后,东晋经济得到发展,江南出现“荆扬宴安,户口殷实”的景象。

  • 26、夏朝后期,商部族逐渐强大,商的首领________联络周围部族,起兵攻伐夏王________夏朝灭亡。

  • 27、北朝著名的两大石窟是______________石窟和_______________石窟。

  • 28、618年,______称帝,建立唐朝,定都长安。

  • 29、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是_________。其性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__________________的爱国运动。

  • 30、中华大地物华天宝,名人辈出。

    (1)以植物纤维为原料,大大提高了纸的质量,降低了造纸成本的科技成果是_________。

    (2)发展了中医学的理论和治疗方法,还提出了“治未病”理论的著作是_________。

    (3)“割圆不尽十指磨出血,周率可限青史标美名。”诗中赞美的人物是_________。

    (4)_________是东晋著名的画家,擅长人物画,线条优美活泼,人物传神,富有个性

    (5)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是北朝_________撰写的,他强调农业生产要顺应天时地利。

三、连线题 (共1题,共 5分)
  • 31、

    关汉卿   《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  轼 《资治通鉴》 

    司马光   《窦娥冤》

    李清照   《清明上河图》

    张择端 《如梦令》

四、列举题 (共1题,共 5分)
  • 32、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事件。

    (1)科举制正式确立的标志--

    (2)使唐朝的国势从此由盛转衰--

    (3)宋神宗在位期间以富国强兵为目标的改革--

五、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顺治初年,为了对付东南沿海及台湾的抗清势力,清政府实行海禁,“片板不准下海”。

    材料二:洋船至者甚多,将来番船云集,留住日久,将又成一粤省之澳门矣。

    材料三: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1)材料一中反映清朝实行“海禁”的最初目的是什么?“台湾的抗清势力”的主要领导者是谁?

    (2)材料二中反映18世纪中期清政府实行“海禁”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清政府规定的“粤省”的对外开放的港口是哪里?

    (3)材料三中反映清朝统治者的什么观念?

    (4)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给中国带来什么影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65
题数 33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连线题
四、列举题
五、综合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